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质能平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泥,干燥,焚烧,最佳入炉含水率
质能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陈少卿,王飞,池涌,严建华,岑可法[1](2017)在《污泥干燥焚烧工程系统质能平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污泥干燥焚烧系统质能平衡模型对污泥干燥焚烧工程进行质能平衡分析,由模型结果可得,系统污泥最佳入炉含水率为65%,此时系统具有最低总能耗和总烟气量,且污泥恰好能够自持燃烧。之后,对污泥干基低位热值和初始含水率波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初始含水率在研究范围内波动时,需保证入炉污泥含水率基本不变,以保证系统最低能耗。而当污泥热值下降(上升)时,需使入炉污泥含水率随之线性下降(上升)以保证系统最低能耗。总之,在运行参数波动过程中,当污泥被干燥至其入炉应用基热值在波动过程中恰好能支撑自持燃烧时,系统总辅助燃料消耗最低。(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张悠然,王雷,龚琳,王建,袁韦韦[2](2015)在《污泥替代水泥窑燃料过程的碳减排及质能平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污泥作为水泥窑替代燃料过程中存在的污染物排放风险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在水泥窑环境下污泥与煤混烧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计算的方式求得混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实际排放与排放限值做对比,从而求得污泥与煤混烧的最适比例,并利用最适比例计算污泥替代煤的碳减排效应。(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5年06期)
王星,刘惠萍,周俊,罗伟中[3](2013)在《鸭粪厌氧消化过程的质能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鸭粪为原料,利用小型厌氧装置开展了厌氧消化工艺的实验研究。实验建立了3个进料浓度梯度,通过逐步提高进料料浆的浓度,研究了在不同进料负荷率情况下,厌氧消化系统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进料负荷率与挥发性脂肪酸、总碱度、氨氮浓度的变化关系。通过建立质量平衡模型发现,当进料负荷率在4.17、8.33、12.5 kg TS·m-3·d-1时,单位TS产气率分别为0.34、0.26、0.19 m3·kg-1TS,对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值分别为0.29、0.17、0.06 d-1,鸭粪理论TS产气率为0.44 m3·kg-1TS。经过对进料、出料热值的分析,当有机负荷率为8.33 kg TS·m-3·d-1,进入厌氧系统的鸭粪有45.36%转变为甲烷、47.05%转变为残余物、7.6%转化为热量散失(或被微生物自身利用)。研究认为当单位TS产气率达到理论TS产气率的60%~70%时,此时的停留时间、进料负荷是最为经济的,这一原则适合普通厌氧消化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周茂军,何志军,袁兵,张代华[4](2011)在《宝钢1号烧结机质能平衡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对宝钢股份直属炼铁厂1号烧结机进行了质量和能量平衡测试,以全面了解其质量和能量收支水平。通过分析烧结系统的热利用情况,并与国内其它烧结机进行对比,探讨了影响烧结能耗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次测试也为今后实施节能降耗增产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烧结球团》期刊2011年06期)
冯俊小,孙志斌,张宇,张永明,杨金保[5](2008)在《链篦机-回转窑系统中环冷机的质能平衡与节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对首钢矿业公司链篦机-回转窑系统中的环冷机进行了质能平衡测试,得到了环冷机的风量平衡、物料平衡和能流平衡。测试表明:环冷机平均产量274.24 t/h,热回收率达到93.91%,成品球质量、冷却温度等均满足生产要求。此外,还针对环冷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改造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08年01期)
冯俊小,吕悠扬,张永明,杨金宝[6](2007)在《氧化球团回转窑质能平衡分析及节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首钢球团厂二系列回转窑系统,根据窑内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原理,进行了质能平衡测算,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评估。该回转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节能措施,生产运行管理基本得当,燃料消耗比较低,为15.6kg/t;也还有一些不足,如炉衬材料、厚度均一化,导致表面温度分布不够均衡;分析了影响质能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以及回转窑的最优控制条件和措施,提出优化系统结构,改善燃烧控制,以减少大量热损失,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07年05期)
