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繁殖特性论文-吕世奇,寇一翾,曾军,杨彬,赵长明

有性繁殖特性论文-吕世奇,寇一翾,曾军,杨彬,赵长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性繁殖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菊芋,繁殖特性,人工杂交,结实率

有性繁殖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吕世奇,寇一翾,曾军,杨彬,赵长明[1](2018)在《菊芋有性繁殖特性与人工杂交育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作为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系)是限制菊芋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全面了解不同菊芋种质材料有性繁殖特性和人工杂交的可能性对菊芋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开放授粉、套袋自交、单性结实、人工杂交等方法,系统研究56份菊芋种质材料的繁殖特性。【结果】(1)菊芋开放授粉结实率较低(<25.28%);(2)虽有部分材料可以获得少量的自交种子,但菊芋倾向于自交不亲和;(3)菊芋不存在单性生殖现象;(4)紫色块茎和棕色块茎种质材料开放结实率较高,而白色块茎和红色块茎种质材料结实率较低,进一步分析得出杂交结实率主要与母本、父母本互作相关。此外,筛选出具有高结实率的母本种质材料9份,分别为LZJ039,LZJ010,LZJ037,LZJ032,LZJ029,LZJ033,LZJ026,LZJ031和LZJ056。【结论】为菊芋育种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加快菊芋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进程。(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宫丽婷[2](2016)在《玉竹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为百合科黄精族黄精属药材。玉竹可药食兼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属于朝阳的药材开发品种。本文以玉竹为试验材料,系统的对玉竹有性繁殖生物学,包括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花粉活力、开花习性、结实特性等进行研究;玉竹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造成玉竹种子出苗率低,且出苗不整齐等现象,所以研究玉竹种子贮藏条件,发芽抑制物、发芽适宜条件,用以从根本上解决玉竹种子繁殖问题。主要结果如下:玉竹小孢子的生长过程包括四分体时期、单核时期(早期、中期、靠边期)、双核期;苏木精染色液为判定玉竹小孢子各个发育时期的最优染色液,可将游离小孢子的细胞核染成深褐色,而胞质变成浅褐色,方便区分;玉竹小孢子生长的四个时期与花蕾大小(纵横径)之间差异显着,与纵横径的比之间差异不显着;小孢子生长与花药生长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因此,可根据花蕾花药生长的特征直接判定玉竹小孢子的各个生长时期,为将来进行玉竹单倍体育种选择适宜的材料。亚甲基蓝法为玉竹花粉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测定结果与悬滴培养法测定结果相似度高,这种方法简单快捷,并且与离体萌发测定结果存在相关性。玉竹的花期从4月末持续到5月下旬,约25d左右。玉竹的朵花期从现蕾到落花时长12~17d;每一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2~4d;盛花期在见花的9~15d,占整个花期的58.34%。玉竹在凋谢期后10天开始结果实,结实率为50.57%,在结果的初期和成熟期落果较为严重,落果率达61.93%。玉竹适宜的贮存条件是4℃低温沙藏;发芽适宜条件:超声作用50min,玉竹种子发芽指标达到最佳,此时发芽率53.15%和发芽势36.18%;赤霉素处理浓度为200mg·L~(-1)时,对玉竹种子发芽起到最佳作用,此时发芽率82.00%和发芽势69.48%;萘乙酸处理浓度为1.5 mg·L~(-1)时,对玉竹种子发芽起到最佳作用,此时发芽率76.23%和发芽势60.48%。玉竹果实中确实存在发芽抑制物,不同部位抑制程度不同,其抑制强弱程度为:种子>果肉>果皮;对玉竹种子甲醇提取液进行萃取并测定发芽抑制程度,结果表明玉竹各萃取液抑制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不同,其强弱程度为:乙酸乙酯相>乙醚相>石油醚相;玉竹种子中的发芽抑制物,种类包括有机酸类、糖类、酯类、醇类、吲哚类等物质。