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环境论文-子涛

洞穴环境论文-子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洞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环境容量,旅游容量,燕子洞,洞穴旅游

洞穴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子涛[1](2019)在《洞穴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建水燕子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云南建水燕子洞为研究对象,在对现有洞穴旅游容量测算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燕子洞CO2含量、温度、湿度的实地测量,测算出燕子洞的综合旅游环境日容量为42 667人次。并提出建立洞穴旅游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加强品牌建设与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创新洞内旅游项目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燕子洞的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与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5期)

田宁[2](2019)在《豫西现代岩溶洞穴碳同位素演化过程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所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洞穴石笋作为一种古气候记录的地质载体,有丰富的代用指标,如氧碳稳定同位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Ca、Mg、Ba、Sr)及其比值,可以提供诸如降水、植被演化、水文地质等多种古环境信息。而且,石笋因其精确定年、广泛分布、气候代用指标丰富、外界干扰微弱等优势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石笋形成过程复杂,各种代用指标具有多解性和复杂性,特别是氧碳稳定同位素的机理及其环境意义尚不清楚,所以需要通过洞穴现代监测探究碳同位素的变化机理。本文对河南省西部栾川县鸡冠洞进行了为期9年的持续监测,从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昼夜),不同空间尺度上(植被—土壤—地下水—现代沉积物)等稳定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地球化学背景、大气环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δ~(13)C_(DIC))、洞穴CO_2浓度变化等因素分析其控制机制及环境意义;并结合研究区华西秋雨的发生情况,以及本团队采自毗邻洞穴东石崖洞的近200年季节分辨率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控制机制,并将现代洞穴监测研究与石笋δ~(13)C进行相互印证。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鸡冠洞上覆植被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1‰~-23.2‰(平均值为-25.9‰);其上覆土壤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5‰~-13.5‰(平均值为-16.6‰),洞内两处滴水δ~(13)C_(DIC)平均值分别为-12.9‰、-12.1‰,滴水对应现代沉积物δ~(13)C_(DIC)平均值分别为-9.2‰、-10.6‰,碳同位素在植被-土壤-洞穴水-现代沉积物的运移过程中是逐级富集的,具有一致的同位素分馏规律,现代沉积物能够响应洞外环境变化。(2)洞穴水δ~(13)C_(DIC)受土壤CO_2浓度、洞穴空气CO_2浓度、洞穴滴水滴速、洞穴水在管道中运移的水岩作用时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雨季偏轻,旱季偏重。雨季δ~(13)C_(DIC)平均值-11.8‰,旱季平均值-10.6‰。在昼夜尺度的变化上,洞穴水δ~(13)C_(DIC)有一定的昼夜变化特征,受CO_2脱气作用的影响,大致呈现出白天偏轻,夜间偏重的变化规律。(3)拉尼娜年“华西秋雨”较常年偏强,2011年拉尼娜年远源(印度洋)水汽输送偏多,使秋季洞穴滴水和现代沉积物δ~(18)O较常年偏轻,分别为-10.1‰、-10.5‰。同样洞穴滴水δ~(13)C_(DIC)响应“华西秋雨”影响,在2011年10月份较常年偏负,为-12.8‰。通过对鸡冠洞滴水和现代沉积物δ~(13)C分析,发现其可能通过响应降水来间接的响应ENSO等大气环流的影响。(4)通过现代监测的印证,东石崖洞石笋δ~(13)C可以反映外界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别是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记录。大气环流对现代监测过程的影响也会体现在石笋上来,用石笋重建高分辨率碳同位素记录中应该考虑ENSO事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1)

