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孙佳佳,张玉洁,熊畅

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孙佳佳,张玉洁,熊畅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底夸克偶素,粲夸克,D介子,色八重态机制

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佳,张玉洁,熊畅[1](2019)在《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对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S波自旋单态和自旋叁重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D介子对。利用BaBar实验组测量得到的自旋叁重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D介子分支比的数据,发现自旋叁重态底夸克偶素的色八重态矩阵元远小于理论预言,理论预言要比实验上限大20倍以上;得到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的分支比的理论预言,可以进行实验测量从而研究色八重态矩阵元;得到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D介子对的分支比的理论预言,与其他理论预言差异较大。这些预言可以通过BelleⅡ的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到更多强子化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伍佳[2](2018)在《粲夸克偶素χ_(CJ)到矢量介子对衰变中强子矩阵元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矢量介子强子矩阵元的光锥分布振幅展开进行重新研究。在我们计算χ_(CJ)→VV的衰变中(V表示矢量介子末态),如果矢量介子强子矩阵元按一般的共形场论展开存在分母项1/(P·x)和1/(P·x)~2,是无法带入衰变振幅中计算的,因此需要针对它们做特殊的处理。在矢量介子强子矩阵元的共形光锥展开中,我们采用分部积分和时空平移的方法消除了不利于计算衰变振幅的分母项。同时由分部积分带来的表面项,代入具体不同twist分布振幅后,恰好可以消掉,说明我们的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本文来源于《天工》期刊2018年02期)

