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高其才,池建华

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高其才,池建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治理,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叁治结合

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高其才,池建华[1](2018)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制:历程·特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治理体制从"政社合一"到"政社分设",再到村民自治,又演进至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叁治结合"这一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制内涵丰富,可从乡村治理的目标、主体、规范、方式、领域等方面加以理解。在乡村治理中,要处理好自治法治德治的相互关系、村民自治与行政指导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形成关于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制的完整认识,推动新时代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实践的展开。(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8年11期)

吴文琦,田子耕,贺东航,刘雨晴,苏玉婷[2](2017)在《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湖北省恩施州“村医村教进两委”基层体制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湖北恩施就如何推进山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恩施州将我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进行再造,将"新乡贤"——村医和村教,引入到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中,激发农村内生活力,以此应对乡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挑战。课题组深入访谈42名试点办负责人、基层官员、村医、村教以及村民,通过政策参与的本土化模型对重构的案例进行政策评估,从而分析恩施州选择该政策的内在逻辑,并总结该政策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林婷[3](2016)在《全面改革布局下的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治理体制的现代化是实现全面改革布局下对农村基层行政体制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经历了现代转型所孕育的"自主性"成长和公共领域的成熟,为乡村治理体制的现代化打下了现实根基,然乡村治理变革实践中现代性资源的短缺、空虚的"自主性"和传统权威的复兴等问题是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必须克服的难题,需从公民建设、国家建设和法治建设叁个方面进行建设。(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期刊2016年01期)

本刊编辑部[4](2015)在《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见》的出台既是对试点工作成绩经验的认真总结也是对深化试点工作的重要规范对于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首个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文件。《意见》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农村工作的精神,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新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政》期刊2015年14期)

李成刚[5](2015)在《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体制的深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是将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改革事业引向深入的纲领性文件,也标志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5-06-03)

吴理财,张良[6](2012)在《乡村治理转型视域下的文化体制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文化体制演变跟国家的乡村治理转型密切相关。新世纪以来,农村文化体制逐渐从原来的"国家本位"转向"农民本位",即国家通过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来增强广大农民对现代国家的合法性认同。当前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尊重农村多元文化、包容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实现"核心价值引领"与"农民文化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进而言之,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形成富有活力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农村文化服务机制和规范有序的民主参与机制,并为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雷海亮[7](2012)在《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随着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快,政治、社会领域的矛盾和问题逐渐突显,如政治民主化进程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乡村社会发展缓慢等。在以农民占多数的中国乡村社会,其建设和发展的命运将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同时,乡镇政权是国家与农民互动的平衡器和调节器,由于目前这一体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性,所以未能将其沟通协调功能很好地发挥,乡镇体制的各个层面急需改革。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目前我国乡村治理和乡镇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在理论视角的选取方面,笔者借鉴了新制度主义的制度范式,试图构建乡镇体制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固然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在建立中存在许多缺陷,但是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分析肯定会拓宽乡镇体制研究的视野。(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4-01)

杨嵘均[8](2011)在《论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对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影响及其体制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乡政村治"为主的乡村二元治理结构所引起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的乡村治理困境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治理的绩效。这种情况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中阐释和破解乡村治理的困境,应从理论和实践上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乡村治理结构的体制创新。当前,对待农村社会中介组织,既不能患"民间组织恐惧症",也不能放任自流、失去对其控制,要进行体制创新,有效整合乡村社会各种利益主体,以协调各方利益为主线,建立多元合作的网络治理结构,改变乡村居民"一盘散沙"的弱势状况,减少治理成本,合理利用乡村社会治理资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项继权[9](2008)在《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我国县以下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进行历史的考察,指出传统的帝国时代,县以下也存在多级组织与管理层级,王权通过这些组织对乡村保持一定的监控。传统的乡村治理的常态既非"自治",也非"专制",而是实行"官督绅办"的体制。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制度安排;二十世纪以来,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基层延伸并最终实现乡村组织与管理的国家化、行政化和官僚化。这也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方式。二十世纪末的村民自治改革中,国家才开始从乡村一定程度地退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未来乡村体制改革及基层组织设置过程中,国家对乡村社会的资源吸取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都是基本的影响因素。当前人们争论乡镇政权是否退出乡村或者是"强化"还是"弱化"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乡镇政权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与功能如何改革,哪些组织和功能应强化、哪些组织和功能必须弱化。(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08年03期)

白鹏飞[10](2007)在《从“村自治”到“乡自治”——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我国乡村国情的变迁,现行的“乡政村治”的治理体制面临巨大挑战,“撤并乡镇”的治理体制改革模式也深陷困境。构建“县政乡治村派”的新型乡村治理体制,实现从“村自治”到“乡自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民主事业发展的新航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治理体制。(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湖北恩施就如何推进山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恩施州将我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进行再造,将"新乡贤"——村医和村教,引入到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中,激发农村内生活力,以此应对乡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挑战。课题组深入访谈42名试点办负责人、基层官员、村医、村教以及村民,通过政策参与的本土化模型对重构的案例进行政策评估,从而分析恩施州选择该政策的内在逻辑,并总结该政策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高其才,池建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制:历程·特质·展望[J].学术交流.2018

[2].吴文琦,田子耕,贺东航,刘雨晴,苏玉婷.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湖北省恩施州“村医村教进两委”基层体制改革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17

[3].林婷.全面改革布局下的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

[4].本刊编辑部.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J].中国民政.2015

[5].李成刚.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体制的深度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15

[6].吴理财,张良.乡村治理转型视域下的文化体制改革[J].社会主义研究.2012

[7].雷海亮.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改革[D].浙江大学.2012

[8].杨嵘均.论农村社会中介组织对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影响及其体制创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J].开放时代.2008

[10].白鹏飞.从“村自治”到“乡自治”——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  

乡村治理体制改革论文-高其才,池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