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氧化论文-佟斯琴,孙文静

动态氧化论文-佟斯琴,孙文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数值模拟,相态模拟,混相程度

动态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佟斯琴,孙文静[1](2019)在《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数值模拟精度及动态混相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CO_2驱现场试验的扩大,对数值模拟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参数量化不准,会导致指标预测与生产动态差别很大,无法指导实际生产。从室内混相压力的拟合出发,量化了相态模拟、数值模拟精度的影响因素,优化了调参方法,提出了新的混相程度量化方法,应用了典型区块,拟合及预测精度达到85%以上,为提升低渗透油田CO_2驱开发效果、完善CO_2驱应用技术提供了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杜勇[2](2019)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0例胸部X线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COP)是常见的生活和职业中毒,是人体过量吸入不完全燃烧的含碳物质导致的中毒。过量的一氧化碳可以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导致大脑及心脏损害,但对呼吸系统也可以导致损害,现将我院2014—2018年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0例胸部X线检查进行动态分析,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胸部影像损害的变化过程,对提高认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1资料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3](2019)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能够敏感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为探讨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以2个修复年限的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为研究对象,测定4个季节的易氧化有机碳组分(F_1:高氧化活性有机碳;F_2:中氧化活性有机碳;F_3:低氧化活性有机碳;F_4:难氧化有机碳),揭示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变化的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及其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季节动态。F_1表现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F_2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最低值出现在冬季;F_3表现为春、秋、冬显着性高于夏季,F_4表现为春、夏季显着低于秋、冬季。但是夏季的(F_1+F_2)/TOC最高,且春季高于秋、冬季,(F_3+F_4)/TOC变化规律则相反。这说明有机碳在春、夏季活性高,秋、冬季稳定性强。对于4个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土壤有机碳春、秋、冬季主要以F_1为主,而F_2在夏季含量最高,因此,F_1可作为衡量基质质量状况的良好指标。冗余分析发现:气候因子是驱动易氧化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边坡坡度以及基质的理化性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驱动F_1和F_2组分的季节动态。(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姚云平,杜乐,宋洁,曹睿智,李昌模[4](2019)在《高温条件下亚麻籽油二次氧化产物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亚麻籽油在100~200℃条件下加热1~5 h的过程中过氧化值、酸价、羰基值以及二次氧化产物脂肪族醛类化合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亚麻籽油在100℃条件下加热时,过氧化值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120~200℃条件下加热时,过氧化值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酸价和羰基值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亚麻籽油高温氧化过程中亚麻酸产生的特征二次氧化产物含量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油酸最少。亚麻酸特征二次氧化产物中丙醛最易生成且含量最高,反-2-戊烯醛和反-2-己烯醛产生较晚、较慢,亚油酸特征二次氧化产物中己醛最先生成,反-2-壬烯醛和反,反-2,4-癸二烯醛生成较晚、较慢;油酸特征二次氧化产物中壬醛在120℃加热1 h没有生成,之后其含量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加热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08期)

韦宁宁,聂佳伟,王亚辉,李婷,赵志鑫[5](2019)在《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表达与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的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序列多态性,并挖掘该基因与玉米成熟后期穗位叶叶绿素组分含量相关的功能位点,为基于ZmPAO开发功能标记提供结构信息,有助于对玉米成熟后期叶绿素代谢遗传机制的理解。【方法】以141份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组成关联群体,以2个环境7个时间点的叶绿素组分含量为表型数据,利用Tassel 5.0通过混合线性模型(MLM,mixed linear model)开展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与成熟后不同时期叶绿素组分变化的相关变异位点的关联分析,并对性状的有效关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玉米生长后期大部分取样时间点的叶绿素组分含量变异较大,叶绿素a普遍低于叶绿素b的含量,最终总叶绿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和)有下降趋势。结果共鉴定ZmPAO中19个有效功能位点,其中4个处于外显子区,1个位于UTR区域,其他均位于内含子区域;功能位点对叶绿素组分含量变异的表型解释率在3.89%~16.57%,总表型效应在5.24%~41.78%。来自第6个内含子的位点S3235对于Yang-chlb6有高达16.57%的表型解释率;第7外显子S3675分别解释了Yang-chla1和Yangchlb1表型变异的12.16%和14.14%。性状显着单倍型中有利位点和关联分析的变异位点偏好相似。【结论】有效功能位点挖掘和性状单倍型分析表明,ZmPAO外显子发生了2个氨基酸变异,均由疏水氨基酸转化为亲水氨基酸,说明该基因可能通过蛋白结构的变异进行调控,但较多关联位点处于非编码区,说明该基因也受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受环境影响较大,故导致该基因出现不同地点因播期和生育期的不同找到的关联位点并不一致,但有效变异位点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6](2019)在《蚂蚁筑巢对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蚂蚁筑巢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时空动态的影响及机制,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和崖豆藤(Mellettia leptobotrya)群落3种恢复阶段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设置"蚂蚁筑巢地"与"非巢地"2种处理进行野外控制实验,对比分析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这些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蚂蚁筑巢显着影响热带森林土壤ROC含量(P<0.05),蚁巢土壤ROC含量较非蚁巢提高了14.2%。不同恢复阶段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大小顺序为:野芭蕉群落>崖豆藤群落>白背桐群落。(2)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与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呈单峰型的时间变化趋势(P<0.05),最大值出现在6月,且各月份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高于非蚁巢。(3)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蚁巢和非蚁巢土壤R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显着递减的垂直变化趋势(P <0.05),且蚁巢土壤ROC含量均大于非蚁巢(P <0.05)。(4)蚂蚁筑巢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土壤ROC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土壤ROC含量与土壤p H和容重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P <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总有机碳是蚁巢土壤ROC时空变化的主要贡献者,而铵态氮、全氮和总有机碳是非蚁巢ROC时空变化的主控因子。因此,蚂蚁筑巢改变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如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理化性质(如总有机碳、铵态氮与全氮等),进而显着影响土壤ROC的时空动态。(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6期)

