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械消毒液致敏1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强,张衡,李腾[1](2020)在《84消毒液过敏反应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一例报告》文中指出84消毒液具有广泛和高效的杀菌特点,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可有效预防和抑制疾病传播。在疫情传播当下,84消毒液常用于公共区域和居家消毒,因其引发的过敏反应不可避免[1]。本研究对1例84消毒液过敏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析。
蔡媛媛[2](2019)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各方面综合探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解毒通利方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因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海南中医院(海南省中医院)住院或门诊经治疗的患者,将纳入本项目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组(治疗组)78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8例,最终完成本项目的患者中西医组(治疗组)76例和西医组(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评估中医证候经治疗后改善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中医证候情况。采用血液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胆酸(CG)评估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随访3月后各项指标。采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HBV DNA)评估血液病毒频数,检测患者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HBV DNA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长短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组间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T-BIL、D-BIL、TBA、AST、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和随访3个月治疗组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以及随访3个月肝功能指标(T-BIL、D-BIL、TBA、AST、ALT、C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型黄疸患者中医证候、肝功能及HBV DNA改善情况满意,且安全性较好。
张瑞青[3](2017)在《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led,nsPEF)消融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体外和体内实验,开展新型非致热微创消融技术-纳秒脉冲针对E.g的治疗学评价。筛选纳秒脉冲消融技术有效治疗参数,评估其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门静脉注射E.g原头蚴,模拟自然感染途径,建成小鼠肝E.g模型,经调控门静脉注射原头蚴数量,优化模拟临床CE致病模型,重现小鼠门静脉到肝脏的感染路径和病程特征。采用纳秒脉冲消融仪对该模型病灶进行治疗与评价,在体外实验中筛选在固定脉宽、频率下,有效消融E.g的电场强度和脉冲个数,并在小鼠模型上验证其剂量效应,获得适宜治疗E.g的电极布局。方法:(1)采集临床B超和CT诊断为单囊型肝囊型包虫病CE,通过手术获取CE患者的原头蚴,经过1%浓度胃蛋白酶消化后判断原头蚴活性,配制浓度分别为2000个/100ul、200个/100ul、100个/100ul原头蚴混悬液,经C57BL/6小鼠门静脉主干注射后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计算小鼠E.g的成囊率和分布,B超随访观察E.g囊肿的生长速率;(2)B超筛查C57BL/6小鼠肝E.g囊肿,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50脉冲数下,不同场强(21、14、7、0kV/cm)作用后1周、4周、8周肝E.g囊肿的大小、形态改变、囊壁结构改变判断纳秒脉冲对小鼠肝E.g囊肿的消融抑制效应。(3)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不同场强(29、21、14、7、0kV/cm)和脉冲数(50、100)作用后第1、3、7天原头蚴的形态、活动度、完整性,判断纳秒脉冲对其的杀伤效应,HE染色观察原头蚴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原头蚴超微结构改变;采集临床B超和CT诊断为多子囊型CE患者,选取直径5-10mm、光亮透明,弹性好的CE囊肿,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不同场强(29、21、14、0kV/cm)和不同脉冲数(50、100)作用后第1、3、7天E.g囊肿内层塌陷情况判断纳秒脉冲对其的杀伤效应,HE染色观察E.g囊肿壁结构的变化。结果:(1)建立门静脉接种原头蚴的小鼠模型:2000个/100ul、200个/100ul、100个/100ul原头蚴混悬液经门静脉主干注射后小鼠感染率分别为90%(9/10)、100%(10/10)、63.6%(7/11),成囊率分别为0.7%4.1%,0.6%1.9%,0.6%3.9%。病理切片显示注射后1周内,大部分原头蚴体积固缩,7天时原头蚴周围形成明显的炎症带,21天时可见存活的原头蚴发育出囊泡,42天时原头蚴细胞团消失,发育成一囊型病灶;(2)获得纳秒脉冲治疗小鼠肝脏原位e.g囊肿的有效剂量:小鼠e.g囊肿在纳秒脉冲治疗仪脉冲后21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在脉冲后1、4、8周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呈缩小趋势,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分别缩小1.4mm、1.2mm、1.7mm,肉眼观e.g囊肿壁增厚,透明度消失,而对照组小鼠e.g囊肿光滑透明,壁较薄、弹性较好,腔内囊液充盈清亮张力高,病理切片显示脉冲后8周e.g外纤维组织增厚,炎症反应带增宽明显;14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在脉冲后8周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呈缩小趋势,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增长分别为-0.4mm、0.4mm、-0.1mm;7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对照组在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增长分别为0.2mm、1.3mm、4.3mm。