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趋同效应论文-王锦秋,朱颐和

利益趋同效应论文-王锦秋,朱颐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益趋同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管股权激励,审计收费,利益趋同,壕沟效应

利益趋同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锦秋,朱颐和[1](2019)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基于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7—2017年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效应两个方面研究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程度不同引起的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防守效应导致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呈"U"形关系,当高管股权激励程度在(0,48.07%)区间时,审计收费随着高管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当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在(48.07%,100%)区间时,审计收费会随着高管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王晶[2](2018)在《单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影响:利益趋同还是隧道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股东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关于单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文献虽较多,但尚未达成统一结论,本文认为当公司存在单一大股东时,其发挥隧道效应与管理层合谋侵害小股东利益还是与小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可能受其持股份额是否足够大的影响。不同的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大股东发挥的作用有显着不同。而现有文献均将存在单一大股东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存在不妥之处。因此,本文相较于现有文献的特色在于本文将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区分为存在单一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与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研究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期望可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设置及对代理成本的治理、对公司业绩的提升得出一个更有意义的结论。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样本限定于拥有单一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拥有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并存的公司,以公司业绩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结构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与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作用进行比较,并考察产权性质及市场化进程对代理成本最低的单一控制性大股东治理作用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相比于拥有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公司中拥有单一控制性大股东时其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好;(2)相比于拥有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公司中拥有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时其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差;(3)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好;(4)民营企业中,相比于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中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好。本文补充了有关大股东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相关文献,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也有利于改善公司委托代理问题、提升公司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6)

王建文,国艳玲,王丽娜,韩飞飞[3](2015)在《重要股东市场行为引导下的利益趋同与壕沟防守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要股东的市场行为不仅会对股价造成直接影响,还因其影响公司成长、与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相冲突而倍受证券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本文以存在增减持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按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成长性指标,通过对重要股东增减持股票与公司成长性间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其市场行为在多因素综合影响下对利益趋同与壕沟防守效应的催化作用。实证结论显示:重要股东增持总会强化利益趋同、减持强化壕沟防守;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壕沟防守效应越明显,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利益趋同效应越明显,体现了股权制衡与股权控制的平衡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王文华,张卓,季小立[4](2014)在《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利益趋同效应还是管理防御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8—2011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发投资战略,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具有利益趋同效应,随着持股比例增加,产生管理防御效应;股权性质微弱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微弱正向调节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与高管持股之间关系.因此,适度的高管持股比例及制约大股东控制的影响将有利于公司加大研发投资.(本文来源于《研究与发展管理》期刊2014年04期)

梅世强,位豪强[5](2014)在《高管持股:利益趋同效应还是壕沟防御效应——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把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范围集中到创业板市场,得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尽相同的结论。研究发现,创业板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有明显差异,这是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效应区间"不同于其他研究结论的重要原因。分别以标准化的市场价值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通过对2010年和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管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御效应同时存在于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高于50%时,利益趋同效应大于壕沟防御效应,高管持股比例在20%—50%时,壕沟防御效应大于利益趋同效应。(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4年07期)

宋建波,田悦[6](2012)在《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盈余影响有"利益趋同"和"壕沟防御"两种效应。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样本,基于盈余持续性的视角,研究了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显着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强于监事会。本文不仅丰富了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研究,而且获得了管理层持股"利益趋同"作用的支持性验证,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内部人控制"不再是制约管理层持股的制度障碍。本文研究支持上市公司和监管层积极看待管理层持股,并建议上市公司区别制定有效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期刊2012年12期)

王贞洁,沈维涛[7](2010)在《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审计需求——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御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0年-2006年全部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回避国有公司的非市场因素,研究高管持股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高管持股与审计需求之间都呈现倒N型关系。当高管持股比例居中时,壕沟防御效应占主导,随着持股增加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增加,高管持股与高质量审计需求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或者较高时,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随着持股增加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减少,高管持股与高质量审计需求呈现不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我国管理者机会主义较高的民营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存在着需求,这是符合西方经典财务理论和代理理论的。(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期刊2010-03-25)

