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社会党格勒若布尔代表大会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董玲玲[1](2021)在《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它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共青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前景。反之,共产党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共青团成员加入到共产党当中,是衡量共产党的感召力、影响力、领导力的重要尺度。研究共青团的发展问题是研究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侧面。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其实质是深化和拓展了对西欧共产党和欧洲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矛盾、冲突、运动发展的“前哨”,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已经成为观察各国政治发展的“显微镜”和“风向标”。从西方国家新社会运动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并持续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爆发的一系列激进抗议运动中(如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青年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并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青年失业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说,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问题、缓和青年矛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前国外共产党普遍面临严重的组织和发展困境,重要表现之一是党员人数持续下降、组织力量持续衰减且呈老龄化、碎片化趋势发展,以及共产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青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不足,也包括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难以吸引青年人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而加入到共产党当中,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这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进路在于,从西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端出发,结合百余年来西欧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理论流派等,选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共产主义政党有着特殊关系的西欧共青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溯往历史、立足今朝和展望未来这三重意蕴上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宏观把握。第一层面:溯往历史。既从宏观层面厘清了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又从微观层面梳理了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塞浦路斯联合民主青年组织、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希腊共产主义青年、比利时共产主义行动委员会等数十个具体的共青团组织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行动。第二层面:立足今朝。在理论层面剖析了西欧共青团组织的性质、指导思想、党团关系、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中心任务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阐释了西欧共青团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的社会主义方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展望。在现实层面,提出西欧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着组织的持续分化、政治地位边缘化和身份认同困境的三重实践困境,并明确了造成困境的三大根源正是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的空间受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潮。第三层面: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的复归、日益严峻的青年问题亟待解决以及持续爆发的青年抗议运动都昭示着西欧共青团组织并未“走向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这种形势,西欧共青团组织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治身份定位、充分运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壮大自己,同时争取在青年运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刘焕申[2](2021)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境况。1893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俄国的基本国情,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了俄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走这条发展道路的问题,形成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的列宁,其俄国发展道路思想随着俄国革命实践的推进而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此,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上承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理论,下启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向多国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由于时代因素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来龙去脉,分析和厘清列宁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中的心路历程,总结其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明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概括的说,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立足俄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员和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农民阶级共同斗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尽快摆脱沙皇专制,消除农奴制度,缩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行工农民主专政,尽可能减少俄国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努力使俄国率先走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促使全世界成功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所谓列宁主观想象、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时代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它是俄罗斯民族立国千年来向东还是向西的阶段性表现,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基因,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并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时代依据;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农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依据。列宁个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俄国国民性和俄国国情的谙熟、勇于和善于联系实际等主观条件也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列宁据此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宁联系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对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沙皇政府得到扶持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既有通过革命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又有对沙皇专制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和妥协性。他们担心民主革命中工农运动的壮大和兴起会威胁到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必定会在革命的关键节点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因此,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建了统一政党的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应当而且能够承担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强同盟军,通过满足农民的利益组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保障。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走一条新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变革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跳跃式和剧烈冲突的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策略的指导下,俄国完全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以《列宁全集》60卷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进程,系统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按照形成依据、形成过程、形成内容、形成意义的逻辑理路展开。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三大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社会背景。通过阐述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交汇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近代以来俄国统治阶级和思想界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以展示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依据;通过阐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使列强大肆入侵落后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促进了源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的俄国的广泛传播,论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时代依据;通过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各社会力量组建政党表达政治诉求,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敢也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基本国情,即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厚重的理论依据。通过概述列宁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思维特点,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主观依据。第二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演进。通过阐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论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演进。