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都城中礼制建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全昌阳[1](2019)在《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展示方法初探》文中指出秦都咸阳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帝制王朝的都城,是秦人“九都八迁”中遗存发现最多、价值最高的都城。由于秦都咸阳尺度超大具有独特的格局特征,现状遗存碎片化、都城缺失整体结构要素的展示、各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程度不均衡,都城的历史信息难以有效传播,最终导致公众对秦都咸阳的整体感知较弱。秦都咸阳历史格局的完整性及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如何结合有限的考古信息及历史信息对秦都咸阳进行整体性认知并展示其格局特征,提升公众对秦都咸阳的整体性感知,是当下十分迫切的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借鉴现代城市形态认知理论与方法,对古代都城布局思想、格局进行剖析,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整体性认知秦都咸阳的历史格局,结合秦都咸阳各遗址点类型、分布特征提出“边界、轴线、片区、路渠、节点”五大格局要素,通过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当代研究的比对研究,梳理秦都咸阳展示内容框架,初步构建展示方法。具体而言,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当代研究成果,总结了秦都咸阳认知及保护展示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秦都咸阳的地理区位、建设历史沿革和考古历程,提出以“旁二百里”为秦都咸阳的研究范围,结合现状调研归纳了秦都咸阳各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提出秦都咸阳展示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第三部分,以现代城市形态认知理论与方法为切入点,对秦都咸阳前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都城格局要素进行解析,从历史、空间两个层面整体认知秦都咸阳历史格局,提出“边界、轴线、片区、路渠和节点”五大秦都咸阳格局要素;第四部分,根据目前清晰可辨的秦都咸阳历史格局要素,借助多重证据法,充分比对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及当代研究,共梳理了包括“自然边界、5条轴线、26处轴线相关的关键遗址点、7条对外道路、10个遗址片区、8处节点”等展示内容;第五部分,提出了“视线可见,加强秦都咸阳要素视线间的联系”、“遗址可达,便捷游览秦都咸阳”、“标识统一,提升公众对秦都咸阳的整体感知”三个目标,构建“展示线路系统、展示标识系统”为核心的展示方法,初步提出“展示片区”层面的展示策略,上述三个方面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秦都咸阳展示中存在各遗址点联系较弱和整体感知较差等问题,初步构建秦都咸阳的展示方法框架。论文通过构建展示线路系统和展示标识牌系统,实现秦都咸阳格局要素间交通的可达与视线的可见,身处与“秦都咸阳展示线路”中,完善的展示标识牌让游客“观而可知”。所提出的展示方法立足于当前秦都咸阳展示存在的问题,促进秦都咸阳整体展示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起来,遗址的展示利用融入城市生活中,提升秦都咸阳在城市中的影响力。为与秦都咸阳情况相类似的规模超尺度、遗址分布散、展示缺乏联系的大型都城类遗址展示方法的构建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框架,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秦都咸阳展示方法打下基础。
杨帆[2](2017)在《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文中提出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国家全面形成的时期。阿房宫是秦国统一之后建造的朝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体现封建制国家意识形态的宫城,是当时国家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象征与物化载体,也是“国家主导文化”的物化载体。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宫殿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阿房宫宏大的建筑规模和巧妙的布局结构学者们多有推测,近年来最新的考古工作进展更为考证阿房宫宫苑形制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史料证据。在2008年的西安市域绿化规划体系中将阿房宫遗址列入城市绿地系统格局中,确立了遗址公园作为阿房宫遗址保护与价值阐释的形式之一。本文从山水格局的角度结合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分析了阿房宫的营建背景,并系统研究了阿房宫的宫苑形制。研究为了解秦代的“前殿”制度、皇家御苑的造园理念和当时逐渐趋于成熟的“山水观”提供了更多信息,补充了秦代宫城规划、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的历史,并为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以及周边历史文化景观带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论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之后,从政治、军事和自然环境因素三方面对阿房宫的选址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多元方法复原了秦代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系统性的从阿房宫的规画、园林理法和前殿建筑形制三个维度进行了考证,具体涵盖了阿房宫营建背景、规画、园林理法、前殿建筑形制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五方面内容。最后,对阿房宫宫苑形制进行了总结。作者从风景园林的视角,采用文献考证法、类比推演法、推理演绎法、地理信息技术对以上内容开展研究。