(3)纳秒脉冲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蚴和e.g囊肿的的杀灭存在剂量效应:脉冲后第1、3天,29、21kv/cm脉冲组的原头蚴的杀伤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50脉冲数下29、21kv/cm脉冲组第1天杀伤率分别为16.5%、12.9%,第3天的杀伤率分别为19%、12.6%;脉冲后第7天,29、21、14kv/cm脉冲组的原头蚴的杀伤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50脉冲数下29、21、14kv/cm脉冲组第7天杀伤率分别为71.7%、64.3%、48.3%。100脉冲数下29、21kv/cm脉冲组第1天杀伤率分别为32.3%、15.6%,第3天的杀伤率分别为32.3%、16.7%,100脉冲数下29、21、14kv/cm脉冲组第7天杀伤率分别为79.2%、68.7%、49.2%,透射电镜见脉冲后原头蚴体表完整性被破坏;脉冲处理后e.g囊肿第1天发生明显的内层塌陷,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脉冲场强越大,塌陷率越高,50脉冲数、29kv/cm场强下,1、3天的塌陷率分别为75%、100%,21kv/cm场强下,1、3、5天的塌陷率分别为50%、75%、100%,14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25%、62.5%、75%、75%,100脉冲数、29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62.5%、87.5%、87.5%、100%,21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50%、75%、75%、100%,14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75%、87.5%、87.5%、100%。结论:(1)经小鼠门静脉注射e.g原头蚴可以成功建立小鼠e.g感染模型,注射200个原头蚴可以得到较高的感染率和较合适的囊泡个数,囊泡生长个数约1-4个,可以较好的模拟临床ce;(2)21kv/cm场强可以明显消融小鼠e.g,棘球蚴囊肿壁增厚,透明度消失,14kv/cm场强可以明显抑制小鼠e.g的生长;7kv/cm场强对小鼠e.g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纳秒脉冲对小鼠e.g囊肿具有剂量效应,需要优化治疗参数,只有在足够高的电场强度下才能获得消融及抑制生长作用。(3)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29、21kv/cm电场强度下对原头蚴的杀伤效应较明显;e.g单囊肿对纳秒脉冲的消融效应较敏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29、21、14kv/cm电场强度下脉冲后第1天内层塌陷明显,场强越高、脉冲越数则e.g囊肿内层塌陷越早,提示纳秒脉冲在包虫病的消融临床应用上需要分型施治,选择恰当的适应症,根据WHO分型选择合适病例,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
马春丽[4](2013)在《三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细菌及乙肝病毒消毒效果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三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细菌的消毒效果,为选择最佳消毒方法提供依据。2.明确乙肝住院患者胃镜检查或治疗后胃镜外表和内腔HBsAg污染情况。3.明确人工清洗对胃镜外表和内腔的清洗效果及不同消毒剂对乙肝病毒的杀灭效果。方法1.随机选择临床使用后的胃镜和肠镜共210例,在人工清洗条件下,严格规范清洗流程,分别采用三种消毒剂消毒,比较清洗前和消毒后胃肠镜菌落数差异,比较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2.现况调查:随机选择某院2012年6-9月住院确诊为乙型肝炎的所有连续病例,共1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患者使用后胃镜外表和内腔污染的HBsAg,分别计算HBsAg阳性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者差异。3.通过模拟实验,将高浓度乙肝病毒血清污染胃镜外表和内腔,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胃镜外表和内腔乙肝病毒含量,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t检验明确人工清洗对胃镜外表和内腔的清洗效果和消毒剂对乙肝病毒的杀灭作用。结果1.对胃镜、肠镜内腔冲洗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别比较三种消毒剂清洗前、消毒后和杀菌率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三种消毒剂对胃镜的杀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合格率全部为100%,未检出存活细菌;对肠镜消毒合格率不同,从低到高分别是酸性氧化电位水(44.44%)、戊二醛(54.84%)、邻苯二甲醛(75.00%);三种消毒剂对肠镜的杀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镜外表和内腔HBsAg阳性率分别为36.37%、58.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胃镜外表与内腔HBsAg污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人工清洗后胃镜外表和内腔残留乙肝病毒平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酸性氧化电位水、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对对胃镜外表上污染的乙肝病毒的杀灭率依次分别为91.26%、92.96%、86.76%。消毒后内腔乙肝病毒含量均为0IU/ml,杀灭率均为100%。结论1.根据胃镜、肠镜受不同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可选用不同消毒剂消毒,胃镜选择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2min,肠镜选择邻苯二甲醛消毒5min。2.乙肝患者使用后胃镜HBsAg污染阳性率内腔58.33%大于外表36.37%。应同样重视门诊和住院乙肝患者及HBeAg阳性患者使用后胃镜的清洁和消毒。3.人工清洗对胃镜内腔污染乙肝病毒血清清洗效果优于外表。4.胃镜内腔消毒效果优于外表。邻苯二甲醛对乙肝病毒的杀灭率最高。
