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韦利论文-胡迪

亚瑟韦利论文-胡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瑟韦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翻译,文化负载词,适应性选择,“叁维”转换

亚瑟韦利论文文献综述

胡迪[1](2019)在《生态翻译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基于亚瑟·韦利《论语》译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负载词负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其英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大难点。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以亚瑟·韦利翻译的《论语》为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叁维"转换的角度来探讨《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促进中国典籍的英译研究,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08期)

余勇[2](2019)在《格式塔视域下《道德经》英译的诗学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经》短小精悍,虽五千言,却微言大义。自其问世以来,对中西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世纪中期第一个英译本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个英译本出版,各种版本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本文基于格式塔理论探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和辜正坤的《道德经》英译本的诗学接受。格式塔理论强调知觉经验和行为的完整性,主张以格式塔的整体观来研究心理认知现象。文学文本是一个具有完形整体性的格式塔意象。译者通过其认知加工将原文所具有的格式塔意象完形地映射到译语中,从而使原文的知识信息和审美体验完整地再现。本文以格式塔理论为研究范式并结合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译者在传递原文格式塔意象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译者的认知翻译策略。本文试图从文学接受的初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叁个阶段探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发生机制。首先,作者根据格式塔理论中的整体性原则以及图形背景原则对译者如何在接受初始期对原文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式塔意象展开分析。然后,在发展阶段对译者在心理完形压强的趋向下通过召唤结构来填补或保留原文中的意义不确定与空白从而再现原文格式塔意象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探讨了在接受成熟期时中西诗学两种异质存在的融合。在宏观分析后,作者采用了文本细读法以及对比研究法并运用格式塔理论的主要原则从文化负载词、意象层和哲学诠释层叁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韦利和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分析表明,格式塔研究范式有助于译者从词汇的选择,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以及语言整体风格方面把握原文的格式塔质,从而有效地传达原文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语言形式之美。同时以期为以后《道德经》英译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期刊2019-03-01)

尹波[3](2018)在《析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的生态翻译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根据语言、文化和交际叁维转换的原则,研究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的生态翻译原则。从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原则,分析亚瑟·韦利对于《道德经》中字、词、句、篇章等的翻译原则;从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原则,分析亚瑟·韦利对于《道德经》中"道"的概念与西方基督教信仰中的"way"进行的类比与区分;从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原则,分析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的交际需求、交际能力和交际目标,并对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第四章中"帝"的翻译原则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翻译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陶源,周政权[4](2017)在《亚瑟·韦利《猴》的叙事再建构——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瑟·韦利根据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节译的《猴》出版后大受好评,经企鹅等西方出版社多次再版,成功进入西方的文学世界。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韦利英译本及原作的词频、关键词及关键词索引行,从标题、文本素材选择性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研究了韦利对小说《西游记》进行的叙事再建构。在英译本《猴》中,韦利强调了中国宗教哲学思想和民间传说的特点,突出主要人物孙悟空的形象。作品主题鲜明,语言幽默风趣,成功地赢得了西方读者的认可。尽管译作的部分叙事已脱离了原着,但是译本的叙事再建构对中国经典如何走入西方文学世界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杨娟[5](2017)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亚瑟·韦利《道德经》英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翻译研究转向经历了语言学向文化转向,如今正在向生态学转向。在学术界,“生态意识”也越来越受重视。众多学者认为翻译应回归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去,即从生态的角度来去研究翻译问题,以此评价译文优劣。该理论是由中国着名翻译学家胡庚申在生态学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明显跨学科性质的理论研究,生态翻译学借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从“选择”和“适应”的角度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和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诠释翻译现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作为老子最经典代表作,《道德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度,各国学者纷纷将其翻译成不同的译本从而进行研究。本人以英国着名汉学家亚瑟·韦利翻译的《道德经》英译本作为例,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探讨了生态翻译学对该英译本的解释力度。本文首先叙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论文的框架,随后是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对于《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现状,然后论述了本文的理论视角:生态翻译学。本文从适应和选择两个阶段来研究分析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在译者的适应阶段,主要从对源语言文本、生态环境和译者的个人能力这些方面来阐述译者对原文生态环境的适应。在译者的选择阶段,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和译者对源语言文本的翻译风格这四个角度分析译者对原文是如何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研究表明,运用生态翻译学去解读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是完全可行的,正是因为他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所以才能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从而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些许漏洞和不足。例如,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适应”和“选择”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迭的部分。因而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来完善生态翻译学的缺陷。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通过对韦利翻译的《道德经》的英译本进行生态学阐释,从而论证了生态学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度。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翻译过程”,“叁维适应和选择”等分析和研究,确定了以生态翻译学来解释《道德经》英译本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7-06-30)

