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娲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娲氏之遗孽》,妇女解放,主体意识,多层叙述
女娲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石健[1](2018)在《在子君与莎菲之间——《女娲氏之遗孽》女主人公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灵凤小说《女娲氏之遗孽》,生动细致地刻画了蕙的情感风波。在现代小说史中,蕙是介乎子君与莎菲之间的人物,充分体现了妇女解放精神。在多层次叙述中,成功地用男性人物烘托了蕙的形象。蕙较为先锋的性爱观念,是时代的产物,其流风所及,亦折射出许多婚恋中的问题,值得深入反思。(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余莲凤[2](2018)在《女娲、西王母和观音的原型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母神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源于母亲经验和生命崇拜。女性生育后代,为氏族的繁衍发展做出贡献。女性创造生命——这在初民的认识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享有崇高的地位。女性在生存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狩猎、养殖动物、种植庄稼、制作陶器等。对女性的尊崇,重点突出在对女性孕育生命的腹部——子宫的尊崇。所以,在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了众多腹部圆大的泥雕,常见于世界各地出土的母神雕像中。在中国,对女性腹部的强调表现在各种头小肚大的人头形陶罐、陶瓶上。作为容器的肚腹即是女性头部以下的全部,换言之,女性的肚腹足以代表女性,女性即肚腹。在初民早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腹中之物是肠,所以肚腹即肠,中国神话中的首位大母神正叫作“女娲之肠”,反应了对女性肚腹作为生命容器的尊崇,亦是对创生生命的敬畏。女人=身体=容器,一种世界性的经验,容器是大母神原型的象征。容器就像一个大圆,它包容、保护着从容器中产生的生命。所以女性,在先民的认识中即被经验为孕育、保护和滋养生命的大母神。作为原型的大圆是混沌,包容一切的,包含正面、负面的属性。无意识象征性表达即原形显现,随着意识逐渐从无意识中分化,原型开始采取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是怪诞畸形的,也许是不同动物的组合,也许是人与动物的组合,前者如中华民族的龙、凤等动物,后者如人首蛇身的女娲,人面兽身的西王母,以及《山海经》中诸多人面兽身的神灵。人根据自然理解自身,从大地孕育万物,生长万物的经验中理解女性怀孕,由此产生了地母的概念。万物生于大地,亦归于大地,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这种不死的生命被理解为神。女娲,是横卧于栗广之野的地平线,是地母神,是创世神话的第一位大母神。母神崇拜中,地位最高的是创世的大母神,她创生万物,为众神之母,如希腊神话中的盖亚,中国神话中的女娲,二者均是地母神。万物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人也依地母而生,中国神话中,人是地母女娲用自己身体的元素泥土造出来的。西王母是继大母神女娲之后的第二位大母神,她是在创生的对立面“死”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死的抵触就是永生,既是生殖崇拜的延续,又是对生命不死的渴望——即不死思想。这在《山海经》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有不死山,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不死药,或是长寿不死,或是死而复生。由于医药的不发达,对疾病的无可奈何,希望能有医治疾病和疫病的神药,就产生了“司天之厉及五残”和掌“不死药”的西王母。不死思想是生命崇拜的核心,包括永生不死和生命繁衍。永生不死,死而复生,生生不死在经验中最直接的形象就是月亮,月亮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是为不死。月中有玉兔、蟾蜍体现的正是早期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的思想,这样一种不死思想孕育出了一位新的月神,即窃不死药的嫦娥。西王母、不死药、玉兔、蟾蜍、嫦娥均是源于对月亮不死的经验,是月亮母神——常羲形象的衍变,对月亮的崇拜最早可推溯至甲骨文中的“西母”。继西汉末盛行的西王母崇拜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本土道教的兴起,逐渐产生了一位新的母神——观音。观音经历了男相到女相的转变,其职能多样,其中一相送子观音,正是源于女蜗造人的早期生殖崇拜的延续,另外,观音手握的净瓶,瓶中盛装的甘露和斜插的柳枝,以及身下的莲花均是母神原型的象征。莲花是观音慈悲精神的表达,莲花是圣洁的,观音从莲花中诞生,是一种神圣诞生形式,观音在明清俗文学中被“俗神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母神保护功能的最高精神变形。综上,我将女娲、西王母、观音合而讨论,皆因她们俱是生命大母神,包含着对创生生命的母亲崇拜,对生命不死的崇拜以及对母神慈悲精神的信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9)
