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下种植体论文-容柏成,张铭

骨膜下种植体论文-容柏成,张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骨膜下种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义齿,磁性种植体

骨膜下种植体论文文献综述

容柏成,张铭[1](2010)在《骨膜下磁性种植体在颌骨内应用稳定性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新型骨膜下磁性种植体不同应力情况下在颌骨内位置改变及牙周变化的研究,探讨此种植体应用的稳定性。方法:选择20只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在其颌骨骨膜下种入磁性种植体并进行活动义齿修复,根据每日戴入义齿时间0、4、8和12h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在种入叁个月和六个月时拍摄定位的全景片和咬合片。结果:戴入义齿时间为4h和8h组位置关系无明显变化,而戴入义齿时间为12h组平均位移(1.3±1.05)mm,与前叁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别,所有种植体累积成功率85%。结论:在适当的义齿戴入时间范围内,骨膜下磁性种植体有明显的稳定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24期)

邱宜农,王金清,周金芳,刘红,步荣发[2](2010)在《两种不同形状骨膜下种植体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形状骨膜下种植体(SI)的愈合结果,为颌骨SI的形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定制的格状、网状SI共24枚植入6只猪颅顶,每只两种SI各2只。4周后处死取材,测试SI的拉出力并计算出其与组织的结合强度。对SI及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8枚SI(9枚格状、9枚网状)正常愈合。网状SI平均拉出力大于格状SI 29%(P<0.05),但二者结合强度分别为0.34±0.06 MPa、0.32±0.1 MPa,无显着差异(P>0.05)。网状、格状SI各2枚被新生骨覆盖并发生骨结合;其余14枚SI均为纤维愈合,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植入范围相同的前提下,颌骨SI选择实体接触面积较大的网状SI会增加植体的组织结合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容柏成,张铭,廖军辉[3](2009)在《骨膜下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与稳定性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测试骨膜下种植体-磁性修复体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与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电子万能测试机分别测定骨膜下种植体-磁性修复体全口义齿和对照组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全口义齿在垂直向和叁个旋转方向的磁性固位力值。结果骨膜下种植体-磁性修复体全口义齿和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全口义齿在垂直向的磁性固位力均明显大于旋转向,在旋转方向均是前方固位力>侧方>后方,Magfit EX600组在各方向的固位力值均略大于骨膜下种植体-磁性修复体。结论实验组的骨膜下种植体-磁性修复体系统有助于增强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磁性固位力没有Magfit EX600大,但能满足临床需求,且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09年08期)