(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包丽颖[3](2015)在《采煤沉陷对典型草原13种植物有性繁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神木县大柳塔矿区长芒草、草木樨状黄芪等13种植物结实特性及其对采煤沉陷影响的反应。比较了采煤沉陷区与周边未沉陷区植物结实率、果序不同部位的种子千粒重及种子萌发情况。研究旨在了解采煤沉陷对植物有性繁殖的影响,为采煤沉陷影响后植被恢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草木樨状黄芪结实率在30%-50%,长芒草结实率在30%-80%,短花针茅结实率在15%-50%,蒙古莸结实率在20%-40%,香青兰的结实率高达90%以上;沉陷对这5种植物的结实率影响不明显,而同种植物在不同的样区之间结实率差异较大。(2)大多数植物在沉陷影响下种子千粒重没有明显变化,沉陷使短花针茅种子千粒重极显着减小。短花针茅是该地区草原原生植被的重要建群种,沉陷对该区域原生草原植被的更新有不利影响。(3)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4个萌发指标对比分析显示,沉陷对这13种植物中大部分种子的萌发指标无显着影响,只有蒙古莸,沉陷区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低于未沉陷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李长慧[4](2014)在《梭罗草有性繁殖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m的高寒草原上,具有叶量相对丰富、抗寒、抗旱、耐盐碱的特点,是恢复重建退化高寒草原的首选草种,但是生产中存在结实率低、种子产量低的问题。2010-2013年,在西宁市采用显微观察法、定株观测法、TTC法和仪器分析等方法,对梭罗草幼穗分化、开花习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结实特性、生殖分配做了观察和测定,以揭示种群有性繁殖体的形成机理,为提高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其结果如下:1、生长锥分化始于秋季,至翌年5月底结束,返青后分化的时间短暂。分化过程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连续过程,可分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8个时期;复穗状花序中上部小穗分化发育最早,然后依次向上、向下进行;每个小穗则是基部先分化,然后向上依次进行;2、单株花期平均为7d,不利于梭罗草的充分授粉。单株花序开花第1d的开花率比较低,平均为6.35%,然后随开花天数的延长而增加,到第4d达到最高值22.56%,然后逐渐下降。种群开花持续时间约为15d。从开花起的1~2d内,小花开放的时间较晚,一般集中在下午的3:00~4:00,以后开花高峰时间为9:00~14:00,夜间没有发现小花开放的现象。小花的闭合时间一般集中在19:00~20:00。在梭罗草的整个花期中,梭罗草开花相对百分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湿度呈负相关。3、早晨花粉活力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粉活力逐渐提高,上午11:00达到峰值,直到下午3:00以后逐渐下降。开花第1d花粉活力较低,第2d到第4d是花粉活力的高峰,第4d过后,其活性显着降低。总体来讲,花粉活力较低,均在54%以下。小穗不同部位而花粉活性有所不同,花粉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基部﹥中部﹥上部。梭罗草柱头为柱状,早晨柱头的可授性不是很高,中午前后柱头可授性较早晚稍高一些。开花第1d柱头具有可授性,但是可授性较低;开花2~5d可授性强,然后下降;开花后第9d柱头几乎没有可授性。小穗不同部位柱头的可授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基部﹥中部﹥顶部。在套袋的情况下有32%的结实率。小穗不同部位的可育花、不育花和结实率均有所不同,结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基部>中部>顶部。4、生殖枝的生物量分配在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内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根茎的生物量分配与之相反,在蜡熟期至完熟期,增长速度最快。生殖枝的总能量中用于小穗生产的能量分配比例较低,平均只有20.05%。小穗在有性生殖的主要构件中能量、氮素和磷的繁殖分配都显着低于营养枝的茎叶,不利于种籽的形成的;5、穗分化时间短、花期短暂、花粉活力低、柱头可授性低、不育花所占的比例高,小穗的能量、氮、磷繁殖分配低是影响梭罗草结实率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4-06-01)

