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网网络平台比较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柴菲[1](2021)在《高校校园网贷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网货平台拍拍贷宣布成立。此后,各种形式的网络贷款平台迅速增加,网络贷款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迅速被大众接受。大学生不仅思维敏捷、充满活力,还拥有新思想和接受能力强的特质,他们与上一代人相比具有不同的消费观,因此网络贷款能迅速被在校大学生接受。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互联网贷款业务(俗称“校园网贷”)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启了惊人的生长之路。不可否认,校园网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燃眉之急,但是,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陷入校园网贷恶性事件比比皆是,甚至导致了学生自杀、卖淫、罹患精神疾病等人间惨剧。这些悲惨事件触痛了人们的眼球,也把校园网贷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银保监会不断出台文件治理校园网贷行业,在监管校园网货机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不良校园网贷为生存,逐渐演变成校园“培训贷”、校园“套路贷”等形式,非网贷机构微信或者QQ成为私人开展校园贷款业务的工具,借机变的更加隐蔽和难以发现。治理校园网贷带来的种种乱象,不能采用绝对禁止“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方式,应辩证地看待事物正反两面,对于校园网贷正面价值给予肯定评价,反面危害要采取多种监管措施去规避。
廖舒航[2](2021)在《基于Spark的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建设的新时代,高校的校园网是学生和教师使用率最高的网络,校园网使用率的急剧升高,随之产生了海量的校园网用户日志数据。如今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校园网络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高效准确地挖掘出校园网用户的上网行为规律,在优化网络管理和优化学生管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K-means算法是网络用户行为分析中最常用方法之一,存在k值不确定、对初始中心点敏感和不适合大数据聚类的缺点,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对K-means算法的改进,利用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实现以K-means++与优化轮廓系数有相结合的改进算法SOSK-means++(Spark based Optimized Silhouette K-means++),并应用于某高校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中,表明该改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标准K-means算法k值和初始中心对聚类准确性和效率的影响,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基于Spark平台也有效解决了标准Kmeans算法因数据量大而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并行计算性能。本文在某高校校园网的基础上,以校园网计费系统的网络行为日志为研究对象,基于Spark的分布式平台的对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示,对实现对标准K-means算法的优化改进,并应用于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中。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经过对标准K-means聚类算法局限性的研究,针对标准K-means算法的缺点:对k值不确定、对初始中心敏感和对海量数据聚类运算时间过长,提出改进算法SOSK-means++(Spark based Optimized Silhouette K-means++),运用Kmeans++算法与轮廓系数优化相结合,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标准K-means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使用快速距离计算和标准化欧氏距离公式进行距离计算,并在Spark平台并行化实现该改进算法。通过实验数据对该算法的准确性和加速比进行验证。(2)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和成果,构建了基于Spark可扩展的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对高校校园网用户数据采集并进行预处理,使用统计分析和改进算法SOSK-means++对校园网用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校园网日志数据中的登陆时间、注销时间、使用时长和使用流量4个属性特征对校园网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写入MySQL数据库。最后使用Spring MVC框架开发网页应用,对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并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SOSK-means++算法在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中的聚类结果是准确、稳定和有效的。
倪东[3](2021)在《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校园网则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手段。网络攻击手段和攻击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对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来加强校园网的网络安全,确保高校师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性。校园网安全体系应用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保密技术等多种安全防御技术构建校园网安全防御平台,校园网安全防御平台能主动监测到网络安全隐患,并主动采取防御措施保障校园网的安全。