第一阶段,1893年到1905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经济社会实际,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二阶段,1905年到1914年,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俄国社会各阶级,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领导农民等小资产阶级在俄国走工农民主专政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腐朽性和垂死性决定这一阶段必然向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形势要求俄国无产阶级应当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巴黎公社制的新型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第三章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列宁相关论着,阐释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历史进步性、特殊性和落后性的思想,雄辩的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城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但俄国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同步形成同时发展的并存性和对内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俄国资产阶级对沙皇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软弱性和滞后性,内外矛盾交织尖锐,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章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通过分析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论着,论证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外因思考和探索,阐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等思想。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完全有条件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对沙皇专制的彻底胜利,才能以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之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掀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以帮助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五章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通过研读《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论着,阐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阐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论断和俄国无产阶级应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列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阶梯,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应当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大胆出击,在本国无产阶级努力和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实现从民主革命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影响和价值。通过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俄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来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俄国价值、世界价值和中国价值。首先,通过阐述这一思想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指明了俄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论证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和策略,坚定了俄国党和人民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引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次,论述这一思想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和国家建设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源头,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直接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展道路探索和实践。再次,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探求独立解放道路的影响。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联系俄国革命的经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党建设、统一战线、革命策略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和民主民族独立斗争的开展,坚定了他们开辟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性质理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农民地位作用理论、革命发展阶段理论、革命前途理论等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理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领导权理论、工农联盟理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理论等的直接影响来说明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指导作用。第五,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制和平相处理论的重大启示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启迪。第六,通过阐释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在时代主题认知、革命家集团培养、意识形态教育、历史机遇把握、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利弊、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说明这一思想在决策制定、领导核心建设、人才培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刘定慧[3](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周琳[4](2020)在《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普列汉诺夫(1856—1918),全名为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19世纪末俄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人运动领袖。从1876年开始,他公开反对沙皇封建制度,寻求俄国社会出路,加入民粹派,走上革命道路。1880年流亡欧洲后,他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潜心研究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考察欧洲工人运动,逐步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翻译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发表了众多理论文章,成为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批判民粹主义错误思想的第一人。他在西欧积极参与第二国际组织会议,与欧洲各国工人党领袖频繁交往,学习借鉴欧洲无产阶级建党经验,创办《火星报》和曙光杂志,发表文章鼓励工人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培养各地的通讯员以加强与工人群众的联系,统一各地革命小组的思想认识和革命行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逐步形成。普列汉诺夫的一生不仅经历复杂,而且思想多变,对其评价很难进行盖棺定论。他的理论成果丰富,研究思想涉猎范围广泛,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是其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促进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但又存在复杂性、矛盾性。这也是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深化对此领域的研究。本文以普列汉诺夫40余年政治生涯期间撰写的文章着作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发展过程,系统研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逻辑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围绕文献梳理——内容建构——实践论证——理性评价——现实启示展开。全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章主要研究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包括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观条件和形成阶段。19世纪70、80年代,无产阶级运动在欧洲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这一时期,俄国工人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开展革命斗争,努力探寻革命道路,需要先进的思想指导工人运动,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指导革命。普列汉诺夫在从事民粹派革命活动中受到沙皇统治当局的迫害流亡西欧,开始系统研究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学习西方工人运动和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经验,初步形成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1903年,他积极筹备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俄国第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党纲和党章,统一党的思想认识,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贡献,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基本确立。但会议上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围绕党章、党纲的具体内容分歧越来越大,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又开始产生变化,经历了孟什维克立场、反对取消主义和马赫主义的合作立场和社会沙文主义立场三大阶段,晚年走向了令人惋惜的机会主义路线。第二章主要研究1903年前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内容,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大方面。首先,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高度重视对无产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阐明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强调要实现“革命的代数学”,鼓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他主张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鼓动,注重提高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他认为无产阶级在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定阶级立场,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抵制宗教思想的冲击,学会“用精神武器去阻止信教的同志”,争取其中的进步青年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其次,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主张要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明确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独立性;明确党的组成成分,确保“无产者的阶级是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俄国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军地位;他坚定党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必须争取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突出获取政治自由是俄国工人阶级追求的第一个政治目标,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他主张落实党的斗争任务,将党的当前任务与最终目标相结合。