邱宜农[4](2008)在《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赝复体修复无牙上颌骨缺损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牙上颌骨缺损的赝复修复是颌面部缺损修复的难点之一,其最大的障碍在于赝复体缺乏功能性修复必备的支持、固位和稳定条件。本研究针对这类患者的共同特点,提出利用植入余留硬腭骨面的骨膜下种植体(Subperiosteal Implant,SI)来支持上颌赝复体的解决方案,并对它进行了初步的动物实验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行性研究。研究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硬腭SI支持的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实验目的:采用硬腭SI支持的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枚定制的硬腭SI通过二次法植入上颌骨缺损的实验猪余留硬腭表面,6周后为其制作和佩戴上颌赝复体。随后连续5周测量赝复体的咀嚼效率。动物处死后对SI标本进行拉出力测试和光镜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SEM)检查。结果:咀嚼效率在赝复体戴入后第1周和第3周分别提高了121%和84%(P<0.01)。2枚SI的拉出力分别为108N和61N。组织学检查证实此SI为炎性纤维愈合。结论:利用硬腭SI为上颌赝复体提供支持、固位和稳定是一项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修复技术。第二部分两种不同形状SI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形状SI的愈合结果,为硬腭SI的外形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定制的格状、网状SI共24枚植入6只猪颅顶,每只两种SI各2只。4周后处死取材,测试SI的拉出力并计算出其与组织的结合强度。对SI及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和SEM检查和能谱分析。结果:18枚SI(9枚格状、9枚网状)正常愈合。网状SI平均拉出力大于格状SI29%(P<0.05),但二者结合强度分别为0.34±0.06MPa、0.32±0.1MPa,无显着差异(P>0.05)。网状、格状SI各2枚被新生骨覆盖并发生骨结合;其余14枚SI均为纤维愈合,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植入范围相同的前提下,硬腭SI选择实体接触面积较大的网状SI会增加植体的组织结合力。第叁部分加载时机对硬腭SI愈合效果的影响目的:研究硬腭骨膜下种植体加载时机对其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6只杂种猪分为3组,每组2只,每只植入4枚SI。分别于植入后4周、8周、12周时给予种植体9.8N的合向持续载荷。加载4周后处死动物。测量从骨面去除每个种植体的拉出力,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拉出的植体-组织界面经SEM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21个植体成功愈合,3组种植体拉出力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依次为41.550(4.75)N,50.800(14.675)N和52.800(17.65)N(P>0.05)。各组样本均存在叁种愈合形式:炎性纤维愈合、纤维愈合和骨结合。炎性纤维愈合植体拉出力最小而骨结合植体拉出力最大。结论:对于愈合期在1月以上的硬腭骨膜下种植体,加载时机不会显着影响其愈合结果;愈合类型对硬腭SI的结合强度起关键作用。第四部分硬腭SI支持的赝复体修复单侧无牙上颌骨缺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目的:为种植赝复体设计建立人硬腭SI支持的赝复体修复无牙上颌骨缺损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Mimics软件读菴T数据并初步构建颅上颌3D模型,经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拟合模型生成非统一有理B样条曲面,Pro-E软件生成种植体,最终在Ansys中编辑装配完成并进行材料赋值和网格划分。结果:获得了由225,073个单元,76,682个节点组成的具有较高几何和生物相似性的目标叁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根据CT数据联合运用Mimics,Geomagic,Pro-E和Ansys软件可以建立满意的复杂目标叁维有限元模型。第五部分硬腭SI修复单侧无牙上颌骨缺损中基台设计的有限元分析目的:对支持单侧上颌赝复体的硬腭SI基台数量及分布进行优化设计。方法:建立目标叁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6、5、4、3、2个基台共15种设计方案进行双侧加载测试,对比观测其健侧颌骨6个不同部位骨皮质内最大等效应力。用简化模型计算各类设计中健侧基台上所受的最大脱位力。结果:随着基台数目的减少,多数观测点骨皮质内应力值逐渐增大。5基台与6基台设计骨应力反应无明显差异;4基台设计中Ⅳb、3基台设计中Ⅲa、2基台设计中Ⅱa方案在同组方案中骨应力反应最佳,前二者甚至接近6基台设计。最大脱位力的大小并不受基台数目的影响。同一方案中一般位置靠前的健侧基台承受较大的脱位力。结论:结合骨应力反应和脱位力考虑,Ⅲa是此类硬腭SI较理想的基台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8-05-20)

邱宜农,周金芳,刘兰忠,田文艳,步荣发[5](2008)在《加载时机对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愈合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硬腭骨膜下种植体加载时机对其愈合结果的影响。方法6只杂种猪分为3组,每组2只,每只植入4枚硬腭骨膜下种植体。分别于植入后4周、8周、12周时给予种植体9·8N的向持续载荷。加载4周后处死动物。测量从骨面去除每个种植体的拉出力,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拉出的种植体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21个植体成功愈合,3组种植体拉出力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依次为41·550(4·75)N,50·800(14·675)N和52·800(17·65)N(P>0·05)。各组样本均存在叁种愈合形式:炎性纤维愈合、纤维愈合和骨性愈合。炎性纤维愈合植体拉出力最小,而骨性愈合植体拉出力最大。结论对于愈合期在1个月以上的硬腭骨膜下种植体,加载时机不会显着影响其愈合结果;愈合类型对硬腭骨膜下种植体的结合强度起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口腔医学》期刊2008年02期)

