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问题论文-郑玉莹

奴隶制问题论文-郑玉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奴隶制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人奴隶,传统非洲宗教,基督教,融合

奴隶制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郑玉莹[1](2019)在《美国黑人的精神家园-奴隶制下美国黑人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人的历史贯穿了美国历史进程,美国黑人问题也历来是国内外史学界关注的焦点。黑人群体是众多族裔中人口最多,且较为特殊和重要的一支。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黑人长期处于被压迫、受歧视的地位,但他们并非一直甘愿忍受这些不公平的待遇。即便在奴隶主的迫害下,黑人必然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寻求心灵的安慰—那就是宗教。黑人在来到北美之前就有自己的信仰,统称为“非洲传统宗教”,来到新大陆的黑人奴隶自然也不会抛弃原有的本土宗教信仰。当白人与黑人接触的时候,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宗教信仰必然也会发生碰撞和磨合。在努力寻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黑人文化不断发展、演变,这一点在宗教信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黑人并未完全遗弃非洲传统的宗教信仰,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将传统宗教文化与白人的基督教文化结合到一起,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本文将从奴隶制下黑人宗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非洲传统宗教信仰,探究黑人奴隶宗教信仰的变化过程,得出结论黑人奴隶并不是被动接收白人基督教文化,而是慢慢地改造并将基督教与其传统宗教相结合,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黑人基督教。(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郑蜀炎[2](2017)在《1776年:美国的黑与白》一文中研究指出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无论是战争还是政治,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对于世界的影响和意义无须多言。美国人将独立战争自豪地称为“1776精神”不无道理,可是,他们总是忘记了1776年战争中那些冲锋或者倒下的黑人身影——作为英属北美殖民地军事力量的大陆军(即(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7-10-09)

谭天宇,王倩[3](2015)在《十月革命前俄国史学界对东斯拉夫人奴隶制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月革命前俄国学者对东斯拉夫人奴隶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诸多观点。他们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十月革命前俄国史学界对东斯拉夫人奴隶制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偏颇以及错谬之处。(本文来源于《西伯利亚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王卿卿[4](2014)在《论内战前美国循道宗在奴隶制问题上的立场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是美国循道宗的发展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在美国日渐突显的时期。在循道宗进入北美大陆后,因其发展而不断形成具有本土化、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特性使其在北美大陆的发展更加灵活。同时,作为在美国拥有一个庞大网络体系的循道宗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卷入各种社会矛盾并参与其中,尤其是在面对美国在内战前最有争议的问题----奴隶制问题。美国循道宗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因教会内部不同的立场而经历不同程度的联合与分裂。此文正是通过分析美国循道宗对奴隶制问题立场的转变来揭示美国循道宗是怎样成功融入美国社会并且成为内战前最大教派的。本文共分为叁大部分。在第一部分是对早期美国循道宗形成的介绍。首先分别从循道宗群体在北美的地理分布、人口规模和社会构成叁方面介绍循道宗进入北美后的发展情况。其次,通过美国循道宗从母教英国循道宗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来看待美国循道宗独立自主发展的过程。在革命时期,美国循道宗处于英国循道宗的领导之下,但是随着革命的成功,美国循道宗逐渐适应了美国环境,年老体衰的英国循道宗领导人约翰卫斯理逐渐难以控制美国循道宗,遂与其达成妥协。在1784年会议上,美国循道宗组织正式形成。最后是循道宗组织在美国的运作。以上部分为我们后来理解循道宗在美国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大致基础。第二部分是美国循道宗分裂前在奴隶制问题上的态度。首先是循道宗早期坚持的反奴隶制传统。本文分别从卫斯理反奴隶制的原因、早期循道宗教会对奴隶制的规定和循道宗教徒的反奴隶制活动叁方面来阐述。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奴隶制的繁荣,循道宗为了扩大教会规模从而在内部对奴隶制的态度发生动摇,教会的教规逐渐向奴隶制妥协,一些教徒也讲述了要适应奴隶制的原因。最后是因循道宗内部对奴隶制态度的分歧,一批坚定的反奴隶制成员在积极努力失败后从教会内部脱离,于1843年形成美国卫斯理循道宗联合教会。该教会对奴隶制的反应更加激烈,在其教规中宣称该组织排除任何拥有奴隶的成员。该组织的建立也是美国社会各种因素激化的结果。第叁部分是循道宗分裂后南北方对奴隶制的态度及对内战的应对。1844年美国循道宗因奴隶制问题发生南北大分离。这次分离将一个整体的美国循道宗分成了南北两大部分,南北方因奴隶制问题不断发生争吵冲突,对自己所处的立场更加明确,在另一方面因系统的不断扩大而间接增加了美国循道宗教徒的人数,使之成为在内战前美国最大的教派。(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4-04-01)

