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王喜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创设教学情境从生活中来,但最终应回归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景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大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设计出了许多精彩案例,有效地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在数学课堂中看到一些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牺牲了数学或是只有热热闹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体验和思考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情境的创设流入表面化和庸俗化,失去了创设教学情境的价值。

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毕竟是有差距的。数学课堂中的学生、数学教学内容和数学学科特点必然会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产生影响,这些影响要求我们在创设和应用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从生活中来并最终回归数学课堂。

一、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要引导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出发点是“发展人”。这种教学观坚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感情和智慧,它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坚决反对牺牲学生个性来换取学生的未来成就。它提倡和要求教师关注儿童世界,进入儿童的生活。因为这样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熟悉什么,用什么样的材料才能使学生学习得最起劲,最有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有效地利用“兴趣去激发兴趣”,使“对学习保持热情”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心理品质。与此同时,这种教学观念也反对对兴趣的无条件顺从和放任。“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这种教学观念要求老师对兴趣的态度应该是观察它,发现它,培养它和利用它,使其为教学服务。

但是,当这种观念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时,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其中提倡教师要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中反对放任兴趣的另一方面。于是,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往往就只考虑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而忽略了对他们兴趣的引导,从而怀着良好的愿望走向了目标的反面。

二、既要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要关注“数学中的数学”

从根本来说,数学的最初起点是现实世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当大的一部分都能从儿童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教师在做教学预设时可以利用这些原型创设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对这些原型进行观察、研究和探讨。从中归纳出的方法,思想又反作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并不是数学的全部,数学中有相当的部分仍然是“数学中产生的数学。”也就是在数学体系中产生,并且是为了研究数学本质而摆脱了具体对象的教学内容。这时,我们应该秉承数学科学的逻辑严密性,按照数学科学本身的逻辑体系来组织内容呈现的方式。大胆舍弃生活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数学固有的形式美和逻辑美,使数学回归数学。

三、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符合数学的严谨性要求

教师常常选择提炼和再现生活场景来创设教学情境,在选择提炼和再现生活场景时描述情境会使用一些与数学概念相近的语汇,从而使学生难以摆脱与数学临近的生活经验,影响其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和概括。这时,教师应及时对这些语汇进行规范和校正,使之符合数学的严谨性要求。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为了渗透“同一平面”,教师出示一个相同颜色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魔方后,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魔方怎么玩?

生:我们可以将它旋转。

师:我们将它旋转成什么样子才算完成任务?

生:将魔方上颜色相同的小方块都转到同一个面上。

师:现在老师手上的魔方相同颜色的方块在同一个面上吗?

生:不在。

师:(现场转动魔方,使相同的颜色都被旋转到同一个面上)现在颜色相同的方块都在同一个面上吗?

生:(点头)都在同一个面上。

师:谁来说说红色方块都在哪个面上?

生:都在左边这个面上。

师:白色方块呢?

生:白色方块都在右边这个面上。

师:这时,我们可以说相同颜色的方块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想象这张纸无限大,然后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它们会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个看似冗长的要求中,教师通过要求学生想象纸的“无限大”来规范和校正刚才魔方的“面”对学生理解数学“平面”造成的认知误区,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平面”有了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如何虽不好论证。但教师这种力图利用和规范生活语汇,使之帮助而不是阻碍学生形成正确数学概念的意识与努力是值得称道的。

四、要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但是实际生活信息量大,对数学教学本身的干扰较多,如果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过多地对非数学知识(或不是本课重点的数学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长时间的探讨,本身就是不明智的行为。同时,学生留连于情境本身,对情境无法作“数学化”的提升,也使得教学目标无法按时落实,影响了课堂效率,并最终让“数学”为“生活”作出了牺牲,使课堂出现“非数学化”倾向。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教师在创设和运用数学情境时,必须适时对呈现的情境中非教学目的信息进行干扰,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数学目标。

学生、数学教学内容和数学课堂教学本身不但影响着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推而广之,它们对“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均有明显的影响,进而也必然影响我们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自《纲要》和《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虽然以上方法的大量运用丰富和完善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天下没有完美的教学方法,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模式。无论多么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优势,不管多么具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也都有它的局限和不足。它们没有先进和落后,好和坏之分,只有用得合适与否的区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评判设计、选择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的两个重要标准。

标签:;  ;  ;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