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

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宁夏吴忠751100)

摘要:本文阐述了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对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为我国配电事业的发展提供粗浅的意见。

关键字: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提升措施

0引言

配电网设备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其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的安全可靠性用电。中国电力发展长期遵循“适度超前”的理念,配电网规划与管理仍处于较粗放阶段,局部地区设备供电能力受限与资产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并存。随着近年来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费用的不断增加,企业精益化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在不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则下,应提高管理深度,盘活现有资产,提升电网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营效益。

1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

在安全可靠供电的需求之下,配电网应满足安全可靠的原则,即“N-x”安全准则。其中x数值越大时,表明系统所需要的备用容量也较多,而设备最佳负载能力则有所下降。在满足这一准则下,设备联络对象较多,在故障时,每一个对象所分担的负荷也越来越少。当每一个设备正常运行时的负载越大时,其设备的最佳负载能力也就越大。由于各级配电网联络关系的不一样,各个配电网的最佳负载能力也有所不同。若为中压配电线路,联络对象线路条数为1时,最佳负载容量为50%。加上联络对象线路条数为2时,最佳负载容量为66.7%。而采用条联络对象线路条数时,最佳负载容量为75%。高压变电站作为中压配电网的电源,可为站内主变压器的退运负荷提供多的联络通道,最终提高主变压器的最佳负载能力。如联络容量较充足,且在安全可靠的原则下,采用2座互联变电站的互联方式其最佳负载能力达到75%,当实现4座互联变电站的紧密互联时,其主变最佳的负载能力可实现主变容量的92.68%。以上数据均在最大负荷时,且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受负荷特性的影响,其负荷将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其波动性也随之而变化。全年中的最大负荷仅仅出现在较短的时间内,电网设备的最佳负载能力也随着时间与负荷变化而改变。此外,受到市政用地及通道走廊批复周期的影响,电网的供电能力及设备利用率也会带来一定负荷。若配电网设备利用率小于设备最佳负载能力,一旦条件不满足,将无法保证配电的可靠性。若配电设备利用率与设备最佳负载能力相当时,表明设备利用率达到高效的状态。

2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供电可靠性、接线方式、负荷发展的不确定性、配电网络水平等因素。

2.1供电可靠性对设备利用效率

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运行方式安排的首要原则,都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为满足可靠性要求,需预留合理备用空间,这将出现电网设备负载相对较低的问题。另外,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运行裕度选取,也会影响设备的利用情况。如线路N-1过载能力标准为线路额定值的1.2倍还是1.0倍,对设备效率的影响很大。如果不能充分发掘电网设备的极限运行能力,电网的整体利用效率将会下降。

2.2接线方式对设备利用效率

由于各地区电网发展水平、负荷分布、用电特性等情况存在差异,因此选择的接线模式也不相同:中压线路采用多分段多联络形式,故障隔离时可有效减少停电范围,也可提升线路利用效率;变电站的站内主变台数越多,主变的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2.3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对设备利用效率

根据电力用户的分类性质,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政府、医院等重要用户,需满足多电源供电,所留设备裕度较大;而偏远地区用户偏离负荷中心,长距离供电导致末端电压低。为满足其基本生活用电,需新建供电设备,但电量较小、负荷分散,新建设备容量无法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设备的利用效率。

2.4负荷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电网设备利用效率

由于电网规划的适度超前眭,电力发展总会先于经济发展。而受近年经济增速放缓、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原计划引入的投资项目取消,或在建项目进展缓慢,导致电力设施如期投产后负荷增长不能有效跟进。其次,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萤转移,原电力基础设施短时间内无法满足负荷的快速发展,导致设备的供电负担加重。

3提升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的措施

3.1提前合理规划,优化网络接线

在项目前期规划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设备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电力供应情况。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获取到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大规模的项目信息,提前向政府部门报备,建立畅通的用电需求信息交流方式。临时性的重要电力用户,可为其提供专用线路,在特殊用电期结束后改成公用线路。在负荷中心变电站合理增加变压器台数,以解决变电站中压出线间隔紧张、周边的中压线路与配电变压器不正常负载等问题。

3.2充分利用设备容量,优化设备利用效率

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对一些负载不高但间隔资源紧张的变电站进行试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理分析其实际情况,形成有可实施性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进行回顾和总结,为其他地区的电网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充分的利用设备容量。推广“专线转公线”的机制,对于负荷迁出导致负载低的那些专线,与用户友好协商把专线改成公线,优化设备的利用效率,防止浪费。

3.3研究负荷特性,减少负荷发展的影响

研究不同地区的负荷特性研究,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负荷特性都有不同的特点,多方面的研究其数据和资料,总结出适用于当地的优化方案,解决用户“报大用小”的问题。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集“结合当地相邻设备的运行情况与地区用电分布情况,充分利用相邻负载相对较低的设备,优先考虑现有设备的负荷转供或负荷割接调整,同时缓解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高电力设施用地与通道审批效率、配电网负荷率,“合理介人分布式电源,开展微电网建设和智能用电交互管理,促进分时/实时电价的实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削峰填谷。”

3.4优化运行管理,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网也应该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电子设备来推动电网体系的革新和升级,建立消费者和电网管理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加强配电网联络水平,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从而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的通信平台。

4结语

在电力体制改革,电网收益缩减的背景下,电网企业对提升设备负载能力,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电网设备利用效率整体不高的现实,通过研究影响配电网设备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性提出规划与运行方面的改善措施,并推算线路和配变的理想负载范围。

参考文献:

[1]刘洪,杨卫红,王成山,等.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评价标准与提升措施[J].电网技术.2014(02)

[2]吴潮辉.城市配电网规划探讨[J].广东电力.2002(04)

标签:;  ;  ;  

配电网设备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