张亚伟[3](2018)在《底夸克偶素衰变中的中间介子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色动力学(QCD)作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在重味物理领域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底夸克偶素物理是粒子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产生和衰变过程与微扰QCD和非微扰QCD动力学有密切关系,是研究和深入认识QCD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中间介子圈模型结合BELLE合作组最新实验结果,对底夸克偶素隐底衰变过程中的耦合道效应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粒子物理的发展史,包括场、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夸克模型及奇特态粒子。在研究方法部分,分别介绍了量子色动力学、有效场论、中间介子圈模型。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对γ(4S,5S,6S)→h_b(1P)η的隐底衰变过程进行研究:1.基于有效拉氏量方法(ELA),我们系统研究了γ(4S,5S,6S)→h_b(1P)η的隐底衰变机制并给出衰变分支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截断参数范围内a(28)0.15(25)0.25,自旋翻转过程γ(4S)→h_b(1P)η的衰变分支比的数量级可以达到10~(-3),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次,我们利用同样的方法对γ(5S,6S)→h_b(1P)η的衰变过程进行了预测,理论结果表明:γ(5S)→h_b(1P)η的分支比在10~(-3)(25)10~(-2)范围内,γ(6S)→h_b(1P)η的分支比在10~(-4)(25)10~(-2)范围内。这些隐底夸克偶素衰变模式对于实验上研究γ(nS,n(28)3,4,5)的性质极其重要,同时我们期待未来实验能观察到γ(5S,6S)→h_b(1P)η的衰变过程,以便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衰变机制。2.在非相对论有效场理论(NREFT)框架下,我们计算了γ(4S,5S,6S)→h_b(1P)η的隐底衰变分支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γ(4S)→h_b(1P)η过程,非相对论有效场论理论得出的结果和有效拉氏量方法下得出的结果处于同一数量级,但要略小一些。而对于γ(5S)→h_b(1P)η和γ(6S)→h_b(1P)η两个过程,非相对论有效场理论得出的数值结果比有效拉氏量方法数值结果小一数量级,我们希望Belle-II合作组能对这种反常现象作出实验研究,帮助我们检验这一点。最后,给出本文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周超[4](2017)在《LHC上top夸克及Higgs玻色子衰变到粲夸克偶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夸克偶素物理一直都是高能物理中最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之一,它为理解微扰和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QCD)提供了一个丰富而理想的平台。目前,重夸克偶素的产生和衰变过程的理论描述方法——非相对论QCD(NRQCD)依然是该领域中的首要选择,其实验验证是重夸克偶素物理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自提出以来,NRQCD成功解释了重夸克偶素的大部分实验结果,对研究重夸克偶素相关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自运行以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一直是研究粒子内部结构,发现新粒子以及检验理论模型的最为重要的理想工具。因此,LHC作为我们研究重夸克偶素物理的理想场所,本文以NRQCD因子化方法为基础,在LHC上做了两项工作:top夸克衰变到χcJW+b伴随产生的研究,和Higgs玻色子衰变到J/ψ(r)γ伴随产生的研究。工作一,我们计算了 top夸克衰变到χcJW+b伴随产生的次领头阶(NLO)QCD修正。在此过程中,尽管领头阶(LO)的色八重态(CO)贡献占主要地位,但是由于3PJ(1)(J=0,1,2)Fock态给出重要的负值贡献,经NLOQCD修正后,总的NLO结果不太大。我们的结果表明在LHC上探测top夸克衰变产生χc0是非常困难的,但是χc1和χc2的产生有可能被探测到的。倘若,在LHC上顶夸克衰变到χcJ能被探测到,这不仅对研究top夸克衰变产生J/ψ有帮助,而且对了解重夸克偶素的产生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工作二,我们研究了 Higgs玻色子衰变到J/ψ(r)γ伴随产生。对于直接过程,H→J/ψ(r)+γ过程的LO衰变宽度通过NLO QCD修正受到明显压低。至于间接过程,H→γ*γ 通过虚光子γ衰变到J/ψ(r)γ,我们的计算包含了所有标准模型(SM)的费曼图。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间接产生的衰变宽度远远大于直接产生的衰变宽度。由于在实验上非常干净,H→J/ψ(r)+γ衰变过程在14TeV LHC上有可能被观测到,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去探测LHC上的Yukawa耦合和新物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在LHC上研究了 top夸克及Higgs玻色子衰变到粲夸克偶素过程,并首次进行NLO QCD修正。我们的结果表明,经过NLO QCD修正后,在LHC上很有可能探测到χc1和χc2的产生,及Higgs玻色子与底夸克的Yukawa耦合。如果将来在LHC上能探测到这些性过程,这将为检验理论模型和探索新物理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吴琦[5](2017)在《类重夸克偶素衰变中的耦合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实验上发现了大量的类重夸克偶素粒子,这类粒子的产生和衰变对于研究QCD的非微扰性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间介子圈模型和有效拉氏量方法等框架下,结合最新实验结果研究了几种类重夸克偶素的产生和衰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粒子物理的发展历史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及描述它们的理论。在研究方法部分,首先介绍了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然后介绍目前处理低能物理和非微扰效应的有效场理论,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中间介子圈模型。在研究内容上,包括以下两个部分:首先,我们研究了 Zc(3900)和Zc(4025)的轻强子衰变过程。实验上已经测量了Zc(3900)的质量、宽度、量子数以及主要衰变道等。在分子态的假设下,我们计算了Zc(3900)/Zc(4025)→VP (V代表轻的矢量介子,P代表轻的赝标量介子)的分支比,这在将来的上实验有可能被测量到。对于类粲偶素的强衰变,通常有叁种主要的衰变方式:隐粲衰变、开粲衰变、c(?)湮灭。前两种衰变方式伴随阈值效应,第叁种是类粲偶素独特的特征。不论实验上没有观察到Zc(3900)→ωπ,还是理论上计算出较小的分支比,都显示Zc粒子的强衰变中c(?)湮灭是有一定程度压低的。其次,我们研究了γ(5S,6S)辐射衰变中Xb的产生,Xb是X(3872)在底偶素家族的伴随者。利用基于重夸克对称上的有效拉氏量研究再散射机制并计算了其产生率。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截断参数范围内α = 2~3过程γ(5S,6S)→γXb毛产生分支比的数量级是10-5。另外,我们也采用非相对论有效场理论计算了衰变分支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最后,给出本文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4)

