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肩关节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创肩关节镜,肩峰成形术,精细化护理,临床价值
肩关节成形术论文文献综述
冯红梅[1](2019)在《微创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术后精细化护理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术后的精细化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8例接受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的患者,给予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给予本组患者手术后精细化护理后,无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手术时间为(1.5±0.4)h,术后住院时间为(7.4±1.2)d。术后6个月至一年随访患者,均对术后护理满意,功能锻炼依从性加强,患肩活动度增大,肌力可达5级,患肩疼痛丧失,满意度为100%。结论给予接受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患者术后精细化护理等护理干预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显着效果,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2期)
李武平,王林华,周富强,朱付平[2](2019)在《Ilizarov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痛风性骨破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运用Ilizarov技术配合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石性骨破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2月对12例第1跖趾关节痛风性骨破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清除跖趾关节周围痛风石后,修整已被破坏的跖趾关节骨端,克氏针临时固定第1跖趾关节,安装第1跖骨Ilizarov支架,第一跖骨基底部骨膜下截骨。术后通过外固定器逐渐延长第1跖骨,以纠正短缩,定期复查X线片,待骨延长完成并达至骨性愈合时拆除外固定架。评估患足跖骨延长、畸形矫正、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48个月,所有病例第一跖骨骨延长和骨矿化均满意,平均延长(11.72±2.60) mm,骨延长指数为25 d/cm,第一跖列骨破坏缺损、短缩得到恢复,关节畸形矫正满意。AOFAS评分由术前(45.58±1.61)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83.33±8.71)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5例,良4例,可3例。[结论]利用Ilizarov技术配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石性骨破坏,新生骨生长良好,使破坏并短缩的第一跖列长度得到恢复,可有效地矫正畸形,改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卫刚[3](2019)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拇外翻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被广泛用于矫正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本研究通过观察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拇外翻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以获得完整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为临床医生确认和优化老年拇外翻的手术方式提供临床数据。方法: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经保守治疗无效,改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拇外翻患者18例(20足)。被纳入研究的病例,需拇外翻角(HVA)>30°,第1、2跖骨间角(IMA)的范围为13°~24°,年龄≥65岁。纳入研究的对象共18例(20足),其中男1例、女17例,年龄65~77岁(平均年龄72岁),左足18例,右足2例,双足2例,全部病例合并第2趾锤状趾,合并第3趾锤状趾3例,其中进行单足手术18例,双足手术2例。术后告知患者随访,直到完全康复。研究对象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月(9~24个月),随访过程中,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体格及影像学检查。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18例患者前足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拇囊炎消失,拇趾外翻及锤状趾畸形得到矫正,前足横弓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HVA由术前的(39.5°±6.5°)下降为术后的(16.5°±3.1°),平均降低23°;IMA由术前的(17.5°±4.4°)降低为术后的(10.3°±1.4°),平均降低7.2°;AOFAS评分从术前的(42.5±3.8)分提高到术后的(80.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规律换药及口服抗生素,伤口愈合,未影响手术效果;1例患者出现跖趾关节活动受限,经主被动功能训练,跖趾关节活动度较前显着增大,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拇外翻不仅可以降低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提高术后AOFAS评分,也能纠正前足功能紊乱,恢复前足横弓,改善前足外形,降低术后前足疼痛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3-01)
李万年,陈建华,王元顺[4](2019)在《Colonna关节成形术在治疗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Colonna关节成形术应用于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采用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的30例30髋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满意度,经对30例患者进行2个月~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步态改善明显,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6%,且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达到了93.33%。结论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改良Colonna关节成形手术、股骨粗隆下旋转以及短缩截骨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具备的生物力学性能,增加其股骨头的包容性,降低其术后再脱位情况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着,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林朴[5](2018)在《颞肌筋膜瓣为间置物的关节成形术治疗儿童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病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颞颌颞颌关节区的感染和外伤是导致颞颌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儿童期的涉及颞颌关节损伤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能是儿童期多发颞颌关节强直一部分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一例援非医疗期间治疗1例黑人儿童因颞颌关节损伤延误治疗导致关节骨性强直病例。研究方法:患儿女性,12岁,两年前摔伤颏部,未及时治疗致左侧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开口度2~3mm(图1)。叁维重建CT片显示左侧颞颌关节区髁状突与关节窝前内侧完全融合成致密均质的骨性团块,关节间隙消失(图2),治疗方法采用耳前弧形延伸至颞部切口,截开关节骨融合部分,切取带蒂薄层颞肌筋膜瓣向下翻转为间置物固定在关节间隙内完成关节成形术(图3)。研究结果:术后以开口器保持3.5cm的开口度(图4)。经患者坚持开口训练,术后半年的随访患者开口度仍可达到3.5cm。研究结论:本例儿童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病例在没有合适关节假体可供选择且手术条件较为简陋的情况下,选择颞肌筋膜瓣进行手术是一种较为简便实用且效果较为可靠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9)
周宏,马仁超[6](2018)在《距下关节成形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距下关节成形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行内固定物取出术,观察组行距下关节成形术。比较两组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踝关节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距下关节成形术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效果明确,预后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8年18期)
