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思维论文-苗雨露

巫术思维论文-苗雨露

导读:本文包含了巫术思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弗雷泽,图腾理论,图腾制,列维-施特劳斯

巫术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苗雨露[1](2018)在《巫术、转喻与分类:弗雷泽图腾理论辨析及其思维研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弗雷泽对图腾制研究的思考与理论变化过程,重现他以图腾制为出发点通向巫术与思维研究的学术进路,旨在阐明,接触律在阿兰达人图腾类型中的应用,使弗雷泽的图腾理论成为转喻研究,与列维-施特劳斯的隐喻研究共同构成了基于图腾制的思维研究的两大核心。弗雷泽是由转喻推导出了隐喻的部分,列维-施特劳斯则试图以隐喻为基础推导出转喻的部分,在他看来,人与图腾之间的关系是伪装的,非要藉由人类社会与自然秩序两种既有分类系统之间的隐喻关系为前提,是人类群体的相互性及婚姻交换的实在性,经历了命名程序中部分与整体的替换,也就是说,交换女人之群体间的区别性特征被替换为人群与自然物种之间的诸多类聚关系,才重现为图腾制表面看起来呈现出的人与图腾之邻近关系。而对于弗雷泽而言,列维-施特劳斯描述的人类群体与自然分类系统之间的整体性隐喻关系,是要基于图腾制的转喻才得以发生的。我们目前只能够把转喻和隐喻都看作是最基本的思维结构之必然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民族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邢芳[2](2018)在《基于交感思维方式浅析中国巫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巫术作为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现象,在历史社会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用交感思维方式的相似律、触染律、谐音律探析中国巫术史上典型的行为现象,以一种更理性的态度更加深入地看待中国巫术。(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9期)

徐常乐[3](2017)在《《山海经》刻本插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海经》内容繁杂,既有关于地理、历史、民俗、医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记录,也具有关于宗教、神话、巫术等大量神秘、怪诞的成分,丰富多彩,充满神秘之感,形成诸多难解之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是众多的奇鸟怪兽。虽然原始的山海经早已消失佚亡,但这种用图像叙事的方式、给文字配插图的方法一直流传到了明清。本文主要对明代和清代几类《山海经》图的传承系统、图文关系、神兽造型及其中蕴含的巫术思维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将笔者找到的现有的《山海经》图各种版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分类,归纳出不同类别的神兽形象,探讨现存的《山海经》图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传承,在各版本中选取个案图像详细对比,从形象造型到图像风格分析各版本的具体差异,并对这些个版本的图像进行特征总结。在探讨《山海经》图中巫术思维的时候,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手法,将明清的《山海经》图与远古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纹样、墓室壁画及叁星堆权杖上的纹样作比较,便可从侧面了解到二者之间的渊源;再者,从探讨国外大量的巫术传统及中国古代的一些巫术仪式中也可以发现《山海经》图中的巫术思维,历代注家对图像的经文注释也可帮助探讨巫术与《山海经》图的联系。无论何国度,何民族,在太古草昧之世,无不拥有丰富的神的形象和神话传说。希腊如是,印度如是,中国亦如是。在我国,远古时期的神形及神话传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古文化中不可割离的血脉之一。这些神兽形象和神话传说归根结底是巫术思维的产物,本文也对巫术进行了探讨与追溯,将《山海经》图体现出的巫术思维进行了归纳总结。《山海经》图里的图像与文字相辅相承,它以这样独特的风格开辟了中国古法编书的先河,它所创造和幻构的神形,不仅千姿百态,怪诞奇异,而且还深刻地展示了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生存活动、巫术意识和思维观念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7-04-01)

徐永安[4](2015)在《巫术思维与叁霄娘娘之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霄娘娘的原型来自于楚地民间的原始信仰,即包括神话积淀、鬼神信仰,也有古老的生物影像的投射;叁霄娘娘具有突出的南方楚地巫祝文化的内涵,其演进过程中,遵从相似性、接触性两种巫术思维的规律,融合了其它神灵、动物的特征与作用;其形象通过小说《封神演义》完成定型,成为重要的生殖保护神,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袁敦卫,冉正万,朱丽[5](2013)在《巫术思维与历史的肉身化——关于《银鱼来》的一场谈话》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9月,经过十年构思、四年写作,新锐作家冉正万的长篇力作《银鱼来》在《人民文学》第9期发表;11月,重庆出版社推出单行本;12月,《银鱼来》作品研讨会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召开;2013年1月,与格非的《隐身衣》、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马原的《牛鬼蛇神》等作品一同入选"《羊城晚报》2012花地华语文学榜"年度小说榜(共10部)。《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这部长篇"显出了并不那么安分守成的突破性价值"(见刊发作品当期"卷首语")。2013年1月21日,冉正万赴广州参加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颁奖座谈会,其以东莞为叙事背景的长篇小说《进城》获得该奖项的"长篇小说奖"。会后,冉正万应邀到东莞做客,期间与多位作家交流,于是有了这场谈话。(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3年09期)

周建斌[6](2011)在《巫术思维与艺术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东西方艺术精神的比较追问,列举各自有代表意义的思想家作为探讨的材料,旨在探寻中国艺术精神中的根源文化——其实就是巫学智慧。笔者以易经中的巫术思维为经络,以湖湘民间绘画中的祭祀绘画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家为材料,以人类社会学的方法展开论述,从社会现象入手,整体把握“巫术的现象”,排除个别性,在整个社会意识里定义“巫术”的概念,找出巫术仪式中巫师的作用与职能,重新定义巫师的概念。巫师与艺术家有一脉相承的思维路线——相类的社会身份,行动中的状态,行使的职能。得出艺术家的巫师思维特征,艺术家这一潜行的巫师如何让作品展示呈现出巫术仪式一样的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11-04-01)

