桩基响应论文-刘田玉,花健灵

桩基响应论文-刘田玉,花健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桩基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响应,桩基,数值模拟,波浪荷载

桩基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田玉,花健灵[1](2019)在《波浪作用下不同壁厚海洋桩基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风力发电机的钢管桩结构,考虑波浪荷载的周期性作用,计算分析了单桩式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模态振型,确定出了结构整体的自振特性,在波浪、桩长、桩径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桩基壁厚对自振周期影响基本可以忽略.然后,进一步在保持管桩长、半径、入土深度和土层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管桩壁厚为0.4 m、0.5 m、0.6 m时在相同周期性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到了结构关键部位的位移动力响应时程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壁厚增加,基桩特征点处的位移越小,但是振动周期大致相同,且会随时间的增加渐与波浪荷载的周期趋同.(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静文,龚恋,徐略勤,陶源[2](2019)在《桩基冲刷对近海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桩基冲刷对近海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全桥叁维模型,根据现有经典理论计算背景工程的最大冲刷深度,将土对桩基的作用等效为土弹簧,采用"m"法计算冲刷线以下的桩-土相互作用刚度,从而得到不同冲刷深度下的全桥分析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桩基冲刷深度对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冲刷使得桥梁结构整体变柔,自振周期变长;冲刷深度越大,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也越大;冲刷深度对桩基剪力的影响与桩长有关,桩基越长,剪力变化趋势越复杂; IDA分析显示,冲刷对桥梁的不利影响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果表明桩基的局部冲刷会进一步加剧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冲刷问题在抗震设计中应予重视。(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徐博闻[3](2019)在《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连续梁桥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震害调查表明,地震发生时场地液化引起的土体侧向扩展流动是导致桥梁桩基与上部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关于桥梁地震响应的研究通常采用刚性地基假定或将土体视为弹性体,无法考虑土体液化侧扩流效应发生时桩-土相互作用对桩基桥梁体系影响,也不能分析侧扩流场地桩基桥梁的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鉴于此,本文针对桩基连续梁桥结构体系,建立了侧扩流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了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连续梁桥叁维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在考虑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分析了液化侧扩流场中地桩基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特点,并利用计算随机变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动特性对桩基连续梁桥地震各响应的影响情况,对我国现行液化侧扩流场地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提出了初步改进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若干认识如下:(1)针对离心机振动台试验,选用9节点四边形流固耦合单元与多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材料模拟土体,采用梁-柱单元模拟桩,利用恰当的p-y曲线定义方式,建立了液化侧扩流场地群桩-土地震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并利用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了简化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2)对桥面板、桥墩与桥台等上部结构进行建模,结合群桩-土地震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构建桩-土-桥梁结构叁维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对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桩基连续梁桥在液化侧扩流场地中的响应情况与其在普通液化场地中的响应有显着差异。(3)计算桩-土-桥梁结构在地震动组合中的响应情况,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桩基连续梁桥地震响应与不同地震动特征参数的相关性情况,并进一步通过计算随机变量的方法研究这些响应受各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影响情况,得到了桥梁桩基弯矩和位移峰值与部分地震动特征参数相关性显着、残余变形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旦液化侧扩流效应发生,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响应不再有重大影响等结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7-01)