对阿房宫规画的考证表明,阿房宫的营建承袭了从商代传承到秦代的“中心——四方”的思想,也就是后代都城营建中的“择中”思想,具体体现在宫城和前殿的建筑中轴线上。之后从“仰观俯察”、“辩方正位”、“尝土相水”和“计里画方”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了阿房宫的规画。论证了阿房宫前殿与南山的“沣峪谷口”的对位关系,结合考古勘测成果推证了“沣峪谷口”为阿房宫宫城基线定位的参照点,同时还对当时阿房宫周边的道路交通体系进行了考证。对阿房宫园林理法的考证表明,秦代是中国“山水”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秦代在皇家御苑中开创了“山水”园林,其中的“山水”蕴含了帝王的政治思想和抱负。通过复原阿房宫周边秦代历史自然水系池沼的空间分布和阿房宫所在区域的秦代历史地形环境,并结合阿房宫前殿遗址东侧的大面积的湖泊遗迹,对大、小尺度上的园林理法和水系功能做了研究。对阿房宫建筑形制的考证表明,周制为秦制产生的源头,两汉承袭了秦制,六朝的宫殿制度又是在汉制上发展而来。采用上看源起下看流变的研究方法,对阿房宫前殿建筑群的朝向、入口方位、轴线、结构单元、排列方式做出了假设与推证。对考古发掘的台基遗址和北墙的结构做了复原研究。对前殿建筑群中主殿,在台基的位置、规模、平面形状、主殿的东西厢情况、屋面形制、主殿建筑与庭院的空间关系做出了假设和推证。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国家发展和政治的视角对阿房宫的营建背景做了系统分析。从复原周围历史、自然山水环境与阿房宫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入手,探讨了阿房宫的规划、园林和建筑形制问题。二是紧扣最新考古成果,对更深入的研究阿房宫宫殿选址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三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元技术对建筑群和主殿形制进行考证。通过前殿与“南山”之间的对望关系,并结合中国古代宫城、宫殿建造中的“择中”思想和轴线设置的传统找到了前殿建筑群的轴线,并对主殿的位置进行了推测,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
郭霖锋[3](2017)在《秦都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而言,秦国都城的变迁是最为频繁的。本文以秦都城变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秦都城的地位、迁都路线和原因,以及各都城的性质与特点。本文主要以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主,并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秦都城变迁进行综合性研究。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秦在陇右地区的都城。理清秦邑、西的地望,分析西垂问题和归纳两都在秦都城史上的地位。第二章主要探讨秦在关中西部的都城。对汧邑性质进行辨析,理清汧渭之会、平阳的地望,归纳两都在秦都城史上的地位,最后对雍城的营建过程进行论述。第三章主要探讨秦在关中中部的都城。对泾阳性质进行辨析,理清栎阳的地望,归纳其在秦都城史上的地位,最后对咸阳的营建过程进行论述。第四章对秦迁都的路线和原因,以及各都城的性质与特点展开探讨,并在都城制度上进行总结。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秦都城共有七座,历经六次迁徙,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秦人在西周早期因参与三监之乱被流放到今陇右地区,直至非子邑秦才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实体,襄公立国后开始向东扩张,都城也从陇右地区迁徙至关中西部,战国时期又进一步迁徙至关中中部,秦都城的变迁不仅是秦国发展和扩张的直接反映,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都城不断东迁,从陇右地区迁到关中西部,进而迁到关中中部,另一方面是因为都城发展对微观环境的要求,迫使秦都城在选址上频繁变动。从秦都城的性质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邑”,即都城建置不完备,秦邑、汧渭之会归属于“邑”的类型,第二种为“都”,即都城建置比较完备,平阳和栎阳虽然为都时间较短,仍可归属于较为完备的“都”,西、雍城和咸阳也归属于“都”,但它们的地位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从“邑”升格为“都”的。秦都城具有以下特点:依山傍水,位于台地;注重城墙的建设;庙寝制度的转变;陵墓建于城外。
赵力扬[4](2017)在《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研究 ——以都城赋为载体》文中提出都城空间问题是古都研究中不能绕开的关节所在,而汉魏时期都城的空间问题更是历来都颇为引人注目。汉魏时期出现了多座都城,其中不乏如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这样的繁华名都;但因其距今相隔较为久远,留下的相关历史资料并不多,即使经过现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掘和复原,也仍有许多谜团迄今尚未完全解开。在此情况下,本文通过拓宽资料来源,以都城赋这一文学体裁为载体,研究都城赋中构建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以期对解决汉魏都城空间问题有所助益。涉及汉魏都城空间的都城赋,基本都写作于东汉至西晋之间,在时段上与所写都城十分接近,是用以研究汉魏都城的绝佳资料。赋这一文体与地理空间描写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都城赋保存了不少历史地理信息,并以文学语言描写都城空间,形成了都城意象空间。都城赋中不少内容涉及都城选址,同时也是都城意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城赋中的都城选址意象空间揭示出,都城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做出最好的建都选择。都城赋中描写最多、最能反映汉魏都城城市意象空间的,是宫城、外郭城、礼制建筑及相关活动、园林苑囿及相关活动这四大类要素。对于宫城,都城赋着重显示其核心地位,并认为都城内的整个宫城体系应该既有主有次又浑然一体。对于外郭城,都城赋揭示出汉魏时期都城城郭格局发展的方向。都城赋对汉魏都城礼制建筑及其相关活动仍十分重视,但基本只描写了都城周边的礼制建筑和活动,且以位于城外的礼制建筑和活动为主。都城赋重视苑囿描写,比较确实地反映出汉魏时期苑囿园林的发展变化趋势。都城赋描写到的城市众多。