李天石[5](2014)在《试论3-5世纪鄯善王国奴隶制的几个问题——兼与中原奴婢制、罗马奴隶制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现已发现的佉卢文献可以看出,在3-5世纪的鄯善王国尼雅地区,存在着奴隶阶层和奴隶制度。从奴隶的身份特征来看,其法律地位类同财产,生命权利缺少保障,奴隶劳动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相当比重。其身份特征与中原奴婢制及罗马奴隶制相比较,既有同亦有异,从总体上来看,其与中原奴婢制度的相同之处,是大于其与罗马奴隶制的相同之处。(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王储,杨军[6](2014)在《也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领导北方军民取得了内战的胜利,促使美国存在了两个多世纪的奴隶制度寿终正寝。林肯从最初的仅仅反对奴隶制、不干涉各州现存的奴隶制度到最终彻底废除奴隶制,其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和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保守、温和向激进、革命的转变过程,这主要是当时的美国社会政治环境和阶级斗争的形势,以及国际形势和林肯个人的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刘莉[7](2013)在《詹姆斯·布坎南与美国黑人奴隶制问题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詹姆斯·布坎南是美国内战前最后一位总统,他出任总统时南北双方的矛盾正处于极端激化的时期,在奴隶制、关税和州权等方面多次发生辩论和冲突,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奴隶制问题上。因为布坎南在总统任期内对待奴隶制问题的态度和采取的各项举措,对他的评价往往比较负面。然而,布坎南是宪法和联邦统一的忠实维护者,他在奴隶制问题上的妥协是为了平衡南北激烈的矛盾冲突,维护联邦统一。本文探究了布坎南对待奴隶制态度的思想原则,梳理了布坎南政府在日益严重的奴隶制冲突中的所作所为,从而重新评价布坎南。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影响布坎南对待黑奴制问题的诸因素、布坎南对待黑人奴隶制的态度、布坎南总统在处理黑奴制问题上的重要表现、面对林肯当选总统后联邦出现分裂局面时的言行以及关于布坎南与美国黑奴制问题研究的两点思考。绪论主要阐述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表明对布坎南进行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研究意义所在。第一章分析论证了影响布坎南对待黑奴制问题的诸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制宪会议留下的奴隶制问题的隐患给后继者处理该问题时带来了分歧;安德鲁·杰克逊和托马斯·杰斐逊思想影响了布坎南对待联邦和州权的态度;布坎南终身未婚的婚姻家庭情况和个人的宗教信仰对他性格和政治生活的影响,以及早年从事法律行业形成的司法理念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布坎南对待黑人奴隶制的态度和思想原则。布坎南早期在道德上是反对黑奴制的,他是一个温和的废奴者。在如何处理黑奴制问题上,布坎南坚持遵守宪法至上和联邦至上的原则立场,尽力避免奴隶制问题引发党派斗争、地区纷争,进而造成联邦的分裂。第叁章详细阐释了布坎南在总统任期内处理黑奴制问题上的重要表现。布坎南就职后,组建各种力量较为均衡的混合内阁,以维持南北政治势力的平衡;在最高法院判决斯科特案时进行了干预,试图以司法手段解决奴隶制问题,影响了法院的判决结果;认可蓄奴派通过的来康普顿宪法,以平息国内因奴隶制问题引起的激烈争论;面对林肯当选总统后联邦出现的分裂局面,他抨击分裂行为,但仍力图在宪法之内以和平方法维护联邦统一。第四章是对布坎南对奴隶制问题的态度与作为的反思与总结。首先对布坎南无法避免内战的原因做了分析,笔者认为在社会背景发生巨大变化和党派纷争加剧之时,布坎南固守落后的宪法和司法理念,不能果断行使总统的绝对权力,因而无法完成破旧立新的历史使命。其次通过对林肯与布坎南对待黑奴制的态度与采取的举措进行比较,重新评价了布坎南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认为布坎南是一个有坚定政治原则的人,严格遵照宪法处理公务,但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时刻,保守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因而沦为叁流总统。(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23)

