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热空气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热空气,MILD燃烧,EDC模型,化学反应机理
预热空气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元[1](2013)在《预热空气温度对MILD燃烧影响的实验与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资源压力,具有高效低污染特点的MILD燃烧技术成为国际燃烧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20kW的MILD台架上分别以实验和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预热空气温度对MILD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液化气和甲烷为燃料进行了预热空气对MILD燃烧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空气预热使炉内温度均值升高,温度梯度变小,有利于得到更均匀的温度场;预热空气导致空气进口初始动量增加,增强了空气卷吸燃气和高温烟气的能力,在提高可燃混合物温度的同时又降低了混合物中的氧气浓度,使MILD状态下炉内O2含量更低,分布更均匀。预热空气温度导致MILD燃烧状态下炉内CO峰值升高,但是对尾部烟气中的CO浓度影响不大;同时,空气预热后,炉内的NO含量比常温空气下的高,但是两种工况下的NO水平非常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实验研究就是在常温空气实现MILD燃烧的条件下进行的,预热空气后强化了炉内的混合,但是对尾部烟气污染物的排放影响有限。文章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EDC燃烧模型对甲烷进行了不同预热空气(303K和673K)下的MILD燃烧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预热空气下炉内温度明显高于常温空气下,而氧气含量则低于常温工况,并且在除去燃烧器进口的小部分区域的情况下,模拟值与实验测量值有很好的吻合;模拟下的CO峰值相对于实验状态向炉膛中心发生了迁移;对NO的预测,预热空气下的模拟值高于实验测量值,而常温工况下,实验测量值高于模拟值,但是总体来讲,模拟炉内的NO含量很低。模拟炉内的近燃烧器区域出现了低温高氧区,表明以燃烧化学反应速率低为显着特征的MILD燃烧,在炉膛进出口处,存在强烈的烟气卷吸混合稀释,针对此区域的燃烧,湍流混合影响可能大于化学反应的影响,导致模拟与实验有较大出入。(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吴晋湘,杜荣,苟湘[2](2012)在《烟气自循环加热炉内预热空气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预热空气温度对炉膛内的燃烧特性及火焰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就不同预热空气温度对烟气自循环加热炉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发现:预热空气温度一般加热到900~1 100 K为最佳。NOx浓度随着预热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旦预热空气温度超过1 500 K,NOx的生成量将急剧升高。(本文来源于《工业炉》期刊2012年01期)
程鹏[3](1983)在《改进烟道结构 提高预热空气温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预热器的作用,通常是利用炉内排出的高温烟气,将煤气或空气预热到适当的温度,使煤气与空气进入炉内燃烧时带入一部分物理热以节约燃料,提高理论燃烧温度。据报道,在其它相同条件下,当空气预热到200-300℃时,可节约燃料12%以上。所以在加热炉上按装预热器,对节能有较大意义。对连续加热炉等出炉烟气温度较高的炉子上使用辐射预热器是恰当的。而在使用预热器的过程中会遇到空气达不到预热的效果的情况。这就要具体分析其原因,然后解决问题。我们杭州钢铁厂无缝钢管分厂无缝钢管坯加热炉是斜底式连续加热炉直径75毫米与85(本文来源于《能源》期刊1983年01期)
预热空气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预热空气温度对炉膛内的燃烧特性及火焰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就不同预热空气温度对烟气自循环加热炉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发现:预热空气温度一般加热到900~1 100 K为最佳。NOx浓度随着预热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旦预热空气温度超过1 500 K,NOx的生成量将急剧升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热空气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元.预热空气温度对MILD燃烧影响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吴晋湘,杜荣,苟湘.烟气自循环加热炉内预热空气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J].工业炉.2012
[3].程鹏.改进烟道结构提高预热空气温度[J].能源.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