都城赋中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在空间意象特质上大体可分为全国性都城特质(长安、洛阳、邺)和地方性都城特质(蜀都、吴都、南阳、齐都、鲁都、赵都)这两类。其中,三座全国性都城的意象空间地理结构较复杂且特征鲜明,时代上也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比较能够反映出从两汉到魏晋的都城空间发展主流;六座地方性都城的意象空间地理结构则较简单且面貌模糊,时代上也大多都偏向战国到西汉初年时期,落后于汉魏都城空间发展主流。都城赋对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的构建,是建立在汉魏时期各城市实际空间基础上的,且对汉魏城市体系和相应各城市地位的反映比较全面。都城赋的创作时代一般与所写都城时代相距不远,且作品的感情倾向和描写重点会因创作时代不同而不同,这直接影响到各都城意象空间的结构和特质。另外,作者的家乡所在、仕途境遇、学术观点和学术积累等因素也都对都城赋创作有影响。总之,都城赋中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一方面经与史料相互印证,可知其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汉魏时期各都城空间的历史客观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受到赋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汉魏都城这一地理实体的认知,具有特殊价值。都城赋所构建的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是赋作者在对都城的客观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对意象要素的主观选择和加工而成的,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和共同作用的产物。
朱士光[5](2014)在《论秦都雍城之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文中提出通过文献梳理,并参考近代考古发掘所得材料以及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认为,秦众多都城中,雍城在建都历时、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都城规制与布设、文化积淀、都城级别等方面都拥有鲜明特点,并占有重要地位。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深入,将对全面深入认识秦都雍城的建制特点与历史作用以及深入认识秦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刘中和[6](2014)在《秦汉城市防御体系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指从国土领域的边防长城到单体的建筑防御体系,狭义指体现城镇本身防御功能的城墙及相关的防御体系。1狭义的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体系,除了作为主体建筑的城墙外,还由城门、城台、城楼、瓮城、角台、角楼、马面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及护城河、吊桥等环境设施构成。2学界对于秦汉时期城市防御体系的系统研究鲜见,笔者现就搜集到的涉及秦汉时
段培培[7](2014)在《北郊方坛研究》文中指出方坛是古代先祖祭祀地祗神的场所,是对地神崇拜思想的物化反映,作为我国古代礼制性建筑,其兴建与改建的历史延续了近千年。因此,方坛与其他礼制建筑一样有着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方坛的营建源头是从人们对大地的崇拜开始的,大地是万物生长之本,对大地的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方坛这一祭祀性建筑便是人类对土地崇拜之下的产物。历朝历代对其形制的演绎不尽相同,从原始时代的天然土丘,到人为夯筑的方丘,再到人工砌筑的砖石基台,继而到层层基台,每一个朝代形制的发展都是对上一朝代的继承与延续。原古时期由于人们对大地之母的崇拜,进而产生了对大地的祭祀,从而衍生出“坛”的概念。夏、商、周时期,祭祀已不可避免成为当时社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并将天、地作为了祭祀对象,初步奠定了大地祭祀之仪。春秋以降,至秦始皇统一全国便开始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虽说此时对自然山川神祗的崇拜与祭祀已呈规模,但却没有单独的祭地建筑及仪式,祭地与祭天同时进行,祭地的重要性远不及祭天隆重。汉代建立以后,基本上沿袭了前代的祭祀制度,此时一个重要的举措便是汉武帝时期于汾阴设立后土祠开始单独祭地,此时祭地有了固定的处所,这也可以说是方坛的前身。西汉时期,于都城北郊确立了祭地的方位,东汉时期于洛阳营造都城,方坛之位亦设于都城之北,此时方坛形制已基本确定为“方坛四陛”,中间虽有天地合祭分祭之争,但重地的实质并未发生改变。南北朝时期是方坛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郊坛的形制基本上沿袭了前代制度,少有变化。隋唐至宋代这一历史时期是方坛发展的繁荣阶段。特别是北宋时期,不仅重新修订了礼仪制度,而且还变革了前朝礼制的规模,作为祭地建筑的方坛也在两宋时期有所增损,其规模形制亦有所变化,改制后的方坛形制一直为后世沿袭。发展至元明清时期是方坛形制的完善阶段,这一时期方坛形制更加完备,一系列祭祀的礼仪活动都已发展成为规制。明嘉靖时期,将方泽坛之名改为地坛,并一直沿用至今。清朝为方坛发展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方坛的定形及完善修缮阶段。我们如今看到的地坛虽历经修缮,其形制、材料、做法也几经改变,但作为露天祭祀建筑这一基本特征却一直未曾有变。本文从祭地的缘由以及地神概念的产生出发,以方坛这一祭祀建筑为研究对象,并以朝代的更迭为线索进行论述。论文主要论述了方坛的营造理念和其产生的背景、结构形制及演变过程、祭祀的时间及地点以及祭祀活动与空间的关系等。另外结合相关图例进行说明,目的在于为祭祀建筑的研究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力图使方坛这一古代祭祀性建筑的价值得以更加深入的体现。
