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薄膜轴论文-孙秀雅

压电薄膜轴论文-孙秀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电薄膜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称重,压电薄膜,轮迹线横向位置,试验研究

压电薄膜轴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雅[1](2014)在《基于压电薄膜轴传感器的动态称重系统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限超载现象已严重危害到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交通部门为了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和实际交通数据的统计,对动态称重(WIM)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运用的动态称重系统均存在过车速度不高,灵敏度差,精度低等诸多问题。而且研究证明,车辆轮迹线在桥梁横断面上的横向位置影响着桥梁的结构行为,是桥梁荷载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建立一种能识别车辆轮迹线横向位置、灵敏度高的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对有效维护重要公路及桥梁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压电薄膜轴传感器,通过合理设计传感器的布设方式,即首次采用叁根传感器以“N”形布设在车道中,研发了一套可检测车辆轮迹线横向位置的动态称重系统。基于Labview的编程平台,设计了系统的分析软件。研发的动态称重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动态称重测量精度,还可实现对车辆轮迹线横向位置的检测,也可为交通部门对交通数据的调查提供一种新的简单实用的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阐述了压电薄膜轴传感器的压电特性和压电原理,介绍了为保证传感器称重精度,在传感器安装及运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传感器压电常数、体电阻和弹性模量的变化,造成称重结果的误差,提出了温度的补偿公式。2.考虑到车辆的附加动荷载以及压电薄膜轴传感器的称重特点,提出了优于峰值法的面积积分方法对车辆参数进行识别计算。3.通过合理设计压电薄膜轴传感器的布设方式,研发设计了一套可识别车辆轮迹线位置的动态称重系统。利用Labview编程语言,对称重系统进行了软件开发,能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计算得到车辆速度、轴重、总重、轴距、轮迹线横向位置等数据。4.在实验室设计了试验方案,验证了所研发的动态称重系统和系统算法的可行性。以黄山市占川河桥为背景,现场试验验证所研发的压电薄膜轴动态称重系统,并详细讨论了系统在现场安装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4-03-01)

汪兆栋[2](2008)在《基于ARM的压电薄膜轴的车辆动态稳重系统嵌入式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WIM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对于保护公路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针对我国公路WIM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用以提高整个WIM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基于ARM的压电薄膜轴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嵌入式研究与设计,致力于提高WIM系统精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其采用了高新的软硬件技术,是一个比较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称重原理入手,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在该方案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地试验修改,搭建了一个基于Labview的现场模拟实验系统,为下一步研究和整个系统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简要地介绍了基于压电薄膜轴的WIM系统原理、影响因素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等;第二,给出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并设计了多个信号调理电路,诸如电荷放大电路,隔离电路以及滤波电路等;第叁,采用了32位的微处理器,并采用了一种比较完善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基于ARM-μC/OS-Ⅱ的WIM嵌入式系统平台,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及操作系统移植;最后,设计并实地进行了一个新的试验,即基于LabVIEW8.2的数据采集卡的现场模拟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和分析。该试验方便于测量与数据采集,可得到较为精准的现场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期刊2008-05-01)

刘九卿[3](2008)在《压电薄膜轴传感器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共聚物压电薄膜材料的压电效应、特性参数,压电薄膜轴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技术性能,以及该传感器在智能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和车辆超限监测系统中,用于车辆轴数、轴距、轮胎数计量,车速监测,车型分类,动态称重,道路监控等实施方案与测量原理。(本文来源于《第七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4-01)

赵永,史航,李霆[4](2007)在《PVDF压电薄膜轴动态称重系统温度测量模块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工作原理及其采用的单总线协议规范;阐述了利用DS18B20作温度传感器、AT89C51作主控制器,组成PVDF压电薄膜轴动态称重系统温度采集模块的思想;最后给出了整个模块硬件组成和部分软件程序。(本文来源于《衡器》期刊2007年01期)

史航,赵永,张士雄,尹征琦,李霆[5](2006)在《一种压电薄膜轴动态称重系统数据采集方法的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给出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组成,该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配以电荷放大器、A/D转换单元,然后用主机进行软件处理,重点介绍了其中的电荷放大器。并用该系统完成了一次路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信号采集系统合理可行,压电薄膜轴铺设在路面时,性能没有预先想象的优良,最后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改进措施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衡器》期刊2006年03期)

李谦[6](2001)在《“体量”公路——共聚物压电薄膜轴传感器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器在过去数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为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良好的性能、高度的可靠性、简易的安装方法,还有逐步降低的价格。它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其在日益扩展的应用中成为理想的选择。美国 MSI 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后开发出了一种共聚物压电轴传感器,其长处是获取精确具体的数据,如精确的速度信号、触发信号和分类信息及长期反馈交通信息统计数据等。目前已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安装了3万多条,并获得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署批准用于联邦基金项目,已经由德国 PTB 及英国权威机构检测和批准。本文将对其具体功能作详细介绍。车速监测通常在每条车道上安装两条传感器。这便于分别采集每条车道的数据。使用两个传(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交通信息产业)》期刊2001年01期)

压电薄膜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WIM动态称重系统的研究对于保护公路的正常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针对我国公路WIM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用以提高整个WIM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基于ARM的压电薄膜轴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嵌入式研究与设计,致力于提高WIM系统精度等各项性能指标,其采用了高新的软硬件技术,是一个比较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称重原理入手,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在该方案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地试验修改,搭建了一个基于Labview的现场模拟实验系统,为下一步研究和整个系统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简要地介绍了基于压电薄膜轴的WIM系统原理、影响因素以及课题研究的意义等;第二,给出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并设计了多个信号调理电路,诸如电荷放大电路,隔离电路以及滤波电路等;第叁,采用了32位的微处理器,并采用了一种比较完善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基于ARM-μC/OS-Ⅱ的WIM嵌入式系统平台,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及操作系统移植;最后,设计并实地进行了一个新的试验,即基于LabVIEW8.2的数据采集卡的现场模拟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和分析。该试验方便于测量与数据采集,可得到较为精准的现场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电薄膜轴论文参考文献

[1].孙秀雅.基于压电薄膜轴传感器的动态称重系统的研发[D].合肥工业大学.2014

[2].汪兆栋.基于ARM的压电薄膜轴的车辆动态稳重系统嵌入式研究与设计[D].五邑大学.2008

[3].刘九卿.压电薄膜轴传感器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C].第七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4].赵永,史航,李霆.PVDF压电薄膜轴动态称重系统温度测量模块的设计[J].衡器.2007

[5].史航,赵永,张士雄,尹征琦,李霆.一种压电薄膜轴动态称重系统数据采集方法的介绍[J].衡器.2006

[6].李谦.“体量”公路——共聚物压电薄膜轴传感器及应用[J].中国公路(交通信息产业).2001

标签:;  ;  ;  ;  

压电薄膜轴论文-孙秀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