魏鹏,安沙舟,孙宗玖,荀其蕾[5](2013)在《放牧对伊犁绢蒿种群有性繁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蒿类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为对象,研究了放牧对伊犁绢蒿的构件数量特征、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封育相比,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个体植株高度下降,丛幅径减小,地上生物量(茎、叶、花/种子)下降;放牧促进伊犁绢蒿生物量向茎的分配比例增加,减少了向叶、花/种子的分配,生物量分配趋势为茎>叶>花/种子;伊犁绢蒿种群结实率、单株结实率、花序长、小花数都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3年12期)

吕永磊[6](2013)在《多蕊金丝桃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有性繁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林芝地区多蕊金丝桃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物候观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多蕊金丝桃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地理分布与生长环境,以及观赏特性和应用的可行途径。实验表明:多蕊金丝桃是很好的观花植物,其育苗简单,病虫害少,成本低;育苗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最好在20~25之间,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种子发芽周期才比较短,发芽率整齐,方便管理。加强保护生物学研究及其各种育苗技术的研究,力求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13年03期)

冯爽[7](2013)在《蒙古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有性繁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可以在pH值高达9.2以上的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上自然生长,并且其灌木丛根下土壤pH值低于草本植物根下土壤,显示出蒙古柳不仅具有较强的盐碱适应性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土壤pH值,是盐碱地改良和应用的宝贵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在松嫩平原盐碱地上没有发现蒙古柳成片或成林的自然分布,也极少见到其实生苗的出现,原因尚不清楚。本文以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土地上生长的蒙古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定时取样、人工实验等方法,从蒙古柳花部综合特征、传粉受精、结实率及种子活力等方面研究并探讨了其有性繁殖特性及有性生殖对该物种种群自然更新的影响,为蒙古柳的人工育苗方面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花部综合特征:蒙古柳是雌雄异株植物,属于异花传粉类型,花期从4月中旬到5月初,约20d左右,单个雄蕊的花粉数约为40000~56000粒,单个雌蕊的胚珠数为5-6个;蒙古柳花粉寿命为19d左右,雌蕊柱头可授期能持续12-20d,长达整个花期。(2)传粉受精:蒙古柳有蜜蜂科(Apidae)、食蚜蝇科(Syrphidae)、丽蝇科(Calliphoridae)和叶甲科(Chrysomelidae)等10余种访花昆虫;有效传粉后,花粉在柱头上2h左右大量萌发,8h后即出现受精的胚珠。(3)果实和种子:蒙古柳的受精胚发育正常,雌花受精后13d左右果实即可进入成熟期,因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及其连带因素使得自然结实率也不同,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76±7%和83±9%;每个果实内含有5-6枚种子。当天散出的蒙古柳种子24h左右即可萌发,种子萌发力强,并且萌发出的幼苗成活率高。蒙古柳种子在常温下的寿命为45d左右,低温储存可适当延长种子寿命。总体看来,蒙古柳可以进行正常的有性繁殖,但蒙古柳种子不休眠而且寿命短,针对盐碱化土壤环境,应该将新鲜成熟的种子低温储存,待到气候环境等条件适宜时,采用人工辅助播种的方式获得大量健康实生苗木,从而在促进蒙古柳种群数量扩增及盐碱地土壤改良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3-04-01)