刘慧[5](2012)在《TSP-1、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SP-1、VEGF在宫腔粘连发生、发展的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因IUA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门诊腔镜中心及住院部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5例。同期因子宫纵隔、继发不孕行宫腔镜检查且子宫内膜正常的非IUA患者30例。年龄20-40岁。术中获取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SP-1、VEGF在IUA子宫内膜及非IUA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1.TSP-1在IUA子宫内膜、非IUA正常子宫内膜中总阳性表达率为96.92%、1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IUA子宫内膜、非IUA正常子宫内膜中总阳性表达率为95.38%、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TSP-1、VEGF在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阳性强度表达高于中度IUA患者,在中度IUA患者子宫内膜中的阳性强度表达高于轻度IUA患者(P<0.05)。结论:1. TSP-1、VEGF表达异常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有关。2.TSP-1、VEGF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展有关。3.TSP-1、VEGF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宫腔粘连的形成。
刘静[6](2010)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差异蛋白及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效果;为进一步进行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及免疫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和前提条件。方法:1.实验大鼠均为健康的SD大鼠,体重260-280 g,供体为雌性,受体为雄性,供、受体体重相差10 g左右,一般为供体体重比受体体重轻。2.供体采用单人裸眼操作,在取肝的过程中即进行减体积操作;修肝时将套管柄置于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的正前方,将幽门静脉结扎点外翻于套管外并置于套管柄的左侧,即肝脏的左侧;将右肾上腺静脉结扎点外翻于套管外并置于套管柄的右侧,即肝脏的右侧;供肝套管完成后用灌注液对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进行冲洗;然后以左膈静脉为标识点进行7-0无损伤血管缝线吊线。3.受体切肝前采用单人裸眼操作,从新肝移植开始采用双人裸眼配合操作;供体完成胆道支撑架安置以后,受体即开始手术;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左右固定位点采用“8”字形外翻缝合,后壁和前壁分别采用连续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采用改良的双袖套法,胆道支撑管法建立大鼠减体积的稳定模型。4.改良的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采用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供肝在修肝盆中进行相应的肝叶切除。5.改良前和改良后两组术中和术后均观察大鼠的症状和体征、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生存情况、肝功能的变化等等。结果:1.改良后的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供体手术时间为32±2 min,修肝时间为6±2 min,受体手术时间为40±3 min,无肝期时间为14±3 min,供肝的冷保存时间为51±3min;手术的成功率为92%,术后3 d的存活率为85%,术后2周存活率为83%;术后并发症较改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性(P<0.05)。2.术后1 d、3 d和7 d的肝功能ALT变化为改良后较改良前低,改良后血清ALT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第14 d和21 d,改良后血清ALT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术后1 d、3 d和7 d的肝功能TBIL变化为改良后较改良前低,改良后血清TBIL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第14 d和21 d,改良后血清TBIL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术后1 d、3 d和7 d的胆碱酯酶变化为改良后较改良前升高,改良后血清胆碱酯酶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第14 d和21 d,改良后血清胆碱酯酶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5.术后1 d和3 d的血氨变化为改良后较改良前降低,改良后血清血氨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术后第7 d、14 d和21 d,改良后血清血氨与同期的改良前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改良大鼠减体积模型采用供体灌注完成后,在切取供肝的过程中进行相应肝叶的切除;可获得高质量、满意的减体积供肝;供受体手术配合,尽量的缩短供肝的冷保存时间;改进的血管吻合技术缩短无肝期、减少术后出血;对诸多细节操作的改进等;这些可以尽量的减少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提高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2.成功的改良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为我们下一步进行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的再生和免疫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目的:探讨在成功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研究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的蛋白质组学的变化,找到与肝脏再生有关的差异蛋白质。方法:1.实验大鼠供体均为健康的Lewis雌性大鼠,体重200-230 g左右;受体为均为健康的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20-250 g左右。2.