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74
摘要: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已经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工作中,实现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海绵建设能改变地下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对我国的自然情况起到了改善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重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运用要点
引言
海绵城市是环境生态与城市化共同发展的重要体现,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像海绵一样对城市进行保护,尽可能地减少雨水灾害的影响,保护生态安全。对于海绵城市来说,发展对其他城市影响甚微。海绵城市开发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对以前的生态平衡进行了保护,修复受损的自然环境和相关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由于以往的建设项目破坏了现有的自然水体循环,阻碍了雨水的自然循环通道,海绵城市的发展就是通过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恢复景观,使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符合自然雨水循环规律。通过水体以及水系之间相互疏通和管理,改善了城市环境生态系统,大大降低了城市污染和热岛效应。雨水和洪水资源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好地解决了城市的旱涝问题。海绵城市建设不只是节省建设成本,还更好地创造经济与生态以及社会效应。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园林景观建设的积极意义和建设原则
1.1社会与经济意义
人口的增长对我国城市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程度,一些城市通过间歇供水的方式想要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但效果仍不理想。园林景观建设需要充足的水量对植物进行灌溉,保证植物的生长,由于有水量较大,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实现蓄水、雨水再利用等方式,调节地表径流,节约城市建设用水情况,实现了水循环系统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减少水灾的发生,并有效地节约政府开支,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2生态意义
园林景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水源,确保景观植物的正常生长,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雨水进行储蓄与循环再利用,能减少园林景观设置中对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协调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海绵城市建设原则分析
(1)规划和引领。规划水平会直接决定海绵城市建设后所起到的作用和效益,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考虑,做到规划完善、没有疏漏后才能进行建设,所以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在引领和规划过程中起到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保证雨水系统得以顺利构建。
(2)生态优先。一直以来,生态在海绵城市建设当中都处于基础地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要将公园的保护和绿地湿地的建设给予重视。在城市中,还有一系列蓝色海绵体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河湖、湿地等等,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避免对其造成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自然寄存雨水,实现可持续水循环,让城市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得到保证。
(3)安全原则。海绵城市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防涝,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形成一个完善的雨水管控体系,让人们的安全和社会的发展得到保证,海绵城市要切实发挥减灾效果,进而确保城市用水安全。
(4)注意发挥地域优势。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过程中应当结合不用地区自身的自然环境和水文特点来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细则,确定更加细致的开发目标,在各项设施的建设和相关配套系统的开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规划处最为合理的工程。
(5)统筹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众多,同时也要很多部门协同开展建设,所以这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开展分工合作,重视协调,各项工程应当同步设计、协同施工,同步应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2当今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养护管理不足
从各种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生态园林景观存在着许多问题,杂草丛生,树木形态杂乱,专业人员不能定期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复和维护,也没有人员进行管理。很多植物品种并应该种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由于在荫蔽环境下生长比较困难,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就必须了解植物的相关特性,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减少了人员管理,大大提高了生态园林景观的美观效果。城市人口迁移比较大,人为破坏比较严重,已经被破坏的地方,由于没有专人进行管理,很难及时进行修复,这样影响生态园林景观的美观建设。
2.2城市园林景观水资源紧缺的表现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工程逐渐增多,但我国水资源有限,使得一些园林景观中的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绿化工程的持续发展。很多城市都建有喷泉、鱼池等园林用水景观,由于水资源缺乏,使其处于干涸状态,使这些景观失去了原本的观赏价值,进而影响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有的园林绿化带苗木得不到灌溉,使得一些苗木干枯而死,给园林工程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也导致园林景观生态防护能力逐渐降低,不利于园林景观持续发展。