王云霞[8](2012)在《紫菜叶状体有性繁殖组织形成期间光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菜(Porphyra)是一类广温性原始红藻,分布比较广泛。在我国,华北半叶紫菜(P. katadai var. hemiphylla).主要分布在山东青岛至辽宁大连的黄海西部海区,条斑紫菜(P. yezoensis)主要分布于山东至江苏海区,坛紫菜(Phaitanensis)主要分布于浙江至广东海区。分布的不同暗示了它们对光照和水温等主要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可能不同,而且叁者的藻体颜色也存在差异。紫菜叶状体有性繁殖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色素系统是发生了变化,为我们能肉眼初步判断藻体是否成熟以及性别提供了依据,但这些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尚未见有报道。华北半叶紫菜的雌、雄区在未成熟时就可以肉眼从颜色上区分开来,这种独特的性别表现方式使之成为研究紫菜叶状体发育的理想材料,也暗示了雌、雄区间光合生理特性必定存在差异;因此,本实验将其营养组织进行培养,结合色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a Chl a,紫外吸收物质UVAC,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藻蓝蛋白PC,藻红蛋白PE)、光合放氧速率测定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跟踪研究了有性繁殖组织形成过程中光合活性的变化,并对我国从北到南分布的这叁种紫菜进行了光合特性的分析比较。将华北半叶紫菜叶状体的雌性营养组织(FV)和雄性营养组织(MV)在室内(5-20℃,10、80μmol m-2s-1)进行长期单独培养以及混合培养(20d),跟踪观测发现:培养过程中随着发育现象的出现,各组织的Yield, Fv/Fm以及光合放氧速率均是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实验光温条件下,各组织培养物的成熟度都随着光温的上升而增大,而同时光合参数下降的幅度也更大。雌、雄营养组织在单独培养时,相同光强下,各组织的发育程度表现为随实验范围内温度的上升而增加,雄性营养组织培养物(MV)的光合活性在10℃时相对较高、20℃时最低,而雌性营养组织培养物(FV)的光合活性则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降幅减小。大多数情况下,单独培养时雌性营养组织(FV)的Yield值都显着高于雌、雄混合培养时雌性营养组织(FV-M),但Fv/Fm和光合放氧速率在两者间则都没有显着差异;显微观察则显示,相同条件下FV-M的成熟面积都较FV的大,而且形成的丝状体量也较多。对华北半叶紫菜、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不同组织的比较显示,叁种紫菜雌性繁殖组织(FR)的PE/PC比例均是最高的,而雄性繁殖组织(MR)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均是最低,但是其UVAC/Chl a以及Carotenoids/Chl a不低于甚至高于其余组织;与相应的营养组织相比,叁种紫菜繁殖组织的光合色素含量都较低,而且Yield和Fv/Fm也较低,且这种差异在雄性组织中更加明显。华北半叶紫菜FV的PC、PE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高于MV的,而这些色素在坛紫菜的FV和MV之间则无显着差异。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光合放氧速率的光响应曲线,华北半叶紫菜各组织的最大光合速率和饱和光强多以10℃下较高,条斑紫菜各组织多以20℃下较高,坛紫菜各组织则多以15℃和20℃下较高;这一结果可能与本实验所用条斑紫菜和坛紫菜都采自江苏南通栽培海区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宛涛[9](2011)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研究以分布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上的优良牧草冷蒿为供试材料,针对其雌雄配子的发育、染色体核型特点、花粉形态特征传粉规律及种子萌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成果认为:1.冷蒿小孢子的发生为多胞原;花粉母细胞胞质的分裂属于连续型;绒毡层属于变形绒毡层;成熟的雄配子为2核型。2.冷蒿的胚胎发育属于单孢型胚囊,四分体直线型排列,其功能大孢子存在于合点端。3.在内蒙古冷蒿既有二倍体又有四倍体;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8;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36。唯有来自于塔尔岭的材料具有随体;在冷蒿的正种(Artemisia frigida Willd.)及变种—紫花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 var. atropurpurea Pamp.)中都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现象。4.冷蒿的花粉粒属于小型花粉粒。赤道面为椭圆形或圆球形;极面为叁裂圆形或叁裂片圆形。萌发器官是3孔沟类型;花粉粒表面纹饰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冷蒿正种的花粉粒为椭圆形或长球形,而变种的花粉粒为圆球形或近圆球形。来自鄂托克的材料(变种,四倍体)二型性比例最高,可达64.5%,P/E=1.07;其他样点的材料二型性比例不足20%。5.花序开花顺序初期是由上至下的,对于每一花序开花顺序为,外轮的单性小花先开放,2-4天后中央两性小花开始开放。冷蒿花粉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离的增加,所传播的花粉粒数量越少,大多遗留在植株附近,其传播的有效距离大于200cm;在垂直方向上距地面越高收集到的花粉数量越少,其传播的有效高度大于100cm;在1昼夜内,09:00时左右和13:00时左右,各出现1次十分明显的花粉捕获高峰期。温度、风速与花粉密度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与花粉密度存在负相关。6.冷蒿瘦果背面为条纹状纹饰,由于分类地位、染色体倍性、生境的不同,条纹状纹饰的形态、排列及一些瘤状物、突起物等辅纹饰有所差异。7.来自8个样地冷蒿种子千粒重的变化幅度在0.076g-0.124g之间;克什克腾冷蒿种子的萌发率(GR)、萌发势(GE)、萌发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均最高,与其他7个样地的种子萌发特性相比差异达到0.05。在含水量达到30%以后发芽率开始下降。种子在土壤表层萌发率最高;覆土厚度超过3 cm以上时不能出苗。(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1-04-01)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杜美荣[10](2010)在《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1~8月,对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进行了观测,以期为我国大叶藻的研究及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4月初,大叶藻花枝明显可见,至5月上旬,柱头直立、花药开裂,花期开始,此时水温为14.8℃。第一个可见果实发现于6月上旬,果实成熟及种子的散落始于7月初,此时水温升至21.4℃。至8月初,水温为21.8℃时,花枝基本不可见,此时种子散落结束。花枝的各分枝向心发育,各分枝上的佛焰苞向顶成熟,花期最初和最后阶段分出的佛焰苞着生较少的子房数,结实率相对较低。花枝密度为114颗/m2,每枝结实67.0个,潜在种子产量为7638个/m2。(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0年04期)