黄福云,林友炜,刘名琦,庄一舟,程俊峰[4](2019)在《微型桩基动力响应的影响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微型桩基土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并以微型桩基动力响应特性振动台试验数据校准该模型,研究桩身尺寸、桩周土类型等参数对微型桩基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的桩径会导致桩底产生显着的弯矩;桩径越大,动力变形能力越弱;桩径越小,表层土反力增长趋势越快;在砂性土条件下影响微型桩基动力响应的主要因素是土的抗压模量,而在黏性土条件下是黏聚力。(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潘雨[5](2019)在《考虑流变特性的软土隧道开挖土体变形及邻近桩基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城市地铁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与之相应的地铁隧道建设过程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在软黏土广泛分布的地区,地铁隧道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软黏土层,而软黏土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长期沉降较大。当土体沉降较大或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有可能对地铁隧道及附近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针对地铁穿越软黏土层时周围土体长期变形以及变形引起的桩基响应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土体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瞬时变形与长期变形进行了数值与理论分析以预测土体变形,并对土体变形引起的桩基响应进行数值模拟来评估土体变形对邻近桩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叁点:(1)总结了流变元件模型的基础元件及其相应串并联组合元件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了文中主要采用的CVISC元件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发展规律。对于流变变形的叁个发展阶段:初始阶段,减速蠕变阶段,加速破坏阶段,CVISC模型均有较好的模拟效果。(2)推导了平面应变条件下软黏土隧道周围土体长期位移的理论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叁维效应后的理论解,以考虑隧道开挖速率对沉降的影响;分析了土体体积模量、开挖速率、内聚力、摩擦角等因素对土体长期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理论解可以有效应用于软黏土层中隧道周围土体长期位移的预测;土体体积模量、内聚力、摩擦角对长期沉降的增加速率及最终沉降都有较大的影响;隧道开挖速率在开挖期间对长期沉降的增加速率影响较大,但对最终沉降的影响较小。(3)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来探讨隧道施工引起的桩基瞬时与长期响应。在第一阶段,当隧道处于开挖阶段时,采用位移控制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与现有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在第二阶段,在隧道开挖完成后,考虑土体的流变特性,探究流变变形引起的桩基附加响应,拟合流变元件模型中4个流变物理参数与沉降槽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软土长期沉降中的流变变形。结果表明:考虑土体的流变特性时,桩基的内力与变形均有明显的增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许俊豪[6](2019)在《西北寒区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性及桩基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多年冻土,而且随着西北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政策的执行,交通基础建设也在逐渐加强。由于冻土的力学性质随着温度变化,极不稳定,因此交通基础建设中多采用桩基基础,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西北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地带,因此为了交通基础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冻土环境下的冻土场地和桩基体系进行地震分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对西北寒区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要对寒区冻土场地和桩基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首先应对冻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因此对冻结粉质亚黏土进行了动叁轴试验,分析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得出动应力应变曲线符合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动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围压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温度而定,动弹性模量随含水量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阻尼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次建立冻土场地和非冻土场地的有限元模型,对冻土场地与非冻土场地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冻土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在地震P波下,冻土会对地震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地震S波下,冻土场地的横向加速度大于未冻土场地,横向位移在地震前期大于未冻土场地,地震荷载较大时未冻土场由于强度较小,出现较大累积变形。最后对冻土-桩-承台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不同温度的冻土环境下桩基体系的应力、位移和桩土相对位移变化。在地震P波下,-6℃冻土环境时虽然桩基体系会产生较大应力,但是承台的竖向位移会较小,并且从位移增长速率来看,温度越高,位移增长速率越快。因此对于P波的抗震设计,温度在-1℃以上的冻土环境下应给予重视。在地震S波下,不同温度下桩基体系的应力和位移相差很大,-1℃桩与冻土会产生滑移现象,-6℃时承台会出现较大的横向位移。因此对于S波的抗震设计,应考虑温度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3)