采用改良法建立Lewis-Wistar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供肝与受体肝之比大约50%左右。术后使用FK506抗免疫排斥药物,按照0.1 mg/kg·d服用。在肝移植术后1 d、3 d和7 d获取移植后的肝脏组织标本,供体和受体的正常肝脏组织标本在进行移植手术时获取,将标本放置在-70℃冰箱保存。3.将获取的标本进行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的蛋白质组学的检测分析。对移植后的肝脏组织与供体和受体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即在双向电泳的基础上进行MS-MS串联质谱分析,从而鉴定表达差异在10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以及与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的相关性等。结果:1.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以差异10倍以上为标准,共找到了72个差异蛋白质点。2.对7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MS-MS串联质谱鉴定和肽谱指纹图分析,72个点全部鉴定出,共鉴定到40种蛋白。3.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应激反应、氧化还原、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细胞骨架等生理过程。有些蛋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的过程。结论:1.成功建立Lewis-Wistar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2.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成功鉴定了72个差异蛋白质点40种蛋白。3.找到与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组织细胞再生有关的差异蛋白,这些蛋白质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组织细胞的再生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完成:一是直接促进肝脏组织细胞的再生:一是间接的促进肝脏组织细胞的再生。4.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的机理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研究成果。目的:在成功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的一般情况,受体骨髓干细胞跨细胞分化成肝细胞;在肝脏再生基本完全后(大约在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第9 d),撤除抗免疫排斥药物以后观察各组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最终得出: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并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1.实验大鼠供体均为健康的Lewis雌性大鼠,体重200-230 g左右,受体均为健康的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40-380 g左右。2.采用改良法建立Lewis-Wistar的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详细见第一部分模型的建立。3.实验分组(1)实验一组(A组):全肝移植组。供体和受体体重相差在10 g以内。(2)实验二组(B组):50%肝移植组。供体与受体肝脏质量比大约为50%。(3)实验三组(C组):30%肝移植组。供体与受体肝脏质量比大约为30%。4.实验分为两个小部分(1)第一小部分:观察不同体积的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的再生情况。术后使用FK506抗免疫排斥药物,按照0.1 mg/kg·d服用。在肝移植术后1 d、2 d和7 d获取血和移植后的肝脏组织标本,留待作相关指标的检测。(2)第二小部分:观察肝脏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不同减体积肝移植术后,待肝脏再生基本完全后,同时撤除FK506,观察其三组的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在撤除FK506后的0 d、3 d、7 d和11 d取血和肝脏组织标本,留待作相关指标的检测。5.移植大鼠生存状态观察和移植排斥反应的判断:大鼠术后3 d内死亡,则弃之不用,并给与补充。观察每组的生存时间,根据国际公认的Banff评分系统判断排斥反应程度。6.血清生化检测ALT、AST、TBIL;血清细胞因子检测IL-2、IFN-γ、IL-4、IL-10、TGF-β1的水平。7.肝脏组织的ELISA检测:观察肝脏再生的IL-6和TNF-α水平;观察排斥反应TGF-β1水平。8.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观察肝脏再生的IL-6、TNF-α、PCNA和Ki-67。观察肝脏排斥反应的ICAM-1、NFκB/p65和TGF-β1。9.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脏组织的Y染色体,以证实受体骨髓干细胞跨细胞分化成肝细胞。10.肝脏组织的HE染色、电镜和凋亡检测。观察肝脏织形态结构和排斥反应。结果:1.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先增快(在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第2 d最明显),后减慢,在术后第7 d,肝脏基本达到移植前受体的肝脏体积和质量。2.肝脏再生的过程中,C组中Y染色体的阳性率最高,B组次之,而A组的Y染色体的阳性率最低。3.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脏再生过程中,肝脏组织中的IL-6和TNF-α水平表现为先升高,后减低,即在术后第2 d,肝脏组织中的IL-6和TNF-α水平最高,而后降低。4.观察排斥反应时,血清中的IL-2和IFN-γ水平,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相反,IL-4和IL-10的水平,C组最高,B组次之,而A组最低。5.血清中的TGF-β1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升高时,A组升高最快、最高,B组次之,C组升高得最慢、最低;降低时,A组降低的速度最快、降低最明显,B组次之,而A组下降最慢、减低的程度最小。肝脏组织中的TGF-β1则表现为持续升高,以A组最为明显,B组次之,C组最低。6.肝脏组织的免疫组化ICAM-1、NFκB/p65、TGF-β1,肝细胞凋亡以及HE染色等进一步证实了A组的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最重,B组次之,而C组最轻。结论:1.成功建立Lewis-Wistar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2.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过程中,有骨髓干细胞跨细胞分化成肝细胞。3.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脏再生基本完全的基础上,撤除FK506后,C组发生的排斥反应程度最低,B组次之,而A组的排斥反应程度最重。4.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的原理可能与受体骨髓干细胞跨细胞分化成肝细胞以及机体的多因素共同参与了肝脏的再生过程有关系。
