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义基因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酿酒酵母,erg7基因,反义RNA,麦角甾醇
反义基因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华,高丽丽,梁会超,杜国华,巩婷[1](2015)在《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酿酒酵母羊毛甾醇合酶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羊毛甾醇合酶催化的2,3-氧化鲨烯环化是麦角甾醇和叁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分支形成的关键位点,下调2,3-氧化鲨烯流向麦角甾醇的代谢途径可促进其流向叁萜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有鉴于此,本研究根据酿酒酵母羊毛甾醇合酶基因(lanosterol synthase gene,erg7)序列设计引物,扩增5'长片段(包括erg7基因5'非编码区启动子序列和部分编码区序列)、5'短片段(包括erg7基因5'非编码区部分启动子序列和部分编码区序列)和erg7基因编码区片段,分别将其反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 ESC-URA上,构建反义表达质粒。用反义表达质粒转化酿酒酵母INVSc1,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URA上筛选重组菌株。通过半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INVSc1相比,转入erg7基因编码区反义片段的重组菌株内羊毛甾醇合酶基因表达量没有显着变化,而转入5'长反义片段和5'短反义片段的重组菌株内羊毛甾醇合酶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通过TLC和HPLC方法比较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与INVSc1相比,转入5'短反义片段和erg7基因编码区反义片段的重组菌株内麦角甾醇含量没有显着变化,而转入5'长反义片段的重组菌株内麦角甾醇含量明显降低。本研究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酿酒酵母中羊毛甾醇合酶基因的表达,为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酿酒酵母中组建叁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高丽丽,杨金玲,朱平[2](2013)在《采用基因敲除和反义技术抑制酿酒酵母ERG7基因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有的甲羟戊酸(MVA)/麦角甾醇代谢途径生成的中间体2,3-氧化鲨烯是叁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前体,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细胞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组建这些化合物的代谢途径时,需要下调2,3-氧化鲨烯流向麦角甾醇的代谢流。在酿酒酵母中由羊毛甾醇合酶(ERG7)催化的2,3-氧化鲨烯环化是麦角甾醇和叁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分支形成的关键位点。采用基因敲除和反义RNA 2种技术对ERG7基因的表达进行下调。设计含有与ERG7基因ORF两侧序列同源的长引物,以质粒PUG66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带有loxP-Marker-loxP的ERG7基因敲除组件,采用LiAc/SS Carrier DNA/PEG方法转化双倍体酿酒酵母INVSc1,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获得酿酒酵母ERG7基因单倍体缺失突变株,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确证。大量培养野生型和突变型菌株,菌体冷干后在碱醇溶液中90℃回流1h,正己烷萃取后旋蒸干溶剂,甲醇溶解残留物麦角甾醇。通过TLC和HPLC方法比较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型菌株的麦角甾醇含量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菌物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吴琼,黄文涛,黄怡,徐恒[3](2013)在《反义RNA技术对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POLD1基因表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反义RNA技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POLD1基因的表达,探索采用该技术干预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制备人POLD1基因的反义RNA表达质粒,同时建立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由此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空白对照组(肝癌细胞SMMC-7721)和实验组(转染人POLD1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的肝癌SMMC-7721细胞)3组。MTT实验分析细胞增殖变化,并在转染SMMC-7721细胞48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OLD1基因的表达。结果:MTT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了反义RNA的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在转染后24~72h,实验组吸光度24h为0.306 7±0.015 4,48h为0.459 2±0.033 2,72h为0.567 1±0.061 1,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相比,P值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显示,实验组POLD1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为0.142 5±0.020 5,阴性对照组为1.017±0.188,空白对照组为1.00±0.00(F=26.5,P<0.05),说明POLD1基因表达受抑制。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POLD1基因蛋白水平(p125)变化趋势与mRNA相同,均为下调,其中实验组为0.222 3±0.009 7,阴性对照组为0.237 9±0.005 9,空白对照组为0.235 4±0.003 4(F=1 365.754,P值均<0.05),说明反义RNA可抑制p125蛋白表达,结论与基因水平趋势一致。结论:针对POLD1基因设计的反义RNA体外抑制了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这与POLD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林燕环[4](2012)在《反义RNA技术干扰酿酒酵母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酿酒酵母中编码与乙醇代谢相关的乙醇脱氢酶基因有有五个基因ADH1-ADH5,其中乙醇脱氢酶Adhlp、Adh3p、Adh4p和Adh5p在糖酵解过程中还原乙醛生产乙醇,而Adh2p则催化乙醇氧化为乙醛,当外界环境中的葡萄糖消耗殆尽后,Adh2p主要负责催化利用乙醇作为碳源的初始反应。因此,阻断Adh2p催化的乙醇分解代谢支路极有可能提高酿酒酵母发酵产乙醇的能力。本研究利用反义RNA技术,设计针对酿酒酵母ADH2基因5'UTR的反义RNA,通过重迭延伸PCR融合乙醇脱氢酶ADH25'UTR的反义RNA和KanMX抗性基因,通过Kpn I和Not I酶切与质粒pYES2.0连接,构建了酿酒酵母ADH2基因沉默表达载体pSADH2。Kpn I内切酶线性化pSADH2后转化酿酒酵母Y01菌株。根据G418抗性筛选获得突变株S01。突变株S01经168h厌氧发酵后乙醇产量(V/V)为2.6%;同时对发酵液残糖检测表明,突变株S01糖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分别提取Y01和S01总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工程菌Y01乙醇脱氢酶ADH2基因mRNA5'UTR的反义RNA明显抑制酿酒酵母工程菌Y01乙醇脱氢酶ADH1和ADH2两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通过反义RNA技术可以达到沉默基因的效果,为酿酒酵母工程菌改造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解小娟,杨晓红,李艳萍[5](2011)在《转BADH-反义4CL基因二色胡枝子的组培快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建立转BADH-反义4CL基因胡枝子组培快繁体系和掌握试管苗移栽技术,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二色胡枝子组培苗为材料,对植株进行茎段增殖、茎段生根的快繁研究,同时进行基质、光照、苗质量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转基因植株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0.5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IBA,增殖系数4.46;转基因植株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6-BA0.1 mg/LNAA0.3 mg/L IBA,增殖系数3.95。