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投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愿景,自我判断,自我优势
投射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娟,林凡瑞[1](2019)在《别让“投射效应”伤了学生的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将自己的喜好、情感、特点等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一些教师受"投射效应"的影响,动辄把自己的愿景强加于学生;把自己的判断推及于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嫁接于学生……让情感带有片面性,让认知缺乏客观性,让事实笼罩臆断性……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公正心。(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7期)
储朝晖[2](2019)在《杜威与陶行知:走出“投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陶行知与杜威的交往始于1915年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陶行知逝世杜威发来唁电。陶行知从杜威那里获得思想和理论启发,在中国推行平民教育,创建晓庄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创新。全方位、多视角考察和辨析显示,杜威与陶行知在思想理论上的基本关系是原理与应用。杜威对陶行知思想和事业的影响都是关键性的,没有杜威来华,陶行知和杜威其他中国学生的人生将有所不同。他们在事业上相互支持与激励,成为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价值取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共同体,大大增强了中国教育的现代性,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张军[3](2018)在《投射效应的教学影响及对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投射效应的认知原理出发,分析投射效应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投射效应可能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难点和认知过程的认识,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以此从教学实例出发,探讨克服投射效应负面影响的教学措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本文来源于《化学教与学》期刊2018年08期)
宋京霖[4](2017)在《反思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投射效应——以公共行政的责任机制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随着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政府不再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唯一主体,也不再垄断公共物品的提供,私主体常常与公共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权,承担公共职能。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随之多样化。尤其体现在基层社会管理领域,这种多样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产生了"直接协商式的多元政治过程"。~①如在欧洲,网络化(本文来源于《行政法论丛》期刊2017年01期)
赵明玥[5](2016)在《从草间弥生看投射效应与需要层次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曾经一段时间接触教育方面的课程,在我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的时候,我对老师讲到的"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投射效应"深有感触,联想到了之前很受追捧的草间弥生和她的作品,下面我将浅析一下投射效应、需要层次理论以及草间弥生本人和她的创作,以及这些在教育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3期)
吴宾,赵清[6](2014)在《心理学效应启示录(叁) 权威效应&投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权威效应(Authority effect)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老师,授课的时候由于口误,讲错了一个知识点。学生虽然有疑惑,但由于老师的权威性,学生将错就错。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全班学生都在该知识点的问题上犯了错误。一位学校领导,开班主任例会的时候讲了很多班级工作的方法和具体措施。但其中有一些是不适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的。可由于权威效应,班主任生搬硬套,导致了班级管理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西部》期刊2014年40期)
孟凡圣[7](2014)在《浅析投射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投射效应能增强情感力量与心理力量,既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行为驱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应用投射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自主参与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情感价值观。一、投射效应定义唐诗中多描写古寺风景,且所写景物都是日常所见的。有人会问:古寺中游人颇多,为什么只有诗人才能捕(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中)》期刊2014年08期)
秦雪晴,陈雪璐,杨鸽,刘晨英[8](2014)在《低自尊大学生不同情绪启动下的投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从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四个方面对低自尊个体和高自尊个体之间心理特征差异进行探讨。本研究以积极、中性和消极视频为实验材料,采用语句完成投射测验,探讨低自尊大学生不同情绪启动下的投射效应。本实验证实不同情绪启动对被试的投射效应产生极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4年12期)
[9](2013)在《投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投射效应】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常受自身特点影响,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自己经常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很自恋。(本文来源于《初中生》期刊2013年31期)
谢小女[10](2013)在《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投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前预习是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上课前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初步熟悉课文内容,不断提高独立阅读、理解和欣赏课文的水平,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来源于《教师博览(科研版)》期刊2013年07期)
投射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陶行知与杜威的交往始于1915年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陶行知逝世杜威发来唁电。陶行知从杜威那里获得思想和理论启发,在中国推行平民教育,创建晓庄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创新。全方位、多视角考察和辨析显示,杜威与陶行知在思想理论上的基本关系是原理与应用。杜威对陶行知思想和事业的影响都是关键性的,没有杜威来华,陶行知和杜威其他中国学生的人生将有所不同。他们在事业上相互支持与激励,成为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价值取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共同体,大大增强了中国教育的现代性,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投射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孙秀娟,林凡瑞.别让“投射效应”伤了学生的心[J].教学与管理.2019
[2].储朝晖.杜威与陶行知:走出“投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
[3].张军.投射效应的教学影响及对策探析[J].化学教与学.2018
[4].宋京霖.反思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投射效应——以公共行政的责任机制为视角[J].行政法论丛.2017
[5].赵明玥.从草间弥生看投射效应与需要层次理论[J].艺术品鉴.2016
[6].吴宾,赵清.心理学效应启示录(叁)权威效应&投射效应[J].中国西部.2014
[7].孟凡圣.浅析投射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
[8].秦雪晴,陈雪璐,杨鸽,刘晨英.低自尊大学生不同情绪启动下的投射效应研究[J].学理论.2014
[9]..投射效应[J].初中生.2013
[10].谢小女.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投射效应[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