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中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硅铁混凝剂,絮体,分形维数,能耗分配
混凝中和论文文献综述
于衍真,孙勇[1](2011)在《利用分形维数优化混凝中的能耗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聚硅铁混凝剂处理含铅工业废水的最佳水力条件,将絮凝阶段的搅拌强度G和搅拌时间t分为不同的叁个阶段,并利用正交试验得出各个阶段最优的水力条件:G1=67.7s-1,t1=3 min;G2=57.8 s-1,t2=5 min;G3=23.9 s-1,t3=7 min。结合分形理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分形维数对最佳分配方案进行分析,得出每个阶段絮体适宜的分形维数分别约为1.48,1.66和1.80,此时絮体结构密实且易沉降,能耗最低。将分形维数与能耗分配相结合,不但可以有效说明能耗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而且可以为絮凝池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使混凝工艺经济、高效。(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魏劲英,由庆华[2](2010)在《聚丙烯酰胺在强化混凝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烧杯混凝试验对聚丙烯酰胺助凝效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对于强化混凝的作用,确定了药剂投加量、投加点以及水力条件,为生产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0年23期)
李敏,宗栋良[3](2010)在《混凝中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Zeta电位在混凝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更好地利用Zeta电位这一指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Zeta电位的各种因素:胶体颗粒本身的性质、环境介质(pH值、离子强度等)、混凝剂的性质和一些操作条件(光照和温度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0年03期)
刘春霞[4](2010)在《QCM定量分析天然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及在混凝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消毒副产物(DBPs)的去除是当今饮用水安全的重大课题,强化混凝成本低、效率高,成为控制DBPs前驱物最佳可行性技术。本论文建立了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定量分析有机物在氧化铝表面吸附性能,并应用于有机物与絮凝剂作用机理研究。本文首次利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研究氧化铝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从而得出铝系混凝剂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因素。QCM实验证明,铝系混凝剂去除有机物受有机物浓度、溶液PH值、分子量大小,分子极性影响。水体中有机物的浓度越大,氧化铝吸附有机物达到平台值的时间越短;当有机物的溶液为偏酸性时,氧化铝吸附有机物的量最大,吸附率速率也快,形成的吸附膜比较紧密牢固,吸附效果优于中性及偏碱性溶液;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被氧化铝吸附的更多,各种分子量的有机物在氧化铝表面上的吸附机制与吸附层性质没有明显的差别;有机物的分子极性对吸附的影响比较大,憎水性有机物的吸附量远大于亲水性有机物。实际水体的QCM实验也证明,有机物在氧化铝表面的吸附特性与腐植酸配水在氧化铝表面的吸附特性相同,同时也证明了SUVA(UV254/TOC)值越高,NOM在氧化铝表面吸附的越多。实验室混凝实验采用氯化铝、聚十叁铝及工业PAC为混凝剂,确定去除腐殖酸配水、松花江源水及钱塘江源水中的有机物,实验结果证明,水样品中憎水性、分子量大、及在每种混凝剂的最佳PH值等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去除率会比其它条件下混凝实验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混凝实验为两个实际水体提供最佳的混凝方案,并对比研究了不同结果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0-05-08)
王磊波,简震,叶雯,张娟[5](2009)在《磁粉在一级强化混凝中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级强化混凝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磁粉的加入对强化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佳温度的范围和最佳加药量,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了磁粉的加入对混凝沉淀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水的水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09年S1期)
胥红,邓慧萍[6](2008)在《分形理论在混凝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分形理论基本要点,探讨了分形理论在混凝形态学和絮凝动力学中的应用,论述了在经典Smoluchowski方程基础上引入分形维数建立的聚合分形球体模型及其基本方程,探讨了水量、反应时间、搅拌速率、pH值、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对分形维数值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08年36期)
孟荣国[7](2007)在《惯性效应在混凝中的动力学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从湍流微结构的尺度即亚微观尺度对混凝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惯性效应是絮凝的动力学致因;提出了湍流剪切力是絮凝反应中决定性的动力学因素,并建立了絮凝的动力相似准则。文章指出扩散过程应分为宏观扩散与亚微观扩散两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而亚微观扩散的动力学致因是惯性效应,特别是湍流微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期刊2007年21期)
