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杨涛

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杨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树,苜蓿,根系分布,株高

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涛[1](2019)在《新疆林草复合系统中杨树/紫花苜蓿根系分布及生长发育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杨树(Populu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林草复合系统中的根系分布、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变化,利用WinRHIZOTM分别对3年生紫花苜蓿和7年生杨树在单作和间作条件下0~60 cm土层中的根长密度(RLD)、平均根直径(ARD)和比根长(SRL)的时空分布进行测定分析,并同时测定单作和间作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以及单作和间作下杨树的主茎体积产量。通过研究杨树/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中的根系分布及林下作物生长发育特性,揭示林草复合系统中地下部分根系的相互影响机制,为合理布局林草复合系统、提高林下植草模式的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单作紫花苜蓿和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的RLD、ARD和SRL在不同土层和时期均有差异,两者之间差异在第一次刈割后增大。紫花苜蓿与杨树间作降低了苜蓿的RLD和ARD,而林草复合中紫花苜蓿的SRL高于单作苜蓿。同时刈割措施也会导致单作和间作紫花苜蓿的RLD和20~60 cm土层中苜蓿的ARD下降,而且刈割对紫花苜蓿的影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根系受到的刈割影响比单作紫花苜蓿受到的影响大。2.苜蓿覆盖区域下,林草复合系统中杨树在0~20 cm的土层中的RLD和ARD显着高于单作杨树,这反映出林下植草对树根系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8月份,雨水稀少且蒸发量大的情况下,林下覆盖种植苜蓿对杨树根系的保护作用更加显着。但在没有紫花苜蓿覆盖的区域和较深的土层中(20~60 cm),单作杨树和林草系统中杨树RLD和ARD没有明显的差异。单作和间作杨树的SRL值只在8月5日的0~20 cm土层中有差异,其它时间段和土层中均无显着差异。这表明,林草复合系统中杨树根系的生长在苜蓿生长区域受到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且林草复合系统中地下部分的竞争对杨树根系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较小。3.在林草复合系统的资源竞争中,紫花苜蓿与杨树相比在竞争中处于弱势。间作影响了紫花苜蓿刈割后的再生,表现在单作和间作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在刈割后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5)。单作和间作紫花苜蓿株高的差异在第叁茬最大,单作比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高14.38%~24.39%。单作和间作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差异同样在第叁茬中最大,单作比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大32.63%~25.23%。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作和间作紫花苜蓿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单作中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和0.884,间作中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和0.886。所以无论是在单作还是林草复合系统中提高紫花苜蓿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增加产量。4.紫花苜蓿在当地的管理实践中每年可以刈割叁次,单作和间作苜蓿的最高产量均在第一次收获时期,与杨树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在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叁次收获中产量分别降低了24.77%、30.97%和43.70%。与单作苜蓿相比,杨树/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的总产量减少了31.29%。而单作杨树和间作杨树的主茎体积产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再次证明了杨树在林草复合系统的资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计算土地当量比(1.41),发现林草复合系统相比单作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林草复合系统增产率达41%。综上所述,相比对应的单作种植模式林草复合系统能够更充分的利用资源,有较高的组合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6-01)

孙若钧,陈为峰,宋希亮,罗延峰,刘立军[2](2019)在《黄河叁角洲林草复合系统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其边界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土部土地利用山东无棣科学观测野外基地白蜡-香花槐混交林×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为对象,研究了0~40 cm土层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并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分析了系统内水盐边界效应.结果表明:白蜡-香花槐混交林×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内土壤水盐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衡,越靠近表层,水平方向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越大,而土壤含盐量变异程度越小.以混交林带为分界线,其两侧土壤水盐含量均有相同变化规律:随离林带距离的推近,在0~10 cm土层,含水量先降低再升高,含盐量平缓波动;在10~20 cm土层,含水量下降-平缓-下降,含盐量先上升后下降;在20~40 cm土层,含水量平缓波动,含盐量持续升高.林草复合系统内土壤水盐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林草复合系统土壤中除HCO_3~-、K~+外,其余各离子含量与总盐含量呈相同变化规律,相关性大小为Na~+>Cl~->SO_4~(2-)>Mg~(2+)>Ca~(2+).游动分割窗技术表明,南北走向林草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的主要竞争区域为林带东侧2.5至林带西侧2 m区域;土壤盐分在距林带1.0 m范围内受林带主导影响,距林带1.0~3.0 m范围内受林带及紫花苜蓿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澍,荆文涛,祖艳群,陈建军[3](2015)在《林草复合系统削减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6—9月在试验地进行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目的是分析滇池流域面山垦殖区3种种植模式下的径流、泥沙流失量和养分流失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黑麦草+苜蓿+桃树的林草间作模式地表径流流失量为0.74m L/m2,TN、TP和SS流失量分别为1.83、0.17、3.37 mg/m2;黑麦草+苜蓿的牧草单作模式地表径流流失量为0.84m L/m2,TN、TP和SS流失量分别为2.51、0.25、4.21 mg/m2;桃树单作地表径流流失量为0.92 m L/m2,TN、TP和SS流失量分别为2.69、0.26、4.10 mg/m2。结果表明黑麦草+苜蓿+桃树的林草间作种植模式削减农田地表径流和径流污染的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5年04期)