在19世纪8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的最紧迫任务就是尽快成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明确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第三,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强调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体现党的革命目标,无产阶级一定要密切落实;明确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质,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性,加强组织纪律的严密性,促进党组织的团结,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他论证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他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突出实现政治自由、党内民主和权利平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主张落实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策略,最终“一切策略有利于实现革命的伟大胜利”。因此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革命策略。最后,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普列汉诺夫坚持从事实出发分析革命形势的思想作风,阐明工人阶级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进步作用;坚持理论研究指导革命实践的作风,客观分析恩格斯晚年对暴力革命和议会斗争态度的正确认识;他坚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强调了在革命中要团结一切具有革命愿望的进步力量,不要受统治者的蛊惑排斥外来民族或国家进行的革命斗争,正确看待犹太人、亚美尼亚人等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行为;他坚持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战斗作风,指明民粹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及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危害,旗帜鲜明地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第三章主要研究1903年以后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转变,主要从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及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党的二大后他对会上通过的党章、党纲产生动摇,将妥协退让看成一种在组织策略方面的灵活方式,在组织原则方面对政治自由与民主集中制理解出现偏差,在组织机构成员调整方面存在个人私心,偏袒孟什维克中的革命老战友。他希望通过各派之间的妥协能够换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形式上的统一,避免两派的争论导致组织上的分裂。其次,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他承认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但认为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20世纪初的俄国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应配合资产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在工人阶级思想政治觉悟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才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对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之间的关系理解出现偏颇,弱化政治斗争的重要性,对俄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缺乏正确认知。这一系列态度的转变导致其放弃无产阶级的政治权益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再次,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他认为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至关重要,主张采取政治协商、议会斗争等和平方式,一方面可以争取无产阶级应有的政治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党的思想建设。因此,他劝告无产阶级不要急于发动武装革命,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更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方面,他将暴力革命只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方式之一,认为20世纪初的俄国不具备发动暴力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不主张无产阶级进行武装起义。他认为目前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资产阶级自然为革命的主导,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协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分开走,一起打”的革命策略,将革命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之所以发生转变,与俄国国内革命形势的错综复杂密切相关,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派系斗争紧紧相连,与欧洲革命局势和西欧各国工人党领导思想的渗透不无关系,更与其自身思想僵化、性格孤傲、脱离实际影响重大。他的思想转变加剧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斗争,导致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思想动荡、组织涣散,助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气焰。第四章重点对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争论进行了比较研究。1895年,在苏黎世的首次会晤开启二人全方位合作,在思想领域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非马克思主义,在政治领域支持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在组织领域以《火星报》为平台培养党的领导后备力量,共同草拟纲领和党章。1903年党的二大之后,两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首先,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目标发生争论。列宁主张抓住革命时机,联合一切力量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普列汉诺夫主张先提高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觉悟,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具备。普列汉诺夫在1903年之后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比较消极,教条地认为发动革命就是冒进、不符合俄国革命发展规律,实则丧失革命的主导权。其次,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发生争论。列宁在入党条件方面要求严苛,认为党员必须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而普列汉诺夫认为入党条件可以放宽要求,忽略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纯洁性,主张党组织实行民主就要拒绝集中,忽视党组织的实际运行需求,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原则缺乏正确认识。第三,二人围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发生争论。面对1905年革命,列宁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主张实行工农联盟;而普列汉诺夫认为这场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进行领导,农民阶级思想落后,不提倡建立工农联盟;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侵略战争,无产阶级应抓住机遇,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普列汉诺夫认为在一战中俄国属于防御方,无产阶级应协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扞卫俄国国家利益,然后集中精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面对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看到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快速成长,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较低,主张与资产阶级建立联合政府,召开立宪会议。二人之所以发生争执,与二人在20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水平及结合俄国实际的程度不同,对俄国革命形势和党内形势把握存在差距,与二人的革命经历和性格不同都有重大关系。二人的争论造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斗争愈加激烈,导致无产阶级政党重新洗牌,影响两人的政治生涯走向不同的道路。第五章对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进行了总体评价。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思想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一方面,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从思想内容上来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实地研究;从思想的实践意义来看他的这一思想深入分析俄国历史和西欧革命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历史研究有机契合起来,与民粹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经济派、马赫主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争论,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促进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从思想的国际影响力来分析,普列汉诺夫一直在西欧从事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其思想有力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在第二国际组织中率先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东欧和欧美等国的无产阶级思想启蒙具有一定作用,对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他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在思想内容上不够系统完善,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易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不够,其思想在后期发生转变给俄国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普列汉诺夫从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名机会主义者,背后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我们在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组织建设方面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在作风建设方面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长远发展。
