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加工机床论文-田甜,曹岩,黄亮,贾峰

电解加工机床论文-田甜,曹岩,黄亮,贾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解加工机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动机叶片,电解加工,间隙流场,有限元仿真

电解加工机床论文文献综述

田甜,曹岩,黄亮,贾峰[1](2019)在《基于卧式电解机床加工叶片的流场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电解加工过程中流场稳定性对叶片加工精度影响的问题,本文根据电解加工卧式机床结构设计工装夹具,基于加工间隙的流场,分别对流道进液口不同尺寸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仿真可以看出当电解液进液口大于加工间隙时,间隙流场内压力分布均匀,间隙内电解液流速提高,保证了流场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3期)

孙伦业,陈浩,王晖,付志波[2](2019)在《基于变密度法的电解加工机床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复杂型面/型腔零件电解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开展了可实现直线和旋转复合进给运动的卧式电解加工机床的优化设计工作。使用UG软件对卧式机床进行叁维建模,并将简化后的机床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静力学分析,依据变形分布云图和应力分布云图分析机床结构刚度;对运动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确定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考虑结构工艺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再设计,实现了机床的轻量化设计目标。所研制出的电解加工机床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伦业,付志波,王龙[3](2019)在《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航空制造领域复杂零件的加工难题,针对研制的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开发了基于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和PMAC(programmable multi-axles controller,可编程多轴控制器)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开发环境LabVIEW平台,遵循模块化设计思路,采用ActiveX自动化技术和CLF(call library function,调用库函数)节点设计了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调用PMAC运动控制卡中的服务程序PmacServer,实现上位机与PMAC运动控制卡之间的功能交互。为了验证该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响应迅速,运行稳定,人机交互界面易于操作;机床运动误差控制在-5~5μm内,重复定位误差小于2.3μm,能够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电解加工精度要求。研究结果在电解加工领域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可以为新一代高性能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伦业,王晖,汪小路,付志波[4](2019)在《基于PMAC卡的电解加工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整体叶盘通道的加工要求,以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机床加工位置旋转回零原理,设计了旋转回零方案,基于PMAC运动控制卡,建立了全闭环控制系统,驱动器采用转矩模式,通过调用TurboPMAC2的回零功能模块编写了运动程序,并利用LABVIEW语言开发环境设计了旋转位置回零控制程序,最后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响应迅速、运行可靠,电解加工机床C轴实现了在不同角度下的精确旋转回零运动,为开展高精度的电解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昌建,王福元[5](2018)在《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人机界面的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出一套叶片加工机床的工作流程。基于西门子840Dsl数控系统,利用Operator Programming Package编程包开发出一套适用于该机床的人机界面,扩展了叶片加工机床的功能。开发出的界面功能齐全,结构简单,方便了机床操作人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8年36期)

孙伦业,王晖,张星光,王龙,周庆宏[6](2018)在《基于PMAC与LabVIEW的多轴联动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解加工机床低速进给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运动要求,采用PC+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使用Lab VIEW作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对多轴联动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开发,设计了人性化的操作界面。通过对PMAC控制卡PID控制原理的分析,对系统的稳态响应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控制系统跟随误差较小、响应迅速、控制过程稳定,有效地提高了电解加工机床的性能,能够满足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加工要求。(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8年07期)