有性繁殖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为百合科黄精族黄精属药材。玉竹可药食兼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属于朝阳的药材开发品种。本文以玉竹为试验材料,系统的对玉竹有性繁殖生物学,包括玉竹小孢子发育时期、花粉活力、开花习性、结实特性等进行研究;玉竹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造成玉竹种子出苗率低,且出苗不整齐等现象,所以研究玉竹种子贮藏条件,发芽抑制物、发芽适宜条件,用以从根本上解决玉竹种子繁殖问题。主要结果如下:玉竹小孢子的生长过程包括四分体时期、单核时期(早期、中期、靠边期)、双核期;苏木精染色液为判定玉竹小孢子各个发育时期的最优染色液,可将游离小孢子的细胞核染成深褐色,而胞质变成浅褐色,方便区分;玉竹小孢子生长的四个时期与花蕾大小(纵横径)之间差异显着,与纵横径的比之间差异不显着;小孢子生长与花药生长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因此,可根据花蕾花药生长的特征直接判定玉竹小孢子的各个生长时期,为将来进行玉竹单倍体育种选择适宜的材料。亚甲基蓝法为玉竹花粉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方法,测定结果与悬滴培养法测定结果相似度高,这种方法简单快捷,并且与离体萌发测定结果存在相关性。玉竹的花期从4月末持续到5月下旬,约25d左右。玉竹的朵花期从现蕾到落花时长12~17d;每一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2~4d;盛花期在见花的9~15d,占整个花期的58.34%。玉竹在凋谢期后10天开始结果实,结实率为50.57%,在结果的初期和成熟期落果较为严重,落果率达61.93%。玉竹适宜的贮存条件是4℃低温沙藏;发芽适宜条件:超声作用50min,玉竹种子发芽指标达到最佳,此时发芽率53.15%和发芽势36.18%;赤霉素处理浓度为200mg·L~(-1)时,对玉竹种子发芽起到最佳作用,此时发芽率82.00%和发芽势69.48%;萘乙酸处理浓度为1.5 mg·L~(-1)时,对玉竹种子发芽起到最佳作用,此时发芽率76.23%和发芽势60.48%。玉竹果实中确实存在发芽抑制物,不同部位抑制程度不同,其抑制强弱程度为:种子>果肉>果皮;对玉竹种子甲醇提取液进行萃取并测定发芽抑制程度,结果表明玉竹各萃取液抑制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不同,其强弱程度为:乙酸乙酯相>乙醚相>石油醚相;玉竹种子中的发芽抑制物,种类包括有机酸类、糖类、酯类、醇类、吲哚类等物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性繁殖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吕世奇,寇一翾,曾军,杨彬,赵长明.菊芋有性繁殖特性与人工杂交育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8

[2].宫丽婷.玉竹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3].包丽颖.采煤沉陷对典型草原13种植物有性繁殖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4].李长慧.梭罗草有性繁殖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5].魏鹏,安沙舟,孙宗玖,荀其蕾.放牧对伊犁绢蒿种群有性繁殖特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3

[6].吕永磊.多蕊金丝桃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有性繁殖试验[J].四川林勘设计.2013

[7].冯爽.蒙古柳(Salixlinearistipularis)有性繁殖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8].王云霞.紫菜叶状体有性繁殖组织形成期间光合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9].宛涛.冷蒿(Artemisia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10].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杜美荣.桑沟湾大叶藻有性繁殖特性的观察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0

标签:;  ;  ;  ;  

有性繁殖特性论文-吕世奇,寇一翾,曾军,杨彬,赵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