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诱导论文-张雁,韩毛振,罗学才,王晶晶,周明辉

大肠杆菌诱导论文-张雁,韩毛振,罗学才,王晶晶,周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肠杆菌诱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9-羟基雄烯二酮,微生物转化,细胞色素P450-105D1,自诱导表达

大肠杆菌诱导论文文献综述

张雁,韩毛振,罗学才,王晶晶,周明辉[1](2019)在《维吉尼亚链霉菌P450-105D1在大肠杆菌中自诱导表达和雄烯二酮的羟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雄烯二酮是甾体药物生产的重要中间体,其C9位羟基化产物9-羟基雄烯二酮也是多种重要甾体药物的合成前体,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微生物转化生产9-羟基雄烯二酮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将维吉尼亚链霉菌IBL14中svu005与pET28a质粒融合,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使用优化的自诱导培养基诱导表达其产物细胞色素P450-105D1(CYP105D1)蛋白,以雄烯二酮等多种甾体作为底物进行微生物羟化。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svu005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使用ZYM培养基,自诱导表达的活性蛋白产量(0.0916 nmol/L)显着高于传统的IPTG诱导方式的产量(0.0367 nmol/L)。表达产物CYP105D1可以羟化雄烯二酮,经HPLC检测,产物为9-羟基雄烯二酮。发现了微生物转化合成9-羟基雄烯二酮的新途径,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雷,于婧[2](2019)在《大肠杆菌O157溶源性噬菌体的诱导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是以食物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致病菌,牛、羊、猪和鸡等家畜家禽是其主要宿主[1,2],该菌致病性强、致死率高,引起全世界广泛重视[3]。溶源性作为温和噬菌体与宿主共存的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目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诱导溶源状态的噬菌体进入裂解周期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曾利用丝裂霉素C(MMC)诱导溶源性嗜盐古生菌及溶源性单增李斯特菌产生噬菌体[4,5],但对溶源性大肠杆菌O157诱导的具体方法探讨较少,本研究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秀英[3](2019)在《禽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诱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临床药物防治中,微生物对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试验以观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硫酸庆大霉素为目的,人为诱导其产生耐药,研究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和耐药程度,敏感性恢复的情况,试验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极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后敏感性明显降低,在无药的环境中迅速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09期)

洪志明,陈德宁,周文彬,曾杨玲,王全[4](2019)在《新型儿茶素和环丙沙星混悬液对大肠杆菌诱导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报道了环丙沙星和儿茶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情况,并评价其对诱导的雄性Wistar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协同作用。研究通过光谱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粒径、zeta电位和体外溶出度对所制备的纳米混悬剂进行评价,结果证实其能够满足新药物系统的预定要求。本研究将诱导的前列腺炎大鼠分为四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通过前列腺组织活检获得组织样本,通过膀胱穿刺术获得尿液样本。从腺泡改变、间质纤维化和炎性细胞浸润方面对获得的组织样品进行分析,同时将尿液样品与前列腺组织一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儿茶素和环丙沙星纳米混悬剂在减少腺泡改变、间质纤维化和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抑制尿液中细菌生长方面具有优势。