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板管成形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半径弯管,响应面法,试验设计方法,有限元模拟
板管成形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温馨,刘俊,肖龙飞,邹双桂,唐文勇[1](2015)在《基于响应面法及有限元模拟的小半径弯管成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响应面法分析与有限元模拟,研究多因子作用、多指标限制下的弯管成形,为船用弯管生产的模具配置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某尺度的小半径弯管,基于四个设计因子,考察起皱率、减薄率及扁平度叁个成形指标。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制定试验方案,共进行25次有限元试验;得到指标响应模型,给出因子影响规律及推荐取值;获得主要限制指标及同时满足叁重指标的合格区域;验证某优化点,成形指标均满足要求,且与响应面预测值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安静,曹阳根,杨尚磊,邓沛然,程令霞[2](2014)在《汽车蓄能器储压管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汽车蓄能器储压管成形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刚粘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技术,以成形载荷为评定标准,用Deform-3D软件对影响成形的坯料温度、模具预热温度、凸模速度3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模拟分析。通过试验最终得到最佳成形工艺为:温挤压坯料温度850℃,模具预热温度300℃,凸模下压速度16 mm·s-1;冷挤压凸模速度8 mm·s-1。模拟结果表明,在该制件成形过程中,温挤压坯料温度和凸模速度对成形载荷影响最大,模具预热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但为了减少温差对成形的影响,模具预热温度应选取相对较高的温度;在后续冷挤压中应选取较小的凸模速度。按照该工艺参数进行实际零件的挤压生产,最终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成形零件。(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张春霖,曾昭峰,唐恒涛,严旭,王闯建[3](2013)在《标本模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椎管容积变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单开门和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但它们均存在棘突韧带复合体等结构破坏大甚至完全切除、可能影响疗效的问题。目的:观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椎管容积的扩大情况,分析减压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①12个C5椎骨干燥标本模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移1,2,3mm组双侧椎板"长条状"开槽、棘突及椎板均匀后移1,2,3mm,以退让前为对照组。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并利用CT工作站的测量工具分别测量各组骨性椎管容积。②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微创颈椎管成形治疗。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自身对照评价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对照组骨性椎管容积平均为(1592±331)mm3,后移1,2,3mm组的骨性椎管容积分别平均为(1727±357)mm3、(1861±386)mm3、(2001±416)mm3;后移1,2,3mm组的椎管容积改善率分别为(8.53±1.05)%、(16.93±1.78)%、(25.75±2.97)%,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②36例患者治疗前JOA评分为7.97±1.73,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3.14±1.74,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58.55±13.71)%,疗效评估优良率为83.3%(优9例,良21例,一般6例)。结果提示,标本模拟可较好反映微创颈椎管成形后的椎管容积变化,为其临床实现有效减压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3年26期)
任强,李大永,邹天下,彭颖红[4](2011)在《UOE焊管成形叁维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UOE焊管成形过程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具有大变形和复杂接触的成形过程,分析板料各个成形段的回弹,获得了不同成形段板料的变形构形、等效塑性应变分布以及成形载荷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UOE工艺设计以及评估成形机组制管能力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1年06期)
