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工性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垃圾衍生燃料,焚烧飞灰,土工性能,浸出实验
热工性能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博[1](2016)在《垃圾衍生燃料焚烧飞灰的土工性能与浸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垃圾焚烧处理的新技术,RDF (Refuse Derived Fuel,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可通过控制焚烧温度、混烧比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等来降低焚烧产物中污染物的含量。RDF焚烧产物中含有总质量5%左右的飞灰,具有潜在的资源化应用前景。目前对具有低污染物含量的RDF飞灰的资源化研究甚少,本论文旨在研究填埋场中堆积的RDF飞灰作为路基材料资源化应用时的土工性能和浸出特性及浸出控制机制,为该材料资源化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以填埋场堆积的新鲜飞灰(堆积时间不超过10天)与陈化飞灰(堆积时间约为6个月)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两种飞灰的土工性能、不同条件下的浸出特性、浸出微量元素的长期迁移及不同pH值下的浸出控制机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粒径分析、SEM (电镜扫描)和SEM-EDS (电镜-能谱扫描)的方法研究了两种RDF飞灰的基本物理特性、微观特征及成分组成,并与MSW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飞灰的粒径主要分布于0.075-4.75mm之间,且含有很多由细小颗粒聚合形成的大颗粒聚合物;两种飞灰颗粒均呈现棉絮状结构,表面粗糙,堆积较为松散,颗粒间存在明显间隙,此外,陈化飞灰颗粒表面由于侵蚀作用而表现出无定型结构;两种飞灰中CaO的含量高于MSW飞灰及CCP (粉煤灰),呈现类水泥特性,其他成分与MSW飞灰类似。(2)采用击实试验、渗透性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BR (加州承载比)实验及冻融试验研究了两种RDF飞灰作为路基材料时的相关土工性能。结果表明:两种飞灰颗粒聚合物中含有较多空隙,其干容重值低于“砂砾”类材料;两种飞灰的渗透系数在1.4× 10 -6m/s~8.0× 10-8m/s之间,渗透性属“较差”级别;陈化飞灰的CBR值(9.5~16.4)在路基材料中可评级为“中等至较好”级别,而新鲜飞灰(CBR为0.3~3)则属于“非常差”级别;陈化飞灰具有较高的抗冻融能力。(3)分别采用间歇式水浸出实验、合成沉降浸出实验及定pH浸出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在水浸出及合成沉降浸出条件下两种飞灰的资源化应用潜力及定pH值浸出条件下两种飞灰中主要元素(Al、Ca)与微量元素(Ag、As、B、Ba、Cd、Cr、Cu、Pb、Mn、Se、Zn)的浸出特性。结果表明,水浸出实验中两种飞灰中的B、Cd、Cr、Se、Ag及S042-的浸出浓度均符合工业副产品资源化应用要求:在水浸出与合成沉降浸出实验中,两种飞灰中的As与Ba的浸出浓度均超出EPAMCL (美国环保局饮用水标准限值),具有潜在环境风险。由定pH值浸出实验所得到的酸中和容量曲线表明:两种飞灰自身pH值均易受周围酸碱条件影响,且离子浸出模式分析表明:两种飞灰中,Cu、Mn、Zn、Ag、Cd及Pb的浸出行为类似于阳离子浸出模式,浸出浓度会随着pH值的增加而降低;Al、Cr和As的浸出行为类似于两性浸出模式,浸出浓度在中性pH条件(pH约为7)时最低,而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增大;Ca、Ba和Se的浸出行为并无明确的随pH变化规律。(4)通过柱体浸出实验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RDF飞灰在过流系统中的主要元素(Al、Ca、K、Na)与微量元素(Ag、Ba、As、Cr、Cu、Cd、Pb)长期浸出过程及微量元素(As、Ba)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过程。研究表明:两种飞灰中,主要元素A1和Ca的累积浸出量随累积液固比的增加而稳定增加,K和Na的累积浸出量随着累积浸出液固比的增加而减小;微量元素Cr和Cu的浸出只发生在柱体浸出实验的开始阶段,而As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稳定而持续的浸出,Ag、Cd和Pb的累积浸出量较低;新鲜飞灰相对于陈化飞灰呈现出更多的微量元素累积浸出量。在地下水中的长期浸出过程中,两种飞灰中As的浸出浓度在第79年达到最大,且新鲜飞灰的预测浸出浓度超出了 EPAMCL要求,具有潜在风险。(5)采用地球化学平衡模型研究了两种RDF飞灰中主要元素(Al、Ca、Mg、Fe)及微量元素(As、Ba、Cd、Cr、Cu及Zn)的浸出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飞灰中所有元素的浸出控制机制相同,在浸出过程中,As、Cr、Cu及Fe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敏感型元素,Al、Ba、Ca、Cd、Mg及Zn则属于敏感性较低或无氧化还原敏感型元素;主要元素中Al与Fe主要以还原态Al(Ⅲ)及Fe(Ⅲ)存在,而微量元素中Cr主要以还原态Cr(Ⅲ)存在,As、Cu与Zn则分别以氧化态As(V)、Cu(Ⅱ)及Zn(Ⅱ)形态存在。两类元素浸出(As除外)均属溶解性控制机制,主要控制性矿物分别为非晶态Al(OH)3、水铁矿[Fe(OH)3]、白云石[Mg,Ca(CO3)2]、方解石[CaCO3]、重晶石[BaSO4]、菱镉矿[CdCO3]、非晶态Cr(OH)3、黑铜矿[CuO]及红锌矿[ZnO],As的浸出属于非溶解性控制机制,往往以[AsO43-]及[(AsO4)2]6-等化合态与金属反应形成相对不溶性的金属砷酸盐。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陈化飞灰表现出较好的土工性能,具有作为路基轻骨材料资源化应用的潜质,但浸出污染物成分易受环境中酸碱条件影响,存在潜在环境风险。(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11-01)
