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符号论文-曹茜

网络语言符号论文-曹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语言符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语言符号,生成轨迹

网络语言符号论文文献综述

曹茜[1](2019)在《网络语言暴力符号的生成轨迹及其应对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暴力是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民数量持续增长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增加而新兴的一个问题。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快捷信息资源和言论自由空间,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声音。文章以网络语言暴力为切入点,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符号的生成轨迹及其特点来探讨应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9期)

喻鸿[2](2019)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符号意义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本身具有交际意义,但是在交际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形式,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符号文化世界。带有新颖性的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使大众眼界得到了提升,当新媒体得以广泛使用之后,网络语言与文化就成为了新形式的一种。本论文主要从网络语言出现的原因、使用形式和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在语言价值及语言学价值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促进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聂盼盼,刘媛[3](2018)在《网络语言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语用功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结合具体语例,探讨网络语言中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叁大语用功能,旨在说明网络语言中标点符号变异使用是一种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在言语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6期)

杨怡凡,张颖炜[4](2018)在《大学生网络语言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语言在为语言带来生命力的同时,也对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产生了冲击。本文以大学生网络语言为例,论述标点符号在网络中的不规范现象。(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7期)

周彬[5](2018)在《网络场域:网络语言、符号暴力与话语权掌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是网络技术支撑的新时代,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仅次于现实社会的大社会空间,网络社会的话语权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于场域理论及相关语言学理论,探究了网络场域的特性,重点对网络中的符号暴力、话语权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论证了网络场域的网络语言具有符号暴力倾向,并就网络场域的话语权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网络场域话语权掌控的六大策略。(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08期)

韩李,潘天波[6](2018)在《微语言: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及其符号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息论的分析框架中,微语言在语音、语法与语义上的变化,全息网络知识的自由组合、递归与更替的生产过程。微语言是在社会知识自由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虽然微语言在教育层面会叛离既有的语言规范,但是在经济、文化与意识形态等层面,微语言则释放出其利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7期)

田丹[7](2018)在《用语言符号观浅析网络用语“打cal”的流行热》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用语"打call"借用日语"コ-ル"而来,代表一种应援活动。自2017年以来,"打call"一词成为汉语网络热词,被广泛地用于娱乐、社交、政治乃至国家会议等多领域。"打call"一词最初的"所指"是:LIVE现场的应援活动,如今的"所指"为:为人或事物加油打气、鼓励助威、表支持喜爱等。将"打call"这一网络用语置于语言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可为这一词的由来找到理据;"打call"一词在汉语中的"所指"以及应用发生变化,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可为这一词的发展历程做出解释,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这一词流行的原因。本文旨在介绍"打call"的由来、发展,以及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分析这一发展历程的合理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词并且正确认识"打call"的含义,以达到合理交际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8年06期)

龙紫薇,喻锦[8](2018)在《从网络流行语中探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一直是语言学的支柱,是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讨论越加激烈,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提出符号象似性和理据性原则来质疑"任意性"原则。本文通过阐述索绪尔符号观,来分析网络语言体现出的符号任意性,得出在网络语言中任意性原则是首要存在的。(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2期)

李源,程硕阳[9](2018)在《表情包对网络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替代和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而丰富的语言体系是一个媒介成熟的标志,互联网媒介在进行形态进化的同时也在进行语言进化。表情包正是一种新的语言模式,他满足了人们本能的直观表达和情感需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互动式话语表达方式。作为当下一种广受欢迎的非语言符号体系,表情包已从单纯的视觉形象逐渐转换为基于现实情景的意义生成体系,成为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戏仿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发声,获得主流媒体关注,从生产、认知和使用上对网络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进行了替代与重构。(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8年04期)

侯承承[10](2018)在《表情符号语言网络社交的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表情符号在网络社交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表情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视觉化符号,并且是最重要的传达情感交流的载体,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社交平台中交流沟通的全新方式。表情符号在网络社交沟通中更加的形象直观、简单明了,使交流更加生动有趣,它不仅增强了交流者彼此的细腻情感,还能够表达语言无法形容的各种情绪和内心的真实写照。表情符号的使用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解读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本课题就从表情符号语言在网络社交中语义展开研究。首先表情符号语言是处在网络环境这个大的语境下产生的,先对符号学理论进行阐释,介绍符号的概念、符号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符号的功能和意义,再者介绍表情符号的概念、历史来源以及形成与发展;其次表情符号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语言,分析它兴起的缘由以及阐释在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现形式、分析表情符号在网络社交平台中的现状和它的新的视觉修辞方法;接下重点解释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是心灵语义的视觉传达,介绍视觉语义的含义、表情符号所具有的强调、缓和、起哄、娱乐等相关意义的表达、表情符号的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内在共鸣的表达以及它是真实表情的延伸。最后总结表情符号发展趋势以及在设计实践中“橙橙猴”表情符号的创新设计与发展。(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网络语言符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本身具有交际意义,但是在交际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形式,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符号文化世界。带有新颖性的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使大众眼界得到了提升,当新媒体得以广泛使用之后,网络语言与文化就成为了新形式的一种。本论文主要从网络语言出现的原因、使用形式和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在语言价值及语言学价值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促进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语言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1].曹茜.网络语言暴力符号的生成轨迹及其应对策略探究[J].时代报告.2019

[2].喻鸿.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符号意义微探[J].北方文学.2019

[3].聂盼盼,刘媛.网络语言标点符号变异使用的语用功能探析[J].北方文学.2018

[4].杨怡凡,张颖炜.大学生网络语言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现象[J].北方文学.2018

[5].周彬.网络场域:网络语言、符号暴力与话语权掌控[J].东岳论丛.2018

[6].韩李,潘天波.微语言:全息网络知识生产机制及其符号效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7].田丹.用语言符号观浅析网络用语“打cal”的流行热[J].现代语文.2018

[8].龙紫薇,喻锦.从网络流行语中探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芒种.2018

[9].李源,程硕阳.表情包对网络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替代和重构[J].今传媒.2018

[10].侯承承.表情符号语言网络社交的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网络语言符号论文-曹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