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国有银行是典型的寡头垄断(论文文献综述)
卢建昊[1](2021)在《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生产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崛起也推动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的发展,为国际与中国民航飞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整机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与麦道这样的商用客机公司合作进行总装生产,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来自主开发支线飞机,但遗憾的是这两条路径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2002年4月,支线飞机ARJ21项目正式立项。时隔4年后,在ARJ21项目尚未完成之时,干线飞机C919项目于2007年2月得到了立项。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相似的项目为何会先后出台?是哪些国内外因素与力量促使中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如何从产业政策制订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重大产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重点回答的问题。论文采用“倡导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或称ACF)对中国民航制造业战略调整进行解释。该框架强调政策子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以社会为中心的视角解读不同部门的政策联盟的重要性。本论文在研究中试图将该分析框架运用于中国民航制造业的重大战略调整问题的分析上。本研究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伴随着国际航空制造业的日渐全球化,出现了主制造商-国际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开发方式。中国决定利用该系统集成开发方式,推出ARJ21与C919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国际航空制造业全球化的挑战与系统集成开发方式出现的机遇的战略反应。1990年代以后中国日益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主张,提倡实施战略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大国发展战略施行。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2003年新一任领导集体上台以后,将国家再一次设定为发展主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新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象征。ARJ21项目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前提下,瞄准“缝隙”市场的阶段式发展方式;而C919项目则充分考虑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国际航空制造巨头的可能竞争与冲突,通过集中国家资源,利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获得性,实现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在这个方面,论文提出C919项目决策正是中国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策观念调整与上海地区特殊政治地位相互结合的产物。目前呈现出的研究结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术意义:第一,论文展示了在全球生产网络环境下国家以战略贸易政策为基础形成选择性产业政策的过程,并通过C919项目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研究。第二,国际政治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形成过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行为者层位分析,微观地观察了政策集团之间的相互竞争,系统地考察了作用于国家-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压力,并为此将广泛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第三,关于C919项目的立项过程及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各方的争论过程中呈现出了分散和碎片化的状态。同时,由于各方的不同立场,又使得彼此之间的视角和信念有着微妙的差异。本论文以此为基础,通过政策联盟行为对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再现,同时对国际航空制造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航空制造业商用客机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分析,并对ARJ21和C919之间所产生的发展政策变化脉络进行了结构性的把握。
戚瀚英[2](2020)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金融科技带来的“鲇鱼效应”开始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对银行业的发展及其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甚至具有过度竞争的趋势;也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会加大银行业的市场垄断势力而限制市场竞争。对此,论文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方向以及程度,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科技的三维概念范畴,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金融科技技术层面、功能层面、机构层面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不同层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具体影响机制。接着,论文根据机制分析得出相应的模型假设,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论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探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金融科技影响下所产生的问题,由此提出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金融科技与银行业更好地融合、改进银行业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中,论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集中度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改变银行成本结构影响市场集中度;二是在业务功能层面通过改变产品模式影响市场集中度;三是通过机构层面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进入影响银行机构市场份额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技术在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的正U型关系,即在前期金融科技繁荣发展初期,技术发展有降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效果,到后期开始逐步起到技术集中的作用,这之中监管加强也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和机构发展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负向作用,同时还有显着的业务异质性,即对存款业务的影响程度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通过改变进入的成本结构来影响潜在进入者的壁垒;二是在业务层面通过银行业价值链分解改变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产品差异化壁垒。在实证检验中采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通过金融业务创新发展显着降低了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业准入监管强度过高时会削弱金融科技功能层面创新发展对进入壁垒的降低作用,而监管强度较低时,这种削弱作用会逐渐消失;二是金融科技降低进入壁垒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在进入壁垒降低过程中受到冲击更大,所有银行存款业务受到的潜在竞争冲击也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研究中,本文以金融科技的功能层面为主要分析维度进行机制分析。金融科技以技术和企业为载体,通过功能层面对银行业市场中产品差异化产生影响。此处同样运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功能层面的创新发展显着提升了银行机构本身的产品差异化水平,并且在不同种类银行间具有显着异质性,比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增加水平显着更高,明显高于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对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在金融科技多方位冲击下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金融科技推动下银行业存在技术集中或垄断的可能性。二是金融科技在加剧银行业存款或“类存款”业务竞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竞争乱像。三是金融科技影响下,中小银行在竞争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四是在监管方面存在银行业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和监管内容有空白等问题。由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使得当前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变得更为系统。本文运用市场结构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重点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技术、功能和机构三个层面出发探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影响机制。第二,专门研究并定量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并且采用的方法多为定性分析。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理论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更加客观地认识并理解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具有新意。本文较有新意的研究结论可提炼总结为三方面:一是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存在技术垄断的可能性;二是相对贷款业务,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存款业务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三是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过程中,中小银行受到的竞争冲击更大。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问题,主要从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的融合发展、中小银行转型、金融科技监管、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何宁[3](2019)在《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的银行业结构变化和银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大型投资银行的倒闭为起点,随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冲击,进而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迫使人们更加严肃思考“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但将大银行拆分成很多中小银行就是最佳解决方案吗?那拆分后的银行业如何高效履行维护一国金融稳定的责任,又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由此可见,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自身发展(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银行集中度的变化出发,系统揭示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内在规律。本文试图以全球银行业为研究样本,在这方面作一些努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不仅能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还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使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下简称“WB”)和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等数据库的数据,并采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问题。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导论、理论和文献综述,其余核心章节安排如下:第三章分析了1996-2015年全球以及典型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和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变化趋势和银行业发展情况。