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现期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学业表现,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表现期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日高,常芳,刘涵,史耀疆[1](2018)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在西部某市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的农村初中学生两期面板数据,旨在了解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现状,并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普遍较高,超过80%的学生希望自己能上到大学及以上;学生的教育期望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年级的上升,有学生会提高自己的教育期望,但也有学生降低了自己的教育期望;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能够显着正向相互预测,学生前期教育期望对于后期学业表现的预测作用更强。(本文来源于《教育经济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刘日高[2](2018)在《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有超过53%的人口在农村地区,作为未来劳动力重要来源的农村学生,他们的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对于我国经济转型以及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现状依旧不容乐观,这无疑会阻碍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较多农村初中生因学业表现相对较差,而对学业渐渐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其教育获得偏低。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层面的父母对子女学习与生活的参与程度,学校层面的学校规模、教师质量等。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学生学业表现。因此,有研究者关注到学生自身的教育期望即学生对自己未来受教育程度的内在预期与学业表现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教育期望不仅与学业表现有密切关系,而且会对学生最终的教育获得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较少研究关注到与农村初中生学业表现及教育获得密切相关的教育期望,更鲜有涉及到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基于大样本的抽样调研数据,在充分了解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特征学生之间的异质性,为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业表现和教育获得提供实证依据。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可能存在反向的因果关系,很难解释是教育期望影响了学业表现或是学业表现影响了教育期望。而交叉滞后设计是利用两变量间随时间变化的相关系数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准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更精确地把握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研究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成果,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研究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普遍较高,约超过8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教育程度是在大学及以上。学生的教育期望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年级的上升,部分学生会调整自己的教育期望。在控制其他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能显着相互正向预测。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对于学业表现预测作用更强。此外,通过研究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异质性,发现男生的教育期望对于学业表现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期望对于学业表现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教育期望对学业表现预测作用变弱。最后,基于本研究的结论笔者提出几点建议。较高的教育期望和较好的学业表现是影响学生最终教育获得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教育期望有利于学业表现提高,较好的学业表现也会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期望,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之间具有相互强化作用。拥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和较好的学业表现的学生有更大的可能去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而那些教育期望低并且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容易导致其最终教育获得偏低。对于那些教育期望低并且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教育期望,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贫困学生前期教育期望对于后期学业表现作用更大。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保持他们的教育期望对于其学业表现的提升以及最终的教育获得都有重要意义。另外,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教育期望对学业表现预测作用变弱。因此,如果有关注学生教育期望的干预项目,越早实施对学生的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文元,仇建辉[3](2017)在《江山代有才人出》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十叁届全运会刚刚落下帷幕。作为国内体坛最重要的盛会,全运会不仅是众多老将谢幕的舞台,也是年轻人崭露头角的重要节点。回顾本届全运会,游泳、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赛场产生了多位新晋王者,他们接下来有望在国内赛场称雄,并在国际赛场甚至东京奥运(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7-09-11)
黄超,吴愈晓[4](2016)在《中学生教育期望的性别差异:表现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地位日益成为社会学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从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角度出发,借鉴社会互动论的理论视角考察了我国初中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叁类重要社会化主体(家长、同辈群体和老师)对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女生的教育期望总体高于男生。第二,在家庭内部,男生得到更多的家长监督,但在学校,女生在上进同辈群体和老师的鼓励方面更有优势。第叁,家长监督、同辈上进程度和老师鼓励程度均对教育期望有显着的正面影响,但其作用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基于以上发现,我们认为,教育期望的"男孩危机"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产生。女性教育优势问题带来诸多两性不平等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性别平等观念、社会的性别秩序以及政策实践均有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余芳芳[5](2014)在《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所带班级的家长和有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得出家长高期望值对孩子行为习惯的重大影响,阐述了高期望值的潜在危害和对孩子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孩子在幼儿期的行为差异及表现,提醒家长要及时调整心态,对孩子提出符合自身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4年32期)
段晓明,海曼,石茹,高苗苗,熊俊梅[6](2014)在《效用价值干预和表现期望对情境兴趣和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法探讨效用价值干预对不同表现期望者的情境兴趣和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网络学习效果包括两个方面即:学习满意度(主观指标)和测试成绩(客观指标)。方法:实验采用2×2组间设计,自变量为效用价值(干预组、控制组)、表现期望(高、低),因变量为情境兴趣和网络学习效果,初始兴趣、笔算能力和先前的知识经验作为控制变量。实验以两位数心算方法作为学习材料,利用ASP(Active Server Page)编程工具制作网络专题学习网站。在实验前测,要求被试填写人口学基本信息,完成先前知识经验、5分钟的笔算测验、初始兴趣和表现期望问卷;在学习阶段,被试登录网站,完成两位数心算方法的学习和练习任务,接着被试被随机的分配到效用价值干预或者效用价值控制条件,完成干预或控制书写任务;在测试阶段,完成5分钟心算测试,填写效用价值、情境兴趣和学习满意度问卷。结果发现:(1)效用价值干预组的效用价值和情境兴趣水平显着高于效用价值控制组,在网络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和测试成绩)上差异不显着;(2)高表现期望者的效用价值、情境兴趣和学习满意度水平显着高于低表现期望者,在测试成绩上的差异不显着;(3)效用价值干预和表现期望在效用价值和学习满意度上的交互作用显着;在效用价值控制组,高表现期望者在效用价值和学习满意度水平上显着的高于低表现期望者,而在效用价值干预组,差异不显着,效用价值干预对学习者效用价值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受到表现期望的调节。(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10)
