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时期文学叁十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批评家,批评史,程德培,文学自律
新时期文学叁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方岩[1](2019)在《批评史如何生产文学史——以“新时期文学十年”会议和期刊专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从当代文学批评史视野中审视文学史的叙述和生成,便不难发现这两种历史叙述之间关联:历史现场的文学批评所筛选的文本,成为文学史叙述首先要关注的对象。文学史叙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被视为,是对历史现场的文学批评对象的再次批评;文学批评所提供的价值判断,在后来的文学史叙述中被视为携带时代精神特征的历史信息,这种信息不仅构成了文学史叙述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成为文学史价值判断的意义来源和起(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6期)
程光炜[2](2019)在《新时期文学初期的“现代文学传统”——在复旦大学“新时期文学四十年”论坛的发言》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感谢栾梅健教授的邀请。来复旦之前,我在北京参加过两场分别由《文艺报》和北京文联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研讨会,再从宏观的方面,已经谈不出新的想法。(1)这次想选一个比较小的角度。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因为近年我写过贾平凹、王安忆、张承志、铁凝等作家的研究文章,发现他们在新时期初期创作阶段,都曾谈论过沈从文、孙犁、汪曾祺对自己的影响。从外国翻译作品影响新时期初期青年作家创作这个流行话题看,这个小题目不(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2期)
陆扬[3](2019)在《“海派”理论家与新时期文学理论四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说的文学理论是做广义理解。1982年乔纳森·卡勒堪称一代经典的《论解构》,开篇就在试图廓清文学理论的定位问题。作者说,英美批评家常常认定文学理论是仆人的仆人,即是说,批评家是文学的仆人,文学理论是批评家的仆人。所以文学理论的使命是辅佐批评家,批评家的使命则是通过阐释经典,来为文学服务。这个"仆人的仆人"的定位,很显然与解构主义一类"法国理论"天马行空,最多将作品点缀点缀、点到为止的高蹈作风完全不同。是以卡勒会说:"文学(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1期)
洪治纲[4](2018)在《“人”的变迁——新时期文学四十年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仿佛转瞬之间,新时期文学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顾四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无论是作家阵容、审美观念,还是作品内涵、表达形式,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不论从何种角度梳理与省察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我们都可以发现诸多耐人寻味的内在嬗变。但我更关注的,还是新时期作家对"人"的认知与书写的历史变迁。从"集体的人"到"个体的人",从"启蒙的人"到"世俗的人",从单一的"族群的人"到跨文化、跨族(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8年12期)
方亚男[5](2018)在《新时期“文学藏地”视阈下的“轻游记”书写——从《西藏,面冰十年》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学藏地"视阈下,"轻游记"表现出叙写对象上"他者"与"自我"融合、艺术效果上雅正之美与流调之趣兼备等特点。"轻游记"的产生与后现代社会语境下"轻文化"与严肃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创作主体对微观视野的坚守、"轻游记"与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契合等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傅小平[6](2018)在《文学期刊:一部微缩的新时期文学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回想起与《锺山》杂志的渊源,作家莫言至今深有感慨。1985年该杂志创刊七年的时候,他在第五期发表了中篇小说《金发婴儿》。当时好几家刊物都退了这篇小说,但时任《锺山》编辑范小天把它发表了。“我们之间从此建立起很深厚的友谊。后来傅晓红接替范小天,我又陆续给了(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8-05-17)
陈骏涛,陈墨[7](2015)在《“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及其他》一文中研究指出1968年,"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召开。关于这次研讨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钱锺书出席了会议却并没有发言,而他的出席本身就已表明了一种态度;比如王蒙并非以文化部长的身份参会,而是以小说家的身份参会;再比如,会议的主题是"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及其流向",刘再复谈的却是人道主义的问题和自审意识的问题,等等。本文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还原了大量的历史细节。(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25期)
陶东风[8](2014)在《从精英化到去精英化——新时期文学叁十年扫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从精英化-去精英化角度对中国新时期30年文学思潮演变的梳理和分析。文章第一部分分析了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中国文学的精英化过程,认为文学的精英化过程与当时整个思想解放运动存在紧密的内在关系,是改革开放新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同时把精英化分为两个阶段,即启蒙文学阶段和先锋实验文学阶段。第二部分描述了1990年代初期开始的中国文学的去精英化现象,指出了去精英化的诸原因,如文学活动的市场化,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以及网络传播技术的普及等。文章最后指出,对于文学活动的去精英化现象既要充分肯定其民主化的积极意义,又要防止其民粹主义倾向。(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叶开[9](2013)在《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叁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1981年在河北保定市《莲池》杂志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开始,到1985年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登上中国文坛,到现在的叁十年时间里,莫言创作了艺术成就突出、艺术表现丰富多变的几百万字作品,是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叁十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中篇小说《透明的胡萝卜》成名,为人所知,继而以中篇小说《红高粱》而广受关注、享有盛誉,并以《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厚重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巨大而持续的影响,在中国一流作家位置上持续了近叁十年。(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3年06期)
陈红旗[10](2011)在《经典性的缺失和意义的祛蔽——论新时期文学第一个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结束后,新时期文学应运而生,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来临。"新时期"是一个容易造就文艺名人的时代,在其发难阶段的十年间这种情况尤为常见。问题在于,新时期文学发难十年间,却没有表现出与悠久的民族文学历史和百废待兴的"大时代"相称的艺术水准。经典作品的匮乏是很多新时期文学倡行者极为苦闷的所在。那么,新时期文学发难实绩贫弱或曰经典性缺失的症结何在呢?发难期的新时期文学的存在意义到底该如何界定呢?(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1年04期)
新时期文学叁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感谢栾梅健教授的邀请。来复旦之前,我在北京参加过两场分别由《文艺报》和北京文联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研讨会,再从宏观的方面,已经谈不出新的想法。(1)这次想选一个比较小的角度。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因为近年我写过贾平凹、王安忆、张承志、铁凝等作家的研究文章,发现他们在新时期初期创作阶段,都曾谈论过沈从文、孙犁、汪曾祺对自己的影响。从外国翻译作品影响新时期初期青年作家创作这个流行话题看,这个小题目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时期文学叁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1].方岩.批评史如何生产文学史——以“新时期文学十年”会议和期刊专栏为例[J].文艺争鸣.2019
[2].程光炜.新时期文学初期的“现代文学传统”——在复旦大学“新时期文学四十年”论坛的发言[J].文艺争鸣.2019
[3].陆扬.“海派”理论家与新时期文学理论四十年[J].文艺争鸣.2019
[4].洪治纲.“人”的变迁——新时期文学四十年观察[J].文艺争鸣.2018
[5].方亚男.新时期“文学藏地”视阈下的“轻游记”书写——从《西藏,面冰十年》谈起[J].民族文学研究.2018
[6].傅小平.文学期刊:一部微缩的新时期文学史[N].文学报.2018
[7].陈骏涛,陈墨.“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及其他[J].名作欣赏.2015
[8].陶东风.从精英化到去精英化——新时期文学叁十年扫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叶开.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叁十年[J].文学教育(上).2013
[10].陈红旗.经典性的缺失和意义的祛蔽——论新时期文学第一个十年[J].小说评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