范恒华[7](2005)在《血管修复生物材料和粘接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制备、选择血管修复生物材料,和观察脱细胞血管异体移植的可行性,进行本研究。 方法:①通过选择不同去垢剂和不同浓度的胰酶等化学试剂进行脱细胞处理,重新建立一套血管脱细胞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兔的动脉、静脉和大鼠的肠管进行处理;②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壳聚糖膜片材料,并对其理化特性、与平滑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观测;③制备自体筋膜和冷冻干燥法、戊二醛等方法处理的动脉血管材料。并对上述材料的各项力学特性尤其是粘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④将脱细胞颈动脉进行异体移植。 结果:①经低渗溶液加去垢剂TritonX-100、SDS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多步脱细胞方法处理,能基本脱除兔胸主动脉血管的细胞,细胞外基质保持完好,血管的弹性、韧性和力学强度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脱细胞动脉的免疫原性轻微、没有组织细胞毒性;制备出较好的脱细胞动脉、静脉和大鼠肠管基质,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与正常血管一致的粘弹性。②流延成膜法制备出的壳聚糖膜片材料,含2%甘油的2%浓度材料的理化特性最佳,与平滑肌细胞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极限拉力不小于正常静脉③自体筋膜材料、冷冻干燥法和戊二醛处理的血管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力学特性。粘弹性测试表明,除戊二醛处理动脉材料的粘弹性不足外,余均有一定的粘弹性,其中以脱细胞血管材料的粘弹性等综合性能最接近正常血管。④用多步脱细胞方法制备的兔颈动脉(直径约2mm)进行异体移植,2月观察,全部通畅。 结论:①重新建立了一套血管脱细胞方法;制备出的血管细胞外基质,几乎无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力学特性保持较好;②壳聚糖材料在力学和生物相容性特性上,可以作为血管修复材料进行研究;③自体筋膜材料可以作为动脉修复材料,冷冻干燥动脉的力学特性与正常血管相似;戊二醛处理的动脉血管材料粘弹性不足,脆性增加;④用本实验建立的脱细胞方法制备的兔颈动脉材料(直径约2mm)进行异体移植,初步取得成功,结果令人鼓舞。
刘小伟[8](2004)在《兔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替代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离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CE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观察它们体外生长情况;通过兔CECs移植证明利用明胶(Gelatin)膜载体进行CECs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和初步效果,同时初步研究自体MSCs移植到兔角膜内皮细胞部位后其形态和功能的分化。 方法:采用揭膜联合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CECs;光镜和电镜对细胞进行观察;原代CECs用Brdu标记后接种在Gelatin膜载体上;利用α—氰基丙烯酸脘基酯作为组织黏合剂,将接种有CECs的载体与机械去除了内皮细胞的自体兔角膜植片相粘合,原位缝合进行兔眼CECs移植;采用骨髓穿刺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兔自体骨髓MSCs;并利用PE标记的CD45和FITC标记的CD44单克隆抗体对体外培养的骨髓MSCs进行鉴定;同样的方法用MSCs替代CECs进行移植;对照眼移植没有接种任何细胞的载体膜。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兔眼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情况、角膜厚度和眼压,并利用共焦显微镜进行移植细胞的形态观察和精确计数。术后观察12周,处死动物,角膜标本分别进行组织切片、抗Brdu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 结果:揭膜联合胰蛋白酶消化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48小时后细胞大部分贴壁,贴壁率54.3%,7~10天基本汇合;细胞呈多角型,排列紧密,有明显的接触抑制。而骨髓穿刺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MSCs,体外培养96小时内贴壁生长,贴壁率约25.5%;原代培养的前5~6天为细胞的潜伏期,7~12天为细胞的指数增生期,之后进入平台期,大多在14~17天汇合;细胞呈单一的成纤维细胞外观,长梭形,排列呈漩涡状;体外培养的MSCs CD45表达阴性,而CD44表达阳性,纯度可达到94%左右。CECs和MSCs在Gelatin膜载体上生长良好,体外培养3~5天后细胞汇合,细胞密度CECs可以达到
陈灿萍[9](2002)在《预防青霉素注射过敏反应的措施》文中研究说明
盛国民[10](2000)在《器械消毒液致敏1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
二、器械消毒液致敏1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器械消毒液致敏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84消毒液过敏反应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2)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 |
一、乙型肝炎的概述 |
二、乙型肝炎的病原学 |
三、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四、乙型肝炎的传播 |
五、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六、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七、黄疸的发病机制 |
(一) 正常胆红素代谢机制 |
