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犯罪假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犯罪率,空间相关,空间溢出,空间杜宾模型
犯罪假说论文文献综述
刘伯凡,曹建华[1](2016)在《我国刑事犯罪空间相关的形成机制——一种理论假说及其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关于犯罪率的研究普遍忽略了空间因素的影响,研究框架局限于单一地区内部,忽略了区域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计算犯罪率的莫兰指数,我们发现我国的刑事犯罪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那么这种空间相关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呢?基于对现有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说:第一,某一区域相邻区域的犯罪率对该区域的犯罪率具有正向影响;第二,收入水平、人力资本、福利支出、城市化和公共安全支出不仅仅会影响本地区的犯罪率,还会影响相邻地区的犯罪率。我们选取了1998-2011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样本,利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这两种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假说1成立,本地区的犯罪率对相邻地区的犯罪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假说2部分成立,只有人力资本对相邻地区的犯罪率存在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16年03期)
柴学友,朱武[2](2009)在《试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的思维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是指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材料,结合相关知识经验,借助逻辑的方法,对需要查明的问题作出推测性或者假定性的说明。侦查假说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广泛应用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获取新证据的有效方法,对职务犯罪侦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刑事法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柴学友,朱武,杨冬艳[3](2009)在《职务犯罪侦查假说的提出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侦查假说的含义与特征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是指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材料,结合相关知识经验,借助逻辑的方法,对需要查明的问题作出推测性或(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09年01期)
柴学友,朱武,杨冬艳[4](2008)在《试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思维方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是指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材料,结合相关知识经验,借助逻辑的方法,对需要查明的问题作出推测性或者假定性的说明。侦查假说具有穷尽性、针对性、可证明性等特征。它的提出,一般分为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假说叁个步骤。从推理的角度,提出侦查假说的方法主要有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和其他或然性推理提出。侦查假说只有经过直接观察和逻辑推理等形式验证,得出证实和否定的结论,才具有实际意义。大量案例证明,侦查假说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广泛应用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获取新证据的有效方法,对职务犯罪侦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叁十年)》期刊2008-07-25)
孔一[5](2008)在《规范的内外破解:道德突破与伦理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所从事的传统犯罪持续上升成为近20年间浙江省犯罪的基本图景。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更容易陷入“失范”状态:多种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争斗和博弈过程中,人们无所适从;人们依旧遵循原有规范的要求,而原有规范与以暴力为后盾取得统治地位的新规范相矛盾;旧规范遭到破坏,新规范权威尚未建立。权势者利用和操纵规范维护其既得利益或谋求更大的好处,规范制约着社会底层者向上流动,也加剧着他们遵守规范的成本。这在城市化、贫富悬殊和人口流动层面都得到了表现。规范代表着社会或优势集团的观念和利益,家庭、学校、职场、婚姻的失败表示出犯罪人对规范学习的失败或融入主流团体的困难。社会,尤其是司法机关的强制标定,使犯罪人因为贴上了“危险分子”的标签而日益被社会排斥和主动远离主流社会,他们对社会的敌意通过违犯规范得以流露和表达。在他们的“圈子”里,规范要么从来没有被认识到:要么由于频繁地违犯而被消解;要么违犯规范者被视为“能人”。犯罪是这一群体释放制度化手段与文化目标之间紧张的方式之一。犯罪人自身的社会属性和其置身的环境决定了犯罪人的群体特征,但在符合其特征的众多群体成员中,毕竟只有很少部分犯罪。那么,为什么是“他”实施犯罪行为,而不是跟他类似的别人?这需要从个体的生活经历、职业生涯和即时情境中寻求答案。宏观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决定了犯罪规模;群体的社会属性和其置身的环境决定了犯罪人的群体特征;当事人的生活经历、职业生涯和亲身遭遇决定了犯罪人的个体特性。当我们把研究视角从“犯罪”转向“犯罪与规范的关系”时,就使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社会与个人,精神与身体纳入同一框架成为可能。此时,我们不再把犯罪看成一个凝固的事实或结果,而把它看成一个连续统或过程。由此,我们把犯罪解释为规范的内外破解:道德突破与伦理消解。也即外部的层层递进的一道道刚性的防线被逐步地闯入,破坏了;内在的一贯的自我要求或信念渐渐溶解了,消散了。社会快速变迁时期,规范真空,规范冲突普遍存在,规范背后的价值遭到质疑,规范遭遇“合法性”危机。表现为规则、纪律、道德和法律的外部规范确定了社会资源和合法机会的配置,其权威来自认同和惩罚:规范内在地表现为个人的自我伦理要求,其强弱取决于自我信念和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客观规范和人们的主观认知间有一定距离,有些规范并未被人们认识到。社会资源和合法机会越少的人,越可能违反规范;遵守规范的成本大于违反规范的成本时,很可能发生越轨;参与越轨互动的人数越多,规范的权威越分散;社会交往中他人和自己无惩罚后果的越轨,降低了规范的认同度和威慑力;次级规范的破解,增加了高级规范被违犯的可能性;“犯罪”是一个连续超越规范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逐步突破了(社会)的外部规范和消解了(精神的)内在伦理要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31)
张荣[6](2007)在《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职务犯罪经济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职务犯罪问题的分析,主要探讨职务犯罪的动态特征.模型主要考虑了以下相关因素:风险概率、法制环境、惩罚力度、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就业收入与退休收入.假定在职者为风险中立者,他的决策变量是不法收入,目标是在动态约束下最大化其预期效用,得到了在职者的最优策略及预期效用的显示表达式.主要结论如下:在一定条件下,在职者退休前获取不法收入是其最优策略,单纯依靠惩罚力度的加强并不一定能够有效遏制职务犯罪;退休前后的收入差异越大,发生职务犯罪的可能性越高;调低退休年龄可能增加职务犯罪;在职者可动用资源的数量越大,职务犯罪的开始时间应当越晚;收入随工作年限逐年上升的模式有助于减少职务犯罪;收入水平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具有某种"水平效应"和"非对称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07年08期)
犯罪假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是指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材料,结合相关知识经验,借助逻辑的方法,对需要查明的问题作出推测性或者假定性的说明。侦查假说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广泛应用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获取新证据的有效方法,对职务犯罪侦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犯罪假说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伯凡,曹建华.我国刑事犯罪空间相关的形成机制——一种理论假说及其验证[J].经济学动态.2016
[2].柴学友,朱武.试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的思维方法[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
[3].柴学友,朱武,杨冬艳.职务犯罪侦查假说的提出与验证[J].人民检察.2009
[4].柴学友,朱武,杨冬艳.试论职务犯罪侦查假说思维方式方法[C].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叁十年).2008
[5].孔一.规范的内外破解:道德突破与伦理消解[D].浙江大学.2008
[6].张荣.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职务犯罪经济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