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以下事实:(1)全球银行业集中度加权平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受到了对于全球银行业影响较大的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变化的影响。(2)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银行集中度变化呈现如下趋势:低等收入国家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受金融抑制影响较大,银行集中度高于其他类型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逐步深化,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中低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整体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中高等收入国家大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银行集中度在一定区间波动变化;高等收入国家银行集中度呈平稳上升趋势。(3)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均具有自身的层级结构,几乎都呈现出几家垄断型大银行对国家银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特征。(4)银行集中度问题不能仅仅从一国的金融体系出发,可能还应考虑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政治体制、人均收入水平、通胀程度、人口密度,甚至该国的腐败程度、金融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自身经营情况等因素。第四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取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银行业绩效随着银行集中度的上升而增加,符合“哈佛学派”的研究观点。(2)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对金融服务需求较低,此时过低的银行集中度可能导带来银行业服务供给过剩,不利于银行业绩效的提升。(3)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层面,银行业绩效过高,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引发资金向高收益的银行业回流导致资金空转和增加非银行部门的借贷成本,从而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等。第五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同样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1)银行集中度与包容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银行集中度降低有利于提高银行业包容性,这与传统的研究观点相一致。(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大银行提升包容性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在提高银行集中度的同时提高银行业包容性;从金融服务的需求而言,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单一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集中度并结合政府支持手段提升包容性;当人们对银行服务需求相对多样化时,可以适当增加专业性银行机构以提高银行业服务的深度和质量,以提高银行业包容性。(3)在同等的银行集中度下,包容性还与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有关,如中国银监会对国有控股大银行在包容性-即普惠金融方面设计了“三个不低于”的具体规定,使大银行的包容性大大提升;而在一些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欠发达国家,过高的银行集中度则使包容性大大降低。第六章探讨了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该章选取了2006-2015年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结果得到:(1)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集中-脆弱性”的研究观点。(2)处于经济转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其银行集中度与稳定性负相关。(3)从其他异质性分析结果看,特定条件下银行集中度的提升能够提高银行业稳定性,可能原因包括政府对大银行机构的保护措施和金融监管质量的提升等因素,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监管机构特别重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原因之一。第七章对全文的重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银行业结构对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影响银行业绩效、包容性和稳定性来影响银行业发展。但是并不存在适应于所有经济体的最优银行业结构,每个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适应自身发展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优银行业结构,即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1)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2)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3)通过政府引导和调控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4)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5)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刘乃梁[4](2016)在《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溯源不足百余年的当代反垄断法秉承竞争宏愿,以独立规制禀赋常立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宏图之中,因其恢弘效果而被社会舆论褒奖为“经济宪法”,也因此标签设定而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与规制期待。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肩负着为市场经济发展肃清垄断荆棘的任务,它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广泛质疑和银行业市场化探索的行之惟艰“不期而遇”。当回顾、审视和反思我国银行业从垄断经营到竞争引入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知晓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开展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源于现实和发展之迫切需要。我国银行业发展呈现出对政府干预的高度路径依赖,这使得银行业垄断以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形态呈现于社会舆论面前:它因公权的过多介入而游走于市场与法律的边界,又因公私交融之下金融机构权利的权力化倾向而表现出市场行为的肆意。在种种争论之中,金融消费者和大多数社会舆论声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为富不仁”,经济学家更多地痛陈银行业市场精神之缺失,业界人士极力维护银行业的正面形象,而决策层隔岸观火静待银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外部性展开。在银行业垄断的“罗生门”之中,《反垄断法》的实施成为问题澄清和解决的应然进路,银行业垄断的传媒语境亟待法律层面的认知、剖析与应对。从金融学到法学,银行业垄断问题需要从指数分析和效果评测回归《反垄断法》的法定垄断类型和法律规制结构之中,进而寻求法律框架下的合理界定与规制进路;从金融法到竞争法,银行业需要引入更为独立、更为权威的维护市场竞争机制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制手段,通过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探索实现对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补充和完善;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我们应当在尊重银行业金融规制的基础上,立足主体权利的维护,从主体行为逻辑出发构建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银行业垄断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范体系的单薄、银行业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的“一家独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机构的分散与不成熟,种种对比的结论在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反垄断法的羽翼未满而对银行业垄断问题视而不见,亦不能因反垄断法律规范的既有残缺而放弃对银行业垄断行为专业规制路径的探索。在金融法治化的议题之下,我们没有理由使金融市场化的建设脱离最符合市场化诉求、最能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反垄断法的实施。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特征,从反垄断法规制优势出发不断寻求制度完善,以期为银行业市场化进程保驾护航。本文的研究与写作立足于法学视角,在遵循问题主义进路的前提下,依照法律规制开展与完善的基本结构展开对核心命题的论述。具体来看,从“规制需求—规制供给—规制问题—规制分析—规制路径”的法律规制进路逻辑出发,对银行业垄断的规制缘起、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界定、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困境、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律逻辑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全文除导论之外,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进路”。本章通过银行业垄断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梳理,阐明命题的法学属性,明确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制度体系的宏观向度。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虽然存在着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观点之争,但是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始终是从垄断逐渐走向竞争。鉴于反垄断法对银行业垄断结构规制的局限性和行为规制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应当确立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导向,将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关注点从金融学的市场评测转入法学视野下的行为规制。银行业垄断问题的法学本质在于形成垄断行为、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我国银行市场的垄断行为夹杂政府的不当干预具有多层次、多场域的特征,从根本上渗透于银行业市场的各个领域。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市场化建设,从垄断行为规制着手,树立“攘外必先安内”的规制理念,正确处理与金融规制的关系,借《反垄断法》实施之东风,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完善路径。第二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本章在厘清《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障碍的基础上,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阐明银行业经营者的主体特殊性,将广泛存在于社会舆论之中的“意定”垄断行为置于法定垄断行为框架之内分析,通过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对号入座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的法律真实性,从法律适用的层面释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应当以合理规则适用为主,慎用本身违法规则,相关市场认定应当着眼结论的发展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应当尊重银行业的行业特征,适时调整认定方法。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秉承经营者的同一性,树立“以经济垄断规制为主,行政垄断规制为辅”的推进维度。除宏观认定思路阐释之外,本章从银行业市场价格联盟、“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和“大到不能倒”等问题着手,着重分析银行业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等垄断类型方面表现出的不同个性。第三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本章从“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的规制结构出发阐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我国银行业市场反垄断法规制承继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目标虚化”,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多元定位不仅导致自身规制目标的不集中,也使得与银行业规制目标趋同,产生外部挤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的权力冲突不利于规制目标的实现,并且银行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反垄断法规制体系自身的不健全更是加剧了银行市场对反垄断法规制的排斥。