这项研究成功地证明了儿茶素和环丙沙星的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杨瑞成[5](2019)在《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诱导EGR-1介导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脑膜炎对于人类健康和畜禽养殖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人医方面细菌性脑膜炎为十大引发高死亡率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并且大部分的幸存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兽医方面大量养殖动物由于患脑膜炎失去了其经济价值,给畜牧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可以感染宿主多个器官,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脑膜炎等。同时,ExPEC还能感染宠物导致疾病的交互传播,污染食物造成食品卫生安全恐慌。因此,ExPEC引起不同宿主的相关疫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一类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为止,关于ExPEC脑膜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E.coli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过程中侵入相关宿主靶基因的筛选。而对于,参与致脑膜炎E.coli破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过程的宿主基因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不同种属来源的ExPEC为基础,结合致脑膜炎E.coli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差异mRNAs和非编码RNAs测序结果,探索致脑膜炎E.coli诱导中枢炎症过程中介导BBB通透性增加的分子机制。在本研究中,将本实验室保存的7株人源、20株猪源和3株禽源ExPEC菌株分别进行了细菌侵入hBMECs细胞以及小鼠脑组织定植实验。共鉴定发现了PCN033、Xiantao10、ACN005、PCN079、HCN10618、PCN080、A764以及B958等8株侵入hBMECs细胞能力较强的菌株,其中PCN033和A764这两株菌株在小鼠血液中的存活能力以及脑组织中的定植能力较强。由于PCN033分离自发病猪的脑脊液,所以选择PCN033作为后续实验菌株。同时,我们发现致脑膜炎E.coli通过下调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s,TJs)在hBMECs细胞上的表达以及改变其在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增加BBB的通透性。随后,利用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胞内差异表达的mRNAs和非编码RNAs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到366个mRNAs、895个lncRNAs(Long non-coding RNAs)、32个miRNAs(Micro RNAs)以及308个circRNAs(Circular RNAs)发生了差异显着的变化,并绘制了差异变化的circRNAs、miRNAs以及mRNAs的调控网络关系图。通过分析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全转录组数据,我们挖掘了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破坏BBB完整性过程中的核心宿主因子EGR-1的生物学功能。通过hBMECs EGR-1基因缺失细胞系和EGR-1基因缺失小鼠,分别从体内和体外证明了EGR-1对于中枢炎症以及BBB通透性的调控作用。我们发现转录调节因子EGR-1在感染早期显着上调表达,可以入核直接调控VEGFA、PDGFB、ICAM-1以及TNFα的表达。通过更进一步的体内、体外实验,我们发现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上调EGR-1的表达诱导VEGFA和PDGF-BB大量分泌,血液循环中过量存在的VEGFA和PDGF-BB作用于BMECs细胞导致TJs表达量下降且分布发生改变。在另一方面,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诱导转录调节因子Snail-1显着上调,Snail-1可以直接入核负调控ZO-1和Occludin等TJs的表达,同样起到促进BBB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同时,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上调EGR-1的表达诱导BMECs细胞活化指示蛋白ICAM-1显着上调,在感染初期ICAM-1在BMECs细胞上的大量表达直接促进免疫细胞穿越BBB进入脑实质介导CNS炎症反应,进而造成BBB通透性增加。此外,本研究首次在细菌性脑膜炎模型中,对circRNAs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致脑膜炎E.coli感染hBMECs细胞之后hsa_circ_2858的表达显着上调,并且可以通过海绵作用吸附hsa-miR-93-5p介导VEGFA的上调表达。