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肾命学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命学说,肾与命门,骨病
肾命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辉,陈志维[1](2013)在《肾命学说与骨病治疗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肾命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内科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骨病的治疗也有指导作用。历代医家关于命门的位置及其与肾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总结后得出肾与命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从肾命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方面探讨肾与骨的生理病理关系,得出两者关系密切,故临床上可以运用肾命理论来指导骨病的治疗。最后是肾命理论论治的应用。列举常见骨病: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及骨肿瘤等的治疗。(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谷建军,赵艳[2](2011)在《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肾命学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本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术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实际上也属于肾命学说的范畴,不但如此,本学派"阳主阴从"的学术主张亦使肾命学说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本学说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亦使本学说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11年12期)
徐静,段学忠,孙英霞[3](2011)在《心肾相交理论和肾命学说的发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心肾相交理论和肾命学说的产生,是借鉴了古代丹术炼养思想作为其基础之一。对人体水火之原的不同界定是二者的主要内容之一。二者均归属于藏象学说的范畴,并在医疗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谷建军[4](2008)在《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肾命学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本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术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实际上也属于肾命学说的范畴,不但如此,本学派"阳主阴从"的学术主张亦使肾命学说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本学说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亦使本学说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本文来源于《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10-24)
张恒青,胡素敏[5](2008)在《肾命学说在骨伤科临床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肾命学说为中医内科临床指导虚损病证治疗的重要学说性理论,而且它对骨伤科临床也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现论述如下。1肾命学说的理论渊源及特点“命门”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历代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命门”概念与实质的研究,也在争论中不断发展和完(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08年07期)
吴水盛,张丽霞[6](2003)在《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肾命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3年11期)
李瑞,鲁兆麟[7](2003)在《试论“肾无实证”与肾命学说的理论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临床治疗中 ,对肾脏疾病的治疗多以补法为主 ,而少用泻法 ,故有“肾无实证”的说法。然而在临床实际中 ,肾实证又是确实存在的 ,因此 ,有必要从理论及临床方药上对肾之实证加以论述 ,这将对肾病理论及临床有一定的裨益。1 肾的生理及与其他四脏在五行中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05期)
杨世权[8](1986)在《赵献可肾命学说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赵献可,字养葵,号医巫闾子,浙江鄞县人,约生活于16~17世纪。着《医贯》、《内经抄》、《素问抄》、《素问注》、《经络考》、《正脉论》等书,除《医贯》六卷外,均散佚失传。赵氏宗薛氏立斋,每以命火理论阐述病机,治疗上重视固肾求本,为温补学派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兹就其学术要点评述如下。(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1986年09期)
蔡荣[9](1978)在《脾胃与肾命——薛己脾肾学说及骨科临证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脾胃、肾与命门学说源流与发展脾、胃、肾与命门,最早见于《内经》《难经》。如“睥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胃者,五脏六腑之(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1978年03期)
肾命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肾命学说肇始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本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学术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扶阳学派的学术理论实际上也属于肾命学说的范畴,不但如此,本学派"阳主阴从"的学术主张亦使肾命学说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本学说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亦使本学说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肾命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晓辉,陈志维.肾命学说与骨病治疗的相关性[J].辽宁中医杂志.2013
[2].谷建军,赵艳.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J].江西中医药.2011
[3].徐静,段学忠,孙英霞.心肾相交理论和肾命学说的发生学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4].谷建军.扶阳学派对肾命学说的发展[C].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2008
[5].张恒青,胡素敏.肾命学说在骨伤科临床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8
[6].吴水盛,张丽霞.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3
[7].李瑞,鲁兆麟.试论“肾无实证”与肾命学说的理论渊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
[8].杨世权.赵献可肾命学说评述[J].四川中医.1986
[9].蔡荣.脾胃与肾命——薛己脾肾学说及骨科临证运用[J].新中医.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