邓伟俊[6](2016)在《重夸克偶素电磁辐射衰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组分夸克模型理论框架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nS、nP(n≤3)和nD(n≤2)粲偶素态和底夸克偶素态的电磁(EM)辐射跃迁过程。我们的理论对实验上已经确立很好的低壳层粲偶素态J/ψ、ψ(2S)、χcJ(1P)、hc(1P)和ψ(3770)给出了合理的描述。与此同时,我们也对实验尚未确立的高激发态粲素的电磁辐射跃迁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是我们分析了一些“XY Z”类粲态作为粲偶素态的辐射跃迁过程,例如X(3823)、X(3872)、X(3915)、X(3940)和X(4315)。其中把X(3872)作为粲偶素态χc1(2P)时,我们预言的分支比Γ[X(3872)→ψ(2S)γ]/Γ[X(3872)→J/ψγ]其值约为15.0,与实验测量值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从这一分支比来看,我们的理论模型不支持把X(3872)作为χc1(2P)粲偶素介子态的候选者。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相对论效应较低的底夸克偶素体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从我们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与实验数据相比得到了许多合理的描述,但同时也有一些预言值与其他模型相比存在显着差异。在我们的计算结果中,我们发现在一些E1跃迁主导的辐射衰变过程,M2跃迁与E1跃迁的干涉效应会对结果产生明显的修正。在未来的实验中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重夸克偶素EM辐射跃迁过程的观测提供有用的线索。(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严茂俊[7](2016)在《重夸克偶素衰变过程寻找h_1及B→Dππ中ρ-ω混合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手征幺正方法做了两部分工作:一,B→Dπ+π-中的ρ-ω混合效应:二,重夸克偶素衰变过程中寻找h1。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基于手征幺正方法关于B~0→J/ψπ+π-的结果与LHCb的实验数据有点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I=0(ω)和I=1(ρ)之间存在同位旋破缺,会导致不变质量谱中峰值存在差异。类似情形也会发生在B→Dπ+π-过程中。本文计算了类似含有同位旋破缺的衰变过程。文中使用了C.Hnahart文章B~0→J/ψπ+π-过程处理ρ-ω混合方法,得到B→J/ψπ+π-和B→Dπ+π-过程中的不变质量分布。其中B→J/ψπ+π-的计算结果,弥补了前人没有考虑混合的问题,峰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类似,有理由相信在B→Dπ+π-也要考虑ρ-ω。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本文使用手征幺正方法结合隐局域规范计算了B→J/ψπ+π-γ→ηch1→和ηD*D* , ηb→J/ψD*D* , γ→η'D*D* , ψ(3770)→η/K*K* ψ(3686)→等叁体衰变过程,预言由D*D*和K*K*形成的h1存在。从计算结果看,无论是动力学势还是常数势得到的分布线型与相空间差异很大。可以断定在以上几个过程中存在h1。可以建议实验到相应的衰变道寻找h1。(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樟琼联[8](2014)在《PMC机制在重夸克偶素衰变过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整化能标的设定是量子色动力学(QCD)微扰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重整化能标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理论预言的可靠性。最近提出的PMC机制即最大共形原理,可以有效的解决重整化能标设定面临的困难,即消除理论预言对重整化方案与能标的依赖性。PMC机制通过将所有不具有共形对称性的β-项全部吸收到耦合常数中,从而在任意固定阶下得到一个唯一的能标固定的预言。作为PMC机制在高能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本文将利用PMC机制对S波,P波态粲夸克偶素和底夸克偶素衰变到轻强子的过程进行研究。在PMC机制处理后,衰变过程η→LH和hc→LH对应的PMC能标分别为均小于1GeV,为了得到一个更精确的微扰QCD预测,本文采用了几种低能有效耦合模型对上述过程分别进行计算。我们发现S波,P波态粲夸克偶素的衰变宽度在几种有效模型的处理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由于各个有效模型在1GeV能标附近的跑动行为非常接近,因此最后的数值结果都比较一致。简单起见,我们选择了MPT模型下的数值结果来对PMC的性质作了详细的讨论,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PMC处理之后,能标的依赖性基本被消除了,并且除了hb,所有的衰变宽度微扰展开式的收敛性即使在NLO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考虑夸克质量的不确定性后,我们得到MPT模型下ηc,ηb,hc以及hb的总衰变宽度分别为:以及模型下所有的衰变宽度在误差范围内都与实验值相符。作为对比,本文利用PMS对同样的过程进行了计算。同样的,考虑夸克质量的不确定性后,所有的衰变宽度在误差范围内都与实验值相符。(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4-01)

