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传输线论文-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

耦合传输线论文-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传输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行耦合,陷波,环形谐振器,超宽带

耦合传输线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1](2019)在《基于耦合传输线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滤除窄带信号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干扰,提出了一款具有多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采用λ/4平行耦合线构造结构紧凑的滤波单元节,并通过单元节级联的方式实现叁陷波特性。将扇形枝节接入短路枝节匹配线,有效抑制了高次谐波。将环形谐振腔引入带阻单元,获得了良好的矩形系数。该滤波器的体积仅为25.5 mm×49.9 mm×0.6 mm,结构紧凑。仿真结果显示:滤波器的工作带宽为3~10 GHz,叁个陷波频段为3.5~3.6 GHz、5.7~5.9 GHz和7.9~8.1 GHz,有效滤除了WiMAX(3.3~3.6 GHz)、WLAN(5.7~5.8 GHz)以及X波段卫星通信系统(7.9~8.4 GHz)的干扰。该滤波器通带内插入损耗较小且带外谐波抑制良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各种超宽带系统。(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小艳,闫丽萍,赵翔[2](2019)在《电磁波与复合材料板上传输线的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层均匀模型等效非均匀碳纤维复合材料,获得等效电磁参数,进而采用基于全波分析方法的仿真软件研究了碳纤维的排列方向以及入射波参数对传输线终端负载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导线与碳纤维方向平行时,其场线耦合规律与同电导率导电板上的场线耦合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负载感应电流大于导线与碳纤维正交时的感应电流。当电磁波垂直于复合材料板入射时,负载感应电流大于同等条件下电磁波平行入射时的感应电流。(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05期)

王亚飞,赵彦晓,杨玮,李学华[3](2019)在《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建模及串扰抵消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速互连系统中传输线上的串扰问题,基于电磁耦合理论,研究了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的性质,建立了以下两种情况的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模型及其矩阵分解形式,分别是:(1)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一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2)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两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给出了上述两种情况下基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分解形式的串扰抵消方案,并利用仿真工具ADS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信号抖动和失真大幅下降,串扰抵消效果良好,并且第二种情况下的串扰抵消效果优于第一种情况.该结果说明了在基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进行串扰抵消时,考虑两边各两条相邻微带线的串扰效果较好,对保持高速信号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丁红,王亚飞[4](2018)在《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印刷电路板上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CTL-CTM)的建立。根据耦合传输线的串扰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CTL-CTM。利用HFSS软件仿真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与从电路角度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从电路角度建立CTL-CTM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基于CTL-CTM进行串扰减小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19期)

韩润兵,赵翔,闫丽萍,刘强,周海京[5](2018)在《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中的电磁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方法。在传统场线耦合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将含场线耦合的传输线等效为有源二端口网络,采用基于频域黑箱模型的大信号S参数表征非线性组件,利用插值和迭代技术结合ABCD矩阵求解端口响应,以分析外场辐照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工作状态的影响。以若干算例求解其受扰响应,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可以对外部电磁干扰下级联传输线网络的非线性响应行为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李垒,陶辉华[6](2018)在《基于仿真软件的Ku频段耦合传输线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仿真软件Designer辅助设计工具计算出微带耦合线带通滤波器设计目标所需的节数及每段耦合微带线的奇偶阻抗,选用低损耗的雅龙板材换算出实际的微带线长度和耦合缝隙宽度,然后利用仿真软件ADS对滤波器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和MOM仿真,并实际制作了PCB实物滤波器和专用滤波器测试夹具,在网络分析仪上进行了测试,实测结果证实了设计过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并对仿真和实测之间的误差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8年15期)

周楠,董晓霞,赵翔,刘强,周海京[7](2018)在《多导体传输线高频场线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导体高频场线耦合问题是电磁兼容及系统级电磁效应评估中的重要研究方向。经典场线耦合模型理论受限于准TEM波近似,对高频率下的场线耦合问题不具有普适性。高频场线耦合模型中的传输线超理论(TLST),解决了经典场线耦合模型这一局限性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TLST的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高频场线耦合模型。通过多导体传输线算例对比了高频场线耦合模型、经典模型以及全波分析的计算结果,说明了多导体高频场线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及普适性。(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张馨丹,赵春莹,刘强,闫丽萍,赵翔[8](2018)在《多导体传输线高频场线耦合渐近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理想地面上单导体传输线渐近法,提出了改进的多导体传输线渐近法。与已有多导体传输线渐近法相比,所提方法步骤简单,求解效率高。利用所提方法计算电磁波与不同结构多导体传输线网络之间的耦合,结果与全波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吻合很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导体传输线导线间距对沿线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导线间距变化,矩形网络和平行网络沿线感应电流波形变化趋势不同,且当间距大于一个波长后,平行网络和理想地面上相同结构的单导线具有相同的沿线感应电流。(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8年08期)