本研究阐明了EGR-1在致脑膜炎E.coli感染宿主导致BBB通透性增加以及神经炎症过程中的功能,为今后细菌性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宋艺兰[6](2019)在《大肠杆菌诱导的重度脓毒症腹膜炎小鼠腹腔大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及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脓毒症(sepsis)是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失调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脓毒症腹膜炎(septic peritonitis)是脓毒症患者当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感染,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最先到达感染部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腹膜炎的研究中,一些核形态特异、体积较大的“大细胞”于小鼠腹腔灌洗细胞中(PLCs)被发现,并且占有一定数量比例。本文围绕此种“大细胞”展开研究,探索其“身份”、功能以及与脓毒症腹膜炎的关系。结果如下:1.E.coli诱导脓毒症腹膜炎模型的建立为了建立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腹膜炎模型,本研究中选用不同剂量的E.coli(低剂量、中剂量和最高剂量)注射到小鼠(每组7只)腹腔中诱导脓毒症腹膜炎,观察其临床症状和记录生存率。模型建立后,利用临床症状评分系统(clinical score)来评估脓毒症腹膜炎的严重程度,临床症状观察指标包括嗜睡、眶周分泌物、竖毛、呼吸窘迫和震颤等,评分≤3分则定义为轻度脓毒症腹膜炎,评分>3分则定义为重度脓毒症腹膜炎。结果显示:1)低剂量和中剂量E.coli组能诱导轻度脓毒症腹膜炎(评分≤3),且不能引起小鼠死亡;2)最高剂量E.coli能诱导重度脓毒症腹膜炎(评分>3),引起71%的小鼠死亡;3)感染18小时后,能在最高剂量E.coli诱导的重度脓毒症腹膜炎小鼠血液中检测到细菌。结果提示:利用腹腔注射大量E.coli的方式可以诱导小鼠重度脓毒症腹膜炎的发生。2.“大细胞”的出现与脓毒症腹膜炎的关系本研究在E.coli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腹膜炎腹腔中首次发现“大细胞”。为了探究“大细胞”的数量和脓毒症腹膜炎的关系,首先将不同CFU的E.coli注射入小鼠腹腔诱导脓毒症腹膜炎,感染4、8、12小时后取出PLCs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计数。结果显示:1)最高剂量E.coli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腹膜炎PLCs中“大细胞”数量最多(25%),中剂量和低剂量E.coli诱导少量或不能诱导“大细胞”出现;2)最高剂量E.coli诱导的重度脓毒症腹膜炎当中,“大细胞”的数量随着时间动态变化,2小时占13%,8小时达到高峰(25%),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大细胞”的出现和聚集与E.coli诱导的脓毒症腹膜炎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且随感染的时长动态变化。3.“大细胞”的“身份”鉴定鉴于“大细胞”的细胞核呈分叶状,故推测“大细胞”属于中性粒细胞。为了鉴定“大细胞”的“身份”,本研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将模型鼠PLCs进行分离和纯化,找出富含“大细胞”的细胞层,并对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标记中性粒细胞标志性蛋白ly6G。结果显示:1)经过密度梯度离心后发现“大细胞”在中性粒细胞层;2)“大细胞”能被ly6G抗体所识别。可见,“大细胞”可能是E.coli诱导的ly6G阳性的大中性粒细胞(e-Neus)。4.e-Neus的诱导条件为了探索e-Neus的诱导条件,本文采用E.coli刺激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或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用E.coli感染肌肉组织并观察e-Neus的产生情况。用非E.coli诱导剂如CpG ODN、淀粉、巯基乙酸钠、H1N1流感病毒或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疾病模型并在炎症发生部位观察e-Neus的产生情况。结果显示:1)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在体外能成功诱生e-Neus。体外实验能使60%的中性粒细胞转变为e-Neus,过继输入到腹腔的骨髓中性粒细胞也能形成e-Neus。2)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体外能成功诱生e-Neus。3)HL-60细胞系细胞不能诱导e-Neus的产生。4)CpG ODN或淀粉、巯基乙酸钠诱导小鼠发生全身性炎症应答综合征(SIRS)或无菌性腹膜炎,但不能在腹腔中诱生e-Neus。5)H1N1流感病毒滴鼻后能引起小鼠急性肺损伤,在肺泡灌洗细胞中观察到极少数e-Neus。6)S.aureus能诱导小鼠发生脓毒症腹膜炎,能在腹腔中募集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但未能诱导e-Neus的产生。7)E.coli感染肌肉后在肌肉组织聚集约20%左右的中性粒细胞,并能在肌肉组织中诱导e-Neus的产生。以上结果提示,e-Neus能由骨髓中性粒细胞诱导产生,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诱导产生,在肌肉组织中诱导产生,不能由CpG ODN、淀粉、巯基乙酸钠等无菌性诱导剂诱导产生,不能由S.aureus诱导产生。5.e-Neus的杀菌能力为了探索e-Neus的杀菌能力,本文围绕e-Neus的吞噬,活性氧(ROS)的生成和NETs的形成情况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在利用GFP-E.coli诱导小鼠脓毒症腹膜炎时,荧光显微镜下发现e-Neus吞噬了大量的GFP-E.coli,而普通中性粒细胞(环形核或分叶核)吞噬了少量GFP-E.coli;2)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Neus的超微结构显示e-Neus确实吞噬了大量的E.coli,且在胞内形成大吞噬体;3)在利用佛波酯(PMA)刺激骨髓中性粒细胞诱导ROS产生时,发现e-Neus能生成ROS;5)荧光显微镜下未观察到e-Neus释放NETs;6)e-Neus内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由此可见,e-Neus是一种吞噬能力强,ROS~(low)的中性粒细胞。