王天鸿[9](2013)在《重夸克偶素的电磁衰变及强衰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世界上的两个B工厂Belle和BaBar以及以研究粲物理为主的BESIII实验组相继发现了大量新的共振态粒子。其中部分粒子也在强子对撞机如Tevatron和LHC上重新被观测到。这些新粒子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强子谱。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理论能够统一地解释这些粒子的所有性质,比如质量,宇称,同位旋破坏,电磁及强衰变宽度等,所以这也对我们关于强子谱的认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些新粒子的发现过程中,电磁衰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不能够通过正负电子对撞直接产生的粒子可以通过电磁级联衰变被观测到。另一方面,电磁衰变对于确定粒子的量子数非常重要。例如,在新发现的共振态当中,X(3872)是最为着名的一个。由于在实验上观测到了该粒子到J/ψ和ψ(2S)(具有量子数1)的电磁跃迁过程,因而可以确定其电荷共轭宇称为正。为了更充分地了解该粒子的性质,本文在假定X(3872)具有传统的粲偶素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计算了其电磁衰变宽度。目前实验将该粒子的量子数限制在1++或者2+。首先假定X(3872)的量子数为前者,即对应着介子谱中的χc1(2P)态,则其到1态粲偶素的跃迁为E1衰变。利用相对论性的Bethe-Salpeter波函数及Mandelstam机制可以写出相应的跃迁矩阵元,然后通过瞬时近似可以推导出衰变振幅的叁维形式。其中的波函数可以通过求解相应的Salpeter方程得到。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自动包含了相对论效应,而这对于轨道角动量不为零的介子尤其重要。对于衰变道χc1(1P)→J/ψγ,理论计算的宽度和实验符合得很好;而χc1(2P)→ψ(nS)γ的宽度还没有相应的实验值,但是不同模型的结果差别很大。本文中得到的衰变道J/ψγ和ψ(2S)γ的分宽度的比值同BaBar的实验结果相符合,但是高于Belle的结果。除此之外,使用相同的方法计算了量子数为1++的底偶素的E1衰变宽度,结合PDG中给出的分支比估计了介子的总宽度。其次假定X(3872)粒子具有量子数2+,则其对应介子谱中的11D2(ccˉ)态。该介子可以通过M1辐射衰变至ψ(nS)。对于前两个衰变道的分宽度比值,理论值远小于实验值。基于此,这种假设可以被排除。虽然如此,理论的研究结果对于在实验上寻找这种夸克势模型所预言的自旋单态D波重介子仍然有所帮助。该介子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衰变道为2+→hcγ。计算结果显示其分宽度远大于ψ(nS)γ的分宽度。除了单光子跃迁之外,双光子湮灭过程也是研究1D2态重夸克偶素性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该道有较小的背景,其在实验上更容易被探测到。另外,该过程对于确定介子的内部结构非常重要,可以用来区分qqˉ粒子与其他类型的粒子,例如分子态。同样,还可以计算介子的双胶子湮灭过程。如果介子质量在阈值之下,那么其总宽度可以由该过程的分宽度来估算。相对于本文得到的介子衰变宽度,非相对论方法得出的结果大了2~5倍。这说明对于D波重夸克偶素的湮灭过程,相对论修正效应是相当大的。对于质量位于阈值之上的介子,OZI允许的强衰变将是其主要的衰变模式,可以用来估计介子的总宽度。最近在实验上探测到的Z(3930)粒子被确定为χc2(2P)态。由于该粒子的质量位于D Dˉ及D Dˉ的阈值之上,所以其主要衰变道为OZI允许的两体强衰变。为了计算这些过程,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即BS方法以及BS-3P0模型(一种扩展的3P0模型)。前者在计算衰变宽度时没有引入额外的参数,而后者则引入了一个表征相互作用强度的量γ。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同其他模型的结果一致,且在误差范围内同实验值相符合。虽然如此,对该粒子属性的最终确认仍需要在实验上积累更多的数据,在理论上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11-01)

