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人论文-李有开

阿细人论文-李有开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细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细人,丧葬经,调查整理

阿细人论文文献综述

李有开[1](2019)在《弥勒彝族阿细人丧葬经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弥勒彝族阿细人丧葬经是毕摩口头传唱的口传经籍,承载着阿细人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信息,是蕴含丰富信息的彝族百科全书。经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其内容主要有古代的吹打、谈情说爱、生娃、找棺材、备丧礼食物、棺材罩、不祥之兆、找麻地、分开、礼物、接礼物、天亮等十二个仪式内容。现对其主要内容作初步整理和概述,以期为阿细人丧葬经调查整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昱岿[2](2019)在《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师的边疆教育实践——以云南彝族阿细人为个案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政府推行边疆教育把少数族群整合入国家之内,以达到培养其国族意识的目的。边疆教育的推行离不开少数民族教师的一线实践。本研究以民国时期云南彝族阿细人教育为个案,运用档案文献法及口述史方法,考察边疆教育推行过程中彝族阿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行动,从微观和基础层面更丰满、更全面、更具有立体感地反映边疆教育贯彻实施的历史图景。这群无名的少数民族教师身体力行,躬耕实践,默默奉献,为兴办学校、开启民智、觉醒族群、作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饶梦迪[3](2019)在《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民族志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推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在少数民族文化对外宣传和交流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研究类文本,少数民族民族志的英译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这一英译活动时,译者要做到最大程度上保留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并让译文获得更多的受众读者。然而,如何保持原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难题。本报告选取了《火的祭礼:阿细人密祭摩仪式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中的第一章作为翻译对象。该书是关于阿细族祭火仪式的民族志,其中所选章节详细介绍了这一宗教仪式的全过程,内含大量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具有翻译的价值。同时,文中多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这就给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报告选择了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四步骤理论作为指导,从翻译的动态过程出发,将翻译分为信任(译前)、侵入和吸收(译中)和补偿(译后)叁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译者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等层面选择的翻译策略,并从每个层面探讨了不同文本特征的翻译技巧。通过分析,译者发现在翻译少数民族的民族志时每个阶段都是环环紧扣的,并且译者的自身因素会影响译文的翻译质量和效果。希望通过本报告为少数民族研究类文本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4)

刘武[4](2018)在《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基于文献分析及观察等方式,对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进行相关研讨,旨在切实推动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体育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8年34期)

陈昱岿[5](2018)在《强迫教育中的政府推行与人民回应——民国时期云南阿细人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政府加强制度化教育对边民的整合力度,在彝族阿细聚居区,以训令、指令、视察、督办、坐催、羁押等多种手段动员和贯彻执行强迫教育,阿细人则以踊跃参与、拒送子女入学、抵制学款、变相入学、退学等不同方式做出回应。本文以地方教育档案及口述资料为基础,考察民国时期云南彝族阿细聚居区强迫教育推行的历史过程,分析国家权力在少数民族基层社会中的实践,并以此为线索探究阿细乡村学校教育缓慢发展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刘婷[6](2018)在《传统仪式、文化象征与经济发展——基于云南起飞村彝族阿细人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细是我国彝族的一个支系,现聚居于云南省弥勒市西山区。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二月初二,云南省起飞村的彝族阿细人都会举行祭密枝活动、祭火仪式及狂欢仪式。从这些仪式中探知,彝族阿细人的经济发展与其传统仪式中的文化象征具有联动关系。仪式习俗等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彝族阿细人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其传统文化的价值,以促进其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黄静华,苟正霞[7](2017)在《多元群体的协商和共享——彝族阿细人“先基”传统的当代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时语境中,彝族阿细人"先基"传统的传承正遭逢着变迁。在本土和外部力量的互动之中,"先基"传统的部分传承空间逐渐开放于他者;除师徒制度外,传承主体的培育还在会员组织的面向上展开;经由书面文本和现代录音技术的辅助,"口头演唱"的方式在延续;在传唱群体拓展的同时,部分主体对所叙之事呈现出理解陌生化和娱乐化的趋向。传承意味着共享愿景的尝试和实现,这包括多元主体对"先基"演述的观赏、想象和了解,以及对"先基"歌唱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此过程中如何葆有民众主体的权利平等和意志自由,应当被各方所重视和思考。(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方征[8](2015)在《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等方法,对位于云南省弥勒县的彝族山村可邑村进行了文化生态及体育产业化开发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节日是可邑村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摔跤、阿细跳月、祭祀仪式等活动更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识。可邑村传统体育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国富[9](2014)在《彝族阿细人的丧葬习俗》一文中研究指出彝族阿细人的思想意识当中,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由灵魂支配着。灵魂一旦离开了人体,人就死亡了。而人在生前积善或衰老病死的为善终,其灵魂可以顺利进到天府、灵界。阿细人十分孝顺、尊重老人,崇敬祖先,所以60岁以上的老者一般在生前就已做好了棺木,并上好漆摆着。凡遇老人病重,子女须昼夜守候,服侍左右,老人一落气,家人要杀猪宰牛宰羊,设置祭堂。出殡之夜,死者的孝男孝女要请"细乐、唢呐、鼓号"队来演奏,孝子贤孙要守在棺材两侧(本文来源于《今日民族》期刊2014年08期)

石光兰[10](2014)在《浅谈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祭火神节》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神话语境中的阿细祭火 虽说彝族阿细人的祭火神节主要祭祀的是被阿细人称为“木邓”的火神,但从祭祀过程中男子身上用5色土所涂抹的形状、颜色及整个祭祀火的过程,我们都能探寻到太阳神话的起源,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阿细人的“木邓赛禄”是一种远古阿细先(本文来源于《红河日报》期刊2014-04-12)

阿细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边疆教育把少数族群整合入国家之内,以达到培养其国族意识的目的。边疆教育的推行离不开少数民族教师的一线实践。本研究以民国时期云南彝族阿细人教育为个案,运用档案文献法及口述史方法,考察边疆教育推行过程中彝族阿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行动,从微观和基础层面更丰满、更全面、更具有立体感地反映边疆教育贯彻实施的历史图景。这群无名的少数民族教师身体力行,躬耕实践,默默奉献,为兴办学校、开启民智、觉醒族群、作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细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有开.弥勒彝族阿细人丧葬经调查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9

[2].陈昱岿.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师的边疆教育实践——以云南彝族阿细人为个案的考察[J].教育学术月刊.2019

[3].饶梦迪.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民族志的英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4].刘武.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探讨[J].中华少年.2018

[5].陈昱岿.强迫教育中的政府推行与人民回应——民国时期云南阿细人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

[6].刘婷.传统仪式、文化象征与经济发展——基于云南起飞村彝族阿细人的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7].黄静华,苟正霞.多元群体的协商和共享——彝族阿细人“先基”传统的当代传承[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

[8].方征.可邑村彝族阿细人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

[9].张国富.彝族阿细人的丧葬习俗[J].今日民族.2014

[10].石光兰.浅谈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祭火神节[N].红河日报.2014

标签:;  ;  ;  

阿细人论文-李有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