非转基因植株茎段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4 mg/L IBA,生根率为100%;转基因植株茎段生根培养基:1/2MS+0.2 mg/L NAA+0.4 mg/L IBA,生根率为99%。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移栽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1/4)、遮一层遮阴网、苗质量为正常苗时移栽成活率较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农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张晓辉,邹哲,张余洋,李汉霞,叶志彪[6](2009)在《从反义RNA到人工miRNA的植物基因沉默技术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基因沉默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遗传操作工具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改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基因沉默现象发现以来,多种植物基因沉默技术相继建立,包括共抑制、反义RNA、hpRNAi和VIGS等.最近,两种新的植物基因沉默技术:人工Micro-RNA和人工trans-actingsiRNA建立起来,在基因沉默的精确性和高效性等方面有了新突破.由于植物体具有多条基因沉默途径,不同的基因沉默技术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对这些基因沉默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总结,梳理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展望了植物基因沉默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9年10期)
关淑艳,王丕武,刘广娜,刘慧婧,赵丽娜[7](2009)在《反义技术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反义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现代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反义技术在调控植物淀粉的合成与果实成熟、改良作物品质、改变植物花色、增强植物抗病性和研究未知基因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反义基因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26期)
刘宏鸣,顾红光[8](2009)在《反义核酸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将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或组织以取代有缺陷的基因,并且通过其正常表达,达到治疗基因病的目的。基因治疗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手段,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基因治疗主要涉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病和某(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09年03期)
刘俊杰,魏小春,齐树森,史为民[9](2008)在《反义基因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反义基因的概念、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作用原理,对反义基因技术及其在现代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反义基因在调控果实成熟、改良作物品质、获得作物雄性不育系、改变植物花色、增强植物抗病性和研究未知基因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反义基因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8年04期)
王世春,沈雁[10](2008)在《反义核酸技术在受胶原基因表达调控的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大量沉积的病理过程。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细胞因子网络,共同调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抗肝纤维化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调控HSC活化增殖或促其凋亡、抑制胶原合成或促其降解、细胞因子治疗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反义核酸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并极富应用前景的基因控制技术。它是利用DNA或RNA分子通过Watson Crick碱基配对原则与目的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通过各种机制使其降解或抑制其编码蛋白的翻译,从而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主要包括反义寡核苷酸技术、RNA干扰技术和叁股螺旋结构寡核苷酸技术。本文综述了应用反义核酸技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药学与临床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反义基因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有的甲羟戊酸(MVA)/麦角甾醇代谢途径生成的中间体2,3-氧化鲨烯是叁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前体,以酿酒酵母为底盘细胞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组建这些化合物的代谢途径时,需要下调2,3-氧化鲨烯流向麦角甾醇的代谢流。在酿酒酵母中由羊毛甾醇合酶(ERG7)催化的2,3-氧化鲨烯环化是麦角甾醇和叁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分支形成的关键位点。采用基因敲除和反义RNA 2种技术对ERG7基因的表达进行下调。设计含有与ERG7基因ORF两侧序列同源的长引物,以质粒PUG66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构建带有loxP-Marker-loxP的ERG7基因敲除组件,采用LiAc/SS Carrier DNA/PEG方法转化双倍体酿酒酵母INVSc1,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获得酿酒酵母ERG7基因单倍体缺失突变株,并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确证。大量培养野生型和突变型菌株,菌体冷干后在碱醇溶液中90℃回流1h,正己烷萃取后旋蒸干溶剂,甲醇溶解残留物麦角甾醇。通过TLC和HPLC方法比较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型菌株的麦角甾醇含量明显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义基因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王庆华,高丽丽,梁会超,杜国华,巩婷.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酿酒酵母羊毛甾醇合酶基因的表达[J].药学学报.2015
[2].高丽丽,杨金玲,朱平.采用基因敲除和反义技术抑制酿酒酵母ERG7基因表达[J].菌物研究.2013
[3].吴琼,黄文涛,黄怡,徐恒.反义RNA技术对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POLD1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
[4].林燕环.反义RNA技术干扰酿酒酵母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5].解小娟,杨晓红,李艳萍.转BADH-反义4CL基因二色胡枝子的组培快繁技术[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
[6].张晓辉,邹哲,张余洋,李汉霞,叶志彪.从反义RNA到人工miRNA的植物基因沉默技术革新[J].自然科学进展.2009
[7].关淑艳,王丕武,刘广娜,刘慧婧,赵丽娜.反义技术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
[8].刘宏鸣,顾红光.反义核酸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9
[9].刘俊杰,魏小春,齐树森,史为民.反义基因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8
[10].王世春,沈雁.反义核酸技术在受胶原基因表达调控的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