闫磊[5](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邱兵[6](2018)在《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社会党是一个百年大党,对它的研究是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法国社会党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转型的研究,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社会主义”与“共和社会主义”是贯穿于该党整个20世纪历史中的两种相互纷争的意识形态,并交缠融合于该党“法国式社会主义”框架之内: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理想,但仅认为革命是遥远将来的事情;实践中奉行“改良主义”,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与各类选举竞争,参加或领导资产阶级政府,同时维护中下层人民的利益,提高中下层人民的福利;对外政策上采取富有侵略性的国家主义。该党在20世纪90年代初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只保留“改良主义”。离开生产和交换资料社会化的目标,“改良主义”就变成“泛泛主义”,法国社会党于是彻底失去固有身份特征。此后,该党在总统大选中遭遇滑铁卢式的三连败,并在政治惯性的作用下,到2017年大选沦落为边缘性微弱政党。从法国社会党的教训和经验中可以得出:缺乏政治定力是该党衰落的首要原因,一个政党应在不忘初心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同时体现一脉相承和时代特点;一个政党应重视党内团结和党际联合,法国社会党在制度设计上诱发党内分裂,党际间的实质联合是法国社会党历史上取得成功的经验;一个政党应结合政治惯性来坚定推进相应改革,以避免下坡趋势的政治惯性,促成上升趋势政治惯性并防止其衰竭,同时可以凭借对手政治惯性衰竭信号及时跟进自我调整;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是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从政党发展规律的角度,法国社会党研究中的这些启示,对于其他政党尤其是社会主义政党也是一种借鉴。本文包括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论三部分。导言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中的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概述。第一章主要介绍法国社会党前身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共和主义”渊源和“革命主义”基因,并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传承,继续与社会主义运动交汇在一起。在国际社运和巴黎公社失败的影响下,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80年代形成了多股潮流,这些潮流在20世纪初汇聚成“革命社会主义”与“共和社会主义”两股主要潮流。“革命社会主义”与“共和社会主义”主要围绕社会主义者是否能参加资产阶级内阁这一问题激烈争论。“共和社会主义”主张通过议会斗争和参与甚至领导资产阶级政府,对资本主义体制进行逐步改良,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革命社会主义”主张放弃参与资产阶级政府的途径,依赖于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在“第二国际”的1904年大会上,“革命社会主义”压制“共和社会主义”,法国的社会主义者于1905年统一成立工人国际法国支部,该党宣言中规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是一个革命性政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虽然是一个阶级政党,但却没有工人阶级作为基础,这一点决定了它是一个从不进行革命的革命性政党。第二章主要介绍“共和社会主义”在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成为主导,“演变式社会主义”理论在该党党内取得胜利,即通过参加普选所导致的缓慢和智慧的演变来实现社会进步。在饶勒斯主导下,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既反对国内的暴力革命也反对对外好战的国家主义,坚定地主张和平主义。饶勒斯被谋杀后,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放弃和平主义主张,积极参加“神圣联盟”,支持法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20年的图尔大会上,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绝大多数投票赞成加入列宁的“第三国际”,并从工人国际法国支部母体中分裂出来另行组建法国共产党。而以布朗姆和盖斯德为代表的少数派反对加入“第三国际”,不愿意接受“第三国际”要求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社会主义,不愿意接受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作为审判官来指导法国政治。他们继续保留工人国际法国支部这个“老房子”。布朗姆于1926年提出“区分理论”,全天候地解决了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困惑,真正从理论上为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与和领导政府铺平了道路。1936年,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法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建立“人民阵线”并赢得议会选举,布朗姆代表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第一次执掌政府内阁。鉴于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在“抵抗运动”中的劳动主义倾向以及在战后同右派政党的密切联系,摩勒在1946年巴黎大会上重新扞卫马克主义正统地位。但从摩勒的政治实践中看,似乎又是另外一种情形。正是这种精神分裂和冲突矛盾,构成了“法国式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第三章主要介绍工人国际法国支部以及其他左派政党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低谷发展期,导致工人国际法国支部重组并正式更名为法国社会党。密特朗于1971年加入法国社会党,并从战略和策略角度出发提出“与资本主义决裂”理论,以联合左派各个政党特别是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法国共产党。在“与资本主义决裂”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密特朗于1972年联合法国共产党推出了共同行动纲领。在1981年的总统大选中,密特朗在1972年共同行动纲领基础上提出“110项提议”作为他的选举纲领,成为赢得总统大选的保证。从1981年到1983年,在法国社会党人的主导下,法国开启了一场具有革命性质的“与资本主义决裂”的改革试验。这场政治试验后来由于支付改革的成本过高而难以为继,并在后来被迫调头转向。在1988年总统大选中,密特朗凭借政治惯性和联合中间派政党的策略获得连任。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密特朗“与资本主义决裂”的政治试验失败,在国有化经济政策和严峻期转型政策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该党内部开始质疑“与资本主义决裂”的愿景同资本主义体制的现实之间不符,并要求该党回到现实。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法国社会党开始公开抛弃马克思主义,只保留“改良主义”。但是离开了生产和交换资料社会化最终目标,法国社会党所进行的“改良主义”就是“泛泛主义”,到底要带领走向何方并不清楚。第四章主要介绍由于法国社会党内部分裂严重,左派各政党之间既分散又分裂。在1995年大选中,若斯潘以相对较小差距输给若希拉克。在1997年的议会选举中,政治联盟——“多元左派”赢得了多数席位,开启法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左右共治”。“多元左派”只是一种暂时的联合,“多元左派”各个政党在2002年大选中各自推选自己政党的候选人。由于选票在多个政党中均匀分散,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若斯潘在第一轮中就被击败,开启了法国社会党滑铁卢式的衰败。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社会党内部分裂和分化愈演愈烈,内部党团加速滋生和不断裂变,并酿成欧盟宪法协约投票危机。芒斯会议只是一种妥协的政治安排,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党内严重分裂问题。该会议拒绝联合中间派政党,为法国社会党在2007年大选中失败埋下重大伏笔。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的公民初选始于2011年,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公民在正式大选投票中对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的粘性。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赢得2012年大选,并不是建筑于该党取得实质性重大改革进步的基础上,而绝大部分程度是由于其主要对手的失败以及政治钟摆的运动方向所致。奥朗德在执政期间成为最不受欢迎的总统,他的过错在于软性不作为且无法兑现政治承诺。奥朗德匆忙结束五年任期,不仅预示着法国社会党走向历史相对最低谷,也意味着法国传统的左右分野政治要告一段落。第五章主要介绍法国社会党的新宪章面面俱到,既没有丝毫提及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明确地说明自己的身份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法国社会党已经明确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也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法国社会党的行动计划与其他政党没有本质区别。法国社会党的意识形态变得十分含混模糊,已经不再有深层的意识形态标签。马克龙是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得胜者,并曾是法国社会党的重要成员。马克龙的参选得到法国社会党众多议员和奥朗德的支持。法国社会党曾尝试组建“人民决胜联盟”以推选代表整个左派的唯一候选人,以迎战2017年大选,但以失败而告终。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哈蒙在2017年大选中的得票率只有6.36%,标志着作为百年大党的法国社会党沦为边缘性微弱政党。法国社会党总书记康巴代斯于2017年6月辞职后,总书记职位长时间空缺。法国社会党的后起之秀们,甚至连“祖宅”都一售而空,法国社会党几近消亡。随着左右分野的逐渐模糊,法国社会党面临一批新的强劲对手,它们是马克龙所创立的“共和国前进”、梅朗雄所创立的“不屈法国”、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政党——“国民阵线”、贝鲁领导的中间派政党——“民主运动”。结论部分主要是总结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的启示:保持政治定力和不忘初心、重视党内团结和党际联合、结合政治惯性坚定改革和提高执政能力。政治定力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力量之上的力量,是一种能够能自上而下驾驭政治总体局面的力量。缺乏政治定力是法国社会党走向衰败的首要原因,法国社会党在意识形态上缺乏真诚信仰和持久恒定,对组织基础的认识十分模糊而没有清晰主体,政党文化矛盾复杂且疏于引导,选举策略上举棋不定和来回变动,在外部环境变动中缺乏定见和统一。不忘初心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应该同时体现一脉相承和时代特点。法国社会党需要回到历史中去找寻自己丢弃的固有身份特征,并具备理论创新的勇气,同时还必须突破二元对立、非左即右和非右即左的传统思维模式。法国社会党在制度设计上诱发了党内分裂,这些制度设计分别是提案投票环节以及党内两轮选举制。与左派各政党尤其是法国共产党、中间派政党达成实质联合,是法国社会党历史上赢得执政地位的一条成功经验。一个政党应该结合政治惯性来坚定推进相应改革,以避免政党自身下坡趋势的政治惯性,促成政党自身上升趋势的政治惯性并防止其衰竭,同时还可凭借对手政治惯性衰竭信号及时跟进自我调整。法国社会党频繁地投身于输入端的各种选举承诺,但是在政治系统输出端的执政绩效却经常令人不满意,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