张雷一,张静茹,刘方,姚斌[4](2014)在《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环境资源的高度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林草复合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来加以推广应用。本文对最近5年国内外有关林草复合系统的光合特性、微气候效应、生物多样性、土壤功能等方面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针对目前林草复合系统生态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生态系统固碳机理、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土壤修复机理及量化系统模型等方面。(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云雷,毕华兴,马雯静,田晓玲,崔哲伟[5](2012)在《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刺槐根系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树木根系分布特征,采用钻土芯法对刺槐×天然草复合系统0-100 cm土层中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上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布具有相似的特征,在垂直方向上,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少,且集中在0~60 cm的土层中;在水平方向上,离树行越近,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均越大。不同坡向刺槐根系差异显着,相同径级、相同位置阳坡刺槐根系生物量、根长和根表面积均小于阴坡,但根系消弱系数表明阳坡刺槐细根深层土壤生物量分布比例较阴坡多。(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02期)

秦树高,吴斌,张宇清,张天勇[6](2011)在《锦鸡儿林草带状复合系统细根空间分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立地条件基本相同、林带完好、长势均匀的两行一带锦鸡儿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带距分别为4,6,8m)为研究对象,采用壕沟法对锦鸡儿根系进行分层挖掘取样,研究其在不同造林带距条件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显示:锦鸡儿根系生物量在水平方向上多靠近林带分布,与6m和8m带距系统相比,4m带距系统林地中部锦鸡儿根系生物量密度相对较高。锦鸡儿在林地中部土体的细根根长和表面积密度随带距增大而减小;带距分别为4,6,8m的系统中,锦鸡儿在4m带距系统整个样地土体中细根根长和表面积密度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随带距增大,在0~40cm土层中,锦鸡儿平均细根根长密度、细根长度累计百分比、平均细根表面积密度和细根表面积累计百分比均呈减小趋势。因此,与4m和6m带距系统相比,在8m带距系统中,锦鸡儿细根较少地分布于表土层和林地中部土体中,林草主要资源利用层发生隔离,而且林地两侧锦鸡儿根系在林地中部较少发生接触,使得林草种间竞争和锦鸡儿种内竞争较为缓和;同时8m带距系统仍可有效防止林地发生风蚀,所以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锦鸡儿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时,采用8m带距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1年07期)

秦树高,吴斌,张宇清[7](2011)在《林草复合系统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关系与化感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草复合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土地利用方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其经营的成败通常是由各生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决定。目前,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者比较重视对系统地上部分种间互作关系的调控,而忽视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关系和化感作用对系统经营的潜在影响。笔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完善和加深人们对林草复合系统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关系和化感作用的认识,可为优化系统物种结构、避免或降低种间不利影响、实现系统经营收益的最大化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未来应深入研究林草复合系统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种间互作关系及化感作用叁者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和协同运行、探索系统对土壤水肥资源利用的耦合效应、揭示林草根系主要分布层发生隔离的机制、筛选具有水力提升作用的树种并尝试性地在人工林草复合系统中进行应用、探求系统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关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加强林草复合系统中化感作用的研究等。(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秦树高[8](2011)在《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柠条(Caragana)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林草复合经营模式,主要应用于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和草牧场防护林工程之中。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致使系统配置规格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为柠条种植密度过大,林草资源竞争激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低下。本文主要通过样方调查法对林地植被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挖掘法和根钻法对系统林草根系进行研究,运用土钻法对林地土壤进行采样,运用种子萌发试验等方法对柠条化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进而分析带距因素对林地植被分布的影响,林草对土壤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系统土壤水分养分状况,以及柠条枝叶水提液对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柠条对地带性草本植物生长和分布的潜在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地下竞争程度与系统配置规格之间的关系,确定在本地区进行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的适宜带距,为此种系统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随着系统带距的增大,林地植被盖度、物种数、饲用植物种数、物种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有所增加,而最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有所降低。(2)对于带距为4m、6m和8m的系统而言,随着系统带距的增大,样地中部土体和0-40 cm土层中柠条细根分别趋于减少,柠条与地带性草本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柠条种内竞争趋于缓和。与带距为4m、6m、8m和10m的系统相比,12m带距系统中柠条细根表面积密度空间分布状况受到季节变化的较大影响,在生长季中期0-40 cm土层中分布的数量和比例相对较低;在同一个时期,随着系统带距增大,林地中部土体与0-40 cm土层中柠条细根表面积密度及柠条细根表面积累计百分比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因此在带距较大的系统中林草地下竞争以及柠条种内竞争趋于缓和。(3)对于带距为4m、6m、8m、10m和12 m的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而言,在旱季,0-20 cm土层内水分含量极低;带距为10 m和12m的系统中,20 cm-8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均显着高于4m、6m和8m带距系统,林地旱季土壤水分状况较好。带距为10 m和12m的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能够为植物提供相对较多的养分供给。(4)通过对柠条化感作用的初步测定,发现柠条枝叶水提液具有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表现出高浓度柠条枝叶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显着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带距为10m和12m的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柠条与地带性草本植物间的土壤资源竞争较为缓和,尽管其具有相对较小的林木覆盖度,但依然能够有效防止林地发生风蚀,因此在研究区或类似地区进行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时,系统带距选用10 m-12 m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4-01)