韩军明[7](2013)在《浅析家庭期望对农村女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山西某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比城市,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就更为直接和重要。在探讨农村环境下,分析家庭期望对女生在学业表现上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更多的农村女生实现平等教育权打下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中下旬刊)》期刊2013年24期)
贾岩[8](2013)在《暴力伤医:医患对话错位之疡》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患对立中,受伤的不仅仅是患者。 日前,由中国医院协会制作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正式出炉,报告旨在调查近年来医院场所的暴力伤医情况,从法律和行业管理的角度为决策者提供建议。此份暴力伤医调查共发放问卷32,400份,覆盖30个省份的3(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3-08-28)
罗文韬,李先江,朱力[9](2012)在《高校课堂学生期望与教师表现差异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高校课堂教育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指导高校课堂教育实践和改革,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现状的研究不仅要研究老师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注重研究学生的课堂期望,以及老师的表现与学生期望的差异。为此,高校课堂教育理论的研究应该走进大学课堂,走进学生当中去进行研究,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对课堂建设的看法和期望。(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2年04期)
海艳娟[10](2011)在《数字时代:童书市场仍可期望强劲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夏季,美国布克书业信息调查公司、美国发行统计局,以及包括兰登书屋(Random House)、麦克米伦儿童出版集团(Macmillan Children’s Group)、企鹅儿童出版集团(Penguin Children’s Group)、学(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报》期刊2011-03-07)
表现期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有超过53%的人口在农村地区,作为未来劳动力重要来源的农村学生,他们的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对于我国经济转型以及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现状依旧不容乐观,这无疑会阻碍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持续、高质量发展。较多农村初中生因学业表现相对较差,而对学业渐渐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其教育获得偏低。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层面的父母对子女学习与生活的参与程度,学校层面的学校规模、教师质量等。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学生学业表现。因此,有研究者关注到学生自身的教育期望即学生对自己未来受教育程度的内在预期与学业表现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教育期望不仅与学业表现有密切关系,而且会对学生最终的教育获得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较少研究关注到与农村初中生学业表现及教育获得密切相关的教育期望,更鲜有涉及到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基于大样本的抽样调研数据,在充分了解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特征学生之间的异质性,为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业表现和教育获得提供实证依据。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可能存在反向的因果关系,很难解释是教育期望影响了学业表现或是学业表现影响了教育期望。而交叉滞后设计是利用两变量间随时间变化的相关系数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准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更精确地把握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研究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成果,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法研究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普遍较高,约超过8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教育程度是在大学及以上。学生的教育期望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年级的上升,部分学生会调整自己的教育期望。在控制其他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和学业表现之间能显着相互正向预测。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对于学业表现预测作用更强。此外,通过研究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学生之间的异质性,发现男生的教育期望对于学业表现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期望对于学业表现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教育期望对学业表现预测作用变弱。最后,基于本研究的结论笔者提出几点建议。较高的教育期望和较好的学业表现是影响学生最终教育获得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教育期望有利于学业表现提高,较好的学业表现也会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教育期望,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之间具有相互强化作用。拥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和较好的学业表现的学生有更大的可能去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而那些教育期望低并且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从而容易导致其最终教育获得偏低。对于那些教育期望低并且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应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教育期望,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贫困学生前期教育期望对于后期学业表现作用更大。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保持他们的教育期望对于其学业表现的提升以及最终的教育获得都有重要意义。另外,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教育期望对学业表现预测作用变弱。因此,如果有关注学生教育期望的干预项目,越早实施对学生的效果越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现期望论文参考文献
[1].刘日高,常芳,刘涵,史耀疆.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J].教育经济评论.2018
[2].刘日高.西部农村初中生教育期望与学业表现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文元,仇建辉.江山代有才人出[N].解放军报.2017
[4].黄超,吴愈晓.中学生教育期望的性别差异:表现与成因[J].江苏社会科学.2016
[5].余芳芳.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行为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4
[6].段晓明,海曼,石茹,高苗苗,熊俊梅.效用价值干预和表现期望对情境兴趣和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C].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7].韩军明.浅析家庭期望对农村女生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山西某村为例[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
[8].贾岩.暴力伤医:医患对话错位之疡[N].医药经济报.2013
[9].罗文韬,李先江,朱力.高校课堂学生期望与教师表现差异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
[10].海艳娟.数字时代:童书市场仍可期望强劲表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