许玉蓉[4](2020)在《校园网网络服务质量主动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园网为在校师生访问校内外资源提供了诸多便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且有越来越多的业务转到线上办理。但由于校园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管理人员的有限性,当校园中有的区域的网络服务质量出现问题时,难免会有处理不及时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定期检测异常网络,为网络管理员及时掌握校园网网络服务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定时向校园网在线用户发送测试数据包,测得时延、抖动、上传速度、下载速度、丢包率等指标数据,使用Flume框架实时采集数据文件并上传到搭建的集群中的HDFS进行存储。(2)研究了用于检测异常网络数据的K-means聚类算法。针对传统的K-means算法的不足之处,本文对原始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间隙统计法改善K值难以确定的问题,并利用二分法降低对初始聚类中心点选取的敏感性。然后通过KDD99数据集验证了改进算法能有效降低迭代次数,且能够产生更好的聚类效果。(3)研究了对网络综合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针对典型的主观赋权法之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强的问题,本文使用采集到的部分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分配值,并利用客观修正主观对二者进行组合优化,得到更优的指标权重分配,从而确定了本文计算网络服务质量的公式。(4)设计并实现了校园网网络服务质量主动感知系统。系统的后端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统计等模块;系统的前端展示当前的网络服务综合质量、异常在线用户的数据记录、告警信息以及一些统计信息。为管理员及时了解当前校园网的情况提供了依据,管理员可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对产生告警信息的网络进行处理。
唐梅莉[5](2020)在《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大学生消费需求的日益上升和大学生银行信用卡的停发,旺盛的借贷需求与封闭的借贷渠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矛盾促使了大学生“校园网贷”的产生并出现爆发式增长。大学生“校园网贷”的产生与发展给有购物、求学和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借款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泄露、欺骗诱导及违规催收等乱象频发,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此,政府强化了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监管力度。政府监管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恶化势头,但大学生“校园网贷”恶性事件仍时有发生,出现政府监管失灵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集中从政府监管这一角度探讨了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本文按照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现状进行概述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这一个例切入,全面概述了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及政府监管现状,并在问卷调查与访谈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发现,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目标出现偏离、法律法规执行难度大、监管部门职责交叉明显、校园网贷信息监控不足及行政管制方式效能较低等方面。关于问题背后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官本位”理念依然存在、法律法规依据不完善、主体间协同机制未建立、校园网贷信息监控难度大及监管方式缺乏回应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树立“民本位”的政府监管理念、重塑整体性的政府监管主体结构、完善政府监管法律法规依据、丰富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内容及应用回应性的政府监管方式五个方面。总之,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只有从监管理念、监管法规依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及监管方式等多维度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高效监管,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董雪[6](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网络借贷平台悄然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中,校园网贷作为网贷平台的一个典型代表风靡大学校园,并且有泛滥的趋势。校园网贷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借贷,它具有针对性强、品种多、准入门槛低、手续少、借贷快等特点,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各种消费需求。但是由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大学生涉世不深、辨识风险能力较低等原因,导致大学校园出现了网贷虚假宣传、暴力催收、变相高利贷、信息外泄等违法违规的现象,这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职业院校大学生角度分析,主要是职业院校的学业负担、个人自制能力、学校管理、就业压力等方面与普通高校不同,这导致他们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也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消费观念上往往比较超前,消费内容上多样化,消费结构上缺乏合理性。他们注重物质、休闲娱乐等享受型消费,轻视学习、发展及精神文化型消费。消费观念和行为上的超前性导致一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常常陷入资金渴望之中,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引发的大学生经济纠纷及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影响学校的安全管理。因此,开展职业院校大学生网络借贷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对寻找有效的解决之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现象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作者在对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分析框架。