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因素论文-杨光

佛学因素论文-杨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佛学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中国美学史,佛学,前理解,佛美互参

佛学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1](2018)在《现代中国美学前期建构中的佛学因素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中国美学前期人物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佛美双修"现象,现代中国美学前期建构中的佛学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但又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的问题。结合相关研究梳理论证,本文认为近现代中国的佛学复兴氛围构成了现代中国美学前期建构的一个"前理解"要素。将"西学"比喻为"第二佛学"的近现代学术倾向在美学上具体转化为"佛美互参"的研究思路与审视框架。而吕澄《美学概论》"推理型"书写方式与其佛学唯识学研修之间关联性的存在,则表明了近现代佛学变革在"学"之意义上为现代中国美学学科建设所提供的重要助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吴敏[2](2016)在《挖掘佛学积极因素 对治极端民族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到个人的极端思想、极端行为,但凡与极端沾了边就一定是大大的过度了,超过常规的界限。若要说民族主义尚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和结果,具有双面性的话,那么,极端民族主义就只能被归入极具负面作用和结果的一方面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在国际上(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6-12-02)

姜姝[3](2013)在《僧肇佛学中的庄学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僧肇佛学与庄子哲学都有着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们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很深入,对人生的体会很深刻,有着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本文就是围绕这几个大方面,通过分析《肇论》、《庄子》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自的特点,并结合大时代背景的学术思潮,去探讨两者的相似之处,从而分析僧肇的佛学思想其蕴涵的庄学因素。僧肇佛学思想与庄学思想的纠缠很复杂,本文重点以僧肇思想的核心几个概念有:非有非无的存在论、不知之知的认识论,以及“物我冥会”的观照方法论等,与围绕庄子道论敷衍的几个哲学概念:有无观、至知论、齐物论等,展开多层次性的疏解。(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27)

刘景丽[4](2010)在《魏晋人物画“传神”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印度般若佛学思想因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时期,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传神"理论,标志着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神"理论的形成,推动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在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固然有着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但佛教文化尤其是大乘空宗的般若佛学对其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张智慧[5](2006)在《论沈曾植诗中的佛学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直至清代,佛教文化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化对诗歌的影响大致开始于东晋,唐宋以后随着儒、释、道的相互影响逐步融合,产生了王维、苏轼等这样着名的对佛学深有涉猎的大诗人。清末“同光体”浙派的代表人物沈曾植,也是一位对佛学有深入研究的诗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学术成就突出的着名学者,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沈诗表现出很多的学问气,其中佛典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现从沈曾植诗中的佛语佛理入手,探讨佛学对他的诗歌及诗学的影响:以佛语佛理入诗是其生涩奥衍诗风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示出其诗的奇崛美,同时能结合自身境遇和社会环境表现主题,并且以禅语佛语论诗。(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王晶[6](2006)在《叔本华文论中的佛学因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和直觉主义艺术理论的创始人。他也是欧洲受佛教思想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曾精研过印度的佛教哲学,并承认那是他哲学的叁个来源之一。基于非理性唯意志哲学和文论对后世文学理论和创作的重大影响,以及东方佛学理论对这一哲学和文论的重要影响,本论文从二者联系的现实基础、哲学基础、文论的佛学因素探究叁个方面对叔本华文论中的东方佛学因素进行初步探究,从而发掘叔本华文论和东方佛学因素相融合的意义和启示。一、二者联系的现实基础——叔本华生平与东方佛学联系溯源:此部分是本论文选题和论述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叁个方面论述:一是在叔本华的时代,东方佛教哲学文献在欧洲的流传和影响的概况;二是叔本华本人的生活与印度哲学的重要关联;叁是叔本华对印度文化和印度哲学的着作文献阅读研究和评价。二、叔本华文论的哲学基础与佛学联系溯源由于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文论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因此要想探究叔本华文论中的佛学因素,就必须从探究其哲学基础与佛学因素之间的联系开始,对此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论述:一是二者对世界本体论的认识联系;二是人生观的认识联系;叁是认识方法论的联系;四是哲学终极追求的联系。叁、叔本华文论的佛学因素探究本部分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从文艺的本质目的论,文艺的价值论和艺术直觉论叁个方面对叔本华文论中的佛学因素进行探究,找出二者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内容,为进一步探讨叔本华文论思想和佛学因素相融合的意义和启示打下坚实的基础。四、结论叔本华的文论思想和佛学因素相融合的意义和启示。从叔本华文论中的佛学因素谈起,总结佛学思想对叔本华文论的影响,并从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二者融合的意义。主要是从叔本华的唯意志文论开始,东方佛学思想开始成为西方现代文论思想的新元素,成为后代西方文艺发展的新视角,也开启了东西方文化思维交流的新一页。(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王米渠,陈显成[7](1991)在《从竹林寺女科漫谈佛学中的心理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萧山竹林寺,历代僧人皆以妇科着名,流传的“竹林寺妇科”方书,多至二叁十种。竹林寺创建于南齐时,开山祖师是悟真;以医着称,则始自石晋天福八年的高昙。经280余年至南宋绍定,“建王十世”第五世的静暹(晓庵)用秘方治愈了当时谢皇后的重病,赐封为“医王”,每至清初第叁十七世绍钟(即空)中兴,“尤精医术”,传民国年初,一百零七世绪辉。现行主要着作为《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整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1),诸僧人基于佛学,有丰富的佛学心理学思想和一定的妇科心理学思想。(本文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张文勋[8](1986)在《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从王国维的“境界”说说起“意境”,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概念。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从理论上使“意境”的概念获得更为丰富的美学内涵。然而,人们不禁要问:既有“意境”一词足以表述其特定的美学含义,为什么王国维还要“拈出境界二字”以代之?王氏在其论文学艺术的论着中,也时而说“意境”,时而说“境界”究竟二者间有无区别?关于这些问题,论者早已有所分析,多认为王国维在使用“意境”和“境界”时,没有什么区别,是一而(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1986年02期)

佛学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到个人的极端思想、极端行为,但凡与极端沾了边就一定是大大的过度了,超过常规的界限。若要说民族主义尚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和结果,具有双面性的话,那么,极端民族主义就只能被归入极具负面作用和结果的一方面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在国际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学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光.现代中国美学前期建构中的佛学因素略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吴敏.挖掘佛学积极因素对治极端民族主义[N].中国民族报.2016

[3].姜姝.僧肇佛学中的庄学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刘景丽.魏晋人物画“传神”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印度般若佛学思想因素初探[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

[5].张智慧.论沈曾植诗中的佛学因素[J].嘉兴学院学报.2006

[6].王晶.叔本华文论中的佛学因素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7].王米渠,陈显成.从竹林寺女科漫谈佛学中的心理因素[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1

[8].张文勋.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因素[J].社会科学战线.1986

标签:;  ;  ;  ;  

佛学因素论文-杨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