刘泳钢,吕龙[7](2019)在《冲刷作用对连续梁桥桩基地震响应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四跨连续箱梁为背景,建立了叁维有限元模型,采用m法模拟了土体对桩基的约束作用,计算了不同桩基冲刷深度下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研究了冲刷作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刷作用对冲刷桩基纵向地震受力不利,对未冲刷桩基纵向地震内力影响较小;无减隔震支座情况下,冲刷作用减缓未冲刷桩基横向地震受力;采用减隔震支座将加剧冲刷作用对冲刷桩基地震内力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刘松玉,李洪江,童立元,张明飞,周志宏[8](2019)在《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既有桩基承载响应物理模拟及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工程开挖卸荷引起的灾变问题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国多地发生了由基坑开挖或隧道建设诱发的地面变形、桩基倾斜偏位及建筑物垮塌等灾害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简要介绍传统地下工程开挖卸荷物理模拟存在的不足,对比概述了近20a间国内外有关基坑、隧道开挖对桩基影响的典型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小比尺模型试验和离心机试验)。重点设计提出了一种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既有桩基承载响应室内综合模拟试验装置,并对模型设计原理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开展了邻近基坑开挖对既有工程桩水平承载力影响及工程阻隔物对地下水阻挡作用影响两类问题试验研究。最后,对卸荷桩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志宙,桂志鹏,章荣军[9](2018)在《深厚软土上填筑路堤引起邻近既有受荷桩基水平附加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大力发展高速交通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工程实践中频频出现新建路堤近接既有交通设施桩基础施工的案例,此时路堤堆载会对邻近既有桩基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值得广泛关注。该文首先总结分析了深厚软土上填筑路堤引起的地层位移表征模型,然后建立了评价软土地基上路堤填筑引起邻近受荷桩基水平附加响应的实用计算方法,该实用方法能够合理考虑P-δ二阶效应和桩土相互作用非线性特征,最后基于该实用计算方法开展了实例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此问题时考虑P-δ二阶效应和桩土荷载传递非线性特征是十分必要的,不宜简单采用常规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的竖向与水平向解耦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8年06期)

叶海霞,王康达,杨万勇,童立元,李洪江[10](2018)在《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计算液化场地桩基地震响应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基抗震设计与验算历来是工程建设中的难题,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是抗震设计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本文依托废黄河泛滥区江苏宿迁典型桩基工程实例,对比和分析了二者计算地震作用下桩基动态响应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二者的计算思路存在着明显差异,由于拟静力法未考虑土层变位对桩基的影响导致其计算结果偏小,而时程分析法因考虑了桩-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其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但较拟静力法会消耗更多计算时间。根据时程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对拟静力法的桩头弯矩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给出了修正系数。(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桩基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桩基冲刷对近海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全桥叁维模型,根据现有经典理论计算背景工程的最大冲刷深度,将土对桩基的作用等效为土弹簧,采用"m"法计算冲刷线以下的桩-土相互作用刚度,从而得到不同冲刷深度下的全桥分析模型。通过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地震响应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桩基冲刷深度对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冲刷使得桥梁结构整体变柔,自振周期变长;冲刷深度越大,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也越大;冲刷深度对桩基剪力的影响与桩长有关,桩基越长,剪力变化趋势越复杂; IDA分析显示,冲刷对桥梁的不利影响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果表明桩基的局部冲刷会进一步加剧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冲刷问题在抗震设计中应予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基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田玉,花健灵.波浪作用下不同壁厚海洋桩基动力响应分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9

[2].李静文,龚恋,徐略勤,陶源.桩基冲刷对近海大跨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徐博闻.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连续梁桥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黄福云,林友炜,刘名琦,庄一舟,程俊峰.微型桩基动力响应的影响参数分析[J].铁道建筑.2019

[5].潘雨.考虑流变特性的软土隧道开挖土体变形及邻近桩基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

[6].许俊豪.西北寒区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特性及桩基动力响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刘泳钢,吕龙.冲刷作用对连续梁桥桩基地震响应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8].刘松玉,李洪江,童立元,张明飞,周志宏.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既有桩基承载响应物理模拟及新进展[J].岩土工程学报.2019

[9].张志宙,桂志鹏,章荣军.深厚软土上填筑路堤引起邻近既有受荷桩基水平附加响应分析[J].中外公路.2018

[10].叶海霞,王康达,杨万勇,童立元,李洪江.拟静力法与时程分析法计算液化场地桩基地震响应的差异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8

标签:;  ;  ;  ;  

桩基响应论文-刘田玉,花健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