紧接着,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网络借贷的普遍现象进行研究,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之后,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对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网络借贷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和研究职业院校大学生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本论文把风险防范理论、协同治理理论进行融合应用到职业院校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问题中,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政府应着力完善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法规,加强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推动网贷市场良性运营。职业院校大学生本身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使用校园网络借贷。家长和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度,及时为其普及金融知识,对校园网络借贷的受害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和法律救助。
秦壁雪[7](2020)在《论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与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今天,贷款不再是只针对信用良好的主体,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也能通过贷款来满足自己的金钱需求。一种叫做“校园网贷”的贷款产品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不同于传统金融借贷,“校园网贷”具有申请程序简单,到账速度快,申请额度不大等特点。然而由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健全,大学生主体心智不够成熟以及法律法规监管不完善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校园网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的甚至涉及刑法犯罪,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害。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去规制“校园网贷”的发展。论文拟从校园网贷的发展状况着手,并且找出监管方面的不足例如监管主体不明确、立法不健全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针对不足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比如构建多层次的监管机制、健全平台准入与推出机制、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强化刑法方面的法律规制,建立完善的多元救济机制,构建完善的征信体系。除去引言和结束语,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从校园网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入手,校园网贷主要是以低门槛无担保、快捷与便利性、跨过地缘障碍为特征,因为校园网贷是由网贷发展而来,所以还论述了校园网贷与三种网贷之间的异同。紧接着讲述了校园网贷的运作模式以及今年的热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了可能涉及的刑事以及民事法律问题。第二章叙述了校园网贷的概念以及与其他网贷平台的区别,对比了几种校园网贷运营模式,评析了P2P模式的校园网贷涉及风险最大的原因。第三章围绕校园网贷的现状与不足展开分析,对于校园网贷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立法、监管和配套设施三个方面。第四章根据上文指出的不足提出完善校园网络贷法律规则的对策,主要从行政法、刑法和相关法律配套设施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贺雯静[8](2020)在《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各类应用系统应运而生,使用网络的人群指数性增加。在网络和应用系统使用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一些用统计分析难以了解的信息。高校作为网络应用的高密人群,网络访问频繁,校园应用系统众多,保存了学生和教职员工上网记录、考勤、奖惩、学生成绩等多个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职员工工作时间的工作状态,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给予数据上的直观支持,并能够发现学生不良行为,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本文针对校园网用户日志数据提出基于用户校园行为属性分析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以某独立院校校园网数据为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用以发现用户应用访问偏好、用户上网访问时长、访问流量的综合用户网络行为特征;了解校园网整体运行规律。(1)针对用户个体应用偏好分析提出基于兴趣度的用户个体应用偏好度模型。从用户网络访问应用类型、应用使用时长、应用使用频次以及应用使用流量多维度立体把握用户应用类别兴趣度,针对不同维度对分析数据的影响设定影响因子。并结合用户整体上网时间、上网流量数据综合描述用户个体网络行为特征;(2)基于用户基本属性、网络行为属性以及成绩数据综合构建用户画像标签,以比较全面的分析用户个体特点;(3)针对用户群体应用访问分析需求提出基于C4.5算法的用户整体行为模型构建,以应用类别作为分类关键字分析不同群体的校园网应用访问特性;以成绩绩点作为分类标签分析网络应用、网络访问时长等特征对于成绩的影响;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从上网时长、上网时段角度了解校园网运行规律。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最终通过可视化方式清楚地刻画用户个体的行为画像标签和群体用户表现,得出用户应用偏好度信息列表,发现校园网运行应用访问特点,并能够提供可靠的有效的分析结果给予校园管理者参考优化网络和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并能够为辅导员等学工管理人员提供学生用户网络行为查询分析和学生行为预警,以让校园网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教学。