2.3城市园林景观中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有的园林工程为了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加大土地开发力度,使得城市自然水系数量逐渐减少,河流水系可利用水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导致城市园林景观水资源越来越紧缺。很多设计师为了方便取水,使用城市自来水作为景观设计用水,不但使城市自来水越来越紧缺,还对优质自来水造成浪费。大多数景观对于水资源要求较低,完全可以利用雨水、二次用水对植物进行灌溉。但由于设计理念不合理,使得对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度不够,影响了城市园林的发展。
2.4缺少绿化特色
由于一些生态园林景观选择的部分植物不适合海绵城市建设,应该选择一些适合在阴蔽潮湿在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绿化效果。然而,这些植物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它们是随意种植的。绿色设计单一,品种数量少,无观赏价值。整个景观没有自己的观赏特色,绿色效果不好,没有代表性,很难成为生态园林景观的名片。
3“海绵城市”在我市生态园林景观中应用要点
3.1花园式绿地
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用到花园式绿地建设工作中,可以将其建设成一个雨水花园的形式,利用人工的挖掘,将绿地打造成下凹形式,可以在大量降雨时,对雨水进行聚集,借助沙土与植物的共同作用,将雨水进行净化后用来进行园林植物的灌溉用水及景观水,或者可以将净化后的水渗入地表,使雨水转化为地表涵养水,提高地下水位,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情况。
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花园式绿地建设为主,景观水为辅的设计方式。花园绿地的建设要相对低于周围景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在花园式绿地附近建设景观池水,可以通过微倾斜的道路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在雨季来临时,花园式绿地将收集与净化后的水注入到景观池中,作为景观池水的供给来源,又能与景观池水形成一定的美感,使人们在生活中能看到园林景观建设的美感,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同时,要加强对景观池水周围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可以将各种颜色的鹅卵石有设计的铺设在景观池水的周围,将地面的美感设计与景观池水的设计相契合;在花园式绿地与景观池水的周围,种植一些具有超强净化能力的植物,类似一叶兰、德国鸢尾、玉簪、麦冬等植物,在植物种植前,要根据视觉艺术效果,对植物的种植搭配与种植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将植物错落有致的栽种在花园式绿地周围,与花园式绿地以及景观池水形成一幅美景图,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到花园式绿地的建设中,不仅有效地利用了雨水资源,更可增添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美感。
3.2透水铺装
对于园林绿地面积较大的区域,如道路两旁的人行步道、大型活动广场、地上停车场以及公园等,通常采用生态透水铺装,这样可有效收集拦蓄雨水补给地下水,大大改善了大雨过后因雨水径流过大而造成的城市内涝,这在减小城市排水压力的同时,为自然生态循环体系的构建开辟出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应用不同材质的透水铺装,结合应用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构图,以营造不同的园林景观氛围。其中,广场铺装以简洁大气为主,人行步道的铺装材质则要满足道路荷载,并做到与周围建筑、景观等相互协调。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厦门将在全城范围内铺设“海绵”,使城市绿地系统不仅能吸水,还能储水、用水、净水,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渗透、积蓄和净化。此外,在园林绿地透水铺装的设计时,应注意满足以下关键要素。首先,若应用透水铺装会影响到城市道路路基的抗压强度以及稳定性,则应考虑应用半透水铺装路面;其次,在透水路面的渗透能力不足时,则应在透水基层内设置相应的排水管,以增强路面的排水能力;另外,若透水铺装结构位于地下室的顶板位置时应加设排水层,并注意覆土厚度应满足要求。
3.3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大雨来临时屋顶的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对于节能减排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对屋顶的荷载要求、防水设计、坡度大小以及空间条件等要求较为严格。其中,屋顶的荷载承重、顶板的抗渗漏水、植物的配置与种植、屋顶的绿化养护措施等成为绿色屋顶设计时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荷载严格参照建筑结构荷载标准值,合理布置绿化景点,尽可能采用质地较轻的材质以减少荷载承重。其次,做好屋顶的防渗漏处理,可在原防水层上涂抹1.5cm~2.0cm厚度的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砂浆。另外,绿色屋顶的植物适宜选择抗风耐寒、抗旱耐热等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以草坪及花卉为主,灌木、小乔木做点缀,如佛甲草、夹竹桃、合欢、紫薇、红叶李等。除此之外,对于结构顶板荷载不符合绿色屋顶设计要求的建筑,应充分利用排水、渗水以及集水等生态系统的建设有效削减暴雨时雨水的径流量,缓解暴雨情况下地面对雨水的蓄积程度。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构建起新式的屋顶花园,也将成为构建城市水环境工作中的重要举措。