边艳丽,郭建坤,王德乔,丰月仿,魏涛[7](2019)在《VAP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氧化指标的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氧化指标动态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104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患儿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NVAP组,每组52例。分别在患儿接受气管插管后24、48、96 h采集外周血和BALF,测定其SOD、MDA和MPO水平。结果 2组患儿在通气24 h时,氧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儿在通气48 h和96 h时,血清和BALF中MDA、MPO水平增高,SOD水平降低(P <0. 05); VAP组血清和BALF中MDA、MPO水平高于NVAP组,SOD水平低于NVAP组(P <0. 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和评估VAP病情时,应关注患者血清和BALF中氧化指标动态水平,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VAP组血清及BALF中氧化还原系统平衡打破,可为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周晓静[8](2019)在《酮病奶牛血浆GH的动态变化及BHBA对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酮病是奶牛产后高发的一种由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奶牛NEB期间内分泌激素可能在动员机体储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一种多功能性激素,目前对GH的研究主要围绕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和氧化供能进行,但奶牛发生自然酮病过程中GH的动态监测未见报道。酮病期间过度体脂动员使血液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lipided fatty acid,NEFA)浓度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增加,最终引起氧化应激。本研究旨在观测自然发病的酮病奶牛血浆GH的动态变化,分析酮病奶牛发病期间氧化应激情况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BHBA)对体外肝细胞氧化关键酶及GH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一:体内实验——酮病奶牛产后GH等指标的动态变化。5周内变化:选取临产荷斯坦奶牛62头,在分娩当天至产后5周内,每周采血1次(共采血6次)并检测血浆BHBA水平,对检出的酮病奶牛(BHBA≥1.2mmol·L~(-1))设为实验组(SK),选胎次、体况相近奶牛(BHBA<1.0mmol·L~(-1))与实验组两两配对设为对照组(NK),最后选取SK组12头、NK组12头。每周采血同时评估奶牛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并记录日产奶量(milk yield,MY)。动态监测血浆GH、BHBA、NEFA、血糖(Glucose,GLU)的变化并绘制各指标动态变化曲线;同时检测样本的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丙二酸(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析GH与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后6周内SK组GH、BHBA、NEFA的血浆水平极显着高于NK组的水平(p<0.01),血浆GLU水平极显着低于NK组的水平(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K组奶牛的血浆GH水平与BHBA、NEFA水平分别呈显着正相关(r=0.495,p=0.000;与r=0.494,p=0.000),与GLU显着负相关(p=0.000,r=-0.535);GH在产后1、2周最高,与BHBA、NEFA变化趋势相同,GLU在产后第2周最低。SK组MDA水平极显着高于NK组(p<0.01),MY、CAT、GSH-Px极显着低于NK组,且SK奶牛BCS丢失更多,相关性分析显示SK组GH与MDA呈正相关(r=0.443,p=0.000),与 CAT、GSH-Px呈负相关(r=-0.597,p=0.000;r=-0.610,p-0.000)。1日内变化:检出奶牛BHBA≥1.2mmol·L~(-1)次日即对其进行日内 12h的动态监测,采血时间为10:00~22:00,每隔3h采血一次,共采血5次。选择试验奶牛8头,另配对设置对照奶牛8头,所得血样同样检测血浆GH、BHBA、NEFA、GLU 水平。结果发现,SK 组血浆 GH、BHBA、NEFA水平显着高于NK组的水平,且SK组GH分别与BHBA、NEFA 呈显着正相关(r=0.550,p=0.000;r=0.663,p=0.000),SK 组 GLU 显着低于 NK 组且呈负相关(r=-0.419,p=0.004)。另发现饲喂时间会影响各指标的血浆水平,即饲喂1h后GH水平下降、BHBA、NEFA、GLU上升;饲喂4h后GH、BHBA、NEFA血浆浓度最高而GLU最低。