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片上网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网络漏洞,检测系统,漏洞行为链
片上网络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曹鹏飞,杨君[1](2019)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片上网络静态漏洞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静态漏洞体对计算机片上网络造成的序列化运行危害,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片上网络静态漏洞检测系统。利用Hadoop检测框架,定向规划片上网络漏洞处理模块、静态漏洞评估模块的物理运行位置,实现新型检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采集漏洞信息的入侵行为,并以此为标准编写大数据检测函数,在相关组织设备的促进下,构建片上网络的静态漏洞行为链,实现新型检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结合基础硬件条件,完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片上网络静态漏洞检测系统研究。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hook系统相比,应用新型漏洞检测系统后,计算机片上网络的平均容错率达到90%,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漏洞总量不超过3.0×109TB,序列化运行危害得到有效缓解。(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胡明[2](2019)在《片上网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片上网络是实现多核并行处理最主要的硬件形式之一。关于片上网络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拓扑结构、路由算法、交换机制、体系结构、能量平衡、拥塞控制、容错机制等方面。如何进行网络间结点的通信在并行计算的效率中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蔡想伟[3](2018)在《CPU-GPU异构系统下的片上网络仲裁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PU-GPU异构系统架构中,由于GPU程序的多线程特点,大多数GPU程序会垄断系统中的共享资源,例如片上网络。这将给CPU程序的性能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发现有一些GPU程序性能对网络延迟表现为不敏感。当CPU、GPU程序同时竞争片上网络时,降低这类对网络延迟不敏感的GPU程序的优先级,提高CPU程序的优先级,结果会对GPU程序的性能会造成很小的损失,同时可以大幅提高CPU程序的性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适时提高CPU程序的网络使用优先级来优化CPU程序的性能。当前通用的循环调度片上网络仲裁机制并没有考虑CPU、GPU程序不同的特性,系统性能存在提升的空间。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网络延迟敏感度的仲裁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循环调度片上网络仲裁机制系统而言,基于延迟敏感度仲裁机制系统,CPU程序性能有16.6%的提高,而GPU程序性能发生3.65%的下降。(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刘小丽,郇志轩,曹政,孙凝晖[4](2018)在《片上网络与系统域网络的协同设计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在处理器内集成网络设备逐渐成为趋势,但随着片上处理器数目以及高维度系统域网络对片间互连端口数目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集成集中式Router的结构(如IBM Blue Gene/Q)将面临可扩展性、片上流量均衡及片间接入公平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片上网络和片间系统域网络协同设计方法,以分布式的虚拟Router架构替代传统集中式的Router架构,一方面通过将片间网络接口分布在片上网络,为处理器核提供均衡、公平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省去了集中式Router中的交叉开关,进而消除了片间交换的扩展性限制,降低了CPU集成片间网络设备的成本。从协同路由、协同网络接口布局和协同参数设置叁个方面对该协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并通过对TMesh网络架构进行实例研究,给出了虚拟Router架构的性能和可行性分析。(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8年02期)
叶红伟[5](2017)在《片上网络多级缓存技术研究及系统互联方案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核系统中,传统基于总线的互联结构在扩展性、带宽和功耗等方面越来越无法满足多核或众核系统的核间通信需求,片上网络成为解决众核架构下片上互联的有效方法。但采用片上互联结构的多核系统需要通过消息机制进行通信,随着片上网络规模的增大,系统的访存时延增大,制约着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在片上多核的存储结构、共享缓存算法和片上互联结构实现叁个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传统的片上网络多核系统中,全局共享二级或叁级缓存,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缓存同步代价和访存时延较大。本文构建了基于簇共享二级缓存的存储架构,通过总线和片上网络的混合互联技术,在相同数量处理器核心的前提下使片上互联网络结构规模缩小了一倍,降低了系统平均访存时延。采用Sniper Multi-Core Simulator仿真工具,在64个核心、簇大小为4的情况下与二级缓存私有方案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簇共享二级缓存的方案吞吐量提高了5.89%,证实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片上网络系统的共享缓存而言,当某个核所执行的应用程序中有较强的流式访问特征或者数据集较大时,该核容易造成对共享缓存的污染,引起缓存抖动,导致其它运行局部性友好程序的处理单元性能下降,增加系统整体功耗。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核感知的相关度间隔预测算法CA-RRIP,该算法在访问缓存时记录发起内存访问的核ID,对共享缓存进行伪分区。在进行替换和插入时优先考虑本核所占用的缓存,减轻了核间因为访问模式不同所造成的缓存颠簸。实验表明,对于数据共享程度较低的程序,CA-RRIP算法相比于LRU和SRRIP有比较明显的性能提升。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现片上网络多核系统为目的,设计并实现片上网络互联结构。首先,分析和选取了片上网络互联结构的关键技术,包括拓扑结构、交换机制、路由算法和流控机制。片上互联结构实现的关键就是路由节点的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片上网络路由节点间通信数据协议,并结合全局异步局部同步的思想采用握手协议完成路由间接口设计。其次,通过Verilog语言实现了输入控制模块、同步缓存FIFO模块、虚通道控制模块、虚通道分配模块、输出控制模块等。