夏凤鸣[3](2019)在《MIS11阶段洞穴环境演化的落水洞石笋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轨道尺度上的气候波动,短尺度气候系统内部振荡规律直接涉及当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环境问题,其内部驱动与太阳辐射间的耦合机制成为当前古气候学界研究的热点。基于有限的古气候载体,MIS11阶段的千年尺度事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亚洲典型季风区湖北省落水洞一支石笋(编号:LS33)15个U/Th年代和721组δ18O、δ13C数据及微量元素记录,重建MIS11阶段(435.99~365.12ka BP)平均分辨率约70年的亚洲夏季风演化序列。与同区域叁宝洞、金佛洞石笋δ18O记录对比显示,叁者在轨道尺度上的长期演化趋势及千年尺度事件方面均呈现良好的对应性,表明大区域尺度下的大气环流对亚洲夏季风强度的趋同控制,LS33石笋δ18O记录反映亚洲夏季风强度变化。石笋δ13C具有复杂的响应性,在重建第四纪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将δ13C与δ18O记录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演化趋势、高频振荡及轨道尺度周期旋回上均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相反,δ13C与LR04冰量曲线较为一致,说明轨道尺度上石笋δ13C受控于全球温度变化而非降水。去除轨道趋势的δ18O与δ13C记录在千年尺度上的强耦合关系,表明氧碳同位素可能受控于相同的气候驱动因子。支持了 δ13C在千年尺度上可能代表土壤有效湿度影响下的土壤CO2产率的观点。将千年尺度事件与地球内部驱动机制的联系延伸到MIS11期内部MIS11a与MIS11c。通过与其他地质记录对比发现,MIS11a期间石笋δ18O记录的弱季风事件在总体变化模式与南极EDC冰芯记录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性,支持了南北两极气候变化的反相位关系。同时利用Matlab小波分析和EEMD分析方法,结果显示MIS11a期间千年尺度周期较为明显,如2ka,3~4ka,以及信号较弱的6ka。MIS11c阶段存在1ka、2~4ka周期,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及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分析的周期较为一致,说明千年尺度季风演化可能是在外部不同时期太阳辐射量下受到气候系统内部驱动因素(如全球冰量等)的影响。进一步将LS33、LS26及25-45万年来叁宝洞石笋Res-δ18O数据与Sima模拟结果对比,两者间的一致性表明:中等冰量或间冰阶-冰阶条件下,DO事件频繁发生,地球内部冰量条件对石笋δ180记录的千年尺度事件演化具有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9-03-30)

李承义,张朝晖,吴金,李小芳[4](2019)在《天坑洞穴群苔类群落分布规律与环境因子关系——以贵州猴耳天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天坑内洞穴苔类群落分布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天坑内洞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步骤。本研究以贵州猴耳天坑不同深度4个洞穴苔类群落为对象,进行了苔类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α和β多样性分析、苔类和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猴耳天坑洞穴内苔类群落组成单一,多为单优势种或双优势种群落。垂直方向上,猴耳天坑洞穴苔类群落物种数随天坑深度加深呈增加趋势。经交叉验证,天坑内4个洞穴苔类群落呈现梯度性分布,可分成叁类,Ⅰ:天坑中部洞穴群落;主要为艳绿光苔(Cyathodium smaragdi-num)+花叶溪苔(Pellia endiviifolia)+叉钱苔(Riccia fluitans)群落。Ⅱ:天坑中下部洞穴群落;主要为艳绿光苔(Cyathodium smaragdinum)+叉钱苔(Riccia fluitans)群落。Ⅲ:天坑底部洞穴群落;主要为花叶溪苔(Pellia endiviifolia)+小蛇苔(Conocephalum japonicum)+毛地钱(Dumortiera hirsuta)群落。水平方向上,万亩梯田洞穴苔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其群落物种组成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群落环境异质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天乐堂洞穴苔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其环境异质性变化保持一致,群落物种多样性先减小后增加,群落环境异质性先减小后增大。典范对应分析显示,苔类群落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分布受到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梯度性影响,3个环境因子的不同组合影响苔类群落的多样性(第一轴解释量45.89%,第二轴79.28%,P<0.05)。(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陶红梅,杨卫诚,温清[5](2018)在《洞穴环境因子对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贵州松桃神女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女洞是位于贵州松桃县的一个典型喀斯特洞穴,由于洞口已有一部分被旅游开发,为了能较详细地记录该洞穴的动物资源状况,了解洞穴环境条件与洞内动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及部分环境因子对洞穴动物空间分布的影响,2016年7月,在贵州松桃神女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共采获动物标本645号,土壤样本9份(250 g/份),并对空气温湿度及CO、CO2、O2、H2S 4种气体的含量进行现场测定。动物标本经鉴定,隶属3门8纲13目24科37种。斑灶马(Diestrammena marmorata)为优势种,占整个类群的67.60%。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洞穴土壤中重金属Pb、Cd的含量,原子荧光法测定Hg、As的含量,并对这4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估,结果显示,Hg污染严重,含量超出中国土壤背景值,综合污染指数远远超过重度污染等级线。结合多样性指数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该洞穴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洞穴动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度指数C与空气中H2S含量呈现显着相关关系;最大多样性H'max与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洞穴动物的空间分布状况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唇足纲(Chilopoda)、两栖纲(Amphibia)和哺乳纲(Mammalia)的动物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小,且与空气中CO2和土壤中铅的含量成正相关;蛛形纲(Arachnoidea)的分布与O2含量呈正相关;倍足纲(Diplopoda)喜生活在较潮湿的地方;腹足纲(Gastropoda)的分布与空气中H2S的量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杨丛宁,张戈,刘思昭,刘晓,王恒伟[6](2018)在《大连金远洞更新世洞穴红色堆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S13320型的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对金远洞洞穴堆积物进行粒度分析,所测得的数据用Grapher软件绘制堆积物粒度频率曲线,计算粒度参数,以此来研究金远洞更新世洞穴红色堆积物的粒度特征并推断沉积环境.金远洞洞穴堆积物粒度组成中,粉砂含量最高,为优势粒组,平均值为50.14%,其中细粉砂含量高于粗粉砂含量;黏粒含量次之,砂含量最少.样品粒度频率呈多峰态.通过粒度参数计算,推测洞穴红色堆积物的沉积环境以风力沉积为主,后经流水搬运,但堆积物的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反映了搬运的水动力较弱.物质来源主要受气候的影响,环境干冷时以近源沉积为主,环境温暖湿润时以远源沉积为主.(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8年06期)