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面临着一种“内忧外患”的实践困境,规制方法的不完善首先成为“内忧”的始作俑者,而后反垄断法规制的“无计可施”又对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产生减损效应,最终导致反垄断法规制“无从下手”,威慑与合规指引的双重规制效果成为奢求。第四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本章依据第三章提出的目标虚化、主体冲突、方法困境和效果评测四方面的问题,立足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特征和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状,从规制理念、权利导向、冲突协调和规制调试四个方面进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阐释。我们认为,反垄断法规制秉持着助推而非主导、规制而非控制、工具而非万能以及独立而非附庸的法律适用理念,在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和金融民主化的银行业市场发展思潮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树立一种法治、辅助且独立的规制理念,通过对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规制,促成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有效变革,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路径创造实现银行业市场监管路径依赖的适当破除。银行业市场应当明确竞争者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不同的权利诉求,反垄断法规制立足于相关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并且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自我调试缓解法律的不确定性,挖掘反垄断法规制之于银行业市场的特殊禀赋。第五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本章针对前文问题梳理与逻辑分析首先明确银行业反垄断规制权的行使原则和边界,明确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特征在于软硬兼施、多元参与和制度明晰。首先,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建立明确的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为规制协调机构,不断促进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司法化改造,合理配置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依据区分原则开展银行业市场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并通过执法和解制度的探索柔性处理银行业市场问题。其次,通过以大数据和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评估的基础制度完善、以法律规范体系和量化标准为核心的实体制度完善以及以执法和司法为内容的程序制度完善,缓解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不确定性。最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还应从主体多元化、守法促进、政府不当干预排除和产业政策协调等方面着手,完善私人实施、专家参与、竞争倡导、竞争中立和行政指导等关联法律制度。
邢学艳[5](2011)在《产权、竞争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依赖于有效的微观激励机制和适度的竞争环境。激励机制对应于治理结构,竞争环境对应于市场结构。相应的,我国银行业的改革选择了产权改革与市场结构调整有机配合的路径。一方面,政府积极培育各类股份制银行和引进外资银行以改变市场结构,实施增量改革,形成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存量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绩效上有了明显的改善,银行规模迅速壮大,竞争实力日益提高,银行体系的微观治理结构和行业竞争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10年全球银行排名显示,中国有三家银行跻身于全球前十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其中,中国工商银行2010年净利润为325亿美元,被誉为“全球最赚钱银行”。然而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实际上我国银行业蕴藏的系统性风险依然不可轻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创新和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改善我国商业经营绩效,提高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和抵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对于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及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剖析我国商业银行高额利润的来源出发,通过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绩效的比较分析,研究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必要性。整篇文章以产权、竞争与银行绩效的关系为主线,首先采用理论演绎法分析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及产权制度安排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然后再运用我国银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过于依赖净利差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出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特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垄断地位与经营低效率并存。国有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垄断本身,就我国当前银行业经营状况而言,产权所有制性质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不良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特有的产权制度安排抑制了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机制的形成,同时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与绩效低下。最后,本文从市场结构改革及产权结构改革两个方面对如何转变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提高经营绩效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首先提出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现实意义;其次是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最后从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及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首先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度量商业银行经营的盈利能力、流动性及风险控制能力。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业组织理论及产权理论,本章对相关的理论进行阐述,为后续章节分析奠定基础。第三章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及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角度分析指出我国银行业超高利润的获取关键在于宽松金融政策下资金投放大幅增长的净息差和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高垄断格局。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较而言,我国商业银行过于依赖存贷利差的收入来源,资产配置和收入结构过于单一。在利率市场化以及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四章首先讨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标准竞争模型。根据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在任何行业中竞争都是有利的,认为竞争保证了成本最小化,由此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将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到银行部门的研究认为,银行业同样需要大量的银行以确保效率。本章第二节通过理论模型说明支持银行业竞争观点的一些局限性,即银行业过度竞争会促使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不利于银行业及宏观经济稳定。另外,文章中还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的效率,研究发现分支行制更有效率。总体来看,对于银行业的集中度与竞争的问题,理论研究尚未有一致的结论。第五章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一代理关系模型分析国有银行产权与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推理结果表明,通过培育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附之以必要的监管措施,引入新的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所有者都可以提高委托代理效率,最终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回顾了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从国有化到私有化改革的过程,西方国家银行产权改革的实践同样也证明银行国有产权的低效率,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第六章在前面章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国商业银行2003年一2010年的数据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实证检验。首先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对我国当前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做出判断,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从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转变。股份制改革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最关键环节,因此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上市对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将产权结构、市场结构、银行经营规模及多元化程度等因素综合纳入模型研究其对于银行绩效的影响。第七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总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不强,就我国当前银行业经营状况而言,产权所有制性质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不良的最重要的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改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张芳[6](2011)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迅速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而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中介,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业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影响着银行业的绩效、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创新的程度。因此,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对实现银行业的有效竞争,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判断标准,通过实证分析,计算了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并分析了银行的绩效及其研究方法,计算了商业银行的收益率、纯技术效率值、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配置效率值和综合效率值;同时采用经济计量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14家商业银行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采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经济计量相关估计方法,对1999-2008年间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和市场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另外,结合了DEA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深入分析;当然,本文的政策建议部分侧重于规范分析方法,提出改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提高绩效的政府产业组织政策。