最后,在实现路由节点的基础上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构建规模为4?4的2D-Mesh片上互联结构,对片上互联网络虚通道的申请与释放、请求仲裁、数据包传输功能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实现的片上网络互联结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后期实现基于片上网络的多核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庞科,姚素英,Virginie,Fresse[6](2016)在《基于FPGA的多应用片上网络系统尺寸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面向多应用片上网络系统的拓扑尺寸开发流程被提出.该开发流程利用片上网络拓扑结构、任务映射算法以及应用任务图描述等要素产生多应用片上网络系统的系统映射方案,并在基于FPGA的片上网络验证平台上,对不同拓扑尺寸下的系统映射方案进行性能评估.实验表明,根据验证平台所提供的数据传输延迟和FPGA占用率,该开发流程有助于设计者在进行多应用片上网络系统设计时快速准确地找到每一个应用所对应的最适当的拓扑尺寸,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蓝帆[7](2016)在《片上网络的系统可工作性建模、仿真与加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芯片的集成度进一步提升,片上网络系统中集成处理核心数量的进一步增加,片上网络的良率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传统片上网络的良率分析并不能全面地描述片上网络的实际工作情况。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片上网络的可工作性这一概念,此概念整合了片上网络中多个层次的信息,包括应用层的映射算法,架构层的路由策略,与物理层的缺陷状况等。此概念直接关注片上网络的运行时工作状态,因此更接近片上网络芯片的实际工作情况。评估片上网络的可工作性依赖于蒙特卡洛方法,此方法非常耗时。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蒙特卡洛的加速技术,包括:1)利用GPU的多线程并行执行能力,和GPU与CPU之间的异构并行进行加速;2)利用统计学中的Gibbs采样方法,通过减少样本数量实现加速。其中,GPU加速方案利用了 GPU自身的并行特性,加速了良率评估算法;同时还利用了 GPU与CPU之间的异构并行特性,将整个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分配到CPU和GPU上,实现了并行加速和异构加速的双重加速效果。而Gibbs采样技术,来源于数理统计,它利用蒙特卡洛仿真过程中样本的统计特性,实现评估过程的加速。将Gibbs采样应用到片上网络良率评估中,扩充了片上网络研究的方法范围。在新型片上网络方面,尤其是光片上网络方面,本文发现,光片上网络需要使用大量的校正模块,以解决其良率问题,而这些校正模块往往功耗较大,进而引出了功耗问题。因此,本文还研究了光片上网络的动态功耗调控技术,此技术根据通信需求,动态地调控、甚至关闭光通信链路,从而减少整个光片上网络的通信功耗。与其他控制方案相比,动态调控技术是更为细粒度的控制方案,为光片上网络的细粒度控制建模与策略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7-01)
彭毅,安虹,金旭,程亦超,迟孟贤[8](2016)在《基于分布式模拟机制的片上网络硬件模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DART模拟器可扩展性较差和模拟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硬件友好的分布式模拟机制。该机制在模拟中采用隐式同步方法,以节点内计数器和节点间缓冲队列取代集中式控制器,将时序同步和计数任务交给每个节点自行处理,从而提高模拟速度。基于该机制,设计并实现片上网络硬件模拟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达到与业界权威BookSim模拟器同级别的模拟精度,模拟速度可达BookSim模拟器的200倍,相比DART模拟器能获得21%的速度提升,并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杨鹏飞,王泉[9](2015)在《片上网络异构多核系统任务调度与映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任务模型包含有效信息少,任务调度算法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新的任务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optimiz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PSO)。新模型增加了对任务类型及任务间迁移成本、计算单元类型及其运行成本等特性的描述。通过分析任务调度问题的需求,制定了oPSO算法的编解码方案,设定了算法各个关键部分参数及计算方法,并解决了粒子群算法(PSO)在任务调度前期收敛速度过快、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在不同任务规模下分别对遗传算法(GA)、PSO以及oPSO算法进行调度仿真对比,当IP核数目为100左右时,oPSO算法较GA算法和PSO算法运行时间至少缩短10%,系统功耗至少降低15%,实验结果表明:oPSO算法调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且各节点上功耗更为均衡,适用于解决任务调度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孔德春,施慧彬[10](2015)在《基于多核系统的2D-Mesh片上网络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总线系统架构的缺点,为提高多核系统性能,设计了一个2D-Mesh Network-on-chip(NoC)片上网络,通过片上网络中的路由器来连接芯片上的各个处理器核,实现核间通信.2D-Mesh拓扑结构、电路交换技术和XY路由算法保证了系统的延迟和吞吐量,硬件设计语言Verilog HDL物理实现NoC.利用Altera公司的FPGA开发板对本文设计的片上网络NoC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片上网络是正确的,能有效的完成系统通信.(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5年04期)
片上网络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片上网络是实现多核并行处理最主要的硬件形式之一。关于片上网络系统的研究主要分为拓扑结构、路由算法、交换机制、体系结构、能量平衡、拥塞控制、容错机制等方面。如何进行网络间结点的通信在并行计算的效率中至关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片上网络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曹鹏飞,杨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片上网络静态漏洞检测系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
[2].胡明.片上网络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蔡想伟.CPU-GPU异构系统下的片上网络仲裁机制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8
[4].刘小丽,郇志轩,曹政,孙凝晖.片上网络与系统域网络的协同设计探索[J].高技术通讯.2018
[5].叶红伟.片上网络多级缓存技术研究及系统互联方案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6].庞科,姚素英,Virginie,Fresse.基于FPGA的多应用片上网络系统尺寸开发[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蓝帆.片上网络的系统可工作性建模、仿真与加速[D].浙江大学.2016
[8].彭毅,安虹,金旭,程亦超,迟孟贤.基于分布式模拟机制的片上网络硬件模拟系统[J].计算机工程.2016
[9].杨鹏飞,王泉.片上网络异构多核系统任务调度与映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
[10].孔德春,施慧彬.基于多核系统的2D-Mesh片上网络的设计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