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漂移论文-刘鹏,王培,李菂,张洁,张蕾

波束漂移论文-刘鹏,王培,李菂,张洁,张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波束漂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FAST,脉冲星,脉冲星模拟,脉冲星巡天模拟

波束漂移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王培,李菂,张洁,张蕾[1](2018)在《FAST 19波束脉冲星漂移扫描巡天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星搜索是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针对FAST设备性能,模拟FAST脉冲星巡天,优化巡天方案,对即将开展的FAST脉冲星巡天项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基于Parkes多波束巡天、Parkes中纬度巡天和Parkes高纬度巡天的结果,利用脉冲星分布模拟软件包PsrPopPy,模拟得到了银河系中正常脉冲星和毫秒脉冲星的空间分布样本,并根据FAST设备参数进行了虚拟观测。结果表明,使用FAST 19波束接收机漂移扫描观测模式,在中心频率为1250MHz,带宽为400 MHz,每波束扫描时间为13.5 s,有效积分时间为6.0 s的情况下,在赤纬为-14~?12′~65~?48′天区内,可发现1600颗正常脉冲星和238颗毫秒脉冲星。为获得银河系中脉冲星自旋演化的样本,使用evolve代码进行了再次模拟。设置相同的观测参数的情况下,在全天范围内模拟探测到孤立正常脉冲星1749颗,并得到其在P-P图上的分布。(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刘鹏[2](2018)在《FAST多波束脉冲星漂移扫描巡天模拟与中子星的质量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9月全球最大的五百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正式建成试验运行。FAST在70 MHz~3 GHz的工作频段范围内具有多个重要的科学目标,例如:星系演化、致密星、行星与邻近空间事件等方面的观测研究。脉冲星搜寻是FAST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高灵敏度在发现奇异脉冲星和增加新脉冲星样本上拥有巨大潜力。根据FAST设备性能,模拟FAST脉冲星巡天,优化巡天方案,对即将开展的FAST脉冲星巡天项目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基于Parkes中纬度巡天、Parkes高纬度巡天与Parkes多波束巡天观测到的1364颗正常脉冲星和43颗毫秒脉冲星,使用Bates等人开发的脉冲星分布模拟软件包PsrPopPy,分别模拟得到银河系中正常脉冲星和毫秒脉冲星的空间分布样本。FAST巡天时使用中心频率为1250 MHz,带宽400 MHz,在19波束接收机漂移扫描观测模式下,对FAST全天进行模拟观测,积分时间为13.5 s每波束,有效积分时间6.0 s,在此天区内FAST可发现新脉冲星774颗其中新毫秒脉冲星122颗。然后我们对FAST的观测能力与观测时间、观测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为了进一步获得FAST模拟观测的脉冲星对整体的影响,本文使用evolve脚本再次进行模拟,获得银河系中孤立正常脉冲星的自旋演化样本,设置相同的观测参数,在FAST全天范围内可模拟探测到新正常脉冲星711颗,并得到其在-?图上的分布。在中子星的物理参数中质量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不仅可以反映出中子星的结构、物态方程、核物质成分,甚至能推断出中子星的诞生演化机制。我们在银河系中的63对双星系统中统计到72颗拥有测量质量的中子星(NS),其中有9对双中子星系统(DNS),32对中子星白矮星系统(NSWD),4对中子星主序星系统(NSMS),11对高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HMXB),5对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LMXB),2对X射线系统(XB)。为了减小测量质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我们使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出每颗NS的质量分布。通过对72颗NS的质量统计研究,我们发现NS质量分布呈双峰结构,这可能表明NS存在两种诞生方式,大质量峰分布的NS,可能是由超新星爆发产生,其理论诞生质量为1.4 M_?,小质量峰分布的NS,可能是白矮星在电子捕获后塌缩形成,诞生质量约为1.25 M_?。DNS与其他类型的NS具有不同分布特性表明DNS的演化方式可能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子星质量分布的特性,我们将61颗测量到自旋周期的NS在20 ms上下分为毫秒中子星(MSP)和正常中子星(PSR)两类,发现虽然这两类NS都能拟合出双峰,但是PSR的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结构,MSP比PSR的统计平均质量大大约0.22 M_?。根据吸积理论,这表明NS在诞生后吸积约0.22 M_?的物质后,自旋可能达到毫秒量级。并通过NS质量与周期在-上的分布,拟合出质量与周期之间的关系为:M=1.4+(P/ms)~(-3/2)。(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高明,刘彦清,王菲,吕宏[3](2014)在《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扩展和漂移(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义Huygens-Fresnel原理,利用Collins公式,讨论了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交叉谱密度函数,推导出经过偏振后的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外场不同距离水平传输时,光谱强度、束腰宽度及重心位置漂移的解析表达式.对偏振激光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光束扩展和漂移进行数值仿真,得到相同传输距离下,偏振角、初始束腰及波长取不同值时,激光波束的扩展和漂移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相同偏振角度下,不同传输距离对光束扩展和漂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湍流中偏振激光波束的扩展和漂移依赖于波束的波长、初始光束的偏振角和初始束腰;随着偏振角的变化,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的扩展和漂移关于45°呈现对称变化,当波束初始束腰小于或等于0.5mm时,大气湍流对波束扩展和漂移的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韦宏艳,吴振森[4](2008)在《大气湍流中激光波束斜程传输的展宽、漂移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推广的Huygens-Fresnel原理推导了不同接收机高度斜程传输情况下波束的扩展半径。同时结合Mellin变换,导出了考虑外尺度情况下准直激光波束漂移方差模型,可以退化到不考虑外尺度时漂移方差。数值计算中应用ITU-R公布的随高度变化的大气结构常数模型,结果表明,斜程大气湍流中波束的漂移方差、扩展半径依赖于接收机高度和初始波束半宽。随仰角的增加,波束的有效半径和漂移方差不断减小;累积效应斜程传输波束受大气湍流的影响比水平传输要小得多。(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束咸荣,孙磊,李迪[5](2007)在《平面相控阵天线两维扫描波束指向漂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了平面相控阵天线宽带工作时,两维扫描波束指向漂移的规律。理论分析表明:在球坐标系下,φ方向不发生漂移,θ方向的漂移与直线相控阵天线一维扫描时相同。全空域立体扫描波瓣的仿真验证了上述结论。文章也给出了阵列单元或子阵设置数字延迟器后,扫描波束指向漂移改善的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现代雷达》期刊2007年11期)