张燕飞[9](2020)在《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校园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中新兴起的一种信贷方式,由于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实行而出现井喷式增长,一时间各种针对高校学生的借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高校校园。因为校园网贷能够使借款学生快速获得贷款,非常方便快捷而广受欢迎。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不能对校园网贷进行有效监管,导致校园网贷发展畸形,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使得正迅猛发展的校园网贷引起各界人士的热议。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研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对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进行具体研究,第一部分是校园网贷法律规制概述。主要包括校园网贷的概念、特征、运营模式与校园网贷平台的功能性质;通过对校园网贷的独特优势、满足高校学生的信贷需求、构建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客观需要、践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理念几方面对校园网贷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叙述了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中央层面以及地方层面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文件等对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校园网贷的合法性存在争议,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规制不足,校园网贷的放贷行为规范欠缺,校园网贷的监管体制有待完善的问题。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我国校园网贷进行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主要包括承认校园网贷的合法地位,通过严格校园网贷平台的准入门槛、明确平台的审核义务、加强平台的信息披露、完善平台的退出机制几方面加强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规制;通过明确放贷标准、确立担保条件、完善催收制度细化对校园网贷放贷行为的法律规制;并且从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以及改进监管方式方面完善校园网贷的监管体制。
颜光[10](2018)在《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近二十年,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也快速的发展,许多新技术不断的浮现,同时支持新技术的硬件设备也渐渐的普及。国内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校园网络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大量新的应用不断呈现,早期建设的校园网络已无法满足现在师生对网络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给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更好的网络应用环境,本课题拟为某高职院校打造一个高速、安全、便捷、绿色的校园无线网络以及对有线网络进行千兆接入更新。无线校园网络与学校有线网络相融合,在网络管理、校园网认证上均实现了统一,校园网络结构进一步简化,网络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包括访问速度以及效率等。根据对该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进行调查分析,我们着重对该高职院校的整体网络架构进行了新的设计和规划。主要选择了更加合适的三层网络结构,对核心网络也进行了设计和规划,同时对核心设备进行了升级,如交换机,防火墙等。通过改造促进了校园网络中新设备与老设备的兼容性更加合理。随着学校新的应用系统出现,各服务器的运维变的很困难。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课题研究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改造的方案,充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且使数据得到了更可靠的保障。为解决光纤管网覆盖范围小的问题,设计了满足网络、视频监控等系统建设要求的骨干光纤管网方案。随着设备越来越多,原有机房已经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本文论述了校园网的现状、分析了校园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升级改造方案,详细阐述了相关主要设备的选型标准。为了满足全校师生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本次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方案新增了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经过高校网络的升级换代,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虚拟化使服务器管理更加科学方便,提高了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双活存储系统使数据安全更加安全;新骨干光纤管网已基本覆盖了校区的重要场所。新的中央机房也为整个校园网的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质量上乘,环境稳定。高清晰度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安全与发展。总体而言,本次校园网升级方案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校园网网络平台比较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园网网络平台比较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校园网贷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校园网贷概述 |
一、校园网贷基本概念与运营模式 |
(一)校园网贷的概念 |
(二)校园网贷的运营模式 |
二、校园网贷的特征 |
(一)线上完成贷款,快捷便利 |
(二)贷款周期性短,隐形费用高 |
(三)贷款门槛低,不进行实质审查 |
三、校园网贷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金融抑制政策的干预 |
(二)存在庞大的学生消费群体 |
第二章 校园网贷实施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
一、剖析典型校园网贷的恶性事件 |
二、校园网贷运行暗藏的危害 |
(一)涉嫌暴力催收债务 |
(二)涉嫌侵犯学生个人隐私 |
(三)虚假宣传侵害学生知情权 |
(四)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
三、恶性事件引发校园网贷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网贷法律监管存在的漏洞 |
一、校园网贷法律监管的基本问题不明确 |
(一)校园网贷平台定性不明确 |
(二)校园网贷监管主体不明确 |
二、校园网贷法律监管的具体措施存在不足 |
(一)校园网贷平台缺乏市场准入机制 |
(二)校园网贷平台信息审查不严 |
(三)校园网贷平台信息披露不健全 |
(四)校园网贷平台缺乏退出机制 |
三、校园网贷法律监管相关配套保障不完善 |
(一)校园网贷的学生征信体制不完善 |
(二)行业组织未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 |
(三)现有救济途径无法有效解决纠纷 |
第四章 域外校园网贷的法律监管启示 |