李水清,姚强,陈超,乐国明,EPruckner[7](2007)在《固体废物拟稳态连续式热解过程的质能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发展了固体废物连续移动床热解实验系统,热解反应器内气、固相表现为相对独立的柱塞流,据此确定了反应器的设计原则并完成了设计计算。继而以油泥废物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质量和能量平衡计算,系统的质量损失为7.93%-9.15%,略小于国际同等规模装置的误差,通过能量平衡不仅可以确定出油泥热解过程所需净补充热量大小,还可以能源利用回收效率。该实验装置可以视为回转窑、炉排炉等各种垃圾焚烧过程的原型反应器。(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陈超,李水清,岳长涛,Kruttschnitt,T,Pruckner,E[8](2006)在《含油污泥回转式连续热解——质能平衡及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行业中最常见的工业固体废物,而热解技术由于具有能量或物质回收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特点,也已成为继焚烧技术之后又一重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在一台处理量为1~2 kg.h-1的回转式连续反应器上进行了含油污泥热解的实验研究,以氩气为反应气氛,热解温度为550℃,并对气、液、固叁相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的质量和能量平衡误差分别在10%和15%以内,有效地回收了含油污泥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气液固产物的质量比分别为10%、20%和70%,其中热解气体(含载气)的热值为11 MJ.m-3,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乙烷和氢气等;同时测定了热解油的物化性质、馏分和元素组成,并结合GC-MS分析了主要芳香烃的分布,分析所得热解油以柴油馏分(75%)为主,热值可达43 MJ.kg-1左右,可直接作燃料油使用,但其杂原子和芳香烃含量较高,油品质量与成品油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对热解固体残渣的分析显示,残渣以沙粒为主,含碳量在4%~6%之间,且固定了大多数金属元素(Pb、Cr、Ni除外),可用于铺路或建材.(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白铁珊[9](1989)在《试用质能平衡原理评价中低温地热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承压水的弹性理论及质能平衡原理,利用热田内的实际资料求解了储层的补给量,建立了热田开采范围内的补给量与热储层压力降的相关关系, 以一定压降条件下的补给量来确定合理的开采量,又以多年来的动态资料验证了相关关系的可靠性,依"以补定产"的原则确定了储层的允许开采量。尚利用热平衡原理对储层的热能平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热田保持长期稳定开采的具体意见。(本文来源于《第叁次全国地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期刊1989-10-01)
杨期隆[10](1982)在《介绍一种用于地热资源评价的方法——质能平衡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世界上有许多热储模型,但大多很复杂,又不太适用,而质能平衡模型较简单、适用。 用质能平衡法可以估算原始热储量,并预测未来的产量。因为这个方法是基于已有的实际开采量、水压下(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1982年01期)
质能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针对污泥作为水泥窑替代燃料过程中存在的污染物排放风险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在水泥窑环境下污泥与煤混烧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计算的方式求得混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实际排放与排放限值做对比,从而求得污泥与煤混烧的最适比例,并利用最适比例计算污泥替代煤的碳减排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质能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少卿,王飞,池涌,严建华,岑可法.污泥干燥焚烧工程系统质能平衡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7
[2].张悠然,王雷,龚琳,王建,袁韦韦.污泥替代水泥窑燃料过程的碳减排及质能平衡计算[J].可再生能源.2015
[3].王星,刘惠萍,周俊,罗伟中.鸭粪厌氧消化过程的质能平衡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
[4].周茂军,何志军,袁兵,张代华.宝钢1号烧结机质能平衡测试与分析[J].烧结球团.2011
[5].冯俊小,孙志斌,张宇,张永明,杨金保.链篦机-回转窑系统中环冷机的质能平衡与节能分析[J].工业加热.2008
[6].冯俊小,吕悠扬,张永明,杨金宝.氧化球团回转窑质能平衡分析及节能优化[J].工业加热.2007
[7].李水清,姚强,陈超,乐国明,EPruckner.固体废物拟稳态连续式热解过程的质能平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
[8].陈超,李水清,岳长涛,Kruttschnitt,T,Pruckner,E.含油污泥回转式连续热解——质能平衡及产物分析[J].化工学报.2006
[9].白铁珊.试用质能平衡原理评价中低温地热资源[C].第叁次全国地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89
[10].杨期隆.介绍一种用于地热资源评价的方法——质能平衡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