云媛[7](2018)在《喀斯特洞穴系统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暖、大气中CO_2等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降水量的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等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喀斯特洞穴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黑暗,洞穴生态系统缺乏直接来自光合作用的有机质,加上地理位置相对隔离等,喀斯特洞穴通常被认为是陆地上一种寡营养的极端生态系统。洞穴石笋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利用洞穴石笋中的地球化学指标和类脂物指标可以实现对古环境的重建工作,进而从长时间尺度上讨论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但这急需现代过程监测工作的验证和支持。同时,喀斯特洞穴内CO_2浓度普遍偏高,是研究微生物生态系统响应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天然实验室。最近有研究发现在洞穴这个黑暗的寡营养环境中也有自养微生物的存在,并有可能参与洞穴CO_2的同化过程,但洞穴中的微生物功能群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却十分匮乏,限制了人们对全球变化下洞穴微生物群落环境响应的认识。为了全面探明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选取湖北清江和尚洞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6S rRNA分子克隆、高通量测序、Biolog微生物代谢系统、微宇宙培养、cbbL功能基因(CO_2固定途径卡尔文循环中核心酶RuBisCO的编码基因)的核酸稳定同位素(DNA-SIP)及磷脂脂肪酸稳定同位素(PLFA-SIP)等技术,对洞穴各个生境中的微生物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滴水和石笋中微生物群落分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及固定CO_2微生物功能群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以期共同揭示洞穴微生物对以温度、降水和温室气体浓度升高为特征的环境变化指示意义。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揭示了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生境特异性,证实pH和TOC对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上覆土壤中的特异类群是Acidobacteria、Verrucomicrobia和Planctomycetes,且在酸性环境中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较低;Nitrospirae、Gemmatimonadetes、Firmicutes和Chloroflexi是洞穴沉积物中的特殊类群;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分别在风化岩壁及洞穴滴水中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组成在空间分布的差异主要受pH和TOC的影响,暗示全球变化如酸雨的增强将会对微生物群落以及多样性造成重要影响。二、发现洞穴滴水微生物群落及代谢功能对温度和降水具有很好的响应洞穴滴水中的总细胞和活细胞数随暴雨和持续性降雨有很强的增高趋势,且无光带和弱光带滴水细菌群落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门,但由于不同滴点水动力不同,对亲水性和疏水性不同的微生物形成一定的选择作用,从而形成了在纲级别以下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差异。洞穴无光带滴水中的细菌群落表现出季节变化,且与宜昌地区温度变化显着相关。γ-变形菌纲做为优势类群与温度变化极显着负相关且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秋冬季节相对丰度高、春夏季节低;同时γ-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与多种代谢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与脂类代谢、萜类和聚酮化合物代谢和外源性物质降解和代谢显着正相关,与酶家族和糖类代谢显着负相关。洞穴弱光带滴水中虽然也以γ-变形菌纲为主,但其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优势细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季节性差异与宜昌地区的月平均降水量紧密相关;同时,洞穴弱光带滴水中细菌群落代谢功能具有季节性变化,并且这种代谢能力的季节性变化与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的季节性变化显着正相关,与假单胞菌属显着负相关。叁、发现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物表面微生物指示类群有望成为指示环境变化的新指标对干湿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物表面微生物膜、洞穴空气、滴水以及两个全新世湿润气候和干旱气候时期的HS4石笋样品进行的高通量测试结果显示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摩拉氏菌科(Moracellaceae)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湿润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物表面的指示类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是干燥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物表面的独特类群。同时这些指示类群在两个全新世湿润气候和干旱气候时期的HS4石笋样品中得到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力地表明,微生物指示类群作为洞穴系统中古水文新指标的潜力,为研究洞穴古环境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四、确证了洞穴系统中参与CO_2固定的微生物类群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孢杆菌等,且其固碳能力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洞穴岩壁中参与固定CO_2的自养微生物类群主要为细菌,6种固定CO_2途径中以卡尔文循环(CB)途径为主,洞穴沉积物则以HP/HB途径为主。洞穴中参与CO_2固定的类群可能主要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其中变形菌门类群较多,主要包括γ-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伯克氏菌目和假单胞菌属。随着CO_2浓度的增加,i15:0、16:0、i17:0表征的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cy19:0表征的伯克氏菌的Δδ~(13)C值随有增大的趋势,暗示这些微生物类群的固定CO_2能力随着CO_2浓度增高而增强,在碳酸盐地区寡营养洞穴的碳循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总之,本文一方面创新性地提出现代洞穴生境中响应温度和降水的微生物指标,为古气候指标的建立及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阐明了寡营养碱性洞穴生态系统中参与CO_2同化过程的自养微生物功能群及其对CO_2浓度的响应,为揭示喀斯特区域碳循环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实验证据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11-01)