一、英国的校园借贷 |
(一)法律制度层面 |
(二)风险控制机制和征信体系 |
二、美国的校园借贷 |
(一)法律制度层面 |
(二)风险控制机制和征信体系 |
三、美英两国校园借贷的法律监管对我国启发 |
(一)健全法律制度,加强政府部门监管 |
(二)健全征信体系,提供信息保障 |
(三)健全校园网贷的风险控制措施 |
第五章 完善高校校园网贷的法律监管对策 |
一、明确校园网贷法律监管的基本问题 |
(一)明确校园网贷平台的定性 |
(二)明确校园网贷的监管主体 |
二、明确校园网贷法律监管具体措施 |
(一)建立校园网贷平台市场准入机制 |
(二)明确校园网贷平台的信息审核义务 |
(三)健全校园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制度 |
(四)建立校园网贷平台退出机制 |
三、完善校园网贷法律监管相关配套保障 |
(一)建立校园网贷的学生征信体系 |
(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
(三)建立多元的校园网贷纠纷解决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Spark的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聚类分析研究现状 |
1.2.4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 |
2.1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 |
2.1.1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的概念 |
2.1.2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
2.2 Spark分布式计算平台 |
2.2.1 Spark简介 |
2.2.2 Spark生态系统 |
2.2.3 Spark运行基本流程 |
2.2.4 Hadoop和Spark的对比及统一部署 |
2.3 聚类算法 |
2.3.1 聚类算法 |
2.3.2 标准K-means聚类算法思想 |
2.3.3 标准K-means聚类算法优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park平台并行化实现K-means算法改进 |
3.1 K-means算法的改进思想 |
3.1.1 K-means++聚类算法对初始中心点选择 |
3.1.2 优化轮廓系数法确定k值 |
3.1.3 标准化欧氏距离和快速距离计算 |
3.2 基于Spark的改进K-means算法并行化设计 |
3.2.1 改进K-means算法设计流程 |
3.2.2 改进K-means算法并行化设计流程 |
3.3 基于Spark并行化实现SOSK-means++算法 |
3.3.1 初始中心点的选择和k值的确定 |
3.3.2 并行化实现SOSK-means++算法 |
3.4 实验分析 |
3.4.1 实验平台的部署 |
3.4.2 SOSK-means++算法聚类分析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park的校园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需求分析 |
4.1.1 目的需求分析 |
4.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 系统功能与数据库设计 |
4.2.1 系统功能设计 |
4.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 基于Spark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流程与技术支持 |
4.4 基于Spark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实现过程 |
4.4.1 大数据实验环境搭建 |
4.4.2 校园网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及加载 |
4.4.3 创建MySQL数据库 |
4.4.4 Spark对网络用户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分析 |
4.4.5 使用Spring MVC框架进行数据可视化 |
4.5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结果 |
4.5.1 校园网用户分组 |
4.5.2 用户使用时段分析 |
4.5.3 登录时段用户数分析 |
4.5.4 用户使用时长分析 |
4.5.5 用户使用流量分析 |
4.5.6 SOSK-means++聚类算法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
4.6 算法实验结果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校园网安全需求分析 |
1.1 物理层安全风险 |
1.2 链路层安全风险 |
1.3 网络层安全风险 |
1.4 应用层安全风险 |
1.5 操作系统层安全风险 |
1.6 用户的管理防范意识 |
2 校园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
2.1 网络安全体系 |
2.2 网络安全主动防御平台 |
3 结论 |
(4)校园网网络服务质量主动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园网现状 |
1.2.2 网络服务质量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介绍和技术研究 |
2.1 网络服务质量概述 |
2.1.1 网络服务质量的概念 |
2.1.2 网络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 |
2.1.3 网络服务质量分析方法 |
2.2 网络服务质量测量方式 |
2.2.1 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
2.2.2 单点测量和多点测量 |
2.2.3 网络层测量与应用层测量 |
2.2.4 自主测量 |
2.3 异常网络检测相关技术 |
2.3.1 异常检测方法 |
2.3.2 异常检测流程 |
2.4 大数据处理平台相关组件 |
2.4.1 HDFS介绍 |
2.4.2 数据仓库工具Hive |
2.4.3 Spark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网络特征数据聚类算法的研究 |
3.1 网络特征选取 |
3.2 网络特征数据聚类 |
3.2.1 聚类算法的选取 |
3.2.2 K-means聚类算法 |
3.2.3 K-means聚类算法的改进 |
3.3 聚类算法测试与评估 |
3.3.1 实验数据介绍 |
3.3.2 聚类算法验证 |
3.3.3 聚类效果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网络综合质量的分析 |
4.1 网络特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1.1 网络特征数据采集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网络质量结果分析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
4.3 网络综合质量评估 |
4.3.1 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 |
4.3.2 组合优化 |
4.3.3 实验分析 |
4.4 网络综合质量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网络服务质量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校园网概况 |
5.2 系统整体架构 |
5.2.1 系统模型整体框架 |