李增楼[5](2011)在《数控弯管成形质量分析及数值模拟系统集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材的弯曲加工,在金属结构、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动力机械以及锅炉、轻工、航空航天、管道工程等工业部门,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对管材的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使得对管材弯成形质量缺陷的预测和控制成为研究与发展管材弯曲成形技术迫切需要解的难题。本文基于电站锅炉弯管,深入的进行了对数控弯管成形技术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对国内外学者对数控弯管成形质量研究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弯管受力情况,建立数控弯管理论力学模型。介绍冷弯管加工过程,定义回弹角的计算;介绍塑性成形理论,分析塑性成形中的屈服准则、流动各向同性硬化、塑性本构关系以及推导了塑性求解过程;分析弯管过程受力分析,得到弯曲管件截面上轴向应力的分布,推导出了弯管回弹角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有限元分析中材料本构关系的确定、接触边界条件的处理、求解算法的确定等关键技术的处理,运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了数控弯管有限元模型。通过本模型的运算分析,可以对影响弯管成形质量和弯曲回弹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实际应用表明通过改善这些因素可以来提高弯管的成形质量和得到准确的弯管成形角。在上述相关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基于成熟的商业软件VC++6.0集成弯管CAD/CAPP/CAE系统,成功加载了Proe二次开发模块、ansys有限元分析模块、CAPP工艺设计模块、Marc结果分析模块加载智能控制系统模块,开发了简单明了的人机界面,实现了CAD、CAPP、CAE之间数据无障碍传输,缩短了设计生产周期。(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1-03-01)
曹建国,唐建新,罗征志[6](2010)在《基于多向锻挤技术汽车轴管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汽车轴管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其传统工艺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多向锻挤复合成形技术,大大减少了后续机加工工序和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件轴管节约材料3.2kg,料耗降低40%,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0年21期)
傅立军[7](2010)在《板管成形的快速有限元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管成形在材料加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机电器等领域,尤其是型材弯曲和管材胀形,顺应轻量化、降低能耗和成本的需要,在零部件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些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增量分析和一步及多步模拟互补长短,相辅相成。增量法能反映加载历史、处理坯料与模具间的接触,可以比较全面的考虑板料成形中的各类影响因素,是可以对板管成形过程进行精确计算的方法,相对比较成熟。而一步和多步法则主要致力于对成形过程的快速模拟,可以在设计方案还比较模糊,没有工模具信息,或者是只有初步设计的时候,考察产品的成形质量,优化板坯,使用起来也非常容易。目前一步和多步法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初始构形为平面的板料成形。本文的研究目标则是建立一个应用范围更广、可计算一般的板管成形、可考虑弯曲效应的一步和多步正反向快速模拟系统OMSTEP。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通常针对板料成形问题的一步和多步法在考虑弯曲效应时,将公式局限于初始构形为平面的一步反向计算,若将该公式应用于一般的板管成形过程,则会引入转动自由度,增加计算规模,并使一步和多步法的处理相对复杂。为此,本文引入BST壳单元描述变形。该单元没有转动自由度,膜变形的计算与传统一步法所使用的膜单元完全等价,曲率计算不限于初始构形是否为平面的条件,也不局限于反算,同时能够保持一步法公式的简洁性和计算效率。基于极值功原理,将全量本构关系应用于一步法,将由标量预测-回归映射方法得到的本构关系应用于多步法,推导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一般板管成形的正反向快速模拟公式。现有的各类初始猜测值生成方法都是针对板料成形问题的,其中的几何方法难以通用,其中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的参数化方法也要求预先完成边界节点的映射后才能使用。因此,本文首先借助边界调整法将板料的边界映射到平面上,保持板料边界的形状特征,再将其与参数化方法结合,实现通用的板料初始猜测值生成方法。为型材弯曲和管材胀形提供合适的初始解,则是个新的课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有效的几何方法,通过展开型材和管材的扫掠线来实现网格映射,效率比较高,但没有很好的通用性;另一种是将参数化方法由平面拓展到圆柱坐标系中,将工件节点映射到截面形状复杂的型材表面,或者半径尺寸任意的圆柱面上,这种方法高效、通用。此外,还给出了一种思路简单的中间构形初始解生成方法,该方法与参数化方法结合,可高效地得到较精确的中间构形初始猜测值。接触的处理是一步和多步法中的关键技术,对外力的施加、计算的收敛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传统的滑动约束算法主要是针对板料的,无法适用于型材和管材。为此,本文提出了接触滑动约束算法。该算法通过接触搜索找到与工件节点最近的滑动约束面单元,通过罚函数法的方式引入法向刚度,由弹簧单元模拟所受到的工模具摩擦,保持节点只在滑动约束面(可以是截面形状封闭的复杂曲面)上运动,从而将滑动约束方法应用于型材和管材成形。此外,为了能够直观考察脱离接触面的缺陷,如起皱、截面的畸变等,本文对多步正向计算中的实际接触状态的模拟进行了一些尝试,引入LS-DYNA中的方法进行全局搜索,采用高效的内外侧算法进行局部搜索找到接触对,使用罚函数法计算实际的接触力,考察了规则化摩擦模型,并针对大穿透量问题,做了些设置,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使接触计算稳定。对板料成形过程进行了一步和多步正反向模拟计算,检验了OMSTEP系统求解板料成形问题的可行性。其中一步反算高效易用,多步模拟则可以获得更接近实际状况的结果。算例表明采用滑动约束计算更容易收敛,而采用罚函数法处理接触,可以观察到脱离接触面而产生的成形缺陷。将一步和多步正反向模拟推广应用于一般的管材和型材成形过程。进行了矩形管3点弯曲试验和复杂截面异型材的拉弯实验。通过矩形管弯曲试验模拟考察截面畸变问题,通过复杂截面异型材的拉弯实验模拟考察型材的壁厚变化和回弹情况。一步模拟所得到的截面畸变、壁厚变化结果与增量分析及实验结果非常接近。多步模拟由于中间构形的引入,计算结果较一步法有所改进,可以捕捉到更为细微的变化趋势,基于多步模拟结果的回弹计算也比基于一步模拟结果的回弹更接近实验结果。在对复杂截面异型材的模拟中,采用滑动约束,避免填充物与型材间的接触处理。在胀形计算中,实现了一步正反向计算的结合,通过反算为正算提供优化的管坯,而多步法也自然地与多工步的胀形过程相匹配。(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0-05-01)