贾巍[6](2017)在《亚瑟·韦利对《西游记》的改写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游记》的节译本《猴》在西方世界享有极高声望,英国汉学家亚瑟·韦利的翻译对《西游记》在西方文学界的经典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伴随着翻译研究经历“文化转向”,学界对翻译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极为重视。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就是一种改写。他突破了传统形式主义的框架,将翻译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提出了制约译文的叁大因素: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本文利用描述性翻译方法,通过对韦利的节译本《猴》进行个案研究,从改写理论、浦安迪的叙事学理论、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比较参数分析了韦利英译本的改写策略。研究发现韦利对译文的操纵体现在意识形态、诗学以及叙事结构叁个层面。在意识形态上,韦利突出了个人主义,将团队取经故事转换成个人成长小说,弱化孙悟空的缺点,突出了其英雄形象,并将原着的佛教思想改写为西方基督教思想;在诗学上的改写体现在根据西方小说进行人物设定并对人物重新命名,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转换为符合西方文化的术语,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在叙事结构上,韦利将形式松散的章回小说体调整为结构严谨的西方小说体,保留了作品的文学性。论文分析了韦利改写的原因,研究发现对中国经典如何在西方世界传播提供一定借鉴。(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熊俊[7](2017)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诗经·国风》英译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作为人类一项古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诞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文化的土壤,更离不开生态环境。在生态学理论全球热潮下,国国外众多学者也开始从适应、选择、生存等生态学视角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全球认同的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抵制文化霸权,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译介研究的地位更加凸显。本文拟对中国经典古诗民歌集《诗经》中的《国风》的叁个最具代表性的英译本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进行描述性和对比性的探讨和研究,对生态翻译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主要内容作系统的陈述和说明,同时对生态翻译学中的相似类比、概念移植、叁维适应转换研究方法的内容、特点进行阐释,对这些理论的实践性和具体适用范围进行说明,更深入更全面地解读和欣赏《诗经·国风》及其译本。理雅各、亚瑟·韦利、许渊冲的叁个译本诞生于不同的生态翻译环境下,具有强烈的历史烙印及文化色彩,也具有不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这叁个译本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角度比较分析将拓宽对《诗经·国风》及其译本的研究领域,进一步阐释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实践意义,加深生态翻译学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4-01)

贾巍,陶源[8](2017)在《亚瑟·韦利译作《猴》中对孙悟空形象的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瑟·韦利(Arthur Waley)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他的翻译为中国文学作品外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韦利一生中只翻译过一部长篇中国小说,即《西游记》,译作名为《猴》(Monkey)。该文以操纵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韦利的译作《猴》为研究对象,分析孙悟空这个人物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被重新塑造。(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7年04期)

李晖[9](2016)在《“情感之心”与水的象征:亚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拟人化与象征是百回本《西游记》实现寓意形象化的两种主要手段。亚瑟·韦利的英译本《猴》基本放弃了对原着宗教寓意的阐释及其拟人化手段的再现,同时却强调"水"的象征意象,由此形成了新的叙事结构和美学效果。这种翻译策略体现出译者在世界秩序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对生命和现代性的个性化反思。(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16年02期)

肖志兵[10](2016)在《亚瑟·韦利英译敦煌变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变文在中国俗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同时也是敦煌学研究热点。亚瑟·韦利是第一位将其译成英文的翻译家,但他的贡献不仅限于首译变文,还在于他就变文的定义、作者、校注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韦利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和变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选材标准、翻译手段和翻译过程,同时也能很好地解释译文的删节问题。研究韦译变文,不仅可以发掘变文英译的历史,还能彰显韦利对敦煌学的巨大贡献,弥补韦利翻译研究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外语与翻译》期刊2016年01期)

亚瑟韦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经》短小精悍,虽五千言,却微言大义。自其问世以来,对中西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世纪中期第一个英译本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个英译本出版,各种版本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本文基于格式塔理论探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和辜正坤的《道德经》英译本的诗学接受。格式塔理论强调知觉经验和行为的完整性,主张以格式塔的整体观来研究心理认知现象。文学文本是一个具有完形整体性的格式塔意象。译者通过其认知加工将原文所具有的格式塔意象完形地映射到译语中,从而使原文的知识信息和审美体验完整地再现。本文以格式塔理论为研究范式并结合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译者在传递原文格式塔意象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译者的认知翻译策略。本文试图从文学接受的初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叁个阶段探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发生机制。首先,作者根据格式塔理论中的整体性原则以及图形背景原则对译者如何在接受初始期对原文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式塔意象展开分析。然后,在发展阶段对译者在心理完形压强的趋向下通过召唤结构来填补或保留原文中的意义不确定与空白从而再现原文格式塔意象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探讨了在接受成熟期时中西诗学两种异质存在的融合。在宏观分析后,作者采用了文本细读法以及对比研究法并运用格式塔理论的主要原则从文化负载词、意象层和哲学诠释层叁个方面对比分析了韦利和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分析表明,格式塔研究范式有助于译者从词汇的选择,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以及语言整体风格方面把握原文的格式塔质,从而有效地传达原文深刻的哲学内涵和语言形式之美。同时以期为以后《道德经》英译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瑟韦利论文参考文献

[1].胡迪.生态翻译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基于亚瑟·韦利《论语》译本[J].英语广场.2019

[2].余勇.格式塔视域下《道德经》英译的诗学接受[D].武汉纺织大学.2019

[3].尹波.析亚瑟·韦利英译《道德经》的生态翻译原则[J].翻译论坛.2018

[4].陶源,周政权.亚瑟·韦利《猴》的叙事再建构——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杨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亚瑟·韦利《道德经》英译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7

[6].贾巍.亚瑟·韦利对《西游记》的改写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7].熊俊.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诗经·国风》英译本比较研究[D].福州大学.2017

[8].贾巍,陶源.亚瑟·韦利译作《猴》中对孙悟空形象的重塑[J].海外英语.2017

[9].李晖.“情感之心”与水的象征:亚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J].外国文学评论.2016

[10].肖志兵.亚瑟·韦利英译敦煌变文研究[J].外语与翻译.2016

标签:;  ;  ;  ;  

亚瑟韦利论文-胡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