徐卫民,裴蓓[8](2013)在《秦都雍城及历史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雍城在秦的发展过程中是里程碑式的,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以后秦才真正揭开了其争霸中原、称雄海内的历史画卷。定都雍城与自然环境雍城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秦为何要把都城选在此呢?这是秦人建国以来对自然环境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果。此前的平阳地处渭河谷地,地势低洼,而且夹于渭河、秦岭与凤翔原之间,地窄路隘,无论是东进还是西守,或向南北扩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焦泽阳[9](2012)在《中国传统伦理与古代都城形态礼制特征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伦理首先是作为文明体系基础的宗教和哲学价值观上的表现,依次向上到社会经济基础,然后到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后才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城市形态、艺术、生活方式。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礼制”特征的影响作用机制,探讨了基于伦理学角度的古代都城形态的研究框架。本文首先阐述了伦理学和城市形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近年来研究相关文献,提出了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和研究古代都城形态的思路框架,分析了以儒家“礼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然后展开一条历史的主线,按中国古代伦理学思想体系的发展历史时期,分三个历史时段,分别探讨了从先秦到秦统一六国、到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礼制”伦理思想对古代都城形态的影响和作用过程,分析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特征影响和作用的机制。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力原因。最后论述了古代传统伦理思想对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意义,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的时代价值,探讨了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实现的途径。第一章,绪论,阐述了从伦理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形态演进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辨析了伦理学和城市形态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和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体系,并且明确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分析了近年来研究城市形态和城市伦理的相关文献。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古代都城伦理学层面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详解了西方现代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指出伦理学体系的核心结构是应用伦理学。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演变历史过程论述了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以儒家“礼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最后就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对比分析,指出中国传统伦理和现代西方现代伦理的在伦理实践主体上的意识差异。第四章到第六章,论述了中国古代传统伦理思想对古代都城城市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礼制形成的空间形式的原型,特别是周礼的礼制空间模式。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礼”的伦理价值观思想对都城的城市形态影响,总结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中国古代都城“礼制”形态的演进历史过程。第七章,论述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中国古代都城“礼制”形态的演进和相互作用机制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第八章,论述中国古代传统伦理思想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意义,首先是理解现代化的伦理概念,通过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对中国传统伦理地位和价值的再发现,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的后现代意义,最后探讨了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实现的途径:最后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都城演进在伦理意义上的“礼制”思想影响下的演化,通过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形态和中国传统伦理学相互作用的特征关系,揭示了其背后作用的机制。就是王权和民权的矛盾。王权利用中国古代天下观的认知体系,编制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形态的推理公式。然后用都城的“礼制”特征形态来掩饰。和儒学礼的思想在找到了结合点。这一影响在当代中国城市仍然存在。从伦理学的角度,从伦理主体实践的主体,人的角度来研究古代都城的“礼制”形态。