孔祥玉[7](2011)在《《搜神记》中的民众信仰与巫术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搜神记》的成书背景是个信仰驳杂思想丰富的时代,佛道、鬼神、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交融在民众信仰中,而中国的古老巫术思维又如影随形于这整个民众信仰体系中。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切入《搜神记》,研究其民众信仰与其民众信仰中所包含的巫术思维,是本文论题。本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巫术在中国占据本土化地位。中国巫术最特色的一点是万物有灵观念与阴阳五行观念、天人感应观念的糅融。叁者的融合构成了中国式巫术思维的基础,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最深刻的本土巫术观念。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几千年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同时受到巫术思维的浸染,致使这些巫术思维贯注于包含有识阶层在内的广大民众之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巫术的神秘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搜神记》中所展现的四种民众信仰,其性质是带有宗教性的巫术信仰。巫术信仰的根本是神灵崇拜,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崇拜活动之一。构成整个民众信仰中的神灵体系又与原始思维和后世人为宗教,如佛教道教等有很密切的关系。道教深具中国本土巫教性质,是中国人的民族宗教,重视现世利益,其信仰的目的在于希求长生。神仙老而不死,构成了道教性质的巫术神灵体系。法术运用是道教神仙的超自然力显示方式,服食方术是成仙的法门,二者与巫术一脉相承。佛教移植中土,化装成道术获得中国人的认同感,以融合儒家亲孝观念的因果思想和关注生死的轮回观念深入民心,以此融入中国巫术信仰体系。以上都在《搜神记》及其创作背景中有所体现。鬼神信仰是中国的最古老的信仰。本文为便于分析,将《搜神记》鬼神信仰的神灵体系界定在人的魂魄,分析《搜神记》中关于死后世界构想的例子。对死亡的关注反映出鬼神信仰的现实性。将古老的鬼神信仰中的纯巫术信仰开列出来,即基于万物有灵并排除了宗教性质和作用的原始巫术,主要例举其基于万物有灵论的神灵体系,考察巫师原始的通神疗病功能在《搜神记》中的体现。第叁部分以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的构成巫术的巫师、仪式和表征叁要素理论为依托,分析《搜神记》四种民众信仰都具有叁要素的特征,进一步证明《搜神记》民众信仰带有的巫术性。关于巫师,弗雷泽认为他们是“掌握了宇宙机器运转奥秘发条的人”,所以除了纯巫术信仰中的巫觋,道教信仰中的神仙、道士、医祝、占卜人员、阴阳五行家,佛教信仰中的神僧、胡人,鬼神信仰中的人神等等都可划入巫师范围。关于仪式,各种巫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的巫术行动连接想象,并把想象认为成真实。《搜神记》民众信仰的主要仪式有道教符术与占候术、佛教咒术、淫祀等,其中有用于特定场合规定好的特定仪式,也有日常化仪式。关于表征,是仪式制造的效果。抽象的非个体表征即巫术的法则,具象的非个体表征是巫物,个体表征是人格化神灵、死者灵魂精怪等,通过这叁方面分别分析《搜神记》中的巫术表征。本文的结论是,《搜神记》中的民众信仰无一不用巫术思维进行运作和维持。没有巫术思维的支持,民众信仰将无一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3-01)

邹慧玲[8](2009)在《巫术思维:狂欢化精神的起源——兼论中西狂欢文化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文化中的狂欢精神有着共同的历史起源,那就是原始文化中的巫术思想。只是在随后的文明进程中,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狂欢文化也随之有了不同的表现形态。中国的狂欢文化在官方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以礼乐教化的方式出现,西方则以充沛的民间活力张扬外显的非理性精神。(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余承周[9](2008)在《纪录电影与巫术思维的文化类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巫术与艺术都具有功利与非功利相结合的特征,将巫术的实施过程与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可相类比,因而将纪录电影与巫术思维进行文化类比,并且两者在追求真理所作的形式上也有共通之处,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可以建立起一种审视纪录电影的全新视角。(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张凤武,雷霆,王潇[10](2008)在《《周易》:从巫术宗教神性思维到经验哲学人性思维——关于《周易》的文化人类学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易》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典巨制,成书古老,内涵丰富而庞杂,是一部卜筮之书,具有浓厚的原始巫术宗教文化的神秘性色彩。尊重历史,以史治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本文作者的立论前提和基本出发点。(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巫术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巫术作为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现象,在历史社会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用交感思维方式的相似律、触染律、谐音律探析中国巫术史上典型的行为现象,以一种更理性的态度更加深入地看待中国巫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巫术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苗雨露.巫术、转喻与分类:弗雷泽图腾理论辨析及其思维研究价值[J].民族学刊.2018

[2].邢芳.基于交感思维方式浅析中国巫术[J].青年文学家.2018

[3].徐常乐.《山海经》刻本插图研究[D].江苏大学.2017

[4].徐永安.巫术思维与叁霄娘娘之原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

[5].袁敦卫,冉正万,朱丽.巫术思维与历史的肉身化——关于《银鱼来》的一场谈话[J].山花.2013

[6].周建斌.巫术思维与艺术家[D].中央美术学院.2011

[7].孔祥玉.《搜神记》中的民众信仰与巫术思维[D].中国海洋大学.2011

[8].邹慧玲.巫术思维:狂欢化精神的起源——兼论中西狂欢文化之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9].余承周.纪录电影与巫术思维的文化类比[J].铜仁学院学报.2008

[10].张凤武,雷霆,王潇.《周易》:从巫术宗教神性思维到经验哲学人性思维——关于《周易》的文化人类学透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标签:;  ;  ;  ;  

巫术思维论文-苗雨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