聂大富[7](2018)在《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研究 ——以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一项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主要探讨了第二国际理论家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思想中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伦理社会主义指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伦理社会主义倾向指的是对伦理社会主义的部分认同或接受。论文在界定了伦理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内涵后,分析了三位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表现,并将他们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与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对比和评析,最后对他们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及其影响进行评价。论文选题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伦理社会主义在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影响突出。20世纪欧洲社会民主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它们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强调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属性,淡化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研究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相关问题,可以从宏观上把握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二是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社会主义史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之间的争论涉及许多重大问题,对我们今天思考社会主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选取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作为切入点,可以在新的视角下探究当时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三是三位理论家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他们来自德国、法国和奥地利,这三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在当时的欧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恰好处在欧洲社会民主党转向伦理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当时社会主义相关重大争论的主要参与者,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受到了伦理社会主义的影响,思想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为欧洲社会民主党在20世纪的伦理社会主义转向提供了理论和思想资源。伦理社会主义以唯心史观和主观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主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现实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将社会主义看作是所有人的道德追求,主张阶级合作而非阶级斗争,主张改良而非革命;伦理社会主义有着抽象的国家观,认为国家是伦理观念的现实,否认或淡化国家的阶级性,主张利用和改造现存国家去实现社会主义。三位理论家的思想上之所以出现伦理社会主义倾向,主要是由于他们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折中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康德哲学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部分接受了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中的具体体现是他们都强调社会主义作为某种价值追求,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伯恩施坦对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进行批评,反对将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定义为一种追求正义的运动、一种法权关系的实现和合作制度的建立,认为社会主义无论从时间顺序上来说,还是从精神内容上来说,都是自由主义“正统的继承者”。饶勒斯将社会主义的起源归结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他试图在这两种思想之间实现调和,将两者结合成一种统一的社会主义。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伦理道德,共和制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拓展就是社会主义。鲍威尔的社会主义观集中体现在他与布尔什维主义的分歧上,他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社会主义需要充分的经济条件;他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道德的目标,是人类共同生存的方式,必须维护个人自由和精神自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有人类的主要价值都可以得到充分实现。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对三位理论家的策略思想产生了影响。伯恩施坦主张社会进化的改良主义,通过民主逐渐实现社会主义。饶勒斯在策略问题上虽然与伯恩施坦存在分歧,但他同样主张阶级合作,强调以民主渐进的策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性。鲍威尔对民主制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在民主制的条件下,工人阶级可通过合法的民主手段夺取政权。在无产阶级统治方式上,他承认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它的暂时性。主张通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工作,逐渐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反对暴力占有企业、剥夺资本家。三位理论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伦理社会主义影响;试图从伦理道德层面对社会主义进行论证,把社会主义视为对理想价值的追求;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充分保障和实现个人自由,反对专制、暴力和强制;主张积极参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强调以渐进改良的方式逐渐实现社会主义。他们的区别在于,伯恩施坦明显地更加偏向右派,他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最明显;饶勒斯则居于中间,试图调和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调和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鲍威尔基本上是一个考茨基派的中派马克思主义,但同时又强调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维度和价值多元性。对于三位理论家的评价,如果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哲学观和思想方法、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社会主义观和策略问题上都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如果从他们思想的实际影响和整个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出发,他们三人当时有的只是伦理社会主义倾向,而不是全盘地接受伦理社会主义。从欧洲社会主义思想史来看,他们恰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即社会民主主义从偏向于马克思主义转向偏向于伦理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实质上,他们三人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表现出了一种折中主义和中庸的精神,试图在科学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之间进行折中。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思想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而言是一种温和化,一方面是为了论证他们当时所主张的改良策略,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注重文明的延续性,强调文化和道德进化的继承性。三位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是为改良主义实践、渐进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辩护和论证的,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民主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社会民主党的意识形态转型,还推动了社会民主党从阶级党向全民党的转型。
何火萍[8](2016)在《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列宁的革命思想是列宁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思想一脉相承,而且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产生的学说,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列宁的革命思想非常庞杂而丰富,其全集有60卷,记录了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论述,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各领域。本文以列宁的革命思想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宏大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背景之中,对列宁革命思想的来源、具体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阐释,重点研究列宁革命思想的主体论、策略论、条件论、国家论,研究其思想的内在律动,从而在思想动态中把握其革命理论,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列宁革命思想的来源包括列宁革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来源。前者包括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国际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后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民粹主义的影响以及列宁自身家庭的熏陶。革命的主体论主要解决革命的动力问题。其中,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要承担者、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具有突出的主体地位、农民阶级作为同盟者具有主体地位、以及帝国主义理论下被压迫民族的工人阶级也成为革命主体。革命的策略论解决的是革命的方式、方法问题。从俄国革命历史来看,不同时期列宁与其他派别之间围绕革命策略争论的侧重点不同,经历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之争、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之争、合法斗争与秘密斗争之争,列宁革命策略思想表现出策略的灵活性与原则的坚定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就体现了其辩证法的深刻思想。而不同派别在策略上的斗争实质上体现为革命与改良两种策略的斗争,列宁对修正主义、改良主义派别的批判贯穿其革命生涯的始终。列宁革命思想的条件论即革命形势形成的条件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关革命条件的思想主要是经济条件思想,而列宁另辟蹊径,提出的帝国主义时代论是其革命论形成的时代条件。除此之外,列宁还论述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包括上层的危机、下层的危机以及特殊的一次世界大战三个方面,主观条件包括人民群众的激进化以及列宁等布尔什维克的坚定革命意志。列宁革命思想的国家论主要回答革命之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如何治理国家政权,这是革命的根本问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构建的国家制度是巴黎公社式的苏维埃制度,国内战争期间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制度,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制度思想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和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最后是关于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今天研究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虽然列宁的革命思想在当代仍有很多争论,但列宁的革命精神、革命信仰,其严格的革命纪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思想都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借鉴。而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列宁革命思想中也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对资本主义的调节能力估计不足、对革命之后的改革的认识有不足以及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有待改进。但我们不能苛求前人,我们应该在尊重列宁、理解列宁的基础上超越列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前进!