(二) 肝前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三) 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四) 肝后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
八、黄疸的治疗 |
(一) 肝前性黄疸的治疗 |
(二) 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 |
(三) 肝后性黄疸的治疗 |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认识 |
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名源流 |
二、慢性乙型肝炎黄疽中医病因病机 |
三、慢性乙型肝炎黄疸中医辨证施治 |
四、蔡敏教授对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认识 |
五、解毒通利方方解及组方原则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实验设计 |
(二) 样本含量及来源 |
(三) 随机分组 |
(四) 治疗方法 |
(五) 观察时间 |
(六) 观察指标 |
(七)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
(八) 统计学处理 |
第二节 结果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一) 年龄、病程比较 |
(二) 性别比较 |
二、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学比较 |
(一)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二)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三、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比较 |
(一) T-BIL比较 |
(二) D-BIL比较 |
(三) TBA比较 |
(四) AST比较 |
(五) ALT比较 |
(六) CG比较 |
四、两组患者HBV DNA比较 |
五、安全性检测及不良事件记录 |
第三节 讨论 |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史 |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
四、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 |
五、解毒通利方的组方原则及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门静脉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小鼠肝脏细粒棘球蚴模型的建立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脏细粒棘球蚴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纳秒脉冲体外消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和细粒棘球蚴囊肿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脉冲电场及细粒棘球蚴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4)三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细菌及乙肝病毒消毒效果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三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细菌消毒效果对比实验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估计 |
2 研究方法 |
3 偏倚控制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实验二 胃镜乙肝表面抗原现况及污染乙肝病毒模拟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胃镜污染 HBsAg 现况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估计 |
2 研究方法 |
3 偏倚控制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胃镜污染乙肝病毒模拟实验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偏倚控制 |
4 结果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TSP-1、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组织标本及相关临床资料的收集 |
2.1.2 纳入标准 |
2.1.3 宫腔粘连分度标准 |
2.1.4 试剂 |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6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取材 |
2.2.2 制片 |
2.2.3 免疫组织化学法步骤 |
2.2.4 结果判定 |
2.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 |
3.2 TSP-1、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
3.3 TSP-1、VEGF在轻度、中度及重度宫腔粘连组间的表达 |
附图 |
第四章 讨论 |
4.1 TSP-1在宫腔粘连患者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4.1.1 TSP-1的生物学特性 |
4.1.2 TSP-1在宫腔粘连患者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4.2 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4.2.1 VEGF的生物学特性 |
4.2.2 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4.3 TSP-1与VEGF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本文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差异蛋白及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改良模型的建立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差异蛋白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及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性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及诱导免疫耐受方法的研究进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获得奖励情况 |