实验二:BHBA对体外肝细胞氧化关键酶及GH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浓度BHBA(0、0.6、1.2、3.0 mmol·L~(-1))检测抗氧化指标变化。结果发现随着BHBA浓度和培养时间(Oh、6h、12h、24h、48h)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CAT、GSH-Px酶活性降低,MDA浓度逐渐增多,qPCR检测结果发现GH相关基因生长激素受体(growthhormonereceptor,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受体(IGF-1 receptor,IGF-1R)、抗氧化酶相关基因(CAT、GSH-Px、SOD)mRNA表达均降低。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产后荷斯坦奶牛自然发生酮病期间的血浆GH7水平极显着高于健康奶牛的水平,且GH在产后1-2周达到最高水平;酮病检出次日,GH水平极显着高于健康奶牛的水平,日内动态发现其与采食时间也具有一定关系。高GH水平与高NEFA水平显着相关。酮病奶牛的氧化应激较健康奶牛的严重,体外实验发现肝细胞GHRmRNA水平降低可降低IGF-1、IGF-1RmRNA水平,且高浓度BHBA抑制抗氧化基因CAT、GSH-Px、SOD mRNA表达。综上所述,可以验证GH是酮病发生的内分泌基础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于琦[9](2019)在《二氧化碳低温热管传热性能及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低温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选择一种高效快速的传递冷量的方法对低温制冷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热管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导热元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中、高温区的传热,但在低温领域的应用尚不充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高效的制冷剂,是一种理想的低温热管工质。因此,对二氧化碳低温热管的研究可有效扩宽热管的应用领域。本文自主设计制造了二氧化碳重力热管及其实验测试系统,并以R134a为工质的低温重力热管进行了对照实验。并以恒热流加热以及酒精浴加热两种方式对热管进行加热,其中,恒热流加热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进行,酒精浴加热采用位于杜瓦瓶底部的酒精浴实现对热管的加热。实验主要对热管的轴向温度进行测量,并对热管的热阻以及当量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的稳态传热性能,主要包括加热功率、充液率、冷凝段长度及位置、工作温度、不凝性气体以及倾角对其稳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二氧化碳重力热管在-56.56℃—0℃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传热性能,性能远优于R134a为工质的热管,在相同的实验工况下,二氧化碳热管的热阻约为R134a热管的25%,热阻量级为0.1~0.4K/W;(2)随着加热功率以及充液率的升高,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热阻逐渐减小;(3)不凝性气体对热管传热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混入不凝性气体的热管传热性能明显降低,不凝性气体对R134a热管的影响远大于二氧化碳热管,适当增长冷凝段长度或下移冷凝段能有效降低不凝性气体的影响;(4)倾斜角度对二氧化碳热管的传热性能影响不大。为了研究变工况下二氧化碳热管性能的稳定性,对二氧化碳低温热管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加热功率、充液率以工作温度对启动时间和启动温度的影响,并对变工况以及极限工况下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的启动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冷凝温度低于蒸发温度,二是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存在最适温度区间,当冷凝温度或蒸发段温度低于二氧化碳叁相点(-56.56℃)时,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无法正常工作;(2)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的启动时间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长,随着加热功率和充液率的增加逐渐变短;(3)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对温度有着较快的响应速度,可迅速对冷凝段温度的变化作出响应,将冷量向下传递;(4)二氧化碳低温重力热管在极大加热功率下热管各点温度出现明显的波动,冷凝段温度与冷凝酒精浴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差,该工况可视为一种传热极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25)

