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减振论文-高南沙,侯宏

低频减振论文-高南沙,侯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频减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声学黑洞,弹性波,空间折迭,带隙

低频减振论文文献综述

高南沙,侯宏[1](2019)在《基于声学黑洞减振梁的低频弹性波动衰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拓宽完全带隙用于衰减弯曲和纵向振动的结构,并通过空间折迭设计将其转移到较低频率。数值模拟表明,由于纵向弯曲波形变换,V形折迭声学黑洞梁在1 k Hz以下呈现出超宽的完整带隙。所提出的折迭梁易于制造,尺寸紧凑,并且具有出色的波衰减功能,使其有望用于低频减振和波衰减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王世彦[2](2019)在《分布式动力吸振器阵列低频减振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控制液舱结构振动传递为背景,建立了内部含有液舱的单层圆柱壳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动力吸振器的布置位置,布置个数以及振子质量对其减振效果的影响。在液舱的面板和腹板上的多处不同位置布置不同谐振频率的动力吸振器组成阵列,可以使外层圆柱壳在200Hz以下的低频范围内,振动响应降低5-10dB。为液舱结构的振动传递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08-21)

郑良辰[3](2018)在《面向多维低频振动的3-PCR并联减振机构设计及其减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振动,血液的传输需要心脏的跳动。在工程领域振动现象也普遍存在,如轨道交通在行驶中的振动,工件加工的带来的振动等。不同类型的振动会对人类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人类对振动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振动、控制振动的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对于控制振动,弹簧、橡胶等不同形式的减振器及多种减振元件组合都被应用至合适的场合。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并联机构具有刚度大、运动精度高、自由度多的特点,通过在并联机构上安装弹簧阻尼等减振元件构成了可以适用于多种工况下的减振装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并联机构减振现已成为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等超大型结构宽频声振预报的混合能量流方法”(51675306)、“基于柔性变胞机构的精密设备多维振动的主动控制研究”(51275375)的资助下,完成了对3-PCR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建模及优化设计,并创新性地将并联机构与准零刚度相结合,构建了多维低频减振系统,分析了其减振特性,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第一,将减弱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有害叁维平移振动问题作为目标,使用3-PCR并联机构作为减振装置基础,对原有机构进行改型,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进而适用于减振。使用闭环矢量法对3-PCR并联机构在Matlab中进行运动学数学建模,将其结果与ADAMS软件中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使用坐标搜索法绘制了机构的工作空间,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球空间作为研究目标,分析了机构参数对球空间大小的影响。第二,使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 3-PCR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机构上下平台半径、杆长、安装角度等参数对机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在Matlab与ADAMS中分别对结构的固有频率与模态进行分析;以3-PCR并联机构为主体,根据已有学者提出等效刚度的概念,得到并联机构隔振系统的等效刚度;研究了弹簧在多种配置的情况下对机构模态的影响规律。第叁,简要介绍了准零刚度基本原理,以一种易于使用的准零刚度结构为例,研究了其力学特性,分析其在简谐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并对获得准零刚度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创新性地将移动副与准零刚度结构相结合使用在并联机构上,使其具有多维低频减振效果;在Matlab与ADAMS中对比了加入准零刚度的并联机构减振装置模型与原减振装置固有频率的变化;分析了准零刚度装置安装前后受简谐激励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出添加准零刚度后减振平台的等效刚度即动刚度值,分析了等效刚度的分布情况。第四,对于3-PCR隔振平台,首先对上、下平台半径、杆长和夹角等参数为变量分析对等效刚度的影响,然后以工作空间内等效刚度值分布均匀为目标,使用遗传算法对多种参数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后得到的空间内的等效刚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添加准零刚度结构的3-PCR减振平台的球空间等效刚度进行了优化,对比了优化后与优化前等效刚度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4-20)

邱学云[4](2017)在《周期性钢/橡胶复合基础低频减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出一种新型层状周期性钢/橡胶复合基础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法对地震波垂直入射该复合结构的情况进行衰减域计算,即能带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衰减域,且能够覆盖垂直入射地震波的低频段,能减轻地震波对上部结构的破坏作用。对结构取晶格常数为2 m,组分比相同时,计算得到其第一带隙起止频率为2.8946~11.4297 Hz,该带隙频率已经包含地震波频率0.1~10Hz范围的70%,理论上可以应用于阻隔地震波。随着晶格常数的增大,该结构的第1、2带隙的起止频率都逐渐减小,同时向低频率区靠近,可以通过调节其晶格常数的大小来获得具体所需的带隙。另外,组分比变化对带隙的调控明显,必要时可以通过调节声子晶体组分比即组合材料的厚度来获得所需的带隙。(本文来源于《文山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龙庆[5](2017)在《列车运行速度对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列车荷载作用下常规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低频域共振放大现象,基于扩展扩展定点理论、多自由度系统等价质量识别法及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本文建立了地铁车辆一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通过对比常规浮置板轨道与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在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的吸振效果,研完了列车运行速度对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的影响。以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较常规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板的加速度插入损失为评判标准,定量的探究了列车运行速度时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轨道结构更低频域制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分会第七届线路专委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01)

秦浩星,杨德庆[6](2017)在《低频局域共振型负泊松比效应基座减振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有良好中高频段减振性能的宏观负泊松比蜂窝基座的胞元中,周期性地填充一定数量的包覆铅块橡胶块构成的动力吸振器,设计出一种低频局域共振型的减振基座,解决低频段结构减振问题。将动力吸振器的尺寸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优化方法设计动力吸振器,使其具有指定的低频局域共振固有频率,并对基座中周期性动力吸振器的层数与减振性能的规律进行了总结。静、动力学性能分析表明,该类基座具有较好的低频减振效果和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C)》期刊2017-08-13)