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介绍了关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和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的三个阶段历程,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主要地位,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通过数据计算CR4和HHI指数,发现中国银行业市场近年来的集中度依然较高,垄断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仍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控制着整个市场。但从动态发展来看,在市场化进程中新生成的商业银行对这种高度集中的格局产生了一些冲击,使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有所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开始由极高寡占型转变为高集中寡占型,从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当集中。还分析了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发现我国银行业产品差别化较小。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性,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表现为整体规模经济,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经济状态和发展趋势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状态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了商业银行进入与退出壁垒,并认为政策法律性壁垒是中国银行业主要的进入壁垒。另外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的原因表现为:行政垄断因素、产权制度因素、银行属性因素和政府发展因素,而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独特的行政垄断。二是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国外通常采用的绩效指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仍然偏低,但从动态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出现明显的分化。其次,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商业银行1999-2008年的综合效率以及具体的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变化,发现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逐步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整体上明显优于国有商业银行。再次,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规模不经济、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外部环境因素。三是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采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相结合的方法,抽取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即资产收益率(ROA)、资本收益率(ROE)、DEA效率值(EF)为被解释变量,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GDP增长率、资本与资产比值等为解释变量,采用经济计量相关估计方法,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市场集中度与绩效有负相关关系,即市场集中度越小,绩效会越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银行绩效正相关,资本资产比率与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与资本收益率负相关。四是提出发挥市场结构对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政府的四方面政策:放松政府规制,降低进退壁垒;扶持发展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规模经营;完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改进管理水平;完善规制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整体行业绩效。同以往的文献相比较,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一是指标新,运用DEA方法测度效率值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时,需要事先确定合理的投入和产出变量,这是正确评价银行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银行的产出变量的定义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务的特点,将银行的产出变量定义为贷款额、利润额和存款额。在计算银行综合效率时必须知道投入的价格,本文选取银行营业费用指标作为劳动力价格,即总劳动报酬支出;选取各年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二是变量新,对银行绩效的测度,一般采用利润率指标,包括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并在回归中以此作为因变量,本文又增加运用DEA方法测算的、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效率值也作为因变量,以全面考察银行的经营绩效,并以市场份额、行业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为自变量,并选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资本对资产的比率为控制变量,采用计量经济相关估计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和市场结构进行回归分析。三是观点新。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回归分析,发现银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与银行效率显着负相关,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越高,银行的效率越低,希望结论能为提高银行业绩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论文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期望本文能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银行业的理论体系,拓宽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理论的研究领域,并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和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郁方[7](2010)在《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机制与政府规制有着什么内在关联?开放与竞争格局下银行业是否仍属垄断并需要反垄断规制?在既有的研究文献中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而银行业垄断与规制作为市场化进程中难以廻避的问题,在中国这种特殊案例中又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基于这一现实本文研究的核心目标是,系统地分析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机制及其是否构成影响竞争、效率与公平的负外部效应,为政府适度进行反垄断规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一个基于垄断与规制机制关联性分析的理论研究框架,这一视角更契合中国独特的银行业垄断模式。在此框架下运用机制设计、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采用规制者偏好假设、成本分析、博弈分析等工具,提出5个关联的理论假定并进行演绎验证,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机制的生成机理及其二者的关联作出解释与推理。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在所构造的理论框架下,运用SCP分析框架等工具实证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得出银行业仍处于高度寡头垄断格局的结论;沿着历史脉络系统分析中国银行业垄断机制演变的约束因素,得出三大理论主线是垄断机制形成的基石、国家金融控制偏好战略下金融资源的不公平配置奠定国有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垄断优势、三组利益集团博弈约束着规制机制变革的结论;分析政府规制这一决定性变量对银行业垄断机制与市场结构的影响,对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效应、目前的规制机制及问题进行了客观评析,得出超经济势力的银行业垄断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效应,并使银行业规制变革付出高昂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的结论。提出下阶段中国银行业合理规制机制构建与反垄断规制的设计框架。本文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超经济势力垄断,即采取行政权力、特许经营权与资源不公平配置而形成的垄断。据此,本文定义中国银行业垄断机制的制度性本源是,国家作为三权合一主体形成的超经济势力垄断。从而使国有银行垄断的负外部性成因,利益集团博弈所引致政府最大化社会福利规制目标的偏离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解释。同时,本文还创新了一个超经济势力垄断下公民金融资源公平享有权命题。提出中国银行业超经济势力垄断从两方面构成了对金融资源公平享有权的侵害:一是导致地方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弱化,并直接引致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城市中下层金融消费群体和广大农户金融资源享有的利益侵害;二是垄断机制引致的不良资产、寻租腐败等高昂经济成本通过国家财政金融政策转换直接构成对全体民众金融资源公平权益的侵害,这一命题的提出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效应。
赵玉龙[8](2009)在《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银行业在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中的重要性,本文侧重从竞争性和效率之间的联系出发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展开研究。由于我国银行业处于发展和变革阶段,该研究对于推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考察我国银行业发展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基于五方面对我国银行业进行了特征分析。利用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三者之间内在关联性理论,区分并相互联系地考察了银行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利用非结构法中的PR模型、非参数DEA方法等定量研究手段,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性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银行业竞争性变化的趋势特征;对我国银行业的效率变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性与效率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并不损害竞争,银行业的竞争对银行的成本效率、配置效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这些结论对我国银行业的下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粟勤[9](2008)在《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零售银行市场(retail banking market)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就一系列银行产品进行交易的场所或组织形式,是整个银行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零售银行市场已经发育成熟并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业务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在零售银行市场成为整个银行业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时,零售银行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就成为影响整个银行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重要因素。一个高效、稳定的零售银行市场不仅能够较好地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也因其以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为服务对象而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整个银行业市场的信心,维护银行业市场的稳定。零售银行市场最突出的特征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零售客户重要组成部分的小企业,其信息不透明的程度更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更加严重。银行则通过积累客户信息和发展与客户的关系来克服信息不对称。这种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转化成为不同银行之间相对于客户信息的不对称,并导致不同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地位。