高放[9](2015)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连载之十) 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一国首胜》文中研究说明1914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防止国内革命而爆发世界大战,大多数社会党背叛无产阶级转去保卫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只有布尔什维克党高举反战和革命旗帜。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新理论。布尔什维克艰苦卓绝的斗争促进了俄国1917年取得二月民主革命胜利。推翻沙皇专制政府,随后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1917年俄国党四月代表会议制定了从民主革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月、6月、7月发生的三次危机,加紧对人民的镇压,7月党的六大改变为采取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的方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列宁精心巧妙策划,托洛茨基等领导人大力宣传组织和全体党员、广大工兵坚决实践行动,促进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国首胜。十月革命胜利有六对特定原因。十月革命是俄国特定国情、特殊机遇的特异成果,在别国难以重复再现。十月革命有四重世界意义,它的基本经验教训对当今和今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有重大深远影响。
刘舸[10](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二、法国社会党格勒若布尔代表大会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社会党格勒若布尔代表大会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主要概况 |
2.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关系理析 |
2.1.1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运动的关系 |
2.1.2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
2.1.3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 |
2.2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
2.2.1 20 世纪初苏俄影响下建立的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组织 |
2.2.2 二战爆发后西欧共青团的发展壮大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建立 |
2.2.3 20世纪60年代“五月风暴”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由盛转衰 |
2.2.4 苏东剧变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重建与转型 |
2.2.5 欧洲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区域联合的新动向 |
第3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代表组织 |
3.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原则 |
3.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
3.1.2 坚持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的组织地位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
3.1.3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未来的共产党员 |
3.2 西欧共青团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
3.2.1 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2 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 |
3.2.3 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4 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5 希腊共产主义青年 |
第4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探索 |
4.1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问题的认识 |
4.1.1 青年问题的具体表现 |
4.1.2 青年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
4.1.3 青年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
4.2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 |
4.2.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危机 |
4.2.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 |
4.2.3 对冷战后欧盟和北约的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一体化实质的新认识 |
4.3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
4.3.1 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源的剖析 |
4.3.2 对实现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分析 |
4.3.3 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方案的探析 |
第5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及未来前景 |
5.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困境的主要表现 |
5.1.1 组织的持续分化及其碎片化发展 |
5.1.2 政治力量衰减及其地位的边缘化 |
5.1.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分野及特色不足 |
5.1.4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身份认同困境 |
5.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源 |
5.2.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处于低潮 |
5.2.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 |
5.2.3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空间受限 |
5.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前景 |
5.3.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机遇 |
5.3.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策略 |
5.3.3 西欧共青团组织在左翼阵营中的新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欧共青团及其他政党组织中外文对照 |
附录二 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
附录三 西欧共青团章程纲领选编选译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2)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发展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发展概念的界定 |
(三)社会发展道路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历史依据:东向还是西向的千年徘徊 |
(二)时代依据:世纪之交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 |
(三)现实依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基本国情 |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进步的家庭环境 |
(二)接受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熟悉了解俄国国情 |
(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和初步探索时期 |
(一)联系俄国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 |
(二)论证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三)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力量 |
二、形成和基本确立时期 |
(一)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
(二)阐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 |
(三)俄国民主革命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三、发展和成熟时期 |
(一)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 |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途径 |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第三章 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 |
(一)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 |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四)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
(一)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的并存性 |
(二)俄国资本主义对内外的依赖性 |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 |
第四章 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
一、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
(一)俄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具有不彻底性 |
(二)俄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
(三)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四)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
(五)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途径和保证 |
二、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
(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可能性 |
(三)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合适形式 |
三、民主革命胜利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二)俄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要及时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
四、工农民主专政与世界革命 |
(一)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要通过把革命纳入到世界革命体系 |
(二)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
第五章 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阶梯 |
(一)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 |
(二)从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
(一)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 |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 |