张馨丹,闫丽萍,李小艳,赵翔[9](2018)在《电磁波与开孔金属腔内置传输线耦合响应快速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LT方程的快速计算平面波辐照下开孔金属屏蔽腔内传输线负载所受电磁干扰的方法。采用电磁拓扑理论,利用等效电路法计算得到孔缝耦合节点的散射矩阵,并推导获得腔内模式场与传输线作用的耦合函数,从而使广义BLT方程无需借助全波分析,直接用于计算平面波作用下开孔金属腔内传输线的终端响应。所提快速算法计算结果与全波分析方法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快速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5-06)

赵宇婷[10](2018)在《传输线与天线间耦合消除方法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通信系统中,随着各种通信设备的高集成度与小型化发展,设备内部的空间变得日益紧凑。通信设备内部元件间间距越来越小,元件间的相互耦合,串扰等问题加剧,容易影响各元件的独立工作性能,导致通信设备整体工作性能下降,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本文针对无线通信设备内部的相邻传输线与微带天线间的耦合消除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两个有效去耦的方案。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G型缺陷壁电磁隔离结构(Defected isolation wall structure:DIWS)并将其应用于微带天线与平面微波传输线间的耦合消除。首先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微带天线与平面微波传输线结构进行建模,并研究距离对两者间耦合程度的影响,为布线距离提供一些参考。针对耦合程度最高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周期性加载G型缺陷的电磁隔离结构,并对其电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IWS结构在特定频段内具有带阻滤波特性。经过优化使其阻带工作于天线的工作频段,然后将DIWS结构应用于微带天线与平面微波传输线间的耦合消除,结果显示通过在天线与微带传输线的耦合路径上加载所设计的DIWS结构,耦合最多降低了20dB左右。最后对加载DIWS结构前后天线及微带传输线的相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示DIWS结构对各自的工作性能影响较小。(2)针对DIWS结构作为立体电磁隔离结构不利于集成,应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在同样的应用场景下,提出了新的去耦设计:平面缺陷微带线结构(Defected microstrip line structure:DMS)。为了进一步对传输线与微带天线间的耦合与DMS结构的去耦作用进行研究,我们采取场路结合的方式,利用HFSS电磁仿真与ADS等效电路联合仿真进行分析。首先在去耦合前利用等效电路对传输线与微带天线进行建模。然后基于缺陷微带线结构能改变电流走向及具有滤波特性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新的DMS结构,并对其等效电路进行建模。最后将所设计的DMS结构应用于传输线与微带天线间的耦合消除,研究其去耦作用,并进行等效电路建模。经过优化,结果显示去耦效果良好,能在较宽的频带内将两者间耦合降低到-25dB以下,且全波仿真结果与等效电路仿真结果的对比显示两者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设计等效电路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耦合传输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单层均匀模型等效非均匀碳纤维复合材料,获得等效电磁参数,进而采用基于全波分析方法的仿真软件研究了碳纤维的排列方向以及入射波参数对传输线终端负载感应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导线与碳纤维方向平行时,其场线耦合规律与同电导率导电板上的场线耦合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负载感应电流大于导线与碳纤维正交时的感应电流。当电磁波垂直于复合材料板入射时,负载感应电流大于同等条件下电磁波平行入射时的感应电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传输线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基于耦合传输线多陷波超宽带滤波器的设计[J].微波学报.2019

[2].李小艳,闫丽萍,赵翔.电磁波与复合材料板上传输线的耦合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3].王亚飞,赵彦晓,杨玮,李学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建模及串扰抵消效果分析[J].电子学报.2019

[4].丁红,王亚飞.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构建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8

[5].韩润兵,赵翔,闫丽萍,刘强,周海京.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J].无线电工程.2018

[6].李垒,陶辉华.基于仿真软件的Ku频段耦合传输线滤波器的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

[7].周楠,董晓霞,赵翔,刘强,周海京.多导体传输线高频场线耦合分析[J].微波学报.2018

[8].张馨丹,赵春莹,刘强,闫丽萍,赵翔.多导体传输线高频场线耦合渐近法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

[9].张馨丹,闫丽萍,李小艳,赵翔.电磁波与开孔金属腔内置传输线耦合响应快速计算方法[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8

[10].赵宇婷.传输线与天线间耦合消除方法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标签:;  ;  ;  ;  

耦合传输线论文-刘文进,赵泽慧,南敬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