此外,零售银行客户知识欠缺、信息的搜寻能力较弱等原因也提高了零售客户从一家银行转换到另一家银行的成本。这进一步提高了银行的市场势力,也刺激了银行争夺客户资源的竞争,并可能引发过度竞争,从而不仅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还影响整个银行业市场的稳定。可见,研究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条件与特点、理解市场竞争行为,以及评价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银行业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普通消费者和小企业的利益,也历来是各国政府对零售银行实施严格监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行为特征,评价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各国政府制定正确的银行产业政策的前提。对于正处于改革与开放中的我国零售银行市场,这样的研究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我国零售银行市场刚刚起步不久,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现象在零售银行市场表现得更为普遍和突出。这进一步加剧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同银行相对于客户信息的不对称。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银行因过度谨慎而惜贷,也可能促使银行为争夺高质量客户而在前期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规范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防止竞争不足或者竞争过度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与影响银行业市场的稳定性,应该是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监管的重点。本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与新产业组织理论相结合,在探讨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基础上,研究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并联系中国的实际,讨论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及特点,提出判断市场竞争行为是否适度的理论标准和促进市场适度竞争的思路和建议。本论文分七个部分对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第1章,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理论分析。本章借鉴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作为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本章还分析了零售银行竞争的供求条件,重点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区分了零售银行客户与批发银行客户的行为特征,分析了零售客户从一家银行转换到另一家银行时所面临的转换成本,以及对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第2章,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本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关系型银行理论,结合零售银行客户的需求特征探讨零售银行的市场竞争行为。本章首先在合理的假设下建立零售银行贷款市场竞争的基本模型,分析银行在信息生产技术和客户关系与客户资源方面的市场竞争行为;然后再通过一个两阶段双寡头质量竞争模型探讨零售银行的产品质量竞争行为。研究发现,当面临信息不对称和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时,银行前期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是其后期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扩大客户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零售银行客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特征,以营业网点的规模等质量特性吸引客户。第3章,零售银行市场并购行为的理论分析。并购是一种重要的市场竞争行为,是长期内厂商进入新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重要手段。本章探讨零售银行为实现市场进入与市场扩张的并购行为。在简要总结与评述学术界有关银行并购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对于零售银行市场并购行为的理解。本论文认为,在零售银行市场上,存在因信息不对称和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等经济性进入壁垒与扩张壁垒,银行并购是零售银行克服进入壁垒与扩张壁垒的重要手段。银行并购所带来的零售客户资源、客户信息是收购者进行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第4章,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条件。本章在对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的基础之上,分析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和供求条件及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中外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阐述在中国零售银行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及影响。同时,结合转轨时期的社会信用制度讨论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供给特征,包括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机构的特征和演变、各类机构在市场上的相对地位等。在对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需求条件进行分析时,本章通过对重要的零售银行客户群体之一——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关系,分析转换成本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是,我国个人银行客户在转换银行时也面临转换成本,而且学历越低、年龄越大,转换成本就越高。个人银行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评价与转换成本正相关,即个人客户对银行服务越满意,转换成本就越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个人客户与银行维持关系的时间较短,且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转换成本就越低。这反映了我国各银行争夺个人客户资源方面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第5章,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与特点。本章选择“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小企业贷款市场的竞争”、“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竞争”和“银行卡市场竞争”四个典型案例,分析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与特征。前两个案例反映了银行在面临信息不对称时的竞争行为,后两个案例则集中反映了银行在产品质量和客户资源方面的竞争行为。研究发现:当面临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时,我国银行的竞争行为可能过于谨慎也可能过于冒险。此外,在产品质量和客户资源的竞争中,我国银行的行为不够规范和有序,甚至存在过度竞争。第6章,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零售银行行为研究。本章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零售银行行为。本章首先分析中国零售银行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市场发展潜力,然后通过分析外资银行所面临的法律性和经济性进入壁垒,论证入股中资银行对于克服进入壁垒、提前进入高成长性零售银行市场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比分析不同外资银行的优劣势及它们对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实证分析证明了本论文第3章所提出的观点:拥有成本优势的外资银行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向选择,因此它们会以法人银行方式直接进入市场,而不具备成本优势的外资银行面临更加严重的逆向选择,因此,它们只能选择以银行并购方式间接进入市场。第7章,零售银行的市场竞争、效率与稳定。本章首先以经济效率和市场稳定为衡量标准,探讨零售银行市场适度竞争或者适度集中的合理性,分析竞争与垄断的经济效率及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稳定程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本章将根据对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分析,判断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是否适度,并提出促进市场适度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和市场稳定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本论文以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为指导,同时也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即将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竞争行为作为银行在零售银行市场上的竞争行为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借鉴产业组织理论中“竞争条件——竞争行为”的分析框架,在充分考虑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从而有利于深入认识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特征与实质。其次,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本论文借鉴转换成本理论分析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需求条件,并根据零售银行客户的行为特征,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关系型银行理论提出了“关系成本”的概念,讨论了零售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对于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论文还通过对我国个人银行客户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735份有效样本数据,对我国个人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证明了转换成本的存在,而且还探讨了影响转换成本的因素,并与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进行了对比。再次,研究结论有所创新。本论文在对我国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竞争的实证分析中,论证了国有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与其营业网点规模的收缩有关。通过对比国内外零售银行营业网点的密度,得出了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零售银行营业网络的规模与密度不能适应零售银行市场发展需要的结论,并提出银行应在提高分支机构效率的同时尽可能满足零售银行客户需求的建议。此外,本论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市场竞争、效率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界定了过度竞争的衡量标准。论文还首次提出了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的假说,据此提出了规范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政策建议。由于目前的条件和本人的水平有限,论文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零售银行市场上,小企业银行市场又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小企业信息极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个人和家庭;另一方面,小企业比家庭更加分散,银行的信息收集与管理更加困难。而在中国,小企业贷款难不仅反映了外部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健全,而且又与银行的产权制度、内部公司治理和小企业特殊的信息生产技术有关。因此,小企业银行市场常常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鉴于我国小企业银行业务数据和资料的缺失,本文虽对小企业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但分析不够细致和深入。第二,鉴于我国银行零售贷款利率和银行服务收费数据的缺失,没有对我国零售银行市场的价格竞争行为展开讨论。此外,论文虽然对于零售银行市场的过度竞争行为进行了理论界定,分析了过度竞争行为产生的基础,但对于过度竞争行为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谢建敢[10](2008)在《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文中提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促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相关国家乃至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银行业国际化规模不断扩大,激烈的同业竞争和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包括银行业、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日益凸显,它不但关系到银行业本身的利益,而且直接或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东道国的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利益。