(一)俄国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
(二)俄国已经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第六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价值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遵循 |
(一)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理论 |
(二)指引俄国党和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世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南 |
(一)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崩溃 |
(二)吸引世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三)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依据 |
(一)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 |
(二)提供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 |
四、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导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镜鉴 |
五、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制定正确决策 |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培育合格建设者 |
(四)坚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全面深化改革 |
(五)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利弊,积极主动予以扬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
(二)近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接受与超越民粹主义思想 |
(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考察和借鉴西欧工人政党的建党经验 |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一)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初步显现 |
(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基本形成 |
(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曲折发展 |
第二章 1903 年前普列汉诺夫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内容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 |
(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革命的代数学” |
(二)加强理论宣传与思想鼓动 |
(三)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 |
(四)抵制宗教思想的冲击,“用精神武器去阻止信教的同志”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 |
(一)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体现阶级性、先进性和独立性 |
(二)明确党的组成成分,确保“无产者的阶级是革命的阶级” |
(三)坚定党的政治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的统治地位” |
(四)落实党的斗争任务,将当前任务与最终任务相结合 |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党进行革命的旗帜 |
(二)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质,坚持科学性、严密性、团结性、人民性 |
(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实现政治自由与党内民主 |
(四)落实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策略,最终“一切策略都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 |
(一)坚持从事实出发分析革命形势的思想作风 |
(二)坚持理论研究指导革命实践的学风 |
(三)坚持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作风 |
(四)坚持批判非马克思主义学派的战斗作风 |
第三章 1903 年后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转变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转变的阶段过程 |
(一)1903 年——1908 年的孟什维克立场 |
(二)1908 年——1914 年的反对取消派和马赫主义的合作立场 |
(三)1914 年——1918 年的社会沙文主义立场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后期转变的集中表现 |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转变 |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转变 |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转变 |
(四)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转变 |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转变带来的后果 |
第四章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比较 |
一、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关系的变化 |
(一)苏黎世的初次会面 |
(二)全方位的并肩战斗 |
(三)双方的激烈论战 |
(四)再次合作打击取消派和马赫主义 |
(五)两人彻底的决裂 |
二、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争论焦点 |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目标之争 |
(二)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争论 |
(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的争论 |
三、对普列汉诺夫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争论的评析 |
(一)二人思想产生分歧的原因 |
(二)二人思想争论在俄国无产阶级运动史上的影响 |
第五章 对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 |
一、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积极贡献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
(二)促进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二、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思想内容不够系统完善 |
(二)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易懂 |
(三)理论联系实际程度不够 |
三、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经验教训 |
(一)在思想建设中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
(二)在政治建设中要坚持党的领导 |
(三)在组织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
(四)在作风建设中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前史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
3.1.2 “第三时期”理论 |
3.1.3 新的反帝路线 |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
第7章 总结 |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Résumé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者对法国社会党的研究文献分析 |
(二)国外学者对法国社会党的研究文献分析 |
二、研究中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概述 |
第一章 法国社会党前身是“共和主义”和“革命主义”交汇平衡的合成物 |
一、“共和主义”渊源和马克思主义基因 |
(一)追求“共和主义”与世俗政治的历史传统 |
(二)国际社运的影响和巴黎公社的遗产 |
二、“共和社会主义”和“革命社会主义”之间的纷争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不同潮流 |
(二)围绕社会主义者参加资产阶级内阁的纷争 |
三、法国社会党前身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成立 |
(一)“革命社会主义”压制“共和社会主义”统一左派 |
(二)缺乏工人阶级基础的革命性政党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政党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加和领导政府的探索 |
一、布朗姆拒绝共产国际并与法国共产党分道扬镳 |
(一)“共和社会主义”成为主导和一战中的“神圣联盟” |
(二)布朗姆拒绝“第三国际”和法国共产党在体内分离 |
二、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加和领导政府的理论和实践 |
(一)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参加和领导政府的“区分理论” |
(二)通过“人民阵线”第一次领导政府内阁 |
三、扞卫马克思主义同时领导和参与资产阶级政府 |
(一)“抵抗运动”与战后重提马克思主义 |
(二)摩勒领导和参与资产阶级政府的实践 |
第三章 命名为法国社会党和“与资本主义决裂”的试验 |
一、基于“与资本主义决裂”理论的左派力量整合 |
(一)工人国际法国支部重组和正式命名为法国社会党 |
(二)“与资本主义决裂”理论的塑造 |
(三)联合法国共产党等左派政党的共同行动纲领 |
二、“与资本主义决裂”的成果和失败 |
(一)110项提议与密特朗赢得总统大选 |
(二)“与资本主义决裂”的失败和U型转折 |
三、放弃“与资本主义决裂”之后的混乱路线 |
(一)密特朗的强弩之末及其第二个任期 |
(二)抛弃马克思主义之后的精神迷茫 |
第四章 左派分裂、党团裂变与改革挣扎 |
一、既分散又分裂的左派联合 |
(一)1995年总统大选失败暴露左派分散化端倪 |
(二)左派短暂联合和第三次“左右共治” |
(三)“多元左派”的终结和2002年总统大选中惨败 |
二、党团裂变危机和重塑团结的努力 |
(一)党团裂变酿成危机 |
(二)追求党内团结的芒斯会议 |
三、总统大选三连败后的改革挣扎 |
(一)2007年总统大选中再次失败 |
(二)法国社会党第一次进行公民初选总统候选人 |
四、对手的弱点成就法国社会党回光返照的总统梦 |
(一)对手的弱点和政治钟摆 |
(二)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成为最不受欢迎总统 |
第五章 彻底迷失和几近消亡 |
一、丧失鲜明特征的法国社会党 |
(一)面面俱到的新宪章 |
(二)意识形态含混模糊的法国社会党 |
二、百年大党沦为边缘性微弱政党 |
(一)马克龙的出走和另立新党 |
(二)2017年总统大选中沦为非主流政党 |
三、群龙无首和强劲新对手崛起 |
(一)长时间没有总书记的法国社会党 |
(二)一批强劲新对手的崛起 |
结论: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启示 |
一、保持政治定力和不忘初心 |
(一)缺乏政治定力是法国社会党走向衰败的首要原因 |
(二)不忘初心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
二、重视党内团结和党际联合 |
(一)法国社会党在制度设计上诱发党内分裂 |
(二)党际间的实质联合是法国社会党历史上取得成功的经验 |
三、结合政治惯性坚定改革和提高执政能力 |
(一)政党改革需要针对政治惯性坚定发力 |
(二)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研究 ——以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章 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伦理社会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倾向 |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伦理因素 |