马楠[3](2018)在《女娲与南方少数民族女神形象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女娲与南方少数民族女神形象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对女娲与南方少数民族女神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各民族女神之间"相互渗透,交相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女娲对少数民族女神形象的影响,揭示了女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程度之深,以及少数民族女神对女娲的接受。其次探讨了少数民族女神的独特性,在对女娲进行直接改造、移植以及发展女娲神话后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的女神形象。(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6期)
韩秀秀[4](2017)在《探析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汉画像石是在祠堂、地下墓室等建筑壁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汉代一种特殊的丧葬艺术。汉画像石题材多样,其中伏羲女娲艺术形象在汉画像石上屡次出现,图像形式丰富,出土地域范围广泛。文章从类型分布、组合方式演变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继而解析"伏羲女娲"形象在汉画像石中广泛出现的原因,以及形象背后隐藏的内涵寓意。(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7年09期)
董艳艳[5](2017)在《民间文化中女娲形象的变异——以西华女娲“经歌”为基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娲是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创造一切生命的"万物之母"。有关她的传说不仅存在于《山海经》《淮南子》《风俗通义》《独异志》等文献中,也活跃在民俗、故事、"经歌"等各种形式中。民间对女娲的信仰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尤为繁盛。"盘古女娲经歌是流传于河南省西华县一带的民间歌谣,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以盘古、女娲为主要歌颂对象,大致可分为创世经、治世经、救世经、劝世经、功德经等几个类型。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歌谣,传女不传男,千百年来一直在西(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张一文[6](2016)在《对神话“女娲止水”与“诺亚方舟”中拯救者形象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洪水作为神话的重要母题之一广布于各主要神话体系中,其流传之广、记录之丰使之成为了绝佳的平行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女娲止水和诺亚方舟神话中的拯救者:女娲、耶和华进行形象对比,探究拯救者形象形成的根源与其对后世文学造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21期)
梁冰钰[7](2016)在《走出《山海经》》一文中研究指出壁画艺术是在人类文明和艺术创作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衍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壁画中的女蜗形象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女蜗形象的变迁,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壁画中女蜗形象的构建,并对《山海经》中的女娲形象做出现代性的诠释。(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期刊2016-06-30)
肖朝晖[8](2016)在《浅谈女娲形象从神性到人性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娲氏,作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的代表形象,在时代变迁中其形象发生过多次演变,尤其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更被文人多次改造,赋予各种意义,甚至成为文人们的精神象征。本文就女娲形象从神性到人性的演变这一过程,探讨中国古代神话通俗化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6年01期)
田蓉辉[9](2015)在《女娲原型:1949-1976新中国文艺女性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西方原型理论解读1949-1976新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在该时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中国远古女娲原型:她们被赋予了代表丰收、繁衍的文化含义;在人物塑造上按照女英雄的人物模式进行;她们身上都有造福集体主义事业的无私情怀;以及作为压迫阶级代言人所表现的悲苦精神。女娲原型在该时期文艺中再现的原因与社会环境、延安文艺的影响、艺术家的民间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李亚澜[10](2015)在《浅析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区别——以女娲和赫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古希腊同为世界文明的两大源地。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分属东西,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表,寄托着先民的理想,表现对自然力量的恐惧或崇拜。二者有同有异,本文以女娲和赫拉两位女神相对比,浅析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区别,及其区别产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5年09期)