因此,对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动因、进程和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客观上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其发展态势和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是此文研究的意图。本文在银行业国际化和金融稳定基础理论的框架上,首先,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进程、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了银行业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的影响机理。然后,对部分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银行业国际化与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效率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相关概念,对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围绕论文的主题进行了文献综述。文章认为银行业国际化是指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背景下,以货币的国际化为基础,以资本的跨国流动为纽带,通过各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与协调,银行业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和发展趋势,以实现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金融稳定是效率和风险的有机统一,是广义上的稳定。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章,从金融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角度对银行业国际化和金融稳定的基础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即以国际贸易理论、资本流动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金融稳定理论为基础,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研究了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并探讨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特征和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是银行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两个重要前提,也是加速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客观因素。有关银行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的视角是多方面的,主要从金融服务和国际投资这两个角度切入,但是往往离不开国际资本流动这一根主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真正意义的银行业国际化是从二战以后开始的,认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等因素推动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银行业国际化范围快速地扩展到亚洲、拉美和中东欧等许多国家。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分别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的微观和宏观作用机理。具体地说,在银行业国际化初期,由于发展中国家对资本流动一般实行严格的控制,大规模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形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相对很小,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冲击主要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银行业效率,集中表现在银行业市场份额的争夺和竞争力对比方面。因此应准确地把握好对外开放度,只有适度进入并保持一定的进入壁垒才是提高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巨额的资金在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流动,通过利率、汇率、信贷配给等渠道对东道国的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产生不利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给东道国的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国际收支等带来巨大的冲击,可能引发货币危机,进而影响东道国银行业和金融的稳定。第四部分为第六章,首先,通过建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和银行业效率关系模型,运用近年来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稳定、货币稳定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稳定、货币稳定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然后,实证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的开放与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但与银行费用成本、利息收入比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着。这说明,市场的开放可以促进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东道国的银行效率,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第五部分包括第七、第八章,介绍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分析了银行业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银行业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过程当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反而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而股份制银行的业绩则得到了稳步的提高,其原因和我国银行业典型的寡头垄断特征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特殊的地位有关。最后,针对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以及金融不稳定因素的情况,认为目前和今后的主要问题是要处理好市场开放与提高效率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夯实我国金融稳定的宏观基础尤为关键。具体地说,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必须从改革国内银行业固有的市场结构入手,降低进入壁垒,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银行产权形式,打破现有的寡头垄断格局,改变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完善国内银行治理结构。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我国金融的宏观稳定,不能仅仅从银行业开放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应该从财政货币政策、汇率和金融自由化的顺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防治。具体来讲,我国当前应该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均衡目标;实施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建立具有更大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开放资本账户。
二、四大国有银行是典型的寡头垄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大国有银行是典型的寡头垄断(论文提纲范文)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范围 |
1.4 本论文的组成 |
第二章 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
2.1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形成和变化 |
2.2 用于政策过程分析的倡导联盟框架 |
2.2.1. 倡导联盟框架的核心逻辑 |
2.2.2. 倡导联盟框架与贸易政治经济学的衔接 |
2.2.3. 国家和宪政体制 |
2.3 产业政策倡导联盟的信念基础:发展主义 |
2.3.1. 战略产业政策的经济逻辑 |
2.3.2. 李斯特的不均衡发展观 |
2.3.3. 不均衡发展观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2.3.4. 日本的官僚制 |
2.3.5. 中国产业政策体制 |
2.4 全球生产网络和战略性产业政策 |
2.5 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民用航空制造行业的结构变化 |
3.1 航空运输市场“去管制”及其对航空制造业的影响 |
3.1.1. 轴辐式航线的发展对干线飞机的影响 |
3.1.2. 馈线航路的发展与支线飞机 |
3.1.3. 航空运输的国际自由化 |
3.1.4. 波音和空客双寡头结构形成 |
3.2 喷气式支线飞机的出现与小双寡头的新生产组织 |
3.3 系统集成的Tier-1开发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用飞机制造的发展历程 |
4.1 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制造产业变化概述 |
4.1.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 |
4.1.2. 首个商用客机研制项目:“运-10” |
4.2 学习的开始:MD-80组装生产 |
4.3 MPC-75项目 |
4.4 三步走战略 |
4.4.1. 商用客机干、支之争的苗头 |
4.4.2. MD-90 |
4.4.3. AE-100 项目 |
4.5 小结:存活下来的政策子系统 |
第五章 经济学者认知共同体的政策信念分化 |
5.1 1990 年代经济学家的主流化与思想分化 |
5.1.1. 新左派的经济体制构想 |
5.1.2. 民族主义情绪的扩散 |
5.2 非主流经济学派的出现和成长 |
5.3 非主流经济学家与民族主义者的联手 |
5.3.1. 大国优势和大国战略 |
5.3.2. 战略产业和航空制造 |
5.3.3.入世与非主流经济学者的活跃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政策导向变化 |
6.1 “追赶期”产业政策体系概况 |
6.2 “入世”前后的改革和产业政策体系 |
6.3 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郎顾之争和反思改革 |
6.4 创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 |
6.4.1. 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 |
6.4.2. 高铁建设与集成创新 |
6.4.3. 大型飞机项目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从系统集成商的道路到大飞机项目 |
7.1 支线飞机项目的推进 |
7.1.1. 新舟60 |
7.1.2. 喷气式支线飞机ARJ21的推进 |
7.1.3. ERJ-145合作生产项目 |
7.2 大飞机争论的序幕:运-10的神话化 |
7.2.1. 大飞机与大型运输机 |
7.2.2. 摇摆不定的ARJ21 |
7.3 大飞机论证 |
7.3.1. 支线道路与大飞机道路 |
7.3.2. 第一次论证 |
7.3.3. 第二次论证 |
7.4 大飞机政策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博弈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与范畴界定 |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范畴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市场结构理论 |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 |
三、信息技术的经济学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
二、技术创新对银行业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三章 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
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变化 |
二、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变化 |
三、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变化 |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
一、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二、金融科技业务功能的发展 |
三、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 |
第三节 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
一、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技术创新的影响 |
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业务功能的影响 |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组织机构的影响 |
