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行悖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异化,大学生,知行悖离,影响
知行悖离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1](2016)在《刍议网络异化对大学生知行悖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的诞生与发展,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乃至社会结构的重新构建。但是当网络失去了本真的意蕴,演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来支配人、奴役人,产生"网络异化"时,则会对大学生造成道德认知紊乱、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弱化、道德行为失范,进而使得大学生"知行悖离"现象逐渐恶化。(本文来源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郑洁[2](2011)在《大学生道德知行悖离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多万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教育要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方向,要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其道德生活应该是知行统一的。但调查发现,近年来有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出现知行悖离、德行分离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系统阐述道德知行悖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层次、多角度的对大学生在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知行悖离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知行悖离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本文就改善和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从落实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1-07-01)
马增敏[3](2008)在《道德知行悖离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与西方渐近式的现代化过程不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是“叁级两跳”的跨越式进程。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社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文化形态都经历了一个解构——建构的过程。与之相应,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也必然经历同样的艰难历程。因此,对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知行悖离现象不能简单视为当下利益结构失衡的因生物,而是应当放到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全面探究和把握。本文由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中国传统的知行统一说与西方知行统一说,归纳知行悖离的内涵并对当代中国知行悖离现象进行归类。第二部分,分析知行悖离现象产生的各种诱因。知行悖离现象的普遍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迭加、催化的结果,它既与道德合理性筹划的困窘、规范(事实)与价值的分化等理论因素有关;与传统道德共同体的解构、工具理性主义的盛行、制度的缺位与缺威、道德教育的精英化知识化等社会性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个体道德认知的体验性和不易度量性、道德行为选择的情境性和经验性等个体因素有关。第叁部分,提出走出知行悖离困境、实现知行统一的对策。一是从制度入手,完善知行统一的制度保障。建构完善的、合乎正义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道德奖惩机制。二是通过树立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的合理化,理性化与情感化教育方式的有机契合来构建知行并举的道德教育体系。叁是从公民个体来讲要加强道德修养,促进道德认同,树立道德信仰,身体力行,实现知行统一。(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5)
知行悖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多万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教育要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方向,要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其道德生活应该是知行统一的。但调查发现,近年来有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出现知行悖离、德行分离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系统阐述道德知行悖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层次、多角度的对大学生在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知行悖离的现象进行了探讨,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知行悖离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本文就改善和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从落实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行悖离论文参考文献
[1].王健.刍议网络异化对大学生知行悖离的影响[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2].郑洁.大学生道德知行悖离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
[3].马增敏.道德知行悖离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