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地关系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地关系,类型划分,聚类分析,桂西地区
人地关系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黄松[1](2008)在《桂西地区人地关系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研究——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系列论文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地关系分析是其他相关研究的基础,以桂西地区为例探讨基于聚类分析的人地关系特征定量研究方法:首先构建桂西地区人地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确定桂西地区各行政区划单元不同人地关系评价指标数值;第叁,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桂西地区划分为中心城市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的贫困地区、资源型工业(矿业、水电)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较发达资源型工业(矿业)地区、欠发达农业地区6种人地关系类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祁润晶[2](2008)在《不同人地关系类型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研究主要从“人地关系”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根据不同人地关系结构把禄劝农村人地关系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针对划分出的不同人地关系地域类型,提出了具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禄劝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符合云南贫困农村的特点,研究成果具有典型性和推广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份:第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同时确定了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部份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对人地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输理,并对把禄劝16个乡镇进行了人地关系类型的划分。第叁部份是理论部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主要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国内外农村建设的模式与启示。并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进行构建。第四部份主要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第五部份针对前边划分的不同人地关系类型,提出不同类型地区具体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第六部份得出结论与进行讨论。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结论性总结,包括研究的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20)
骆华松,杨世瑜,包广静[3](2005)在《丽江市人地关系类型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提出了丽江市人地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定的划分原则,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丽江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划分出10个类型,并对划分结果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人地关系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研究主要从“人地关系”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根据不同人地关系结构把禄劝农村人地关系划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针对划分出的不同人地关系地域类型,提出了具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禄劝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符合云南贫困农村的特点,研究成果具有典型性和推广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份:第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同时确定了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二部份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对人地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输理,并对把禄劝16个乡镇进行了人地关系类型的划分。第叁部份是理论部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建构。主要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国内外农村建设的模式与启示。并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进行构建。第四部份主要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第五部份针对前边划分的不同人地关系类型,提出不同类型地区具体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第六部份得出结论与进行讨论。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结论性总结,包括研究的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探究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地关系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1].黄松.桂西地区人地关系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研究——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祁润晶.不同人地关系类型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3].骆华松,杨世瑜,包广静.丽江市人地关系类型划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