3.4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道路对园林景观可以起到雨水控制利用的有效作用。在我国道路系统中,很多道路通常都采用不透水的材料进行铺设,并且绿化带区域要高于路面的标高,这就造成道路绿化带并没有发挥其雨水吸纳功能,在雨季时,很多道路都会出现积水情况,道路排水系统受到严峻考验。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中,应该有效发挥雨水收集利用功效,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可以采取以下3种措施:①在人行路面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道路铺设;②在绿化带设计上应该确保其低于路面,并将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③在进行道路侧石和路缘石的设计过程中,要提升设计的合理性,确保雨水能够顺利进入绿化区域。同时,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很多新的措施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具体来说包括以下2种:①生态树池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对道路雨水径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利用,美国很多地区采用的都是生态树池的形式。该设施能够实现对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并且植物成长起来之后,又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做到一举两得。生态树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种植土壤、排水系统及绿色植物等。国外很多绿色街道设计都会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保护了生态环境。②组合措施的应用。采取组合措施,指的就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将生物滞留、生态树池等措施组合起来应用。由于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区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空间绿化情况及雨水收集利用效果,采取组合措施。在采取组合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因地制宜,有效利用空间绿化区域,注重同外界环境进行有效协调。
3.5彩色透水混凝土
彩色透水混凝土是具备吸水功能、透水功能的彩色混凝土。雨水能透过彩色透水混凝土而向下层进行渗透,有效缓解地面积水问题。在二级和三级公园道路方面,可结合实际选择碎石路面、面包砖路面或嵌草汀步路等路面。缓解地表径流问题的方式还可以包括屋顶的立体绿化与垂直绿化方式。在设计路面时,需注意设置合理的路面坡度,道路两侧可采用植物护坡方式。若雨水不多,其水资源能够通过可透性路面渗透至地面下层;若雨水较多,则通过路面朝向两侧的坡度朝着路边水渠进行快速排水,从而解决地面积水问题。
3.6净化城市的水质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最重要的建设是水基础生态体系和景观生态体系2个部分,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能很好地净化城市的水质,将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据了解,在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应用的都是单一的计划和处理措施,这种处理污水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净化城市的水资源,导致城市里的污水只能通过地下水管排入到江河中,并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环境污染。将园林植物景观应用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不仅能很好地净化城市水资源,同时还能在城市的湿地、防洪涝、城市水质的净化、城市气候的调节,以及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植物景观中,将多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实现对不同程度污水的良好处理,同时,由于园林植物景观的生长速度和代谢功能各不相同,从而能更好地保护城市湿地,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净化。
3.7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
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是在区域层面所强调的要素。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其一方面需要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特性,同时也要将生态功能纳入考虑当中,这样才能让原有的生态敏感区域能够含蓄更多的水源,例如河流湖泊、湿地等等。如果该地区的林地、草地和湿地存在较大降水量,尤其应当重视保护生态,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才能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在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当中,无论是森林草地还是河流湖泊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在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也要给予考虑,积极修复已被破坏的空间,保证区域协调,这样才能让海绵城市和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作用。
3.8地下储水池建设
雨水量较大的季节,雨水会通过园林景观大量的深入到地下。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合理的规划地下储水池的建设。可以在对园林景观建设区域的地质土壤情况做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园林景观地下设计多个储水池,同时与道路渗透沟、生态水渠、人工湖等蓄水建设相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海绵体”系统,使各部分收集到的雨水可以同时进入地下储水池,以便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提高雨水的再循环利用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态景观的海绵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建设生态与水景观概念为中心,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刚刚开始不久,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一起努力,通过海绵的绿色生态景观设计,城市建设成为舒适、节能、生态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观念。
参考文献:
[1]聂斯倩.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低碳世界,2018(2):184–185.
[2]张春嘉,胡情,章莹,等.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2018,49(2):123–126.
[3]刘梦姣.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7(20):121.
[4]汤敏.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0):160~161.
[5]王杰.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4):121-122.
[6]张静茹,秦华.试论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担当[J].现代园艺,2016(2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