张腾辉[10](2012)在《从“帝都”到“天下” ——秦汉都城空间形态与空间性质的嬗变》文中提出随着建国以来考古工作的持续展开,对秦汉都城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秦汉都城作为一个连续进化的历史过程,运用“主体空间”的概念对其进行新的讨论与诠释。“主体空间”既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工具。所谓主体空间就是都城建筑空间与同时期历史主体“互塑”的历史空间,是建筑与人的互动。秦汉都城的历史主体(君臣)创建出相应的都城空间,同时这些都城空间反过来又强化塑造着这些空间缔造者的历史存在。秦汉之际的皇权嬗变,即皇帝向天子的演进,对秦汉都城空间形态的演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私家”与“公家”是支配秦汉都城空间的历史原理,这一历史原理又是在“天下”的历史场域中发挥作用。“私家”就是始皇帝将天下占为己有的“一家天下”;而“公家”则是贯穿整个汉唐时期的“天下一家”。《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是天下一家的理想图式。先秦时期的邑里、宫室、宗庙、王城、苑囿是秦汉都城整体空间的部件和原型。对这些空间要素公、私性质的辨析可以为随后秦汉都城主体空间历史演进过程的深入讨论建立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始皇赢政打造的秦都咸阳是私家都城的典型代表,西汉长安充斥着将王朝都城私家化与公家化的激烈博弈,而东汉洛阳则标志着公家都城的初步确立。秦汉都城主体空间展现的是由私向公的演进。在这一逻辑下,本文对秦汉都城的一系列历史现象展开了新的诠释。“象天法地”的咸阳规划,“冀阙宫廷”的建筑意象,君臣之间的“未央争执”,“斗城长安”的意象生成,“复道事件”中的儒生智慧,“未央前殿”的南北朝向,武帝刘彻“侯神的长安”,王莽的“公家南郊”以及洛阳德阳殿的“天下朝会”等历史片段都被镶嵌进秦汉都城“由私向公”演进的过程当中,成为秦汉都城整体历史过程的关键节点。在主体空间视域下对这些历史节点的全新解读又将为汉唐都城史的研究搭建起一个全新的逻辑框架。
二、秦都城中礼制建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都城中礼制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展示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本概念解析 |
1.3.2 秦都咸阳认知方面的研究 |
1.3.3 秦都咸阳展示方面的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秦都咸阳的现状分析 |
2.1 秦都咸阳的地理区位 |
2.1.1 关中平原—秦都咸阳大都城地区 |
2.1.2 关中平原中部—秦都咸阳核心区 |
2.2 秦都咸阳建设沿革 |
2.2.1 秦王国时期秦都咸阳的建设 |
2.2.2 秦帝国时期秦都咸阳的建设 |
2.3 秦都咸阳遗址的考古历程及现状 |
2.3.1 第一阶段 |
2.3.2 第二阶段 |
2.3.3 第三、四阶段 |
2.4 秦都咸阳的研究范围及现状构成 |
2.4.1 秦都咸阳的范围 |
2.4.2 秦都咸阳的遗址构成 |
2.5 秦都咸阳遗址保护和展示现状 |
2.5.1 秦都咸阳遗址保护与展示概况 |
2.5.2 秦都咸阳重点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 |
2.5.3 秦都咸阳展示面临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格局构成解析 |
3.1 城市形态认知视角下中国古代都城格局的认知 |
3.2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溯源 |
3.2.1 基于《周礼》的都城规划思想 |
3.2.2 基于《管子》的都城规划思想 |
3.3 中国古代都城的格局要素解析 |
3.3.1 古代都城格局的构成 |
3.3.2 古代都城格局要素解析 |
3.4 秦都咸阳的整体性认知 |
3.4.1 秦都咸阳时间层面下的整体性认知 |
3.4.2 秦都咸阳空间层面下的整体性认知 |
3.5 秦都咸阳的格局要素构成 |
3.6 本章小结 |
4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内容的梳理 |
4.1 秦都咸阳的背景环境 |
4.2 秦都咸阳本体展示内容 |
4.2.1 秦都咸阳的边界 |
4.2.2 秦都咸阳的轴线 |
4.2.3 秦都咸阳的片区 |
4.2.4 秦都咸阳的路渠 |
4.2.5 秦都咸阳的节点 |
4.3 秦都咸阳展示内容的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方法的构建 |
5.1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的目标及基本思路 |
5.1.1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的目标 |
5.1.2 秦都咸阳格局展示的策略 |
5.2 秦都咸阳展示线路系统的构建 |
5.2.1 展示线路系统的构成 |
5.2.2 展示线路构建的导则 |
5.2.3 感知点构建的导则 |
5.3 秦都咸阳展示标识牌系统的构建 |
5.3.1 标识牌的构成 |
5.3.2 标识内容及布局 |
5.3.3 标识样式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遗址展示模式综述汇总表 |
附录二: 秦都咸阳遗址信息表 |
附录三: 历史文献、考古文献、当代研究及本文解读秦都咸阳格局内容汇总表 |
附录四: 秦都咸阳展示线路分段信息表 |
(2)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宫殿史上的重要地位 |
1.1.2 秦代园林在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史上的重要地位 |
1.1.3 近年来的考古工作进展为考证阿房宫宫苑形制提供了可能 |
1.1.4 对秦代宫城规划、宫殿建筑、皇家园林历史研究的补充 |
1.1.5 为阿房宫遗址保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3.1 文献考证法 |
1.3.2 类比推演法 |
1.3.3 推理演绎法 |
1.3.4 地理信息技术 |
1.4 研究中的困难与可能性 |
1.4.1 阿房宫在秦代没有建成 |
1.4.2 从宫苑形制的流变过程推导考证 |
1.4.3 阿房宫处于宫殿建筑形制发生变革的时期 |
1.4.4 现代文献中主观附会的现象严重 |
1.4.5 考证涉及考古学中仍争论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6 文章结构和章节安排 |
1.7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7.1 关于阿房宫的历史记载 |
1.7.2 关于阿房宫的考古学研究 |
1.7.3 关于秦代都城规划的研究 |
1.7.4 关于周、秦、汉代宫苑园林的研究 |
1.7.5 关于秦代前殿的起源——商、周时期宫殿建筑的研究 |
1.7.6 关于秦代宫殿建筑的研究 |
1.7.7 关于秦代前殿的流变——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建筑的研究 |
1.7.8 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
2 阿房宫的营建概述 |
2.1 关中地区的历史环境和秦国的都城变迁 |
2.1.1 关中地区的历史环境 |
2.1.2 秦国都城变迁 |
2.2 阿房宫兴建的历史原因 |
2.3 阿房宫的政治属性与功能 |
2.4 阿房宫的得名 |