张传运,陈晓磊,刘桂贤,张永俊[7](2018)在《数控电解铣削加工机床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医疗等领域内一些中小尺寸零件复杂曲面和窄深型腔的加工需求,研制了数控电解铣削加工机床,包括:设计了带X/Y/Z移动和C轴旋转的4轴联动机床结构,可实现2μm的重复定位精度;开发了具有快速短路响应及泄能模块的高频脉冲电解电源,并能够与电解机床控制系统实时通信;订制了过滤精度0.5μm,压力、温度可调可控的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最后以实例进行验证,采用圆柱电极以电解铣削方式在304不锈钢上加工出宽1.4mm、深8mm、R_a0.8μm,侧壁陡峭的大深宽比窄深盲槽,加工过程稳定,机床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孙伦业,付志波,张星光,王龙,周庆宏[8](2018)在《电解加工机床滑枕部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滑枕是电解加工机床中的关键承载件,对机床的加工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滑枕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受载情况,采用了设置加强筋提高滑枕结构刚度的技术方案,并对受力变形情况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拓扑优化方法,建立多约束优化数学模型,利用评价函数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求解,以最小质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最大变形量作为约束条件,开展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此获得了合理的加强筋布局和结构尺寸,在有效提高了滑枕部件刚度和承载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该滑枕部件已实际应用于自行研制的电解加工机床中。(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侯成,王玉弟,徐正扬[9](2018)在《叶片精密电解加工机床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床是实现叶片精密电解加工的硬件基础,为了提高叶片电解加工精度与稳定性,开展了叶片精密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工作。设计了机床的主体结构,分析了该机构的主要特点。以元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ANSYS模态分析,对机床床身进行了结构设计及优化。针对数控平移台,设计了其结构与传动方案,并对重要零部件如导轨、丝杠等进行了选型及校核。(本文来源于《电加工与模具》期刊2018年S1期)

贺阳博[10](2018)在《复杂整体构件数控电解加工机床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闭式整体叶轮这类复杂整体构件多应用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使用闭式构件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寿命。但是,闭式构件如闭式叶轮只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敞开,其余部分均是封闭,加工这类零件的流道较为困难。同时这类零件的材料多为高温合金,如果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一方面刀具磨损较快、加工效率低下、经济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对于复杂叁维扭曲的流道存在机械加工刀具运动的死点,有些位置刀具的可达性较差。电解加工作为一种特种加工技术,加工过程工具阴极不直接和工件接触,具有工具阴极无损耗、不存在切削力、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加工难切削材料和形状复杂的工件。数控电解加工综合了电解加工和数控技术的优点,尤为适合加工这类闭式整体构件,可以大幅提高提高电解加工机床的柔性。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机床总体方案设计。分析整体构件的特点以及电解加工工艺要求,确定机床运动形式,完成了数控电解加工机床的总体方案设计和机床布局结构设计。机床选用的是叁个移动轴和两个转动轴的布置形式,主要包括床身、立柱、移动工作台、转动工作台、工作箱等部件。(2)机床本体结构设计。使用叁维建模软件Pro/E完成机床相关部件的叁维建模,如进给系统、工作箱装配体等;针对两个方向移动的工作台密封存在缝隙泄露电解液的问题设计一种全密封的导轨防护装置。(3)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仿真和优化。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数控电解加工过程中机床受力进行分析,得到机床最大变形和应力;对机床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机床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对于床身、立柱等部件使用拓扑优化进行优化分析,使机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电解加工机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复杂型面/型腔零件电解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开展了可实现直线和旋转复合进给运动的卧式电解加工机床的优化设计工作。使用UG软件对卧式机床进行叁维建模,并将简化后的机床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静力学分析,依据变形分布云图和应力分布云图分析机床结构刚度;对运动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确定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考虑结构工艺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再设计,实现了机床的轻量化设计目标。所研制出的电解加工机床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解加工机床论文参考文献

[1].田甜,曹岩,黄亮,贾峰.基于卧式电解机床加工叶片的流场仿真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孙伦业,陈浩,王晖,付志波.基于变密度法的电解加工机床结构优化设计[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

[3].孙伦业,付志波,王龙.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设计与测试[J].工程设计学报.2019

[4].孙伦业,王晖,汪小路,付志波.基于PMAC卡的电解加工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吴昌建,王福元.双头叶片电解加工机床人机界面的二次开发[J].机电信息.2018

[6].孙伦业,王晖,张星光,王龙,周庆宏.基于PMAC与LabVIEW的多轴联动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

[7].张传运,陈晓磊,刘桂贤,张永俊.数控电解铣削加工机床研制[J].航空制造技术.2018

[8].孙伦业,付志波,张星光,王龙,周庆宏.电解加工机床滑枕部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8

[9].侯成,王玉弟,徐正扬.叶片精密电解加工机床结构设计[J].电加工与模具.2018

[10].贺阳博.复杂整体构件数控电解加工机床设计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8

标签:;  ;  ;  ;  

电解加工机床论文-田甜,曹岩,黄亮,贾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