郭德恒[2](2015)在《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热工性能与阻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外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市场中出现的利用耐腐蚀不锈钢波纹管作为加热管的湿式与干式地板辐射采暖,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其热工性能及其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湿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的构造和传热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求解。通过在标准实验室中进行实测,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利用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水温、室内温度、管间距下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供热量和向下传热量,为湿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暖的选型计算提供了依据。同时,研究了不同管材对地暖系统供热量的影响,以及加热管间距、供回水平均温度和管道材质对地板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其次,本文阐述了基于可装配式模块的干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的构造,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对该种干式地板辐射采暖中导热铝板厚度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拟计算为其选型计算提供了依据。再次,本文对不锈钢波纹管的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传统塑料管进行了比较,不锈钢波纹管的阻力损失远大于塑料管。最后,本文从加热构件结构、热工性能和经济性叁方面对湿式不锈钢波纹管、干式不锈钢波纹管以及传统湿式塑料管地板辐射采暖进行了比较,表明了干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在加热构件结构、热工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型式,为该项技术的优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李洪凤,马立,王佳妮,付锴[3](2015)在《频率特性法现场检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频率特性法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现场检测的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绘制了单一均质材料的频率特性曲线图,证明了频率特性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并可以利用材料的频率特性检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同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实验测试和工程设计软件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验证了频率特性法用于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检测准确可靠性,提出现有理论计算公式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绿色建筑》期刊2015年05期)
叶萍,丁超,杨小勇,王捷[4](2015)在《低密度下氦气透平压气机组高速机械性能试验热工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闭式氦气透平循环与高温气冷堆相结合,是未来高温气冷堆发电技术的潜在发展方向之一。高速机械性能试验是设计与研制氦气透平压气机组的关键环节,能考验电磁轴承支承的透平压气机组的机械旋转性能,为未来机组顺利与反应堆相连接进行热态运行奠定基础。本文设计并分析一种在密闭空间内低密度下进行高速机械性能试验的方案,建立试验系统热工模型,获得了低密度下透平压气机组性能,得到了系统温度场分布,从而确定电机定子温度为试验系统的温度限制条件。对密闭空间试验系统的传热和流动分析表明,在低密度下,存在合理的压力调节范围使得系统散热能力高于发热能力,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确定了低密度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5年S1期)
王乃晶,孙成军[5](2013)在《热交换产品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测试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交换产品是一种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生产工艺要求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过程上的需要的工业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的需要,它被广泛应用在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子能、制药、机械、造船、核电、余热回收、废热回收等各个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3年14期)
邹付熙[6](2013)在《气流反渗隔热墙体热工性能与负荷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节能是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任务是:以最小的能耗代价,实现必要的室内热舒适性,保证足够的卫生条件。建筑节能的研发与工程方向大致在于四个方面——高热工性能的围护结构,以降低通过围护结构形成的负荷;高效率的设备,以降低处理同等负荷的能量消耗;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与手段,以保证系统和设备运行的效率,并保证室内热舒适性与卫生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本文研究一种新型的外墙——气流反渗隔热墙。该墙的核心是在墙体结构中设计了一个由多孔透气材料构成的气流渗透层,其基本工作方式是,结合空调房间的新风及排风需求,通过墙体的渗透层设计,组织排风以渗透方式、反向流过渗透层,最终排向室外。排风气流在多孔材料结构层进行反向渗透时,能有效地将温差作用下传向室内的导热热量,以对流形式反向带出至室外,实现墙体的高效隔热。这种气流反渗隔热机制在大幅度降低外墙负荷的同时,还能答复降低墙体室内侧表面与室内空气的温差,从而提供更好的热舒适性。