2.4.1 地名说 |
2.4.2 距离说 |
2.4.3 形制说 |
2.4.4 方言说 |
2.5 阿房宫的营建时间 |
3 阿房宫的规画考证 |
3.1 阿房宫的营建思想 |
3.1.1 择中观 |
3.1.2 阿房宫工程的主持者——李斯 |
3.1.3 制定章程 |
3.2 仰观俯察,选址于“南山之阿” |
3.2.1 政治军事因素 |
3.2.2 自然环境因素 |
3.2.3 台塬地貌 |
3.3 相土尝水,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
3.4 辨方正位,望山筑宫 |
3.4.1 辨方正位的传统 |
3.4.2 关于秦咸阳城、汉长安城、秦始皇帝陵轴线和朝向问题的讨论 |
3.4.3 以“南山之巅”为“辩方正位”的参照点 |
3.4.4 依“前殿”立宫定向 |
3.4.5 阿房宫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的联系 |
3.4.6 阿房宫与其他宫殿之间的联系 |
3.4.7 辨方正位的方法考证 |
3.5 计里画方,以矩定宫邑 |
3.5.1 阿房宫与阿城的关系 |
3.5.2 阿房宫的规模考证 |
3.5.3 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与分布 |
3.5.4 “画方”与“计里” |
3.5.5 阿房宫前殿形态特征 |
3.6 阿房宫的道路规划考证 |
3.6.1 阿房宫与南山之间的道路 |
3.6.2 阿房宫与渭北咸阳宫之间的道路 |
3.6.3 阿房宫与其他地区的道路 |
4 阿房宫园林考证 |
4.1 商都亳的池沼 |
4.2 周朝时期的苑囿 |
4.2.1 秦国苑囿(周朝诸侯国时期) |
4.2.2 周朝的其他苑囿 |
4.3 以“山水园”寓意“天下 |
4.3.1 古人对“天下”的理解 |
4.3.2 秦代开创了寓意“天下”的皇家“山水园”形式 |
4.3.3 中国历代皇家御苑中的“山水园” |
4.3.4 对阿房宫前殿附近湖泊遗址性质的考证 |
4.4 阿房宫的水系格局考证 |
4.4.1 阿房宫的水系利用 |
4.4.2 阿房宫附近的河流 |
4.4.3 阿房宫西侧池沼 |
5 阿房宫及前殿建筑形制考证 |
5.1 中国古代宫殿外庭配列形制分期 |
5.2 宫殿、宗庙、陵墓的建筑形制异同 |
5.3 秦代的前殿制度 |
5.4 秦里制与尺制推算 |
5.5 引证宫殿考古发掘实例 |
5.5.1 周代的宫殿形制 |
5.5.2 秦行宫前殿的建筑形制 |
5.5.3 两汉时期的前殿形制 |
5.5.4 六朝时期的大朝正殿形制 |
5.6 前殿建筑群形制考证 |
5.6.1 阿房宫及前殿的朝向与主入口方位 |
5.6.2 高台建筑 |
5.6.3 阿房宫前殿轴线 |
5.6.4 前殿后寝 |
5.6.5 前殿建筑台基的复原 |
5.6.6 以廊院结构为单元 |
5.6.7 廊院结构的横向排列 |
5.7 主殿形制考证 |
5.7.1 平面为长方形 |
5.7.2 主殿规模与形制考证 |
5.7.3 四阿重屋(重檐庑殿、重檐四阿顶) |
5.7.4 主殿庭院和东、西厢 |
5.8 古代建筑营造中的测量技术 |
5.8.1 测量工具 |
5.8.2 测水平与垂直 |
5.8.3 测距离与高度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对阿房宫宫苑形制的总结 |
6.2 阿房宫对后世的影响 |
6.2.1 历史学的阿房宫 |
6.2.2 文学中的阿房宫 |
6.2.3 .图像的阿房宫 |
6.3 阿房宫考古遗址的保护与价值阐释 |
6.3.1 阿房宫遗址的保护与价值阐释模式 |
6.3.2 遗址本体现状与保护措施 |
6.3.3 遗址区域现状 |
6.3.4 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范围 |
6.4 研究创新与展望 |
6.4.1 创新点 |
6.4.2 对未来的展望 |
6.4.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3)秦都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秦都城数目及迁都路线的问题研究 |
二、专题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秦在陇右地区的都城 |
第一节 秦人的早期发展 |
第二节 秦邑 |
一、非子畜马于汧渭之间 |
二、秦邑的地望 |
三、非子邑秦的实质 |
第三节 西 |
一、非子居犬丘 |
二、西犬丘的释义 |
三、西新邑的兴建 |
第二章 秦在关中西部的都城 |
第一节 汧邑 |
第二节 汧渭之会 |
一、汧渭之会的地望 |
二、汧渭之会的地位 |
第三节 平阳 |
一、平阳的地望 |
二、平阳的地位 |
第四节 雍城 |
一、德公迁雍的原因 |
二、雍城的营建过程 |
三、三畴原 |
第三章 秦在关中中部的都城 |
第一节 泾阳 |
一、泾阳是否为都 |
二、灵公居泾阳 |
第二节 栎阳 |
一、栎阳是否为都 |
二、栎阳的地位 |
第三节 咸阳 |
一、迁都咸阳的原因 |
二、咸阳的营建过程 |
第四章 秦都城的迁徙与性质 |
第一节 秦都城的数目及迁徙路线 |
一、秦都城的数目 |
二、秦都城的迁徙路线及其原因 |
第二节 秦都城的性质 |
第三节 秦都城的特点 |
第四节 秦都城变迁的特点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研究 ——以都城赋为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汉魏都城空间研究 |
(二) 中国古代都城意象研究 |
(三) 汉魏都城赋在古都研究中的利用价值判断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汉魏都城选址意象空间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一) 地形地貌 |
(二) 土地物产 |
二、人文地理环境 |
(一) 地理位置重要 |
(二) 区域开发历史悠久 |
三、社会环境 |
(一) 政权建立前后的政治军事背景 |
(二) 地域文化、治国理念与正统所在 |
第三章 汉魏都城城市意象空间构成要素 |
一、宫城 |
二、外郭城 |
三、礼制建筑及相关活动 |
四、苑囿园林及相关活动 |
第四章 汉魏都城意象空间个案分析 |
一、西汉长安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一) 宫室朝堂: 长安的上层核心空间 |
(二) 城郭郊甸: 长安的公共社会空间 |
(三) 天子出游: 长安上下空间的联结与整合 |
二、东汉洛阳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一) 京洛有制: 洛阳的世俗人性空间 |
(二) 观礼三雍: 洛阳的礼教神性空间 |
(三) 王者无外: 洛阳人神空间的交融与扩展 |