6.e-Neus的炎症因子IL-10和TNF-α表达水平分析为了检测e-Neus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骨髓中性粒细胞和E.coli共培养3、6、12和24小时,采用q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L-10和TNF-α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1)IL-10的mRNA水平在E.coli刺激6小时开始升高且随着时间递增,TNF-α的mRNA水平在刺激12小时开始升高;2)流式检测发现IL-10~+的e-Neus细胞比例比普通中性粒细胞高,e-Neus的IL-10表达量比普通中性粒细胞低;3)TNF-α~+的e-Neus细胞比例显着低,e-Neus的TNF-α表达量与普通中性粒细胞无差异。由此可见,e-Neus是IL-10~(low)的中性粒细胞。7.e-Neus表面分子CXCR4、CD80和CD11b表达水平分析为了探索e-Neus的表面分子如“老化”标志蛋白CXCR4,共刺激分子CD80和CD40,吞噬受体CD11b等,将骨髓中性粒细胞和E.coli共培养3、6、12、24小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如下:1)CXCR4蛋白在E.coli刺激12小时开始升高,CXCR4~+的e-Neus细胞比例显着低于普通中性粒细胞,CXCR4的表达量在两群细胞中无统计学差异;2)共刺激分子CD80和CD40蛋白在3、6、12和24小时均有普遍升高,CD80~+的e-Neus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普通中性粒细胞,CD80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3)吞噬有关受体CD11b~+的e-Neus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e-Neus不属于“老化”的中性粒细胞;e-Neus是CD11b~+CD80~(low)的中性粒细胞。综上所述,e-Neus是一种吞噬能力强,杀菌能力弱的中性粒细胞,是一种ly6G~+ROS~(low)IL-10~(low)CD11b~+CD80~(low)的中性粒细胞,它的出现和聚集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有关,它可能成为诊断E.coli诱导的脓毒症腹膜炎和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一种指示细胞。(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强[7](2019)在《两种重组大肠杆菌在放大过程中的差异及温度诱导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基因工程菌,必须保持其稳定并且具有遗传特性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重组基因工程菌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又不能产生变异或突变或某些特性减弱、消失。本研究对菌种1和菌种2在传代过程中、发酵培养过程中和冷冻保存过程的稳定性进行探究,结果如下:1.重组基因工程菌(菌种1和菌种2)在LB液体培养基传代过程中,稳定性很好,菌种1正常传代50代,其传代稳定性为100%,传代60代,传代稳定性为99%;菌种2正常传代40代,其传代稳定性为100%,传代60代,传代稳定性降为99%。2.重组基因工程菌(菌种1和菌种2)在发酵过程中,细胞中的质粒会不可避免的丢失。批式阶段菌种1和菌种2细胞几乎没有出现质粒丢失的现象;在补料阶段,菌种1和菌种2随着补料时间的延长,细胞都出现质粒丢失,菌种1在补料后期含质粒细胞比例为91%,菌种2为96%;42℃升温诱导后,两种菌株质粒丢失明显,最终菌种1含质粒细胞比例为84%,菌种2为80%,相比菌种1,菌种2在升温42℃诱导质粒丢失更多一些。3.重组基因工程菌在甘油冷冻保存过程中,不同保存条件下,结果差异显着:保存在4℃条件下,时间不超过30天,菌种1和菌种2的活细胞数比较稳定,超过30天,活细胞数明显下降;保存在-20℃条件下,在12个月之内,菌种1和菌种2活细胞的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超过12个月后,活细胞数量下降明显;保存在-80℃和液氮(-196℃)条件下,菌种1和菌种2活细胞的数量下降趋势最慢,菌种保存稳定性好,尤其是液氮保存效果最好。另外,在重组大肠杆菌菌种保存的过程中,反复冻融会严重降低重组大肠杆菌的存活率,由于每一次冷冻,都会形成冰晶,冰晶伤害细胞。因此,为使菌种有较高的存活率,不宜反复冻融。在对重组基因工程菌(菌种1和菌种2)发酵放大过程中,两菌种的差异如下:1.在一般培养基摇甁发酵过程中,菌种1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0.23 g/L,菌种2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比菌种1提高了13.04%;在优化培养基摇甁发酵过程中,菌种1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0.21 g/L,菌种2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比菌种1提高了33.33%。摇甁发酵的结果来看,菌种2对于菌种1优势很明显。2.