申成春,张峰,朱彦昭,汪海清,黄雷[7](2018)在《跖趾关节置换与间质填塞关节成形术对晚期Freiberg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跖趾关节置换与关节成形术对Freiberg病SmillieⅣ期Ⅴ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2例(女20例,男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平均年龄为(23.8±5.2)岁(16~37岁),其中21例患者病灶位于第二跖趾关节,1例位于第叁跖趾关节。根据Smillie分类法,12例为Ⅳ期跖骨头坏死,10例为Ⅴ期跖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结果采用前足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评分系统(LMPI)进行分析,并记录统计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根据LMPI量表,跖趾关节置换组的术后评分较术前改善[54.8(42~60)分vs 87.5(71~95)分,t=-28.132,P<0.001],关节成形组的术后评分同样较术前改善[53.4(45~62)分vs 71.6(65~82)分,t=-26.114,P<0.001]。在关节置换组中,平均被动关节活动改善角度为29.6°(18°~45°)(t=-23.007,P<0.001);在关节成形组中,平均被动关节活动改善角度为22.6°(10°~35°)(t=-22.212,P<0.001)。两种手术方式对缓解疼痛及改善活动度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人工关节假体置换术对跖趾关节活动角度改善优于跖趾关节成形术(P<0.001)。结论跖趾关节置换与间质填塞关节成形术对晚期Freiberg病有显着临床效果。关节置换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优于关节成形术。(本文来源于《足踝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陈军号,李皓桓,刘远翔,李建平,彭飞[8](2018)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采用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为29~56岁,平均为41.4岁,骨关节炎按Kellgren-Lawrence分级系统为Ⅱ级6例、Ⅲ级17例。术后镇痛、患肢石膏托外固定3 d后拆除并开始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肘关节最大屈曲、伸直角度及屈伸活动范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人患侧肘关节的骨性异常均得到有效清除;病人肘关节屈曲角度、伸直角度、屈伸活动范围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屈伸活动范围由术前的32.39°±9.75°(14例≤30°、9例为31°~60°)提高至术后的120.87°±11.04°(23例病人的屈伸活动度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0,P<0.001);病人术后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为(85.00±10.22)分,优良率为91.3%,显着优于术前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0,P<0.001);术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VAS评分值持续下降,术后各时间点的数值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8年04期)
严昌林[9](2018)在《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肩峰下撞击综合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有肩关节疼痛,在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符合肩峰下撞击征的诊断。所有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及肩峰成形术,该术式在关节镜下利用刨刀、磨钻彻底去除肩峰下滑囊,将增生的肩峰磨平。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UCLA、ASES和FUSS评分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术前UCLA、ASES、FUSS评分依次为20.89±2.08、41.45±9.33、41.25±6.43分,终末随访时评分依次为31.26±1.10、91.00±5.36、89.25±4.73分,手术前后各项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医学院》期刊2018-06-01)
邵红伟,顾爱群,许兴龙,帅启荣,葛俊[10](2017)在《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SIS患者为该研究对象,均行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和肩峰成形术,然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以及复旦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FUSS)。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术前UCLA、ASES、FUSS评分分别为(21.30±2.03)分、(43.40±8.49)分、(42.26±5.88)分,随访6个月时UCLA、ASES、FUSS评分分别为(31.36±1.07)分、(91.76±4.06)分、(89.26±3.19)分,术后UCLA、ASES、FU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7 9、71.954 6、54.422 0,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显着,是有效的办法。(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7年23期)
肩关节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Ilizarov技术配合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石性骨破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2月对12例第1跖趾关节痛风性骨破坏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清除跖趾关节周围痛风石后,修整已被破坏的跖趾关节骨端,克氏针临时固定第1跖趾关节,安装第1跖骨Ilizarov支架,第一跖骨基底部骨膜下截骨。术后通过外固定器逐渐延长第1跖骨,以纠正短缩,定期复查X线片,待骨延长完成并达至骨性愈合时拆除外固定架。评估患足跖骨延长、畸形矫正、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48个月,所有病例第一跖骨骨延长和骨矿化均满意,平均延长(11.72±2.60) mm,骨延长指数为25 d/cm,第一跖列骨破坏缺损、短缩得到恢复,关节畸形矫正满意。AOFAS评分由术前(45.58±1.61)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83.33±8.71)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5例,良4例,可3例。[结论]利用Ilizarov技术配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石性骨破坏,新生骨生长良好,使破坏并短缩的第一跖列长度得到恢复,可有效地矫正畸形,改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肩关节成形术论文参考文献
[1].冯红梅.微创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术后精细化护理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2].李武平,王林华,周富强,朱付平.Ilizarov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痛风性骨破坏[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3].刘卫刚.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拇外翻临床疗效[D].长江大学.2019
[4].李万年,陈建华,王元顺.Colonna关节成形术在治疗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J].世界复合医学.2019
[5].张林朴.颞肌筋膜瓣为间置物的关节成形术治疗儿童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病例报告[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6].周宏,马仁超.距下关节成形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
[7].申成春,张峰,朱彦昭,汪海清,黄雷.跖趾关节置换与间质填塞关节成形术对晚期Freiberg病的疗效分析[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18
[8].陈军号,李皓桓,刘远翔,李建平,彭飞.肱尺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观察[J].骨科.2018
[9].严昌林.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D].西安医学院.2018
[10].邵红伟,顾爱群,许兴龙,帅启荣,葛俊.肩关节镜下探查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J].系统医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