李青原[7](2017)在《基于动力吸振器的低频减振降噪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因为其高速、便利、晚点率低等优点,开始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但是,伴随高速列车发展而来的噪声问题,不仅影响着司乘人员的健康,而且制约着高速列车进一步的发展。目前,高速列车车内低频噪声问题突出,对于低频噪声的控制一直未能取得显着效果。所以,基于低频噪声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将动力吸振器作用于车体内饰结构上,通过提高内饰板结构低频的隔声量来对车内低频噪声进行控制的方法。首先,对动车组车内振动噪声状况进行实车测试分析。分析发现车内中低频噪声突出,在低频能量较大的频带内会出现峰值突出的单频噪声,而单频噪声和车体内饰板上的单频振动有着很大关联性。可以通过在内饰板上安装动力吸振器对相应的单频振动进行控制,使板的辐射声降低,从而使这些突出的单频噪声得到控制,使车内低频噪声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由此分析结果,合理确定了动力吸振器的设计频率范围。然后,对附加动力吸振器的主系统-薄板结构进行研究。分别从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声辐射及隔声量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并进行理论及仿真分析。最后,基于动力吸振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针对薄板结构设计一款刚度连续可调的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采用四振子结构,质量小且有较高的动静比。利用组装好的动力吸振器进行隔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频率范围内,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的减小薄板的振动,使薄板的隔声性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这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也为动力吸振器在动车组上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3-01)

张印,尹剑飞,温激鸿,郁殿龙[8](2016)在《基于质量放大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低频减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频结构振动控制,设计了一种质量放大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基于周期结构的Bloch定理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无限声子晶体的能带特性,同时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弹性波在有限周期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声子晶体质量放大带隙与局域共振带隙的形成机理和带隙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以梁框架结构低频减振为目标,将设计的质量放大局域共振声子晶体嵌入框架结构中,综合应用声子晶体带隙特性和黏弹性材料阻尼特性,实现低频宽带振动抑制效果。进一步,对框架结构一阶固有频率,进行声子晶体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一阶固有频率处振动的高量级抑制,并设计制备实验样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质量放大局域共振声子晶体可以为结构低频减振提供一种新的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6年17期)

吴九汇,马富银,张思文,沈礼[9](2016)在《声学超材料在低频减振降噪中的应用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穿透力强,难以衰减,特别是次声频段的机械波易与机体器官发生共振,对身体造成危害。为了实现对低频机械波的有效控制,解决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结合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系统地总结和论述通过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解决低频振动噪声问题的新方法。归纳和总结典型的低频振动噪声来源和对其进行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介绍低频振动噪声的危害。重点概括基于声子晶体禁带特性实现低频振动噪声被动控制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介绍通过亚波长尺寸特征的杆、薄板和薄膜类结构来实现低频振动和噪声衰减的具体方法和效果。在声学超材料的理论框架下,讨论薄膜类结构在低频振动噪声衰减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通过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和最新研究动态,对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研究对推动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3期)

冯读贝,杨吉忠,余志祥,许浒[10](2015)在《减振轨道对高架桥梁低频振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方法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针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低频振动现象,着重分析了常用高架简支箱梁在铺设非减振型轨道、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被动式动力减振浮置板轨道3种情况下的低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在0~30 Hz,非减振型轨道板因与梁体共同运动,其振动水平较钢弹簧浮置板略低,但非减振型轨道板无法有效衰减传递到桥梁结构的振动;在15~30 Hz,钢弹簧浮置板通过增大轨道板自身振动的方式降低板下结构的振动,墩顶的振动加速度级衰减量约10~20 d B,但会放大轨道在1阶固有频率(5 Hz左右)处的振动水平;插入控制1阶模态振动的被动式动力吸振器,可使浮置板及桥墩各测点在1阶固有频率处的振动大幅衰减,桥墩的振动加速度级衰减量约为10 d B,有效弥补了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不足。(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5年12期)

低频减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控制液舱结构振动传递为背景,建立了内部含有液舱的单层圆柱壳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动力吸振器的布置位置,布置个数以及振子质量对其减振效果的影响。在液舱的面板和腹板上的多处不同位置布置不同谐振频率的动力吸振器组成阵列,可以使外层圆柱壳在200Hz以下的低频范围内,振动响应降低5-10dB。为液舱结构的振动传递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频减振论文参考文献

[1].高南沙,侯宏.基于声学黑洞减振梁的低频弹性波动衰减[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2].王世彦.分布式动力吸振器阵列低频减振计算与分析[C].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3].郑良辰.面向多维低频振动的3-PCR并联减振机构设计及其减振性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8

[4].邱学云.周期性钢/橡胶复合基础低频减振特性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7

[5].张龙庆.列车运行速度对被动式减振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的影响[C].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分会第七届线路专委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2017

[6].秦浩星,杨德庆.低频局域共振型负泊松比效应基座减振优化设计[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17

[7].李青原.基于动力吸振器的低频减振降噪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8].张印,尹剑飞,温激鸿,郁殿龙.基于质量放大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的低频减振设计[J].振动与冲击.2016

[9].吴九汇,马富银,张思文,沈礼.声学超材料在低频减振降噪中的应用评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6

[10].冯读贝,杨吉忠,余志祥,许浒.减振轨道对高架桥梁低频振动特性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5

标签:;  ;  ;  ;  

低频减振论文-高南沙,侯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