胡承志,刘会娟,曲久辉[8](2006)在《Al_(13)形态在混凝中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铝的水解形态转化角度考察了铝盐在高碱度和高有机物浓度水体中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铝盐的混凝效能是与混凝过程中的Al13含量成正比.高投药量时氯化铝(AlCl3)既可以有效调节水体pH值又能在混凝过程中原位水解产生较多的Al13形态,因而混凝效能要高于聚合氯化铝(PACl).在铝盐混凝中,调节pH值到6~7之间可以控制铝形态分布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能和减少残留铝的目的.在调节pH值强化混凝的方法中使用传统铝盐的效果要好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6年12期)
梁华杰[9](2006)在《分形理论在混凝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混凝研究在非线性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迅猛进展。其中,分形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揭示了非线性系统中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使人们探索这极为复杂的现象背后所存在的规律性有了可能。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混凝领域的研究并加以丰富与发展,成为一个显着的前沿热点,并为混凝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生长点。本文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原水,以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通过在不同投药量、不同pH值条件下的混凝实验,分别确定出PFS与PAC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反应PH值范围。在各种不同反应条件下,以PFS为絮凝剂进行搅拌实验所产生絮体的分形维数介于1.145~2.293之间,达到最佳投药量时絮体的分形维数宜控制为1.2477左右,以PAC为絮凝剂时絮体的分形维数介于1.0529~2.3517之间,达到最佳投药量时絮体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1.3287左右。为获得混凝过程中的最佳能耗分配,本研究还进行了以分形维数指导能耗分配的实验,结果表明以PFS为絮凝剂最佳的絮凝反应(G ,T)组合是:(G1 ,T1)=(52,4)、(G2 ,T2)=(30.2,7)、(G3 ,T3)=(16,9);在搅拌T1阶段絮体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1.3288~1.3407,T2阶段絮体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1.6522~1.8022,T3阶段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2.2900~2.3710;以PAC为絮凝剂最佳的絮凝反应(G ,T)组合是:(G0 ,T0)=(178.5,40)、(G1 ,T1)=(58,5)、(G2 ,T2)=(30.2,7)、(G3 ,T3)=(16,7),在搅拌T1阶段絮体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1.3922~1.3958,T2阶段絮体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1.6676~1.6726,T3阶段的分形维数宜控制在1.9634~1.9829。这样可以获得最低的出水浊度和能量输入。所获得的分形维数控制参数值可用于混凝过程中的在线实时控制系统,使系统在最佳出水水质下保持最低的能耗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06-10-20)
苏丹,乔文莉[10](2005)在《铝(Ⅲ)水解聚合形态及在混凝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对铝的水解化学研究、Al13的研究与进展等,介绍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的一些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研究现状和热点。(本文来源于《河北化工》期刊2005年04期)
混凝中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烧杯混凝试验对聚丙烯酰胺助凝效果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对于强化混凝的作用,确定了药剂投加量、投加点以及水力条件,为生产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中和论文参考文献
[1].于衍真,孙勇.利用分形维数优化混凝中的能耗分配[J].供水技术.2011
[2].魏劲英,由庆华.聚丙烯酰胺在强化混凝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
[3].李敏,宗栋良.混凝中Zeta电位的影响因素[J].环境科技.2010
[4].刘春霞.QCM定量分析天然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及在混凝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0
[5].王磊波,简震,叶雯,张娟.磁粉在一级强化混凝中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技.2009
[6].胥红,邓慧萍.分形理论在混凝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7].孟荣国.惯性效应在混凝中的动力学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8].胡承志,刘会娟,曲久辉.Al_(13)形态在混凝中的作用机制[J].环境科学.2006
[9].梁华杰.分形理论在混凝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
[10].苏丹,乔文莉.铝(Ⅲ)水解聚合形态及在混凝中的应用[J].河北化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