杨光强[6](2007)在《对流层大气湍流中激光波束扩展和漂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对于激光通讯、激光测距、航空测绘、卫星遥感以及激光武器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湍流对激光大气传输扩展和漂移影响。首先,给出了包含大气湍流内,外尺度效应的折射率功率谱密度函数。其次,介绍湍流作用下激光视距传输时光束扩展,漂移和到达角起伏的物理机理。分别运用Rytov近似和马尔可夫近似讨论了激光在湍流大气传输中的互相关函数。通过二次方近似得到了长期光束扩展半径表达式。应用上面长期光束扩展半径表达式和马尔可夫近似获得了光束漂移表达式。根据Rytov近似和几何光学近似,在引入一个高斯大尺度滤波函数时建立了一个湍流介质中新的短期光束扩展模型。再次,从几何光学和结构函数角度分别讨论了到达角起伏规律。最后,将水平路径大气传输模型引入到地-空路径中,并应用随高度变化的ITU-R湍流大气结构常数模型和考虑外尺度时计算了上行链路光束漂移特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1-01)

崔玉昌[7](1987)在《圆极化偏置反射器天线中零点漂移及波束斜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推导出偏置反射器天线差模方向图的零点漂移公式。并证明,这个零点漂移与和模方向图的倾斜有不同的值。在双通道跟踪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这样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1987年02期)

