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生福建沙县翠绿小学365050
【摘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是指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投射生活,让生活经验数学化,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彰显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的特点,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无穷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20-01
一、前言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小学数学生活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把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一直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明确了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等等方面都作了详细地阐述。这些阐述都体现了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宽松、师生关系更和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探索、交流,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和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收集学生喜欢又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比如商场搞活动,让学生到银行存钱,将这些实际问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从中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用。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内容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就在自己的身边。相对于枯燥的内容和单纯的用公式就可解决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好奇,从而对数学感兴趣。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许多实物,如汽车的车轮等。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设计的理由都与圆的特点有关,等学会了圆的认识后,大家就会更加明白它的设计道理。”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生学习圆的知识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目的性强了,兴趣自然产生。
(二)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和表达方式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成形象,具体的实例使学生便于接受。教师的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如教学认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两边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即“开口大尖的小”来区别这两个符号,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
在数学的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境,模拟日常生活中购物、数学计算等场景,不仅有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贴近和了解生活,提升生活能力。例如,在讲解“平均数”内容时,笔者通过创设分食物的教学情境,引入平均数的学习,课前笔者准备了一袋手指饼干,课上将班级学生分为四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领取自己小组的饼干,然后回去分给小组成员,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一定要平均分配饼干,不可以出现你多我少的现象,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小组的分配结果。创设这种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集中的状态,通过真实的操作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学生会知道自己手中的饼干,就是总饼干数量中的其中一个,从平均分得出平均数。
(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课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有效开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能够有效理解數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将生活充分融入,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小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向外扩展,带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游戏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画出正方形与长方形,观察学校的建筑,找出学校中存在的长方形与正方形,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两种面积的求法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理解,使小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身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之,生活是教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当生活化,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春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72.
[2]裴树栋.新课改下“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生活教育,2018(12):77-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