在30 L发酵罐中,控制不同比生长速率,细胞的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表达情况差异明显:菌种1比生长速率为0.20 h~(-1)和0.25 h~(-1)时,细胞浓度和类人胶原蛋白含量都比较理想(分别为83.7 g/L,12.8 g/L和83.8 g/L,12.5 g/L),而菌种2控制比生长速率为0.15 h~(-1)时,细胞浓度和类人胶原蛋白含量最大(84.6 g/L,13.7 g/L)。3.从30 L发酵罐放大到125 L发酵罐的过程中,菌种1和菌种2在放大的过程中,细胞生长情况和类人胶原蛋白的表达都有了一定的下降,菌种1细胞浓度下降了2.86%,类人胶原蛋白表达下降了36.56%;菌种2细胞浓度下降了14.64%,类人胶原蛋白表达下降了32.04%;其原因之一可能是125 L发酵罐的氧传递能力低于30 L发酵罐。4.由于菌种2发酵平行好,发酵过程稳定,因此选取菌种2进行两次温度诱导优化,结果是:首次42℃诱导时间3 h效果最好,在发酵结束时,经过两次温度诱导的类人胶原蛋白浓度达到12.58 g/L,对照组类人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0.36 g/L,比对照组提高了21.43%。两次诱导对细胞后续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最终细胞浓度仅为对照组的87.83%。(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梦臣[8](2019)在《氨苄西林实验室诱导大肠杆菌耐药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常引起腹泻、败血症等临床症状,目前仍是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主要肠道病原体之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应用最悠久、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药物,其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抗菌药物通过动物排泄物传播到环境中,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而细菌对其的抵抗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编码β-内酰胺酶、改变细胞壁中靶蛋白、减少外膜通透性、外排系统提高药物排出泵表达。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但耐药的机制仍然未知。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以阐明耐药的机制和规律。目的通过实验室诱导敏感菌成耐药状态,了解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方法1.倍比浓度递增法诱导敏感大肠杆菌,改良K-B药敏纸片法测量细菌对抗生素耐药谱。2.对敏感菌株E.coli 181、E.coli 1574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耐药株E.coli181-32和E.coli 181-256、E.coli 15743-32和E.coli 15743-256进行重测序分析。耐药株与敏感株比较,筛选有意义的非同义SNPs。3.RT-PCR验证非同义SNPs基因在E.coli 181-1、181-8、181-16、181-32、181-64、181-128、181-256和E.coli 15743-1、15743-8、15743-16、15743-32、15743-64、15743-128、15743-256中差异的表达。4.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SOPMA在线分析蛋白的二级结构。5.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SWISS-MODEL在线分析蛋白的叁级结构。结果1.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诱导了两株耐β-内酰胺类的大肠杆菌,诱导后,其MIC值达到256μg/mL,分别是敏感株的32和64倍。大肠杆菌诱导耐药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对抗生素的耐药谱发生改变。2.大肠杆菌181的MIC值(y)与诱导时间(x)的回归方程为y=1.1447ln~x-0.8036;对MIC值小于或等于32μg/mL的部分作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是y=0.0442x+1.5752。对方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R~2=0.7806,P<0.05。大肠杆菌15743的MIC值(y)与诱导时间(x)的拟合方程为y=1.0435ln~x-0.7316;MIC值小于或等于32μg/mL的部分的回归方程是y=0.0358x+1.2812。对方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R~2=0.991,P<0.05。3.测序显示,E.coli 181包含了4498个基因,耐药菌株E.coli 181-32和181-256分别包含1和7个非同义SNPs,这些SNPs分布在frdD和未知基因中。E.coli 15743包含了4408个基因,耐药菌株E.coli 15743-32和15743-256分别包含4和8个非同义SNPs,这些SNPs分布在frdD、ftsI、acrB、OmpD、marR、VgrG和envZ基因中。4.COG中non-SNPs的功能分类与能源生产和转换、细胞壁/膜的起源、无机离子的转运和代谢、转录、信号转导机制有关。5.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6.