致谢 |
(7)血管修复生物材料和粘接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1 |
英文摘要1 |
中文摘要2 |
英文摘要2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管粘合吻合修复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血管动物模型的解剖基础 |
第二节 手术拉钩的研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管生物修复材料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脱细胞生物组织材料的研究 |
第一节 动脉血管脱细胞方法的研究 |
第二节 脱细胞血管和异体肠管膜片材料的制备 |
第三节 化学脱细胞血管同种异系移植免疫学反应的研究 |
第四节 脱细胞动脉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壳聚糖膜片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壳聚糖膜片的制备 |
第三节 血管平滑肌原代细胞的获得和培养 |
第四节 壳聚糖膜与平滑肌细胞的相容性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其他膜片 |
第一节 冷冻干燥动脉血管及膜片的制备 |
第二节 自体深筋膜的制备 |
第三节 戊二醛处理组织膜片的制备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血管生物材料的力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脱细胞血管异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血管粘接吻合材料和方法的研究 |
概述 |
第一章 血管吻合-密封胶的研究 |
第一节 简述 |
一、基础知识和概念 |
二、成膜性筛选 |
第二节 海藻酸钙密封胶的制备 |
一、组成和反应原理 |
二、制备和性能 |
第三节 密封胶双面成膜的设计 |
第四节 海藻酸钙体内植入及生物相容性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血管粘接吻合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三种血管吻合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二节 被膜粘接吻合的动物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血管粘接移植修复缺损的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自体静脉粘接移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脱细胞血管异体粘接移植的研究 |
第六部分 血管粘接修复方法的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四肢血管战伤及救治 |
综述二 生物血管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
综述三 血管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
附图 |
缩略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军医进修学院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 |
(8)兔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替代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英文缩写与中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兔角膜内皮细胞分离、培养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兔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短期观察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替代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初步研究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综述 |
1 兔角膜内皮细胞培养 |
2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预防青霉素注射过敏反应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用药前先作过敏试验 |
2 皮试前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
3 试敏液的配制 |
4 皮试的方法 |
四、器械消毒液致敏1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84消毒液过敏反应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一例报告[J]. 王学强,张衡,李腾. 社区医学杂志, 2020(18)
- [2]解毒通利方联合西药治疗慢乙肝湿热型黄疸的临床观察[D]. 蔡媛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D]. 张瑞青.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4]三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细菌及乙肝病毒消毒效果实验研究[D]. 马春丽.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2)
- [5]TSP-1、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D]. 刘慧. 中南大学, 2012(02)
- [6]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差异蛋白及再生诱导免疫低反应性的实验研究[D]. 刘静. 昆明医学院, 2010(08)
- [7]血管修复生物材料和粘接方法的研究[D]. 范恒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5(06)
- [8]兔角膜内皮细胞移植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替代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初步研究[D]. 刘小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11)
- [9]预防青霉素注射过敏反应的措施[J]. 陈灿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S2)
- [10]器械消毒液致敏1例报道[J]. 盛国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