姚明安[8](2008)在《投资者识别大股东支持和掏空的潜在可能——基于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守效应的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区间效应,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处于不同区间时其持股比例与投资者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处于"支持区间"时,投资者的评价趋向于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正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处于"掏空区间"时,投资者(不包括债权投资者)的评价趋向于与第一大股东持股负相关。这表明中国投资者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大股东支持和掏空的潜在可能。(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何娟[9](2008)在《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4-2006年的102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民营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数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使用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的盈余管理通常被视为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表现,“利益趋同效应”和“防御效应”分别解释了管理者持股对管理者行为动机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利益趋同效应”假说认为,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因此,管理者将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而“防御效应”假说则认为,管理者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时,将较少受到契约等控制机制的约束,从而可能增加机会主义行为。本文用Jones模型度量了使用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采用叁次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高管持股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并用利益趋同效应和防御效应予以解释。结果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操控性应计利润之间存在着显着叁次非线性关系,且显示出区间效应。在高管持股比例较低和较高的公司中,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上升,操控性应计利润随之下降;但是在高管持股比例适中时,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上升,操控性应计利润随之增加。这表明“利益趋同效应”和“防御效应”同时存在,前者在高管持股比例较低和较高时起主要作用,而后者在高管持股比例适中时起主要作用。研究结果对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04-01)

韩亮亮,李凯,宋力[10](2006)在《高管持股与企业价值——基于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守效应的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深交所78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防守效应两方面研究了高管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与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不同,本文在计量高管持股比例时包括了高管人员通过间接方式持有的公司股权。本研究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不同引起的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防守效应导致高管持股与企业价值之间呈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当高管持股比例在8%—25%之间,高管持股的壕沟防守效应占主导,而小于8%或大于25%时,高管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研究结论对以激励为主要目的或以股权结构优化为主要目的的高管持股方案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06年04期)

利益趋同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股东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关于单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文献虽较多,但尚未达成统一结论,本文认为当公司存在单一大股东时,其发挥隧道效应与管理层合谋侵害小股东利益还是与小股东利益保持一致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可能受其持股份额是否足够大的影响。不同的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大股东发挥的作用有显着不同。而现有文献均将存在单一大股东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存在不妥之处。因此,本文相较于现有文献的特色在于本文将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区分为存在单一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与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研究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期望可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设置及对代理成本的治理、对公司业绩的提升得出一个更有意义的结论。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样本限定于拥有单一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拥有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的公司、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并存的公司,以公司业绩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结构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与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作用进行比较,并考察产权性质及市场化进程对代理成本最低的单一控制性大股东治理作用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相比于拥有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公司中拥有单一控制性大股东时其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好;(2)相比于拥有多个非控制性大股东,公司中拥有单一非控制性大股东时其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差;(3)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好;(4)民营企业中,相比于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中单一控制性大股东对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较好。本文补充了有关大股东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相关文献,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也有利于改善公司委托代理问题、提升公司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益趋同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锦秋,朱颐和.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收费——基于利益趋同效应和壕沟效应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9

[2].王晶.单一大股东对公司业绩影响:利益趋同还是隧道效应[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王建文,国艳玲,王丽娜,韩飞飞.重要股东市场行为引导下的利益趋同与壕沟防守效应[J].中国管理科学.2015

[4].王文华,张卓,季小立.高管持股与研发投资:利益趋同效应还是管理防御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

[5].梅世强,位豪强.高管持股:利益趋同效应还是壕沟防御效应——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4

[6].宋建波,田悦.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

[7].王贞洁,沈维涛.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审计需求——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御效应[C].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andBusinessManagement(EBM2010).2010

[8].姚明安.投资者识别大股东支持和掏空的潜在可能——基于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守效应的经验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9].何娟.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0].韩亮亮,李凯,宋力.高管持股与企业价值——基于利益趋同效应与壕沟防守效应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

标签:;  ;  ;  ;  

利益趋同效应论文-王锦秋,朱颐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