二、伦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概观 |
三、伦理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伦理社会主义倾向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的区别 |
一、在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上的区别 |
二、在社会主义观上的区别 |
三、在策略思想上的区别 |
第三节 三位理论家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
一、伯恩施坦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
二、饶勒斯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
三、鲍威尔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人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伯恩施坦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 |
一、部分接受新康德主义 |
二、以折中主义的态度阐释唯物史观 |
三、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倾向 |
第二节 饶勒斯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 |
一、世界的发展趋向于和谐 |
二、调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
三、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求统一 |
第三节 鲍威尔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 |
一、研究民族问题时受到新康德主义的影响 |
二、主张用新康德主义和马赫哲学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人社会主义观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观 |
一、否认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科学性 |
二、质疑资本主义“崩溃论” |
三、将社会主义定义为一种法权关系和合作运动 |
四、社会主义是组织化的自由主义 |
第二节 饶勒斯的社会主义观 |
一、反对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上对马克思的批评 |
二、强调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维度 |
三、社会主义是共和制的全面实现 |
第三节 鲍威尔的社会主义观 |
一、以中派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待社会主义革命 |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阶段 |
三、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经济前提 |
四、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道德的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伦理社会主义倾向在三人策略思想中的表现 |
第一节 伯恩施坦的策略思想 |
一、主张社会进化的改良主义 |
二、通过民主实现社会主义 |
第二节 饶勒斯的策略思想 |
一、在策略问题上与伯恩施坦的分歧 |
二、普选制导致夺取政权的策略改变 |
三、有条件的阶级合作策略 |
四、民主和平的改良道路 |
第三节 鲍威尔的策略思想 |
一、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的思考 |
二、关于无产阶级实行统治的方式的思考 |
三、关于在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三位理论家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的评析 |
第一节 三位理论家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评析 |
一、关于三位理论家用康德来补充或调和马克思的问题 |
二、唯物史观实现了科学与理想的统一 |
第二节 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评析 |
一、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
二、三位理论家的社会主义观注重文明的延续性 |
第三节 三位理论家的策略思想评析 |
一、三位理论家的策略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同 |
二、三位理论家的渐进改良策略的后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五、“革命”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来源 |
第一节 列宁革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回答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问题 |
二、回答资本主义新发展的时代问题 |
第二节 列宁革命思想产生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门生” |
二、俄国革命民粹主义的影响 |
三、列宁自身家庭的熏陶 |
第二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主体论 |
第一节 革命的承担者:工人阶级 |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
二、列宁对工人阶级的看法 |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 |
二、列宁的建党思想 |
第三节 农民阶级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阶级在革命中地位的观点 |
二、列宁对于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的思想 |
第四节 民族主义:被压迫民族的工人阶级 |
一、为何一战前夕如此重视民族问题? |
二、民族自决理论的内涵 |
三、民族自决理论实施的结果 |
第三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策略论 |
第一节 具体的革命策略 |
一、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之争 |
二、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之争 |
三、合法斗争与秘密斗争之争 |
第二节 列宁革命策略的特点 |
一、策略的灵活性与原则的坚定性相统一 |
二、策略的灵活性体现了其辩证法思想 |
第三节 对列宁革命策略的分析 |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与改良两种策略 |
二、列宁关于革命与改良关系的思想 |
三、列宁对俄国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批判 |
第四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条件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条件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导致革命 |
二、革命的“共同胜利论” |
第二节 列宁革命论中的时代条件 |
一、帝国主义理论的提出 |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 |
三、帝国主义理论与“一国胜利论 |
第三节 列宁革命论中的主客观条件:以十月革命为例 |
一、列宁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为时过早论 |
二、列宁论革命的客观条件 |
三、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 |
第五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国家论 |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后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
一、苏维埃制度之文献解析 |
二、苏维埃制度之评价 |
第二节 国内战争期间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思想 |
一、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实施层面考察 |
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分析:政治与经济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思想 |
一、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 |
二、政治体制:执政党建设理论 |
第六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意义 |
一、弘扬列宁的革命精神 |
二、坚决维护党的组织纪律 |
三、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
第二节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一、对资本主义调节能力估计不足 |
二、对革命之后的改良认识有不足 |
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有待改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
致谢 |
(9)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连载之十) 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一国首胜(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1914 年7 月世界大战爆发到1917 年2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怎样反对战争、促进民主革命 |
1. 世界大战的偶然爆发及其必然原因,社会主义政党对待战争的两种不同态度 |
2.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首先胜利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新理论 |
3. 战争爆发后布尔什维克党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1917 年二月革命特异取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异局面 |
二、布尔什维克党为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临时政府的三次危机,苏维埃的布尔什维克化 |
三、社会主义革命必然首先在俄国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
1. 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偶然轻易取得胜利 |
2.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六对原因 |
3. 十月革命胜利的四重世界历史意义 |
(10)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法国社会党格勒若布尔代表大会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董玲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焕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4]普列汉诺夫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D]. 周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法国社会党转型研究[D]. 邱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第二国际理论家的伦理社会主义倾向研究 ——以伯恩施坦、饶勒斯和鲍威尔为例[D]. 聂大富. 山东大学, 2018(12)
- [8]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何火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9]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连载之十) 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一国首胜[J]. 高放.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6)
- [10]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标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俄国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