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尾部形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对称,尾部形状,水翼,水力阻尼比
尾部形状论文文献综述
曾永顺,姚志峰,杨正军,王福军[1](2019)在《非对称尾部形状水翼水力阻尼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阻尼是影响流激振动幅值预测精度的关键参数,是水力机械流激振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非对称尾部形状水翼在涡激振动和升力的联合作用下,振动响应的平衡位置具有时变特性,采用传统自由振动衰减法获得的水力阻尼比误差大幅度增加,甚至失效。为了克服传统自由振动衰减法应用局限,本文借助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获得流激振动响应位移,通过带通滤波结合平衡位置校准,研究了动水环境中对称和非对称尾部形状水翼水力阻尼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较准确获取低阶结构模态和尾部旋涡脱落频率,相比实验结果,低阶弯曲模态频率、低阶扭曲模态频率和15 m/s流速下脱落涡频率最大偏差分别为7.58%、2.90%和1.42%;带通滤波可消除周期性涡激振动对响应信号的影响,水力阻尼比识别偏差度从7.51%下降到1.92%;平衡位置校准方法可采用多项式拟合法、线性插值法和光滑样条曲线法,所对应的水力阻尼比识别偏差度分别为34.93%、3.53%和0.16%。工程上,可优先推荐滤波结合线性插值法,在需要高精度水力阻尼比的场合,则必须采用滤波结合光滑样条曲线法。(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程龙,赵建民,李鹏[2](2015)在《两栖工程车辆尾部形状对航态影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VOF两相流模型,对不同尾部形状的两栖工程装备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带有自由液面的流场分布和兴波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车辆尾部形状对于航态的影响,提出减阻增速的初步设想,为进一步探索两栖工程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郑小波,翁凯,王玲军[3](2015)在《叶片尾部形状对双向贯流式水轮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反向工况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以某带有后置导叶的双向贯流式机组为对象,针对不同形状和不同厚度的叶片尾部,分析了反向工况下叶片尾部对机组性能的影响。采用UG建模软件对机组进行几何建模,基于CFX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不同形状和厚度的叶片尾部的转轮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反向工况下采用圆形尾部的叶片其机组效率为59.55%,高于矩形尾部的58.4%和弧形尾部的58.01%,说明反向工况下矩形尾部和弧形尾部的冲击损失较大。增加叶片尾部厚度对机组反向工况的效率提高较为明显,其效率最高能抬高到79%,但叶片尾部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效率不再增加,叶片尾部厚度的增加使得反向工况下叶片尾部最低压力值降低了1.2×106 Pa,对其反向工况下的空化性能有较大影响,且增加了正向工况运行是出现卡门涡的概率。研究成果为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反向工况下叶片尾部形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张海军,郭雪岩,杨帆,戴韧[4](2015)在《平流层飞艇尾部形状对气动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平流层飞艇尾部动量边界层厚度与尾涡结构,应用LES(大涡模拟)方法计算了零攻角工况下飞艇绕流场,并对LOTTE和M-LOTTE两种飞艇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Q分布和涡量描述回转体尾涡结构,根据Q分布可以确定M-LOTTE飞艇较LOTTE飞艇尾部分离区显着减小;并分析了回转体的轴对称曲面动量边界层厚度对飞艇气动阻力的影响,随着飞艇尾部厚度逐渐减小,动量边界层厚度逐渐增大,M-LOTTE飞艇尾部动量边界层厚度明显小于LOTTE飞艇.飞艇尾部动量边界层厚度分布说明了MLOTTE飞艇的总阻力系数较LOTTE飞艇降低17.2%的原因,同时也表明飞艇尾部形状对飞艇气动阻力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艳华,李华星,张登成,屈亮,郑无计[5](2015)在《头部钝度和尾部形状对空射火箭气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外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低速风洞实验,利用六分量天平测量空射火箭模型在迎角0~80°,4个速度(17m/s,25m/s,35m/s,40m/s)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结果表明:在零侧滑条件下,模型的背风区出现了非对称涡,产生较大的侧力和偏航力矩,俯仰力矩随迎角的变化存在不稳定区域;相比圆柱形尾部模型,收敛扩张形尾部提高了模型的纵向稳定性,6%头部钝度的圆头模型最大侧力减少至少50%,非对称涡的起始迎角提高了7°。研究结果可为内装式空射火箭的外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葛宜龙[6](2009)在《采用喷水推进器的叁体船尾部形状与阻力性能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高性能船舶,叁体船的优越性能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同时人们又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喷水推进器由于在减阻、降噪等方面的优越性,已逐渐被人们应用于叁体船。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适合于喷水器的叁体船尾部形状,并对不同尾部形状对喷水推进叁体船阻力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采用直接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RANS方程)的方法对带自由液面的叁体船周围粘性绕流场和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选用RNG k-ε模型和SST k-ω模型,自由液面采用VOF方法进行处理。到了叁体船周围粘性绕流场的分布、阻力大小和兴波特性。将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了阻力系数和阻力计算结果,较好地预报了叁体船的阻力性能。