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护理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护理

谢仪萍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民族医院444324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盆腔外较为少见,腹壁内异症是较常见的盆腔外内异症,其发生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最常见的解释是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其他还有良性淋巴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等。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由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7例,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此病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1、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年龄25~45岁,平均32岁。17例中16例有剖宫产手术史,1例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9例为纵切口,8例为横切口。首发症状距前次手术时间为4个月~9年,平均24个月。16例前次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1例于外院行剖宫产术,术后5个月因腹壁子宫瘘在当地行瘘管切除+部分腹壁及子宫前壁组织切除术。

1.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与月经相关的痛性腹壁切口处肿块17例,病灶大小115~8cm,病灶越大越深,疼痛越重。病灶疼痛能忍受者10例,疼痛较重需服止疼药者7例。经期破溃出血2例,形成腹壁窦道1例(剖宫取胎者)。腹壁触诊肿块外型不规则,质地偏硬,不活动,有压痛,有位置较深者,基底固定,外型轮廓不清。

1.2辅助检查

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包括黑白及彩色超声)。仅1例B超提示腹壁切口未见明显异常,其余病例均提示腹壁切口处皮下有低回声区或中低回声区的超声影像,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显示病灶内部彩色血流不明显。

2、结果

1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术前曾口服孕三烯酮治疗3~6个月,治疗期间包块缩小,疼痛减轻,停药后复发。12例患者单纯行腹壁内异症切除术,3例行二次剖宫产同时切除腹壁内异症病灶,术中未发现盆腔内同时存在异位症病灶,1例行内异症腹壁窦道切除术,1例(剖宫产术后)同时并有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行左附件切除术+右卵巢囊肿剥出术+腹壁内异症切除术,1例行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剥出术+盆腔异位病灶烧灼术+腹壁内异症切除术,此例第一次手术即为盆腔内异症,右卵巢巧克力囊肿。腹壁内异症病灶大小直径为115~8cm,其中病灶侵及腹膜3例,累及腹直肌肌层2例,其余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上方或腹外斜肌腱膜上方(横切口),形成窦道的1例瘘管基底达腹直肌前鞘,其中央可见窦道通向腹腔,剖开为紫兰色异位病灶及陈旧出血,术后随访1~72个月,腹壁内异症病灶无复发。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都表现为担心、忧虑。手术是否能彻底解决病痛,因此,护士应耐心、细心解答患者所提的各种问题,热情、主动、详细介绍治疗方法和效果,使患者消除疑虑,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3.1.2术前准备

手术前查血、尿、便常规和血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肺功能。(1)腹部备皮。(2)做普鲁卡因皮试。(3)术前晚遵医嘱给镇静剂安定片5mg口服。(4)根据麻醉方式选择术前饮食原则。进手术室前予留置导尿。

3.2术后护理

3.2.1常规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根据麻醉方式选择不同的体位,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予心电监护6h。同时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伤口局部有无渗血、肿胀、疼痛等情况,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3.2.2饮食指导

硬麻外麻醉患者6h后嘱进普通饮食,但宜清淡、易消化、含维生素及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

3.2.3基础护理

患者手术后需要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护理。手术后2d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伤口护理、协助翻身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正确认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是预防此病的基础。首先,我们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及其术后并发症。术中要保护好切口,剖宫产时擦拭宫腔的纱布不能接触腹壁切口。凡进入宫腔的器械及手套不能再接触腹壁切口。缝合子宫肌层时不能穿透内膜层,剥离内膜样囊肿时,可在周围护以纱条后先吸出囊液,待吸净囊液后完整剥离囊壁。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壁切口。通过每步的规范合理治疗,可更好地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预防其发生恶变。

参考文献

[1]张惜阴,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冷金花,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23:37-39

[3]宋春蕾,任秀冬.局部注射孕激素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80

标签:;  ;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