第四章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要素 |
二、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
三、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
四、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构成因素 |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要素特征分析 |
一、金融科技的技术特征 |
二、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特征 |
三、金融科技的机构组织特征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 |
第五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构建 |
一、金融科技量化的文献综述 |
二、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选取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异质性分析 |
一、地区异质性分析 |
二、业务异质性分析 |
第六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机制分析 |
一、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影响机制 |
二、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关系 |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模型 |
一、银行业进入壁垒的衡量 |
二、模型设定 |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分析 |
一、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结果 |
二、银行准入监管在金融科技影响进入壁垒中的调节作用 |
三、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异质性分析 |
四、银行业进入壁垒相关问题分析 |
第七章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模型 |
一、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衡量 |
二、模型设定 |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相关问题分析 |
一、研究结论 |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分析 |
三、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
一、银行集中度相关概念界定与测度 |
二、银行业发展范畴界定 |
三、银行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结构和金融结构的相关理论 |
二、银行集中度“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
第三节 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一、银行业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二、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全球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
第一节 全球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
一、银行集中度的纵向变化及横向比较 |
二、银行业绩效、包容性、稳定性的国别比较 |
第二节 典型国家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
一、市场主导型国家 |
二、银行主导型国家 |
第三节 中国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 |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
二、中国银行集中度测算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银行业绩效估计模型 |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绩效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讨论 |
第五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包容性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银行业包容性估计模型 |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包容性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讨论 |
第六章 银行集中度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银行业稳定性估计模型 |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
一、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稳定性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一、全球银行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发展阶段国家趋势各异 |
二、集中度提高促进绩效提升,但过高可能挤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 |
三、集中度较高时,适当降低集中度以及大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提升包容性 |
四、集中度过高降低稳定性,监管质量提升有助于提高稳定性 |
五、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下最优集中度区间不同且动态变化 |
第二节 对我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启示 |
一、积极推进银行控股集团及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 |
二、鼓励大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提高银行业绩效 |
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促进银行业包容性提高 |
四、提高监管质量、优化银行业结构以保持银行业稳定性 |
五、正确处理银行业绩效、包容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现有文献的评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价值与力图实现的创新 |
五、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需求 |
第一节 银行业垄断:从结构到行为的问题演进 |
一、银行业垄断结构及其外部性传导 |
二、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反垄断法规制思路变迁 |
三、垄断行为: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导向 |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从社会争议到法学问题 |
一、银行业垄断社会争议中的法学追问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既有趋势 |
三、银行业垄断引发的法学问题澄清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基于市场化需求的分析 |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制度变迁 |
二、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衍生场域 |
三、我国银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的理论澄清 |
一、反垄断法适用的制度障碍及其释明 |
二、反垄断法视野下的银行业性质判断 |
三、《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的实然逻辑 |
第二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 |
一、垄断效果的判断规则 |
二、合理规则的具体实施:市场界定 |
三、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认定的一般思路 |
第三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主体言说 |
一、垄断行为主体的反垄断法理解 |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实施主体审视 |
三、银行业垄断行为利益相关主体 |
四、银行业垄断行为主体一般结论 |
第四节 银行业垄断行为的类型探讨 |
一、银行业垄断行为之垄断协议 |
二、银行业垄断行为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三、银行垄断行为之经营者集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 |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目标虚化 |
一、法律规制目标的一般理解 |
二、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实然把握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现实语境 |
四、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虚化效应 |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权力冲突 |
一、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冲突的理论阐释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金融规制的权力冲突表现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金融规制的权力冲突缘由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方法困境 |
一、银行业对反垄断法规制提出的挑战 |
二、反垄断法规制方法的银行业适用 |
三、从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 |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问题之效果预估 |
一、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有效果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效果推导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效果实现之要点初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 |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阐释 |
一、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秉持 |
二、银行业发展的传统与未来——基于监管理念的演变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理念预设 |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利导向 |
一、从竞争到权利的反垄断法规制目标转化 |
二、银行业主体的权利预设及其垄断演化 |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银行业市场权利冲击 |
四、银行业市场权利重塑与垄断问题破解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冲突协调 |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的普遍性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的客观必然性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冲突化解的应然逻辑 |
四、银行业金融规制的现实趋势——基于规制冲突的缓和 |
五、银行业垄断治理规制冲突的缓和向度 |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调试向度 |
一、银行业反垄断:从法律效力到法律实效 |
二、反垄断法的不确定性:由局限回归特征 |
三、独特性塑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示范与突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 |
第一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禀赋 |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实施维度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基本原则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发展向度 |
第二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力协调 |
一、主要国家银行业垄断规制权的配置模式概览 |
二、银行业垄断规制权的法域涉及 |
三、权力协调之整体架构 |
四、权力协调之协调机构设置——基于反垄断法规制主导的思考 |
五、权力协调之关键问题: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配置 |
六、权力协调之特殊问题: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
七、权力协调之制度补充:执法和解 |
第三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完善 |
一、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基础制度完善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实体制度完善 |
三、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程序制度完善 |
第四节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方法探索 |
一、银行业反垄断实施的主体多元化 |
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竞争倡导适用 |
三、银行业市场发展的竞争中立原则 |