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标准κ-ε模型不适合于预报三体船的水动力性能,而RNG k-ε模型和SST k-ω模型适合于预报三体船的阻力性能,并且有一定的普适性;同时也表明了FLUENT在预报叁体船阻力性能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于喷水推进叁体船的研究,根据所给出五种不同方案的尾部形状建立计算模型。应用结构网格对求解域进行离散,计算出不同方案的总阻力结果,对阻力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一个阻力性能较优的方案。采用Michell兴波理论,计算出该方案的叁体船的兴波阻力,摩擦阻力采用ITTC公式进行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总阻力曲线与Michell理论计算出的总阻力曲线趋势一致。将计算得到的有效功率作为喷水推进器的有效功率来确定喷水推进器的进出口边界条件,并将阻力计算结果与裸船体的阻力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加装喷水推进器对阻力性能的影响。同时,本文从提高喷水推进器效率出发,对喷水推进器进口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研究了不同尾部形状对喷水推进叁体船阻力性能以及周围流场的影响,寻找了有关规律,给出了对优化喷水推进叁体船尾部形状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9-01-01)
徐国英,王振明,王俊[7](2006)在《两栖车辆车体尾部形状对喷水推进器进口流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喷水推进器的研究及其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 ics)软件的应用状况,并以RNGk-ε湍流模型、多参考系坐标模型MRF(Multiple Refer-ence Frame)及非结构网格为基础,应用Fluent软件对某两栖车辆喷水推进器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在其最高航速时2种不同的车体尾部形状对进口流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李学通,许石民,杜凤山,吴建峰[8](2004)在《热轧带钢尾部鱼尾形状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建立立轧 /平轧叁维热应力耦合有限元模型 ,并对宝钢 2 0 5 0热轧带钢粗轧机组轧制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模拟。模拟所得的带钢尾部形状与现场图片吻合良好 ,有效地验证了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 ,研究带钢尾部鱼尾形状形成机理 ,得到了粗轧各道次轧后带钢尾部鱼尾切损的分布规律。提出了立轧 /平轧负张力控制轧制带钢尾部的方法 ,通过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带钢尾部鱼尾切损量。建立了E1 机架新的短行程控制模型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新模型比原模型能更好地改善尾部形状(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4年14期)
吴建峰,李学通,杜凤山[9](2003)在《热轧带钢尾部形状控制技术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建立叁维热应力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宝钢2050热轧带钢粗轧机组轧制过程进行了全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粗轧出口带钢宽度仿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所建立模型有效。为此,针对目前带钢尾部切损量大的问题,结合钢材尾部鱼尾形的形成机理,本文提出了几种改进尾部形状的新方法。通过模拟计算,也给出了这些工艺对带钢尾部切损量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期刊2003-10-01)
张健[10](2000)在《国外高速列车最佳头尾部形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外利用以风洞模型模拟试验和以流场数值模拟计算为主的方法来寻求高速列车最佳的头尾部形状 ,使列车的综合气动性能最佳 ,从而有效地降低空气动力学现象对列车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国外在此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本文来源于《机车电传动》期刊2000年02期)
尾部形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VOF两相流模型,对不同尾部形状的两栖工程装备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带有自由液面的流场分布和兴波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车辆尾部形状对于航态的影响,提出减阻增速的初步设想,为进一步探索两栖工程车辆的水动力特性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尾部形状论文参考文献
[1].曾永顺,姚志峰,杨正军,王福军.非对称尾部形状水翼水力阻尼识别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19
[2].程龙,赵建民,李鹏.两栖工程车辆尾部形状对航态影响的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5
[3].郑小波,翁凯,王玲军.叶片尾部形状对双向贯流式水轮机性能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
[4].张海军,郭雪岩,杨帆,戴韧.平流层飞艇尾部形状对气动阻力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5
[5].张艳华,李华星,张登成,屈亮,郑无计.头部钝度和尾部形状对空射火箭气动特性的影响[J].弹道学报.2015
[6].葛宜龙.采用喷水推进器的叁体船尾部形状与阻力性能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7].徐国英,王振明,王俊.两栖车辆车体尾部形状对喷水推进器进口流场的影响[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
[8].李学通,许石民,杜凤山,吴建峰.热轧带钢尾部鱼尾形状与控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4
[9].吴建峰,李学通,杜凤山.热轧带钢尾部形状控制技术仿真研究[C].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2003
[10].张健.国外高速列车最佳头尾部形状的研究[J].机车电传动.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