女娲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母神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源于母亲经验和生命崇拜。女性生育后代,为氏族的繁衍发展做出贡献。女性创造生命——这在初民的认识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享有崇高的地位。女性在生存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狩猎、养殖动物、种植庄稼、制作陶器等。对女性的尊崇,重点突出在对女性孕育生命的腹部——子宫的尊崇。所以,在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了众多腹部圆大的泥雕,常见于世界各地出土的母神雕像中。在中国,对女性腹部的强调表现在各种头小肚大的人头形陶罐、陶瓶上。作为容器的肚腹即是女性头部以下的全部,换言之,女性的肚腹足以代表女性,女性即肚腹。在初民早期的实践经验中发现,腹中之物是肠,所以肚腹即肠,中国神话中的首位大母神正叫作“女娲之肠”,反应了对女性肚腹作为生命容器的尊崇,亦是对创生生命的敬畏。女人=身体=容器,一种世界性的经验,容器是大母神原型的象征。容器就像一个大圆,它包容、保护着从容器中产生的生命。所以女性,在先民的认识中即被经验为孕育、保护和滋养生命的大母神。作为原型的大圆是混沌,包容一切的,包含正面、负面的属性。无意识象征性表达即原形显现,随着意识逐渐从无意识中分化,原型开始采取形式,但这种形式往往是怪诞畸形的,也许是不同动物的组合,也许是人与动物的组合,前者如中华民族的龙、凤等动物,后者如人首蛇身的女娲,人面兽身的西王母,以及《山海经》中诸多人面兽身的神灵。人根据自然理解自身,从大地孕育万物,生长万物的经验中理解女性怀孕,由此产生了地母的概念。万物生于大地,亦归于大地,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这种不死的生命被理解为神。女娲,是横卧于栗广之野的地平线,是地母神,是创世神话的第一位大母神。母神崇拜中,地位最高的是创世的大母神,她创生万物,为众神之母,如希腊神话中的盖亚,中国神话中的女娲,二者均是地母神。万物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人也依地母而生,中国神话中,人是地母女娲用自己身体的元素泥土造出来的。西王母是继大母神女娲之后的第二位大母神,她是在创生的对立面“死”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死的抵触就是永生,既是生殖崇拜的延续,又是对生命不死的渴望——即不死思想。这在《山海经》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有不死山,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不死药,或是长寿不死,或是死而复生。由于医药的不发达,对疾病的无可奈何,希望能有医治疾病和疫病的神药,就产生了“司天之厉及五残”和掌“不死药”的西王母。不死思想是生命崇拜的核心,包括永生不死和生命繁衍。永生不死,死而复生,生生不死在经验中最直接的形象就是月亮,月亮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是为不死。月中有玉兔、蟾蜍体现的正是早期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的思想,这样一种不死思想孕育出了一位新的月神,即窃不死药的嫦娥。西王母、不死药、玉兔、蟾蜍、嫦娥均是源于对月亮不死的经验,是月亮母神——常羲形象的衍变,对月亮的崇拜最早可推溯至甲骨文中的“西母”。继西汉末盛行的西王母崇拜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本土道教的兴起,逐渐产生了一位新的母神——观音。观音经历了男相到女相的转变,其职能多样,其中一相送子观音,正是源于女蜗造人的早期生殖崇拜的延续,另外,观音手握的净瓶,瓶中盛装的甘露和斜插的柳枝,以及身下的莲花均是母神原型的象征。莲花是观音慈悲精神的表达,莲花是圣洁的,观音从莲花中诞生,是一种神圣诞生形式,观音在明清俗文学中被“俗神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母神保护功能的最高精神变形。综上,我将女娲、西王母、观音合而讨论,皆因她们俱是生命大母神,包含着对创生生命的母亲崇拜,对生命不死的崇拜以及对母神慈悲精神的信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娲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石健.在子君与莎菲之间——《女娲氏之遗孽》女主人公形象解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
[2].余莲凤.女娲、西王母和观音的原型形象分析[D].山东大学.2018
[3].马楠.女娲与南方少数民族女神形象的比较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8
[4].韩秀秀.探析汉画像石伏羲女娲形象[J].美与时代(中).2017
[5].董艳艳.民间文化中女娲形象的变异——以西华女娲“经歌”为基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6].张一文.对神话“女娲止水”与“诺亚方舟”中拯救者形象的比较[J].大众文艺.2016
[7].梁冰钰.走出《山海经》[D].云南艺术学院.2016
[8].肖朝晖.浅谈女娲形象从神性到人性的演变[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
[9].田蓉辉.女娲原型:1949-1976新中国文艺女性形象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10].李亚澜.浅析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区别——以女娲和赫拉为例[J].智富时代.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