丁硕[8](2009)在《大口径叁通管成形工艺的计算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叁通管件的成型,进行了模拟分析,为该类型工艺的优化和制定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华北(扩大)塑性加工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09-07-23)
孙堂敏,杨翠苹,张康生,胡正寰[9](2009)在《斜轧钢质高翅片管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斜轧钢质高翅片管变形机理研究相对落后的问题,通过Pro/E的曲面建模功能建立了轧辊的叁维实体几何模型。利用DEFORM-3D软件,采用叁维刚-塑性有限元法对斜轧钢质高翅片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轧件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场分布,得到了斜轧钢质高翅片管的成形规律。该研究成果为斜轧钢质高翅片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09年03期)
李鹏[10](2009)在《基于UG的板管成形模拟前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AE技术已在板管成形模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CAE软件由于操作繁琐,分析模型与设计模型通过中间数据格式转换时存在数据丢失,已无法适用于“CAE软件面向产品设计全流程”的发展需求。CAD/CAE的一体化集成能很好地避免数据丢失缺陷,降低CAE分析的难度,极大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已成为板管成形模拟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向自主设计的汽车覆盖件成形性快速仿真及工艺优化技术研究”(N0.50575080)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SOA的数字化模具设计制造集成系统”(No.2006BAF01A43),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基于UG平台的板管成形模拟前处理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板管成形基本工艺、CAD/CAE集成系统开发难点、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研究现状、CAD/CAE集成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明确了未来板管成形有限元模拟前处理系统开发的发展方向,并从UG开发平台的技术特点和系统有限元模拟求解器两个方面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基础。以基于UG平台的面向板管成形产品设计全流程的FASTAMP-NX前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模型几何特征定义、有限元网格剖分、成形工具自动装配、系统数据处理、工艺参数处理、成形过程动画显示等方面对系统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对比主流CAD平台如CATIA、Pro/E、SolidWorks与UG平台的技术共性,论证了FASTAMP-NX前处理系统采用的若干关键技术同样适用于基于上述平台的同类系统的开发。论文最后介绍了FASTAMP-NX前处理系统的总体架构与工作流程,并通过工业应用实例验证了其面向板管成形产品设计全流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28)
板管成形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汽车蓄能器储压管成形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刚粘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技术,以成形载荷为评定标准,用Deform-3D软件对影响成形的坯料温度、模具预热温度、凸模速度3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模拟分析。通过试验最终得到最佳成形工艺为:温挤压坯料温度850℃,模具预热温度300℃,凸模下压速度16 mm·s-1;冷挤压凸模速度8 mm·s-1。模拟结果表明,在该制件成形过程中,温挤压坯料温度和凸模速度对成形载荷影响最大,模具预热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但为了减少温差对成形的影响,模具预热温度应选取相对较高的温度;在后续冷挤压中应选取较小的凸模速度。按照该工艺参数进行实际零件的挤压生产,最终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成形零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板管成形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温馨,刘俊,肖龙飞,邹双桂,唐文勇.基于响应面法及有限元模拟的小半径弯管成形优化[J].船舶工程.2015
[2].安静,曹阳根,杨尚磊,邓沛然,程令霞.汽车蓄能器储压管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J].锻压技术.2014
[3].张春霖,曾昭峰,唐恒涛,严旭,王闯建.标本模拟微创颈椎管成形后椎管容积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
[4].任强,李大永,邹天下,彭颖红.UOE焊管成形叁维有限元模拟[J].精密成形工程.2011
[5].李增楼.数控弯管成形质量分析及数值模拟系统集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6].曹建国,唐建新,罗征志.基于多向锻挤技术汽车轴管成形过程数值模拟[J].热加工工艺.2010
[7].傅立军.板管成形的快速有限元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8].丁硕.大口径叁通管成形工艺的计算机模拟[C].第六届华北(扩大)塑性加工学术年会文集.2009
[9].孙堂敏,杨翠苹,张康生,胡正寰.斜轧钢质高翅片管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J].锻压技术.2009
[10].李鹏.基于UG的板管成形模拟前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