大肠杆菌181耐药前后,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叁级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大肠杆菌15743耐药前后acrB和envZ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叁级结构发生改变。结论1.随着诱导的进行,氨苄西林的MIC达32μg/mL之前,细菌发生耐药的速率较之后快。2.frdD、ftsI、acrB、OmpD、marR、VgrG和envZ基因与氨苄西林耐药相关。3.大肠杆菌非同义SNP突变与氨苄西林的耐药有关。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大肠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子机制,为多耐药菌的防控和新抗生素作用的靶点提供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卢劲晔,顾蓓蓓,马卉,卢炜,刘静[9](2019)在《视黄醇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视黄醇对大肠杆菌诱发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原代培养大鼠乳腺上皮细胞,试验组预先经视黄醇处理24 h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经大肠杆菌处理30 min和60 min,收集细胞和上清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诱发能显着提高TLR4和NF-κB表达,进而促进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以及炎性介质iNOS(诱导型-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视黄醇处理能抑制NF-κB表达,进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和表达,从而达到保护乳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娄欣宇[10](2019)在《鱼精蛋白增强大肠杆菌疫苗诱导早期免疫保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可感染人和其他多种动物,新生和幼龄动物更为易感,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传染病。当前,致病性大肠杆菌已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给药物防治E.coli感染带来很大困难。现阶段养殖场防控大肠杆菌病主要依靠疫苗接种,但现有的疫苗存在副作用大,诱导免疫保护慢,以及免疫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通过添加佐剂来提高E.coli疫苗的免疫效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鱼精蛋白(Protamine protein,PP)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鱼类成熟精子细胞核中的碱性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抗血栓、抗肿瘤、食品防腐和抗原载体等方面。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明,PP能极显着地增强E.coli疫苗诱导的早期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为了进一步探讨PP增强E.coli的佐剂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从以下四部分展开试验探究。1.研究PP对E.coli疫苗免疫效力的增强作用方法:24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皮下注射E.coli灭活疫苗(1×10~7 CFU/只)(下同)、PP(100μg)+E.coli灭活疫苗和生理盐水。3d后对所有试验小鼠腹腔注射致死剂量E.coli菌液(含活菌1×10~7 CFU),记录发病情况及死亡率。结果:PP作为佐剂与E.coli疫苗联合免疫小鼠,使小鼠存活率从12.5%提高至87.5%,显着提高了疫苗诱导的早期免疫保护作用。2.研究PP增强E.coli灭活疫苗诱导早期免疫保护的机制方法:32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皮下注射E.coli灭活疫苗、铝胶(200μg)+E.coli灭活疫苗、PP(100μg)+E.coli灭活疫苗和生理盐水。3d后对所有小鼠腹腔注射亚剂量E.coli菌液(含活菌2×10~6 CFU),记录发病情况及死亡率,并检测免疫后48h特异性抗体水平,攻毒后血液细菌含量和血常规。结果:PP组攻毒保护率为100%,与空白组(50%),铝胶组(25%)和对照组(37.5%)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免疫后48h,PP即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对较高的特异性IgM、IgG抗体水平。在攻毒后可以促进机体对细菌的清除作用(P<0.05),提高血液循环中PLT的数量(P<0.01),缓解WBC、LYM~#及GRAN~#的减少(P<0.05)。表明PP作为佐剂在E.coli疫苗免疫后2d即可激活机体的早期免疫应答,推测是通过增强固有免疫功能和快速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来增强机体对E.coli攻毒的保护力。3.研究PP的抗大肠杆菌攻毒作用与TLR4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1)选取雌性ICR小鼠进行试验,皮下注射PP(100μg)或生理盐水。