汪炎林,李坡,黎有为,周忠发,易武英[8](2018)在《岩溶洞穴负离子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关系分析:以天缘洞与水帘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被列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空气污染物降解与人类健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使用DLY-3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对红果树景区的天缘洞与水帘洞的负离子浓度及洞穴环境进行监测,并通过GIS工具及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缘洞与水帘洞内负离子均高度富集在水体以及部分低洼处,其中,水帘洞瀑布处负离子浓度最高,最高值达到34 000个/cm~3;洞外负离子浓度较低,最低值只有630个/cm~3;负离子的产生与富集,与水环境及气流交换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同洞穴环境有关系,但不同的洞道系统,其相关性也有差异;CO2与负离子的形成与赋存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两者可能是易受气流交换、洞穴封闭程度等影响的个体。(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李维杰,王建力,王家录,黄定军[9](2018)在《贵州纳朵洞洞穴滴水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研究团队对贵州纳朵洞3处滴水点和1处池水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水文年的监测和实验分析,并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各个滴水点的时空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洞穴滴水对外界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机制。(1)洞穴滴水类型的不同导致对外界大气降水的响应机制存在差异,D4和D8为常年性滴水,响应较慢,D7为季节性滴水,响应较快。p H和电导率变化趋势大致相似,总体表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特点,3处滴水点水中的CO2浓度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呈现出夏季浓度高,冬季浓度低的特点,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期大约为2个月,这与洞穴外界大气温度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有关。(2)D4、D8、D7滴水点的土壤和岩层厚度逐渐递减,导致水-土-岩反应时间也随着减少,3处滴水点Ca~(2+)、Mg~(2+)、Ba~(2+)、Sr~(2+)的浓度变化也表现出逐级递减的特点,DC池水点由于夏季洞内CO2浓度较高,致使水中p H偏低,继续溶解下部基岩,进而致使水中Ca~(2+)的浓度偏高。(3)滴水点中Ca~(2+)、Mg2、Ba~(2+)、Sr~(2+)的浓度变化特征总体上表现随着降水的增加,浓度逐渐上升,雨季高于旱季的特点。在5月~10月份雨季期间,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各个滴水点Mg/Ca比值处于下降阶段,而在11月至次年4月旱季期间,随着降水量的减少,Mg/Ca比值处于增加阶段。(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08期)

吴夏,潘谋成,曹建华,朱晓燕,张美良[10](2019)在《开放洞穴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桂林凉风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桂林凉风洞洞穴内、外温湿度、pCO_2进行连续高频监测,发现洞穴温度受大气度温影响呈现出季节性变化规律。由于受到洞穴结构的阻隔作用影响,洞穴由外向里的温度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并且响应的时间存在季节性差异。监测数据表明:洞穴内部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幅度明显低于洞外气温变化幅度。比较洞内、外温度的时间序列发现,在季节尺度上洞穴温度升温阶段滞后时间长(与外部通风的气温流动交换慢),降温阶段滞后时间短(与外部通风的气温流动交换快,呈现突变特征),这可能与不同季节洞穴内部结构的"缓冲作用"的强弱变化有关。该洞穴空气中pCO_2存在明显的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且外界大气环境季节性变化和洞穴上覆动植物的季节性活动,使得洞穴pCO_2主控因素也存在季节性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3期)