5.2.2 系统使用的技术框架 |
5.3 系统的需求分析 |
5.3.1 用户需求分析 |
5.3.2 功能需求分析 |
5.4 系统的硬件环境 |
5.5 系统的主要模块 |
5.5.1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 |
5.5.2 网络综合质量模块 |
5.5.3 异常网络展示模块 |
5.5.4 报警模块 |
5.5.5 数据统计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校园网贷” |
二、政府监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适用性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整体政府理论 |
三、回应性监管理论 |
四、理论运用 |
第三章 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及政府监管现状 |
第一节 调查实施概况 |
一、调研地点选择与分布 |
二、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三、调研样本情况 |
第二节 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现状 |
一、大学生“校园网贷”概述 |
二、大学生“校园网贷”乱象表现 |
第三节 长沙市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现状 |
一、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法规 |
二、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主体 |
三、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内容 |
四、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方式 |
五、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效果 |
第四章 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问题 |
一、监管目标出现偏离 |
二、法律法规执行难度大 |
三、监管部门职责交叉明显 |
四、校园网贷信息监控不足 |
五、行政管制方式效能较低 |
第二节 大学生“校园网贷”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 |
一、“官本位”理念依然存在 |
二、法律法规依据不完善 |
三、主体间协同机制未建立 |
四、校园网贷信息监控难度大 |
五、监管方式缺乏回应性 |
第五章 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民本位”的政府监管理念 |
一、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
二、平衡多主体价值冲突 |
第二节 完善政府监管的法律法规依据 |
一、健全政府监管的法律体系 |
二、规范政府监管的法规内容 |
第三节 重塑整体性的政府监管主体结构 |
一、增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 |
二、强化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联动 |
三、深化跨区域政府主体之间的合作 |
第四节 丰富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政府监管内容 |
一、增加对大学生信用信息的监控 |
二、强化对平台信息披露的监控 |
第五节 运用回应性的政府监管方式 |
一、使用激励方式以引导合规平台发展 |
二、开展说服教育使民众自觉规避风险 |
三、加大技术手段在政府监管中的应用 |
四、提高违规行为的管制力度与深度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协同治理视角下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一、网络借贷 |
二、不良校园网络借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历史 |
一、传统电商提供的消费信贷模式中的不良网络借贷 |
二、大学生分期消费模式中的不良网络借贷 |
三、P2P网络借贷模式中的不良网络借贷 |
第四节 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的特点 |
一、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多种多样 |
二、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认证的门槛过低、不规范 |
三、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不规范、暗藏高利率 |
四、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 |
第二章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的现状 |
第一节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情况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参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三、调查实施情况 |
第二节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的现状 |
一、职业院校大学生获取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的渠道多种多样 |
二、职业院校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自家庭且借贷金额小 |
三、职业院校大学生还款能力不足 |
四、职业院校大学生校园网贷常态化 |
第三章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存在问题、原因及风险分析 |
第一节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个人的问题 |
二、学校的问题 |
三、网络借贷平台的问题 |
四、政府的问题 |
五、社会的问题 |
第二节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产生原因 |
一、职业院校大学生入世不深,消费观念不正确 |
二、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不规范,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力度不强 |
四、职业院校缺乏对学生进行风险教育的知识普及 |
第三节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贷中的风险分析 |
一、政府的网络借贷管理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
二、社会秩序受到网贷乱象的滋扰 |
三、学校学生管理带来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威胁 |
四、学生家庭面临突发的高财务风险 |
五、学生权益遭受多方面侵害 |
第四章 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一节 从政府角度分析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对策 |
一、建设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