云雷,毕华兴,马雯静,田晓玲,崔哲伟[9](2011)在《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边界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晋西黄土区典型刺槐×天然草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系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及边界效应,旨在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土地合理利用和林草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复合系统内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不同斑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在0~20cm土层体现得尤为明显;2)土壤养分含量在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层次性,0~20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20~40cm土层的;水平方向上,在草地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相对平稳,随着距林缘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林地内水平变化较为复杂,变化曲线呈波浪型;3)移动窗口法表明,复合边界土壤养分具有较明显的边界效应,综合考虑所测定的4种土壤养分指标,确定边界土壤养分的共有影响域是从草地4m到林地3m,影响域宽度为7m。(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田晓玲,毕华兴,云雷,马雯静,崔哲伟[10](2011)在《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晋西黄土区刺槐-草地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复合系统边界,采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移动窗口法分析显示,在最小窗体单位(1m)为8时能够清晰地判定刺槐-草地复合系统边界,其影响域从林内4m到草地4m,总宽度为8m,草本植物样方间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与此一致;2)α多样性分析表明:草地物种最为丰富,林草边界植物分布最不均匀;3)β多样性分析表明:林地植物种类变化剧烈,说明林地的生境分异程度和物种被替代速率都较高。(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国土部土地利用山东无棣科学观测野外基地白蜡-香花槐混交林×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为对象,研究了0~40 cm土层土壤的水盐分布特征,并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分析了系统内水盐边界效应.结果表明:白蜡-香花槐混交林×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内土壤水盐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衡,越靠近表层,水平方向土壤含水量变异程度越大,而土壤含盐量变异程度越小.以混交林带为分界线,其两侧土壤水盐含量均有相同变化规律:随离林带距离的推近,在0~10 cm土层,含水量先降低再升高,含盐量平缓波动;在10~20 cm土层,含水量下降-平缓-下降,含盐量先上升后下降;在20~40 cm土层,含水量平缓波动,含盐量持续升高.林草复合系统内土壤水盐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林草复合系统土壤中除HCO_3~-、K~+外,其余各离子含量与总盐含量呈相同变化规律,相关性大小为Na~+>Cl~->SO_4~(2-)>Mg~(2+)>Ca~(2+).游动分割窗技术表明,南北走向林草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的主要竞争区域为林带东侧2.5至林带西侧2 m区域;土壤盐分在距林带1.0 m范围内受林带主导影响,距林带1.0~3.0 m范围内受林带及紫花苜蓿的共同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杨涛.新疆林草复合系统中杨树/紫花苜蓿根系分布及生长发育特性[D].石河子大学.2019

[2].孙若钧,陈为峰,宋希亮,罗延峰,刘立军.黄河叁角洲林草复合系统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其边界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3].陈澍,荆文涛,祖艳群,陈建军.林草复合系统削减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5

[4].张雷一,张静茹,刘方,姚斌.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J].草业科学.2014

[5].云雷,毕华兴,马雯静,田晓玲,崔哲伟.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刺槐根系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

[6].秦树高,吴斌,张宇清,张天勇.锦鸡儿林草带状复合系统细根空间分异特征[J].林业科学.2011

[7].秦树高,吴斌,张宇清.林草复合系统地下部分种间互作关系与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1

[8].秦树高.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9].云雷,毕华兴,马雯静,田晓玲,崔哲伟.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边界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

[10].田晓玲,毕华兴,云雷,马雯静,崔哲伟.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

标签:;  ;  ;  ;  

林草牧复合系统论文-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