7d后分别腹腔注射致死剂量和亚致死剂量的E.coli菌液,记录致死剂量攻毒后48h的发病情况和死亡率,检测亚致死剂量攻毒后小鼠血液LPS浓度,血液ALT浓度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另取8只未经处理的小鼠,处死后取样作为空白组。(2)24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皮下注射PP(100μg)和生理盐水。于给药后2d、7d每组各取一半小鼠处死,检测PP对TLR4通路相关的细胞因子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1)PP单独注射(7d)能使小鼠存活率从0%提高至80%,表明PP有明显的抵抗E.coli侵袭的作用。PP可以降低E.coli攻毒后小鼠血液LPS浓度和ALT浓度,下调TLR4、NF-κB、IL-1β、IL-6、IRF7、IFN-β等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推测PP对MyD88依赖和TRIF依赖两条TLR4信号通路启动途径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避免机体发生早期急性感染时其炎症反应的过度发展和免疫紊乱的发生。(2)PP单独注射7d后,可检测到TLR4、IFN-β、IL-6的mRNA转录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调,推测PP可能通过事先轻度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来增强对E.coli的抵抗力。4.研究PP增强E.coli疫苗诱导家兔早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皮下注射E.coli灭活疫苗(3×10~7 CFU/只)和PP(100μg)+E.coli灭活疫苗。7d后对其皮下注射E.coli菌液0.6mL(含活菌3×10~7 CFU),记录发病情况及死亡率。另取6只未经处理的家兔作为空白组,一同检测血常规、血液LPS含量和血生化。结果:PP联合E.coli灭活疫苗免疫家兔能够使血液PLT和WBC数量有一定程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后PP组能极显着降低攻毒所致的LPS、ALT和AST的升高,缓解攻毒所致的PLT、WBC数量的下降。表明PP作为佐剂与E.coli疫苗联合免疫家兔,可以有效增强其免疫效力。综上所述,PP作为E.coli疫苗佐剂,可以快速激活机体早期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机理研究表明,PP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快速增强小鼠对E.coli的抵抗力,这可能与调控LPS-TLR4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相关。因此,PP作为大肠杆菌疫苗候选佐剂,具备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大肠杆菌诱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常见的血清型,是以食物为主要传播途径的致病菌,牛、羊、猪和鸡等家畜家禽是其主要宿主[1,2],该菌致病性强、致死率高,引起全世界广泛重视[3]。溶源性作为温和噬菌体与宿主共存的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目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诱导溶源状态的噬菌体进入裂解周期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曾利用丝裂霉素C(MMC)诱导溶源性嗜盐古生菌及溶源性单增李斯特菌产生噬菌体[4,5],但对溶源性大肠杆菌O157诱导的具体方法探讨较少,本研究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肠杆菌诱导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雁,韩毛振,罗学才,王晶晶,周明辉.维吉尼亚链霉菌P450-105D1在大肠杆菌中自诱导表达和雄烯二酮的羟化活性[J].生物学杂志.2019

[2].李雷,于婧.大肠杆菌O157溶源性噬菌体的诱导及鉴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3].王秀英.禽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诱导试验[J].中国畜禽种业.2019

[4].洪志明,陈德宁,周文彬,曾杨玲,王全.新型儿茶素和环丙沙星混悬液对大肠杆菌诱导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5].杨瑞成.致脑膜炎大肠杆菌诱导EGR-1介导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的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6].宋艺兰.大肠杆菌诱导的重度脓毒症腹膜炎小鼠腹腔大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及功能[D].吉林大学.2019

[7].赵强.两种重组大肠杆菌在放大过程中的差异及温度诱导优化[D].西北大学.2019

[8].李梦臣.氨苄西林实验室诱导大肠杆菌耐药机制[D].郑州大学.2019

[9].卢劲晔,顾蓓蓓,马卉,卢炜,刘静.视黄醇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娄欣宇.鱼精蛋白增强大肠杆菌疫苗诱导早期免疫保护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标签:;  ;  ;  ;  

大肠杆菌诱导论文-张雁,韩毛振,罗学才,王晶晶,周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