王棒[10](2019)在《氧化还原刺激响应DNA动态自组装及DNA辅助金纳米粒子构象可控结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DNA分子,除了作为生命遗传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具有超强组装能力的纳米单元。上世纪八十年代,DNA纳米技术领域奠基人Nadrian C.Seeman教授突破DNA作为生物分子的思维定势,开创性地提出可以利用DNA分子实现微纳结构精巧组装。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DNA纳米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高度交叉、应用前景极其广泛的新兴研究领域。利用DNA纳米技术,一方面可以构建复杂的微纳有序(静态)结构,包括DNA微纳结构以及DNA-功能基元杂化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微纳(动态)器件的精确控制,包括DNA分子机器、DNA分子计算等。本论文围绕小分子参与调控的DNA动态自组装以及DNA辅助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组装两方面开展研究,详细如下:1.提出了一种简便通用的氧化还原刺激响应DNA动态自组装方法。以往开发的氧化还原刺激响应DNA动态自组装基本都依赖在DNA分子骨架上引入响应性化学基团,成本高、操作繁琐。为了发展简便通用的方法,我们提出利用氧化还原响应性小分子介导并调控DNA动态自组装的新思路。在该方法中,利用了胱胺分子与半胱胺分子对DNA自组装静电屏蔽稳定作用的差异(双质子化胱胺cysamine~(2+)稳定DNA组装结构,单质子化半胱胺cysteamine~+不能稳定DNA组装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氧化还原响应转化关系(胱胺分子被还原,转化为2个半胱胺;2个半胱胺分子发生氧化,转化为胱胺),发展了一种序列非依赖氧化还原刺激响应DNA动态自组装方法。利用胱胺分子,成功组装了DNA四面体、立方体、DNA二维阵列以及DNA矩形折纸结构。进一步,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验证了DNA多面体结构(四面体、立方体)氧化还原刺激响应性组装与解组装循环过程。这种调控策略,既不依赖DNA特殊碱基序列,也不需要繁琐复杂的化学修饰过程,简便易操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拓展性,利用其他功能小分子有望发展特殊响应型DNA动态自组装方法。2.提出了一种DNA辅助的金纳米粒子构象可控寡聚结构组装方法。DNA分子具有超强的组装能力,通过DNA分子辅助已经构建了其他功能纳米基元的众多组装结构,如:二聚体、叁聚体等。但是,构象控制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难题。基于DNA模块自组装策略,发展了一种DNA辅助金纳米粒子构象可控寡聚结构组装的新方法。该方法中,将1条DNA叁分支模块中心链(Y1SH)连接至金纳米粒子表面,在模块另外两条链的辅助下,通过DNA叁分支模块的组装路径,构筑了金纳米粒子构象可控寡聚结构。我们设计并组装了两种不同构象的金纳米粒子寡聚结构,即四面体构象结构和八面体构象结构。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相同的AuNP-DNA_1复合物,仅仅通过更换短链组合调控叁分支模块的分支长度,便分别得到了这两种构象完全不同的寡聚结构。我们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组装产物进行了分离,利用透射电镜对组装产物进行了显微表征。这种纳米粒子构象可控组装方法,具有很好的拓展性。利用不同的中心链(1条)以及短链组合(2条),引入不同材质的纳米粒子(例如:铂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核壳纳米粒子等),有望发展具有特殊性质的构象可控多组分组装材料,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动态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COP)是常见的生活和职业中毒,是人体过量吸入不完全燃烧的含碳物质导致的中毒。过量的一氧化碳可以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导致大脑及心脏损害,但对呼吸系统也可以导致损害,现将我院2014—2018年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0例胸部X线检查进行动态分析,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胸部影像损害的变化过程,对提高认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1资料与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佟斯琴,孙文静.提高二氧化碳驱油数值模拟精度及动态混相评价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9

[2].杜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0例胸部X线动态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3].瞿红云,贾国梅,向瀚宇,岳云飞.植被混凝土边坡修复基质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4].姚云平,杜乐,宋洁,曹睿智,李昌模.高温条件下亚麻籽油二次氧化产物的动态变化[J].中国油脂.2019

[5].韦宁宁,聂佳伟,王亚辉,李婷,赵志鑫.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表达与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的关联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6].张哲,王邵军,陈闽昆,曹润,李少辉.蚂蚁筑巢对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时空动态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9

[7].边艳丽,郭建坤,王德乔,丰月仿,魏涛.VAP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氧化指标的动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8].周晓静.酮病奶牛血浆GH的动态变化及BHBA对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9

[9].于琦.二氧化碳低温热管传热性能及动态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10].王棒.氧化还原刺激响应DNA动态自组装及DNA辅助金纳米粒子构象可控结构制备[D].合肥工业大学.2019

标签:;  ;  ;  ;  

动态氧化论文-佟斯琴,孙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