二、构建校园网络借贷的信息共享平台 |
三、提高职业院校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门槛 |
四、规范职业院校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 |
五、政府应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总结机制 |
六、制订专门的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法律法规 |
第二节 从社会角度分析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对策 |
一、健全举报维权政策,全社会共同打击不良校园网贷违法行为 |
二、加大对不良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全面性宣传 |
三、实行针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网络借贷政策 |
四、金融机构应树立保护大学生的制度及机制 |
五、家庭应培养孩子的正确消费观 |
第三节 从职业院校角度分析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对策 |
一、提高援助力度,建立不良校园网贷危机管理机构 |
二、加强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不良网络借贷安全知识教育 |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观 |
四、严禁各种不良校园网贷平台进入校园 |
五、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不良网贷的监管力度 |
第四节 从职业院校大学生角度分析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对策 |
一、职业院校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二、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意识 |
三、加强职业院校大学生本人承担责任的意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论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方法及特色之处 |
第一章 校园网贷之概述 |
第一节 校园网贷的概念与特征 |
一、校园网贷的概念 |
二、校园网贷的特征 |
第二节 校园网贷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校园网贷与现金贷 |
二、校园网贷与套路贷 |
三、校园网贷与P2P借贷 |
第三节 校园网贷的运作模式 |
一、传统电商平台 |
二、传统P2P模式衍生的校园网贷平台 |
三、校园分期购物平台 |
第四节 校园网贷在我国的发展 |
一、校园网贷在我国的出现 |
二、校园网贷在我国的发展乱象:以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 |
第二章 校园网贷运营的法律关系及主要风险 |
第一节 校园网贷平台涉及的法律关系 |
一、借贷法律关系 |
二、担保法律关系 |
三、居间法律关系 |
第二节 校园网贷潜藏的主要风险 |
一、陷入高利贷旋涡风险 |
二、暴力催款风险 |
三、非法集资的风险 |
四、个人隐私被泄漏风险 |
第三节 对校园网贷施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一、防范金融风险之所需 |
二、维护大学良好的教学秩序环境之使然 |
三、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之要求 |
第三章 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现状与不足 |
第一节 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现状 |
一、有关校园网贷的“立法”梳理 |
二、有关校园网贷平台监管主体的规定 |
第二节 校园网贷立法规制的不足 |
一、对“高利贷”规制不够具体 |
二、对网贷平台定性尚不明确 |
三、校园网贷涉及三方主体的义务规定不明确 |
第三节 校园网贷监管执法的不足 |
一、缺乏统一的监管部门 |
二、平台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不健全 |
三、行业自律监管的缺失 |
第四节 校园网贷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 |
一、事后救济机制不完善 |
二、征信体系不足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校园网贷规制的进路与对策 |
第一节 构建多层次的平台监管机制 |
一、明确校园网贷平台的统一行政监管主体 |
二、完善行业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 |
三、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
第二节 强化对校园网贷的刑法规制 |
一、对暴力催收行为的刑法规制 |
二、对非法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 |
三、对侵犯公民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 |
第三节 完善相关的法律配套设施 |
一、引入多元化救济机制 |
二、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征信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校园网网络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用户画像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2.1 业务需求分析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系统前端模块需求分析 |
2.2.2 系统后端模块需求分析 |
2.3 非功能性需求 |
2.4 系统软硬件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用户行为属性的校园网络行为分析 |
3.1 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建模 |
3.2 某独立学院校园网概述 |
3.3 数据源选择 |
3.3.1 计费认证系统日志记录的选取 |
3.3.2 应用网关流控系统会话日志数据的选取 |
3.3.3 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和学生成绩数据的选取 |
3.4 数据预处理 |
3.4.1 数据清洗 |
3.4.2 用户应用会话划分 |
3.4.3 会话日志划分 |
3.5 用户个体网络访问习惯的分析 |
3.5.1 基于应用兴趣度的用户应用访问偏好模型分析 |
3.5.2 用户网络访问时间和访问流量的分析 |
3.5.3 构建用户画像标签 |
3.6 校园网群体访问习惯的行为分析 |
3.6.1 学生成绩标签特征选择 |
3.6.2 群体应用访问特征分析 |
3.6.3 成绩分析模型设计 |
3.6.4 校园网分时间段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整体框架结构 |
4.2 系统前端功能详细设计 |
4.3 系统后端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4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2 系统可视化界面展示 |
5.2.1 学生端可视化展示模块 |