洞穴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所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洞穴石笋作为一种古气候记录的地质载体,有丰富的代用指标,如氧碳稳定同位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Ca、Mg、Ba、Sr)及其比值,可以提供诸如降水、植被演化、水文地质等多种古环境信息。而且,石笋因其精确定年、广泛分布、气候代用指标丰富、外界干扰微弱等优势在近2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石笋形成过程复杂,各种代用指标具有多解性和复杂性,特别是氧碳稳定同位素的机理及其环境意义尚不清楚,所以需要通过洞穴现代监测探究碳同位素的变化机理。本文对河南省西部栾川县鸡冠洞进行了为期9年的持续监测,从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昼夜),不同空间尺度上(植被—土壤—地下水—现代沉积物)等稳定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结合研究区地球化学背景、大气环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和δ~(13)C_(DIC))、洞穴CO_2浓度变化等因素分析其控制机制及环境意义;并结合研究区华西秋雨的发生情况,以及本团队采自毗邻洞穴东石崖洞的近200年季节分辨率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控制机制,并将现代洞穴监测研究与石笋δ~(13)C进行相互印证。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鸡冠洞上覆植被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1‰~-23.2‰(平均值为-25.9‰);其上覆土壤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5‰~-13.5‰(平均值为-16.6‰),洞内两处滴水δ~(13)C_(DIC)平均值分别为-12.9‰、-12.1‰,滴水对应现代沉积物δ~(13)C_(DIC)平均值分别为-9.2‰、-10.6‰,碳同位素在植被-土壤-洞穴水-现代沉积物的运移过程中是逐级富集的,具有一致的同位素分馏规律,现代沉积物能够响应洞外环境变化。(2)洞穴水δ~(13)C_(DIC)受土壤CO_2浓度、洞穴空气CO_2浓度、洞穴滴水滴速、洞穴水在管道中运移的水岩作用时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雨季偏轻,旱季偏重。雨季δ~(13)C_(DIC)平均值-11.8‰,旱季平均值-10.6‰。在昼夜尺度的变化上,洞穴水δ~(13)C_(DIC)有一定的昼夜变化特征,受CO_2脱气作用的影响,大致呈现出白天偏轻,夜间偏重的变化规律。(3)拉尼娜年“华西秋雨”较常年偏强,2011年拉尼娜年远源(印度洋)水汽输送偏多,使秋季洞穴滴水和现代沉积物δ~(18)O较常年偏轻,分别为-10.1‰、-10.5‰。同样洞穴滴水δ~(13)C_(DIC)响应“华西秋雨”影响,在2011年10月份较常年偏负,为-12.8‰。通过对鸡冠洞滴水和现代沉积物δ~(13)C分析,发现其可能通过响应降水来间接的响应ENSO等大气环流的影响。(4)通过现代监测的印证,东石崖洞石笋δ~(13)C可以反映外界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别是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记录。大气环流对现代监测过程的影响也会体现在石笋上来,用石笋重建高分辨率碳同位素记录中应该考虑ENSO事件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洞穴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子涛.洞穴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建水燕子洞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2].田宁.豫西现代岩溶洞穴碳同位素演化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西南大学.2019

[3].夏凤鸣.MIS11阶段洞穴环境演化的落水洞石笋记录[D].南京师范大学.2019

[4].李承义,张朝晖,吴金,李小芳.天坑洞穴群苔类群落分布规律与环境因子关系——以贵州猴耳天坑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9

[5].陶红梅,杨卫诚,温清.洞穴环境因子对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贵州松桃神女洞为例[J].动物学杂志.2018

[6].杨丛宁,张戈,刘思昭,刘晓,王恒伟.大连金远洞更新世洞穴红色堆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地质与资源.2018

[7].云媛.喀斯特洞穴系统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18

[8].汪炎林,李坡,黎有为,周忠发,易武英.岩溶洞穴负离子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关系分析:以天缘洞与水帘洞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9].李维杰,王建力,王家录,黄定军.贵州纳朵洞洞穴滴水微量元素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J].科技通报.2018

[10].吴夏,潘谋成,曹建华,朱晓燕,张美良.开放洞穴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桂林凉风洞为例[J].中国岩溶.2019

标签:;  ;  ;  ;  

洞穴环境论文-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