三、三国都城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一) 蜀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二) 吴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三) 魏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四、其他都城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一) 南阳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二) 齐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三) 鲁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四) 赵都意象空间及其空间意象 |
第五章 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构建影响因素和评价 |
一、汉魏都城意象空间构建影响因素 |
(一) 都城自身情况的影响 |
(二) 作者所处时代的影响 |
(三) 作者个人立场的影响 |
二、汉魏都城意象空间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北郊方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方坛的研究价值 |
二、 以往的研究成果及方法 |
三、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方坛综述 |
一、 祭地的缘由与地神概念的产生 |
二、 方坛的营造理念 |
三、 祭祀主体与祭地礼仪 |
四、 方坛与社坛的关系 |
第二章 秦代以前祭地之雏形 |
一、 中国远古社会的原始崇拜 |
二、 夏、商、周时代 |
第三章 秦、汉方坛 |
一、 秦、汉方坛产生背景 |
二、 两汉方坛 |
(一) 、西汉时期祭地之缘起及北郊坛形制 |
(二) 、东汉洛阳城方坛营造形制 |
(三) 、两汉祭地建筑比较 |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郊祀概况 |
二、 北郊坛营造情况考略 |
(一) 、三国两晋时期北郊坛营造概况 |
(二) 、南北朝时期北郊坛营造概况 |
第五章 隋唐方坛 |
一、 隋朝方丘坛建置 |
二、 唐朝方丘坛建置 |
(一) 、李唐时期方丘及北郊坛 |
(二) 、武周时期对郊祀之礼的改革 |
(三) 、唐朝天地合祭分祭之争 |
第六章 宋代方坛 |
一、 方坛产生背景 |
(一) 、产生背景 |
(二) 、天地合祭分祭之争 |
二、 北宋东京方丘坛 |
(一) 、祭地方丘坛与祭天圜丘之比较 |
(二) 、方丘坛位置及形制演变 |
(三) 、方丘坛祭祀礼仪 |
三、 南宋都城临安祭地建筑 |
(一) 、北郊坛产生背景 |
(二) 、北郊坛及附属建筑的位置及形制 |
四、 辽、金祭地建筑 |
(一) 、辽之祭祀之礼 |
(二) 、金之祭祀方丘位置及形制 |
(三) 、金之祭地礼仪 |
第七章 元、明、清方坛建筑 |
一、 元大都郊祀建筑 |
(一) 、元大都郊祀之礼产生背景 |
(二) 、方丘坛营建之争议 |
二、 明朝都城南京方坛 |
(一) 、明朝都城南京方坛位置及形制 |
(二) 、明初方丘祭祀礼仪 |
三、 明、清都城北京方坛 |
(一) 、明朝都城北京方坛 |
(二)、清朝都城北京方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传统伦理与古代都城形态礼制特征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2.1 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
1.2.2 历史学的框架 |
1.2.3 研究尺度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古代都城“礼制”形态和城市形态的概念范畴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1.5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背景综述 |
2.1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文献 |
2.1.1 国内外有关中国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 |
2.1.2 国内外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 |
2.1.3 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形态构成要素和城市特征形态的研究 |
2.1.4 国外相关城市形态研究文献 |
2.2 相关伦理学角度探讨城市形态研究的文献 |
2.2.1 从伦理学角度对城市形态里的建筑研究 |
2.2.2 关于城市伦理文献研究 |
2.3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价 |
2.3.1 研究城市形态的文献评价 |
2.3.2 研究以伦理学角度研究城市的文献评价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西方现代伦理学理论 |
3.1 西方现代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
3.1.1 西方现代伦理学的概念的词源与定义 |
3.1.2 伦理学 |
3.1.3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
3.1.4 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和学科分类 |
3.1.5 伦理学体系和核心机构与学科分类的中心类型 |
3.1.6 伦理学体系价值的终极意义 |
3.2 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
3.2.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演变历史过程 |
3.2.2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
3.3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对比分析 |
3.3.1 中国传统伦理和现代西方伦理实践平台上的差异 |
3.3.2 伦理概念起源上同西方的差异 |
3.3.3 中西方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
3.3.4 中西方伦理和法律关系上的差异 |
3.3.5 中西方伦理思想主体意识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先秦时期礼制伦理思想的起源与都城形态特征 |
4.1 “礼”之初-中国古代“礼制”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 |
4.1.1 礼的起源 |
4.1.2 儒家思想和礼制的渊源关系 |
4.2 周“礼制”和都城形态特征的变迁 |
4.2.1 礼制与宗庙 |