5.2.2 辅导员端可视化展示模块 |
5.2.3 管理员端可视化展示模块 |
5.3 系统测试 |
5.3.1 功能测试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5.3.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校园网贷法律规制概述 |
1.1 校园网贷的基本内涵 |
1.1.1 校园网贷的概念与特征 |
1.1.2 校园网贷的运营模式 |
1.1.3 校园网贷平台的功能性质 |
1.2 校园网贷存在的合理性 |
1.2.1 校园网贷的独特优势 |
1.2.2 满足高校学生的合理信贷需求 |
1.2.3 构建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客观需要 |
1.2.4 践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理念 |
1.3 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1.3.1 不法校园网贷侵害了借款人的权益 |
1.3.2 不法校园网贷侵害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
1.3.3 “一刀切”式暂停不如进行“阳光化”法律规制 |
2 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现状 |
2.1.1 中央层面 |
2.1.2 地方层面 |
2.2 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2.2.1 校园网贷的合法性存在争议 |
2.2.2 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规制不足 |
2.2.3 校园网贷放贷行为规范欠缺 |
2.2.4 校园网贷的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
3 完善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建议 |
3.1 承认校园网贷的合法地位 |
3.2 加强校园网贷平台的法律规制 |
3.2.1 严格校园网贷平台的准入门槛 |
3.2.2 明确校园网贷平台的审核义务 |
3.2.3 加强校园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 |
3.2.4 完善校园网贷平台的退出机制 |
3.3 细化校园网贷放贷行为的法律规制 |
3.3.1 明确放贷条件 |
3.3.2 确立担保标准 |
3.3.3 完善债务催收制度 |
3.4 完善校园网贷的监管体制 |
3.4.1 进一步明确校园网贷的监管主体 |
3.4.2 改进校园网贷的监管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高职院校校园网研究现状 |
1.3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的概况 |
1.4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现状研究 |
2.1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现状 |
2.2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1 网络结构问题、主干核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 |
2.2.2 服务器管理以及数据的安全 |
2.2.3 光纤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
2.2.4 中央机房较陈旧 |
2.3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升级改造总体需求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网络升级改造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3.1 多核心结构 |
3.2 VLAN技术 |
3.3 防火墙 |
3.4 三层交换技术 |
3.5 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 |
3.6 双活存储技术 |
3.7 VPN技术 |
3.8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
4.1 校园网建设需求 |
4.2 网络改造实施的基本原则 |
4.3 校园网改造的总思路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升级方案的设计 |
5.1 校园网建设的组网技术规范 |
5.2 无线场景建设 |
5.3 网络分层设计思想 |
5.4 校园网骨干网络的总体设计 |
5.4.1 核心层的设计 |
5.4.2 汇聚层的设计 |
5.4.3 接入层设计 |
5.4.4 校园网无线覆盖的总体设计 |
5.4.5 综合布线 |
5.5 校园网络IP地址以及VLAN的规划 |
5.5.1 Vlan简介和功能 |
5.5.2 Vlan的规划 |
5.5.3 IP地址规划 |
5.6 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 |
5.6.1 校园网安全建设依据 |
5.6.2 安全体系架构的设计 |
5.6.3 校园网主要安全设备的指标 |
5.7 数据中心设计 |
5.7.1 建设原则 |
5.7.2 项目规划设计 |
5.7.3 设备采购数量 |
5.8 校园网主要设备的选型及清单 |
5.9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四、校园网网络平台比较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校园网贷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 柴菲.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基于Spark的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D]. 廖舒航. 广西大学, 2021(12)
- [3]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 倪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 [4]校园网网络服务质量主动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许玉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D]. 唐梅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协同治理视角下职业院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D]. 董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论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与完善[D]. 秦壁雪. 华侨大学, 2020(01)
- [8]校园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贺雯静. 西北大学, 2020(02)
- [9]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研究[D]. 张燕飞. 辽宁大学, 2020(01)
- [10]某高职院校校园网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 颜光.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