邱宜农,周金芳,步荣发,刘洪臣[6](2008)在《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赝复体修复无牙上颌骨缺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种植赝复体设计,建立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赝复体修复无牙上颌骨缺损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Mimics软件读取CT数据并初步构建颅上颌3D模型,经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拟合模型生成非统一有理B样条曲面,Pro-E软件生成种植体,最终在Ansys中编辑装配完成并进行材料赋值和网格划分。结果:获得了由225、073个单元,76、682个节点组成的具有较高几何和生物相似性的目标叁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根据CT数据联合运用Mimics,Geomagic,Pro-E和Ansys软件,可以建立满意的复杂叁维有限元模型。(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邱宜农,周金芳,李琳,步荣发,刘洪臣[7](2008)在《硬腭骨膜下种植体修复单侧无牙上颌骨缺损中基台设计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支持单侧上颌赝复体的硬腭骨膜下种植体基台数量及分布进行优化设计。方法:建立目标叁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6、5、4、3、2个基台共15种设计方案进行双侧加载测试,对比观测其健侧颌骨6个不同部位骨皮质内最大von Mises应力。用简化模型计算各类设计中健侧基台上的最大脱位力。结果:5基台与6基台设计骨应力反应无明显差异;4基台设计中Ⅳb、3基台设计中IIIa、2基台设计中IIa方案在同组方案中骨应力反应最佳,前二者甚至接近6基台设计。各类设计中健侧分布靠前的基台上产生的脱位力较大,反之较小。结论:Ⅳb和IIIa是此类骨膜下种植体较理想的基台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08年02期)

邱宜农,步荣发,刘兰忠,刘红,丁莉[8](2007)在《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赝复体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颌骨因外伤、肿瘤、炎症等导致的缺损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障碍,其修复手段主要包括外科重建和佩戴赝复体。两种方式在咬牙合功能重建时多采用骨内种植体来为义齿提供固位和支持[1],而骨内种植对基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一定要求,这又是相当多此类患者不具备(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1期)

贺红[9](2006)在《腭部骨膜下支抗种植体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是指“对不希望发生的牙齿移动的抵抗”或“牙齿或口外结构所提供的作用力的抵抗”。支抗不足是阻碍正畸治疗获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支抗种植体包括骨内种植体及骨膜下种植体,它以骨骼作为支抗力的直接承受者,可以满足临床矫治的需要,目前已经(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06年22期)

陈世润,李文博,于成斌,王涛,蔡台生[10](2004)在《受区骨膜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受区骨膜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的影响,为临床在非血管化骨移植 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提供依据。方法 在狗的双侧下颌骨下缘切取1.2cm×4.0cm大小的骨块原位再植,将 钛芯羟基磷灰石涂层(Ti-HA)圆柱形种植体植入移植骨块中,左侧去除骨膜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分 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进行X线摄片,组织学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愈合情况及植种植体与骨结合情况相似无明显差异。结论 受区骨膜的存在与否对非血管化骨移植后骨的愈合及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无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口腔材料器械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骨膜下种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形状骨膜下种植体(SI)的愈合结果,为颌骨SI的形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定制的格状、网状SI共24枚植入6只猪颅顶,每只两种SI各2只。4周后处死取材,测试SI的拉出力并计算出其与组织的结合强度。对SI及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8枚SI(9枚格状、9枚网状)正常愈合。网状SI平均拉出力大于格状SI 29%(P<0.05),但二者结合强度分别为0.34±0.06 MPa、0.32±0.1 MPa,无显着差异(P>0.05)。网状、格状SI各2枚被新生骨覆盖并发生骨结合;其余14枚SI均为纤维愈合,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植入范围相同的前提下,颌骨SI选择实体接触面积较大的网状SI会增加植体的组织结合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膜下种植体论文参考文献

[1].容柏成,张铭.骨膜下磁性种植体在颌骨内应用稳定性的动物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

[2].邱宜农,王金清,周金芳,刘红,步荣发.两种不同形状骨膜下种植体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

[3].容柏成,张铭,廖军辉.骨膜下种植体-磁性附着体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与稳定性体外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09

[4].邱宜农.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赝复体修复无牙上颌骨缺损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5].邱宜农,周金芳,刘兰忠,田文艳,步荣发.加载时机对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愈合结果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08

[6].邱宜农,周金芳,步荣发,刘洪臣.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赝复体修复无牙上颌骨缺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8

[7].邱宜农,周金芳,李琳,步荣发,刘洪臣.硬腭骨膜下种植体修复单侧无牙上颌骨缺损中基台设计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8

[8].邱宜农,步荣发,刘兰忠,刘红,丁莉.硬腭骨膜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赝复体初步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7

[9].贺红.腭部骨膜下支抗种植体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

[10].陈世润,李文博,于成斌,王涛,蔡台生.受区骨膜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的作用[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4

标签:;  ;  

骨膜下种植体论文-容柏成,张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