波束漂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6年9月全球最大的五百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正式建成试验运行。FAST在70 MHz~3 GHz的工作频段范围内具有多个重要的科学目标,例如:星系演化、致密星、行星与邻近空间事件等方面的观测研究。脉冲星搜寻是FAST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高灵敏度在发现奇异脉冲星和增加新脉冲星样本上拥有巨大潜力。根据FAST设备性能,模拟FAST脉冲星巡天,优化巡天方案,对即将开展的FAST脉冲星巡天项目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基于Parkes中纬度巡天、Parkes高纬度巡天与Parkes多波束巡天观测到的1364颗正常脉冲星和43颗毫秒脉冲星,使用Bates等人开发的脉冲星分布模拟软件包PsrPopPy,分别模拟得到银河系中正常脉冲星和毫秒脉冲星的空间分布样本。FAST巡天时使用中心频率为1250 MHz,带宽400 MHz,在19波束接收机漂移扫描观测模式下,对FAST全天进行模拟观测,积分时间为13.5 s每波束,有效积分时间6.0 s,在此天区内FAST可发现新脉冲星774颗其中新毫秒脉冲星122颗。然后我们对FAST的观测能力与观测时间、观测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为了进一步获得FAST模拟观测的脉冲星对整体的影响,本文使用evolve脚本再次进行模拟,获得银河系中孤立正常脉冲星的自旋演化样本,设置相同的观测参数,在FAST全天范围内可模拟探测到新正常脉冲星711颗,并得到其在-?图上的分布。在中子星的物理参数中质量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其不仅可以反映出中子星的结构、物态方程、核物质成分,甚至能推断出中子星的诞生演化机制。我们在银河系中的63对双星系统中统计到72颗拥有测量质量的中子星(NS),其中有9对双中子星系统(DNS),32对中子星白矮星系统(NSWD),4对中子星主序星系统(NSMS),11对高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HMXB),5对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LMXB),2对X射线系统(XB)。为了减小测量质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我们使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出每颗NS的质量分布。通过对72颗NS的质量统计研究,我们发现NS质量分布呈双峰结构,这可能表明NS存在两种诞生方式,大质量峰分布的NS,可能是由超新星爆发产生,其理论诞生质量为1.4 M_?,小质量峰分布的NS,可能是白矮星在电子捕获后塌缩形成,诞生质量约为1.25 M_?。DNS与其他类型的NS具有不同分布特性表明DNS的演化方式可能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子星质量分布的特性,我们将61颗测量到自旋周期的NS在20 ms上下分为毫秒中子星(MSP)和正常中子星(PSR)两类,发现虽然这两类NS都能拟合出双峰,但是PSR的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结构,MSP比PSR的统计平均质量大大约0.22 M_?。根据吸积理论,这表明NS在诞生后吸积约0.22 M_?的物质后,自旋可能达到毫秒量级。并通过NS质量与周期在-上的分布,拟合出质量与周期之间的关系为:M=1.4+(P/ms)~(-3/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波束漂移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王培,李菂,张洁,张蕾.FAST19波束脉冲星漂移扫描巡天模拟[J].天文学进展.2018

[2].刘鹏.FAST多波束脉冲星漂移扫描巡天模拟与中子星的质量分布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3].高明,刘彦清,王菲,吕宏.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扩展和漂移(英文)[J].光子学报.2014

[4].韦宏艳,吴振森.大气湍流中激光波束斜程传输的展宽、漂移特性[J].电波科学学报.2008

[5].束咸荣,孙磊,李迪.平面相控阵天线两维扫描波束指向漂移[J].现代雷达.2007

[6].杨光强.对流层大气湍流中激光波束扩展和漂移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7].崔玉昌.圆极化偏置反射器天线中零点漂移及波束斜倾[J].无线电工程.1987

标签:;  ;  ;  ;  

波束漂移论文-刘鹏,王培,李菂,张洁,张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