4.2.2 从“礼制”的宗庙到权力的宫殿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梦想与成熟”汉唐伦理思想和都城“礼制”形态 |
5.1 “宏伟、壮丽”的秦汉长安都城“礼制”形态的变迁 |
5.1.1 秦汉时期论思想和伦理制度综述 |
5.1.2 秦汉时期伦理思想发展对都城“礼制”形态的影响特征分析 |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和都城形态的变革 |
5.2.1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思想和伦理制度综述 |
5.2.2 魏晋南北朝都城形态的伦理特征 |
5.3 开放与包容-大唐的社会伦理特征 |
5.3.1 唐伦理思想理论概述 |
5.3.2 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作为主流方向未变 |
5.3.3 开放和包容引起都城城市形态中市场的崛起 |
5.4 恢弘和秩序-隋唐长安的城市形态的礼制特征 |
5.4.1 “踌躇满志”-大一统意识的复兴和强化 |
5.4.2 隋大兴和唐长安的都城形态的礼制特征的规划和营建手法 |
本章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宋明理学与夕阳下的王朝都城 |
6.1 宋明理学的兴起和对都城营建的滞后作用机制研究 |
6.1.1 宋代的时代背景综述 |
6.1.2 宋明理学伦理思想的概述 |
6.2 文明的光辉-宋都城形态的现代意义的伦理特征 |
6.2.1 宋代主流的伦理思想评述 |
6.2.2 北宋开封和城市形态的伦理特征 |
6.3 专制和僵化--元明清时期理学上位 |
6.3.1 元代宋理学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主流伦理思想 |
6.3.2 理学在明朝真正成为占统治地位伦理思想 |
6.3.3 清代尊素理学的同时大兴“文字狱” # |
6.4 “礼制”夕阳光环下的都城北京 |
6.4.1 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 |
6.4.2 明清北京城的“礼制”特征 |
本章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儒家“礼制”伦理思想影响古代都城形态机制分析 |
7.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影响都城礼制特征形态的机制 |
7.1.1 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礼制特征形成的背后的伦理思想的原型 |
7.1.2 使“天下为公”到“家天下” |
7.1.3 学的“礼制”伦理思想和古代都城的形态的作用机制 |
7.2 中国传统伦理思影响和都城礼制形态演进 |
7.2.1 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礼制特征形成的背后的伦理思想演进 |
7.2.2 “礼制”伦理思想演进影响形成的“礼制”伦理价值观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中国传统伦理革新对中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意义 |
8.1 研究背景和框架概念 |
8.1.1 历史背景 |
8.1.2 以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现代中国城市景观的现象 |
8.2 理解现代化的伦理概念 |
8.3 现代化过程的中国传统伦理地位和价值再发现 |
8.3.1 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态度 |
8.3.2 中国传统伦理的后现代性意义 |
8.3.3 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9.3 思考和启示 |
9.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从“帝都”到“天下” ——秦汉都城空间形态与空间性质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术语释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材料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旨趣与目标 |
注释 |
第一章 “私家”与“公家” |
第一节 “家”的透视 |
第二节 汉唐之际的“君臣之家” |
注释 |
第二章 君臣之家的空间图式——“天下一家” |
第一节 天下的概念及其空间结构 |
第二节 周礼王城:“天下一家”的空间图式 |
注释 |
第三章 先秦都城空间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邑里 |
第二节 宫室 |
第三节 宗庙 |
第四节 王城 |
第五节 苑囿 |
注释 |
第四章 帝都咸阳 |
第一节 天府与皇帝 |
第二节 王城咸阳与帝都咸阳的城墙 |
第三节 象天法地 |
第四节 冀阙宫廷 |
注释 |
第五章 从帝都到天下:两汉都城的意匠与意象 |
第一节 天子与皇帝的两个未央宫 |
第二节 斗城长安的意象生成 |
第三节 复道与高庙:儒生叔孙通对长安的改造 |
第四节 未央宫前殿的朝向 |
第五节 迎神长安 |
第六节 王莽之郊 |
第七节 天下洛阳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秦都城中礼制建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秦都咸阳整体性认知及展示方法初探[D]. 全昌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秦阿房宫宫苑形制考[D]. 杨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3]秦都城变迁研究[D]. 郭霖锋.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4]汉魏都城意象空间研究 ——以都城赋为载体[D]. 赵力扬.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论秦都雍城之特点及其历史地位[A]. 朱士光.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七辑), 2014
- [6]秦汉城市防御体系研究述评[J]. 刘中和. 秦汉研究, 2014(00)
- [7]北郊方坛研究[D]. 段培培. 河南大学, 2014(04)
- [8]秦都雍城及历史作用研究[J]. 徐卫民,裴蓓. 秦汉研究, 2013(00)
- [9]中国传统伦理与古代都城形态礼制特征的历史演进研究[D]. 焦泽阳. 南京大学, 2012(05)
- [10]从“帝都”到“天下” ——秦汉都城空间形态与空间性质的嬗变[D]. 张腾辉.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