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事纠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末,桂越边务,权责,人事
人事纠葛论文文献综述
吴智刚,覃延佳[1](2018)在《清末桂越边务筹办中的权责调适及其人事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筹办中越边务善后,其广西段(桂越)边务除任命提督为边防督办外,还另设道员总辖全边,但两者权责并不明晰,边界民事与军事管理事权混一。郑孝胥为督办后,意识到军政与民政筹办方式不同,有意添设专员办理边界涉外民政事宜。随后相关权责归属问题纠葛不断,"以一事权"抑或"各专责成"成为各方争执焦点。自革命党人中越边界起义后,清廷也有感边事棘手,有意改变边省各自为政的局面,自上而下统筹桂边与滇粤两省边务,边务事权格局再生变动。(本文来源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唐思敏,易彬[2](2016)在《历史语境、文学传播与人事纠葛——“副文本”视野下的《呼兰河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知识理念的兴起,现代文学文本的版本问题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关注。版本是古典文献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版本学也是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分支,旨在"研究各种版本的形成、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和成书时间"~①。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内涵、排印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文学文本的版本状况变得更为复杂,"正文本"之外,"副文本"因素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正文或正文(本文来源于《新文学史料》期刊2016年03期)
张均[3](2015)在《“有力”人物的“争夺战”──1950年代《文艺报》人事纠葛及编辑理念之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1954年,胡风在"叁十万言书"中激烈批评当时文学报刊陷入"一层又一层的小领袖主义"、"有力的作家们进行了对于这些刊物的争夺战",a其矛头所向,尤在于当时唯一的中央级文艺理论刊物《文艺报》。胡风的批评未必中肯,但可以为我们在意识形态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报刊体制的视角——的确,《文艺报》是一份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在中宣部控制之下"的刊物,b但它同时又是文坛上各种"有力"人物发生纠葛(或"争(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评论》期刊2015年06期)
吴智刚[4](2015)在《清末广西迁省之议及其人事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广西迁移省会问题,从广西巡抚林绍年与两广总督岑春煊出于筹办桂越边务考量,联名奏请迁省南宁,至清廷中枢忧于革命党边境起事,酝酿迁省梧州以控驭边局。后任巡抚张鸣岐权衡厉害,复请迁省南宁,但之后边局稍缓,张即一反前说,坚决反对广西咨议局的迁省议案,反映清政府各方在迁移省会问题上思虑多有不同。清政府上下看似同心,实则各人各有盘算,人事相互纠葛,以至问题长期筹而不决,相关问题甚至延续至民初。(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5年01期)
许巧娜[5](2011)在《台军新人事背后的派系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英九办公室13日发布新一波6名台军上将级人事令,包括台军“宪兵”司令李翔宙调任台军“副参谋总长”、联勤司令董翔龙调任海军司令,16日起生效。 这是马英九任内台军最大的上将人事异动。这波人事大地震一公布,便在台军方内部产生极大震撼。(本文来源于《国防时报》期刊2011-05-27)
伍立杨[6](2009)在《光绪及其时代的人事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戊戌变法是一新的解剖。文风飘逸,见解独到,值得一读。光绪死因新说新证颇多争议的清光绪帝死因疑案,在百年后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终于得以确证: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本文来源于《文史天地》期刊2009年05期)
李娟[7](2009)在《党化教育、大学自治与人事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政治上从军阀政治开始走向政党政治,作为国家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也深深地卷入其中。东南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二所国立大学,在东南社会精英的运作下,学校拥有相当程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但随着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推行和内部人事纠葛的牵连,东南大学陷入了分裂和混乱之中。本文主要以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与社会变迁为背景,以1925年东南大学易长风潮为考察对象,讨论经过易长风潮的东南大学是如何从一个拥有相当程度自治的高校转变为党派纷争之地,以党化教育、大学自治与人事纠葛的关系的视角,探索其所牵连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除绪论、结语外,论文正文共四章。绪论部分,回顾了本专题的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说明尚存的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从东南大学的创办、组织架构和郭秉文的办学理念方面考察易长风潮前的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之所以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与北大并称的着名学府,校长郭秉文及校董会功不可没,但在实际运作中,校董会及“叁会”之间权力分配的逐渐失衡,亦引发了校内诸多矛盾。校长郭秉文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学校远离政治,势必与20年代国民党势力崛起后党化教育的理念发生冲突。第二章主要以时间为顺序,详细的论述了易长风潮的全过程。易长风潮绵延数月,一波叁折,围绕去郭与留郭,驱胡与坚持聘胡,教育部与以东南大学及校董会为代表的东南地方社会针锋相对,就其实质而言,易长风潮是国民党党化教育兴起后,党化教育与学校独立、自治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20年代国家权威和民间力量在东南社会的消长情况。第叁章主要从军阀格局的变动和党化教育的兴起及东大内外的人事纠葛等方面论述易长风潮背后的复杂牵连。得出,易长风潮是外部多重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与校内不同学术思想、人际派别之间的矛盾纠缠在一起的结果。第四章阐述了易长风潮后的东南大学。易长风潮后教师离散、东大被改组,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国民党党化教育的基地。结语部分,总结了易长风潮中所反映的党化教育、大学自治与人事纠葛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时局的变迁直接改变了学校的命运,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命运始终与政治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在学术与政治问寻求平衡,这是中国近代国立大学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郭卫东[8](2009)在《西方传教士与京师大学堂的人事纠葛》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师大学堂成立,丁韪良出任西学总教习,传教士担当了重要角色。但既为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国家教育自主权所在,又不许外人过多染指。于是在如何利用西方传教士问题上存在纠葛。庚子事变后,人事有重大改组,传教士被集体辞退。此举意义重大,西方传教士对大学堂的直接介预,或从京师同文馆起对中国最高官办教育机构的直接干预至此告终。同时开始了京师大学堂聘请外国教习和学习外国路径由西到东,即由欧美而日本的转变。(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09年01期)
人事纠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知识理念的兴起,现代文学文本的版本问题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关注。版本是古典文献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版本学也是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分支,旨在"研究各种版本的形成、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和成书时间"~①。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内涵、排印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文学文本的版本状况变得更为复杂,"正文本"之外,"副文本"因素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正文或正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事纠葛论文参考文献
[1].吴智刚,覃延佳.清末桂越边务筹办中的权责调适及其人事纠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
[2].唐思敏,易彬.历史语境、文学传播与人事纠葛——“副文本”视野下的《呼兰河传》研究[J].新文学史料.2016
[3].张均.“有力”人物的“争夺战”──1950年代《文艺报》人事纠葛及编辑理念之演变[J].扬子江评论.2015
[4].吴智刚.清末广西迁省之议及其人事纠葛[J].黑龙江史志.2015
[5].许巧娜.台军新人事背后的派系纠葛[N].国防时报.2011
[6].伍立杨.光绪及其时代的人事纠葛[J].文史天地.2009
[7].李娟.党化教育、大学自治与人事纠葛[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郭卫东.西方传教士与京师大学堂的人事纠葛[J].社会科学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