王勇,王晶梅[8](2011)在《论林肯在反对奴隶制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黑人奴隶制度是美国近代历史上的罪恶现象。作为一名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林肯在1860年到1865年对其进行了斗争。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政策上他都经历了一个从消极到激进的漫长的转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01期)

朱晞[9](2008)在《马克思主义与奴隶制问题——兼与廖学盛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说:"在古代世界,商业的影响和商人资本的发展,总是以奴隶经济为其结果"。恩格斯说:"或者是像古代那样,城市在经济上统治乡村"。上述经济情况是存在的,但只是雅典、罗马的一种局部现象,所以,奴隶制,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只是雅典、罗马的一种局部现象。除雅典、罗马外,恩格斯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毫无疑问,农奴制和依附关系并不是某种特有的中世纪封建形式……例如在特萨利亚很早就有了";赫罗泰"处于农奴地位"。肯定了农奴制和依附关系在古代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探索》期刊2008年01期)

萨拉赫·特拉布勒西,郭建业[10](2007)在《记忆与奴隶制:历史编纂学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所有关于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历史的研究中,对奴隶制问题的探讨仍然很少。无论是贸易中的暴力行为,还是奴隶阶级中各个阶层被分配的角色,似乎都没有真正引起阿拉伯史家的兴趣。事实上,虽然搜集资料是为了重构过去所发生的事件,但奴隶制并非仅存在于遥远的过去或者已经结束,而且,它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甚至重现使我们很难把握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诠释间的区别。此外,对它的各种权威描述,阻碍了任何有利于将该现象转化为知识对象的"间离方法"。原始资料的稀少,增加了模糊与矛盾,使得人们更难理解和解释历史上奴隶制的各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阿拉伯的原始资料,很不喜欢涉及那些一盘散沙、逆来顺受的被奴役大众的枯燥生活。然而,编年史家有时也的确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下等人卑贱的生活上,尤其是当下等人在暴动和起义中引人注目地显示出自身的存在时。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被篡夺的历史从湮没中呈现出来,在集体记忆中具有了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07年02期)

奴隶制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无论是战争还是政治,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对于世界的影响和意义无须多言。美国人将独立战争自豪地称为“1776精神”不无道理,可是,他们总是忘记了1776年战争中那些冲锋或者倒下的黑人身影——作为英属北美殖民地军事力量的大陆军(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奴隶制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郑玉莹.美国黑人的精神家园-奴隶制下美国黑人宗教信仰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2].郑蜀炎.1776年:美国的黑与白[N].解放军报.2017

[3].谭天宇,王倩.十月革命前俄国史学界对东斯拉夫人奴隶制问题的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5

[4].王卿卿.论内战前美国循道宗在奴隶制问题上的立场演变[D].鲁东大学.2014

[5].李天石.试论3-5世纪鄯善王国奴隶制的几个问题——兼与中原奴婢制、罗马奴隶制比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6].王储,杨军.也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的转变[J].河西学院学报.2014

[7].刘莉.詹姆斯·布坎南与美国黑人奴隶制问题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8].王勇,王晶梅.论林肯在反对奴隶制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的演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9].朱晞.马克思主义与奴隶制问题——兼与廖学盛先生商榷[J].探索.2008

[10].萨拉赫·特拉布勒西,郭建业.记忆与奴隶制:历史编纂学的若干问题[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7

标签:;  ;  ;  ;  

奴隶制问题论文-郑玉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