此外,现代建筑的密闭性越来越高,气流反渗隔热墙构成的排风通道为新风进入室内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保证空气品质。本文详细描述了气流反渗隔热墙的结构及工作模式,并在此为基础上,建立了气流反渗隔热墙的稳态和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利用稳态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影响气流反渗隔热墙传热特性的主要因素。利用非稳态模型,对供冷季气流反渗隔热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包括了热阻、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并将结果与常用的24砖墙及外保温墙进行了比较。此外,通过建立房间空气平衡与墙体传热的耦合模型,进一步计算、分析和比较了上述叁种不同外墙的房间在夏季设计日的房间温度响应特性、外墙负荷特性和热舒适性。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表明:(1)气流反渗隔热墙的传热主要受渗透流速和多孔材料厚度的影响,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随渗透流速和多孔材料厚度增加而增加;(2)相比于24砖墙和外保温墙,气流反渗隔热墙具有相对更高的热阻,同时可以达到趋近于0的衰减系数,在此条件下延迟时间的差异性基本上可以忽略;(3)在房间中,气流反渗隔热墙的开机反应是叁种墙体中最快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始终维持小于1℃的温差;(4)夏季设计日中,气流反渗隔热墙的冷负荷远远低于其余两种墙体,只有24砖墙冷负荷的1/25和外保温墙冷负荷的1/18,节能优势明显。并且气流反渗隔热墙提供了更均匀的室内热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反渗隔热墙具有十分优越的热工性能,与常用墙体相比,外墙负荷得到大幅降低。采用该种外墙的房间,室内温度的开机响应快,对室外综合温度的扰动不敏感,可以实现更加的热舒适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何磊,缪红建[7](2009)在《板翅式换热器的热工性能和压阻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号的板翅式换热器进行热工性能和压阻特性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利用MATALB中的polyfit函数拟合出换热量、空气流量、空气进口温度、空气侧压降以及传热系数随变频器的频率变化关系。可为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船舶》期刊2009年03期)
热工性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外地板辐射采暖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市场中出现的利用耐腐蚀不锈钢波纹管作为加热管的湿式与干式地板辐射采暖,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其热工性能及其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湿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的构造和传热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求解。通过在标准实验室中进行实测,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利用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水温、室内温度、管间距下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供热量和向下传热量,为湿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暖的选型计算提供了依据。同时,研究了不同管材对地暖系统供热量的影响,以及加热管间距、供回水平均温度和管道材质对地板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其次,本文阐述了基于可装配式模块的干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的构造,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对该种干式地板辐射采暖中导热铝板厚度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拟计算为其选型计算提供了依据。再次,本文对不锈钢波纹管的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传统塑料管进行了比较,不锈钢波纹管的阻力损失远大于塑料管。最后,本文从加热构件结构、热工性能和经济性叁方面对湿式不锈钢波纹管、干式不锈钢波纹管以及传统湿式塑料管地板辐射采暖进行了比较,表明了干式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在加热构件结构、热工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型式,为该项技术的优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工性能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毅博.垃圾衍生燃料焚烧飞灰的土工性能与浸出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郭德恒.不锈钢波纹管地板辐射采暖热工性能与阻力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5
[3].李洪凤,马立,王佳妮,付锴.频率特性法现场检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J].绿色建筑.2015
[4].叶萍,丁超,杨小勇,王捷.低密度下氦气透平压气机组高速机械性能试验热工特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
[5].王乃晶,孙成军.热交换产品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测试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
[6].邹付熙.气流反渗隔热墙体热工性能与负荷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7].何磊,缪红建.板翅式换热器的热工性能和压阻特性实验研究[J].船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