赵成伟[10](2013)在《重夸克偶素衰变中耦合道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简称QCD)有两大性质:在高能区的渐进自由性质和在低能区的夸克色禁闭效应。其中前者可以让我们在高能区用微扰论处理物理过程,但在低能区由于夸克的色禁闭效应微扰论不再适用,而重夸克偶素的质量恰好介于高能区和低能区之间,因此通过对重夸克偶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微扰QCD和非微扰QCD。本文首先介绍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包括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并且对粲夸克偶素和底夸克偶素家族谱做了介绍;接着引入在有效场理论框架下的中间介子圈模型(Intermediate Meson Loop,简称IML);然后我们利用中间介子圈模型对粲偶素之间的E1跃迁中的耦合道效应进行了研究,涉及到的粲偶素为主量子数n=1的{J/ψ,ηc}和{χc0,χc1,χc2,hc}以及n=2的{ψ',ηc'}和{χ'c0,χ'c1,χ'c2,h'c}。我们的研究表明,ψ'(2S)/ψ(3770)→γχJ和χcJ→γJ/ψ的衰变中的耦合道效应比NR模型和GI模型要小,并且ψ'(2S)/ψ(3770)→γχJ和χcJ→γJ/ψ的衰变分宽度随着截断参数α的变化相对平稳,这表明了中间介子圈模型在此类过程中的适用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ψ(3770)衰变中的耦合道效应比ψ'(2S)的要大些,这是因为ψ(3770)的质量更接近DD介子对阈值,因此它与D介子的耦合要更强些,从而其耦合道效应更大。而结果显示2P态粲偶素的衰变要复杂的多,因为2P态粲偶素的质量都在DD介子对的阈值之上,主要衰变道为D介子对,因而与D介子对的耦合很强,所以IML效应比较的明显。目前,由于实验上还没有明确发现χ'c0,χ'c1,和hc',因此我们以χ'c0,χ'c1,和hc'的质量为参数,给出了各个衰变道的曲线。其中χ'c0,h'c随它们各自的质量变化时没有尖点,而χc1'的曲线在DD的阈值附近有一个尖点,这说明χc1'的质量离DD*的阈值更近,与DD*介子对的耦合更强,因此耦合道效应更加明显。接着我们研究了两个新强子态Zb(10610)和Zb'(10650)到γ(1S,2S,3S)π和hb(1P,2P)π的衰变。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将这两个粒子的量子数IG(JPC)设定为1+(1+),然后在中间B介子圈的模型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着截断参数α逐渐增大时,各个道的衰变宽度的变化很平稳。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适合于每一个衰变道的截断参数α的取值范围,并且在除去γ(3S)π的衰变道后我们对各个α值求平均,给出了α的平均值,用α平均值所给出的结果可以很好的解释Zb(10610)和Zb'(10650)的各个道的衰变,(但不包含Y(3S)π衰变道)。这可能是在Zb'→B*(?)*(?)→γ(3S)π衰变中介子圈效应特别的敏感。在Y(3S)π衰变道中,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的α的值比别的要小很多,我们也试图给出了解释,由于重夸克近似,我们将B介子的质量分别设为MB=MB*=5219MeV(方案一),MB=MB*=5325MeV(方案二),然后得出的截断参数α就变得比较大了,这可能是因为在圈积分中由于B介子的质量的引入而引入了非物理顶点效应。在论文结尾部分,我给出了总结及下一步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对矢量介子强子矩阵元的光锥分布振幅展开进行重新研究。在我们计算χ_(CJ)→VV的衰变中(V表示矢量介子末态),如果矢量介子强子矩阵元按一般的共形场论展开存在分母项1/(P·x)和1/(P·x)~2,是无法带入衰变振幅中计算的,因此需要针对它们做特殊的处理。在矢量介子强子矩阵元的共形光锥展开中,我们采用分部积分和时空平移的方法消除了不利于计算衰变振幅的分母项。同时由分部积分带来的表面项,代入具体不同twist分布振幅后,恰好可以消掉,说明我们的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参考文献

[1].孙佳佳,张玉洁,熊畅.S波自旋单态底夸克偶素衰变到粲夸克对[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2].伍佳.粲夸克偶素χ_(CJ)到矢量介子对衰变中强子矩阵元的处理[J].天工.2018

[3].张亚伟.底夸克偶素衰变中的中间介子圈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4].周超.LHC上top夸克及Higgs玻色子衰变到粲夸克偶素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7

[5].吴琦.类重夸克偶素衰变中的耦合道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6].邓伟俊.重夸克偶素电磁辐射衰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7].严茂俊.重夸克偶素衰变过程寻找h_1及B→Dππ中ρ-ω混合效应[D].广西师范大学.2016

[8].樟琼联.PMC机制在重夸克偶素衰变过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4

[9].王天鸿.重夸克偶素的电磁衰变及强衰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0].赵成伟.重夸克偶素衰变中耦合道效应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  

重夸克偶素衰变论文-孙佳佳,张玉洁,熊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