四、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政指导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产权、竞争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绩效指标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与商业银行绩效 |
第三节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绩效的国际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利润来源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市场竞争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研究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绩效一基于结构与绩效的视角 |
第二节 绩效与稳定的权衡一基于银行竞争模型的研究 |
第三节 单一银行制与分支行制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产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研究 |
第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理论及实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与绩效分析 |
第六章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竞争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上市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6)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银行业市场结构问题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银行业市场绩效问题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
3.1 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模型 |
3.1.1 完全竞争模型 |
3.1.2 垄断银行的Monti-Klein模型 |
3.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历程 |
3.2.1 第一阶段:1979-1993年 |
3.2.2 第二阶段:1994-2003年 |
3.2.3 第三阶段:2004-2010年 |
3.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衡量指标及分析 |
3.3.1 市场份额 |
3.3.2 市场集中率 |
3.3.3 赫芬达尔指数 |
3.3.4 市场结构其它衡量指标 |
3.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应及形成原因分析 |
3.4.1 市场结构效应 |
3.4.2 银行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原因 |
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分析 |
4.1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4.1.1 利润率指标 |
4.1.2 DEA效率指标 |
4.2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评价分析 |
4.2.1 中国商业银行利润率分析与结论 |
4.2.2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DEA数据分析与结论 |
4.3 中国银行业市场绩效形成原因分析 |
4.3.1 市场结构因素 |
4.3.2 内部管理因素 |
4.3.3 外部环境因素 |
5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
5.1 关系假说 |
5.2 理论模型 |
5.3 研究争议 |
5.4 回归分析 |
5.4.1 变量选择 |
5.4.2 模型设定 |
5.4.3 结论与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放松政府规制 |
6.2.2 扶持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
6.2.3 完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 |
6.2.4 完善规制法律体系 |
6.3 未来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银行垄断的形成与判断 |
2.1.1 垄断的形成 |
2.1.2 垄断的机制 |
2.1.3 垄断的判断 |
2.2 银行业垄断的机制分析 |
2.2.1 银行业垄断的制度因素 |
2.2.2 中国银行业垄断形成的约束条件 |
2.2.3 对中国银行业垄断性质与效应的分析 |
2.3 银行垄断机制优劣的争议与判断 |
2.3.1 垄断与反垄断的争议 |
2.3.2 垄断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争议 |
2.3.3 垄断模式下的效率损失与寻租腐败 |
2.4 政府规制与银行业的变革关系 |
2.4.1 规制理论、政府规制与金融利益集团 |
2.4.2 政府规制的机制设计 |
2.4.3 对银行业垄断的规制 |
2.5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论文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分析框架的前提假定 |
3.2 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的机制分析框架 |
3.3 中国银行业垄断与政府规制关联性分析 |
3.4 中国银行业规制与反垄断规制机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格局下中国银行业垄断判断 |
4.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集中度分析 |
4.1.1 垄断程度的测定方式 |
4.1.2 中国目前的银行业结构 |
4.1.3 中国银行业的集中与垄断分析判断 |
4.2 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的理论框架 |
4.2.2 基于SCP 范式的中国银行业绩效实证 |
4.3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利润结构分析 |
4.3.1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利润形成 |
4.3.2 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垄断机制的约束分析 |
5.1 我国银行业垄断机制的历史成因 |
5.1.1 建国前中国银行业的演变 |
5.1.2 1949-1979 年中国银行业的演变 |
5.1.3 1979 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演变 |
5.2 衍生中国银行业垄断机制的理论依据 |
5.2.1 三大理论基石--计划经济理论 |
5.2.2 三大理论基石—公有制理论 |
5.2.3 三大理论基石—国家金融主权思想 |
5.3 金融规制变革中利益博弈引致的垄断机制约束因素变异 |
5.3.1 多元产权变革衍生多元利益主体 |
5.3.2 三组利益博弈主线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规制与银行业垄断的关联性分析 |
6.1 银行业规制的依据 |
6.1.1 规制依据与规制内容 |
6.1.2 垄断与规制的关联分析 |
6.1.3 特许经营权及其对银行业的规制 |
6.1.4 国际银行业规制变迁趋势 |
6.2 我国银行业的规制机制评析 |
6.2.1 我国银行业的规制机制演变 |
6.2.2 我国银行业的规制架构 |
6.2.3 我国银行业规制机制的问题分析 |
6.3 制度偏好对银行业规制机制与市场结构的影响 |
6.3.1 规制变化下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 |
6.3.2 影响银行业规制决策的利益集团分析 |
6.3.3 谁是规制的最大受益者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银行业垄断效应分析 |
7.1 银行业垄断的正效应 |
7.1.1 金融资源集约化对国家非均衡经济增长战略的支撑 |
7.1.2 国家金融安全的掌控 |
7.1.3 国家信用的建立 |
7.2 银行业垄断的负外部效应—经济视角分析 |
7.2.1 症结--三权合一机制下的理性经济人缺位 |
7.2.2 银行业的垄断成本 |
7.2.3 制度歧视与民间银行业的萎缩 |
7.2.4 垄断利润与垄断服务 |
7.3 银行业垄断的负外部效应—社会视角分析 |
7.3.1 银行业垄断与寻租腐败 |
7.3.2 银行业垄断的社会福利侵害与损失 |
7.3.3 银行业垄断下的金融资源享有不公 |
7.4 超经济势力垄断下的弱农村金融效应 |
7.4.1 中国农村金融规制偏好下的金融垄断 |
7.4.2 农村金融规制偏好下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
7.4.3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7.4.4 农民金融资源公平享有权的侵害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超经济势力垄断下的弱地方金融效应---以广东案例分析 |
8.1 超经济势力垄断下的弱地方金融体系 |
8.1.1 金融规制与广东的金融发展 |
8.1.2 广东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 |
8.1.3 垄断偏好对地方金融发展的影响 |
8.2 金融资源错配对中小企业金融资源公平享有权的侵害 |
8.2.1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与融资缺口 |
8.2.2 广东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缺口分析 |
8.2.3 组织适配原理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
8.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证分析 |
8.3.1 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
8.3.2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 |
8.3.3 银行对企业贷款的约束条件 |
8.3.4 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能力普遍不足 |
8.3.5 资本市场和信用融资严重供给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银行业规制的机制设计与政策选择 |
9.1 规制的机制设计取向 |
9.1.1 规制机制的设计与评判 |
9.1.2 垄断规制的国际经验 |
9.2 中国银行业规制机制选择 |
9.2.1 中国银行业规制理念 |
9.2.2 中国银行业规制机制设计 |
9.3 中国银行业反垄断规制设计 |
9.3.1 中国银行业反垄断规制构想 |
9.3.2 中国银行业反垄断路径与政策 |
本章小结 |
本文结论 |
本文的核心结论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对我国银行业发展改革过程的现实考察 |
2.1 我国银行业发展变迁过程及其评价 |
2.2 主要特征表现的分析 |
2.3 未来改革:比较与争议 |
第3章 相关理论模型:集中度、竞争与效率 |
3.1 关于最优银行数目的理论 |
3.2 可竞争性与银行业竞争 |
3.3 银行业结构优化:效率与金融稳定的权衡 |
3.4 单一银行业与分支银行业的对比分析 |
第4章 我国银行业结构与竞争性的实证研究 |
4.1 竞争性的测度方法 |
4.2 基于结构法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测度 |
4.3 基于非结构法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性的测度 |
4.4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性的动态关联性 |
第5章 银行业结构与效率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
5.1 效率的内涵 |
5.2 银行业效率的测度理论与模型 |
5.3 基于DEA 方法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5.4 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的动态关联性 |
第6章 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以产权结构优化促进银行业效率改进 |
6.2 提高银行自主性强化市场竞争机制 |
6.3 建立科学监管体系维护银行系统稳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0.2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0.2.1 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中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研究 |
0.2.2 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条件和影响研究 |
0.2.3 信息不对称对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 |
0.2.4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论文的结构 |
0.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理论分析 |
1.1 关于零售银行市场概念的界定 |
1.2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 |
1.2.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 |
1.2.2 信息不对称作为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 |
1.3 零售银行市场的供求条件 |
1.3.1 零售银行市场的供给条件 |
1.3.2 零售银行市场的需求条件 |
1.4 零售银行客户的转换成本 |
1.4.1 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产生的原因与类型 |
1.4.2 转换成本对零售银行客户行为的影响 |
1.4.3 零售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差异 2.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理论分析 |
2.1 零售银行信息生产技术的竞争 |
2.1.1 信息生产技术的类型与模型的假设条件 |
2.1.2 信息生产技术与银行的利润函数 |
2.1.3 零售银行信息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2.2 零售银行客户关系与客户资源的竞争 |
2.2.1 模型的假设与理论阐述 |
2.2.2 零售银行客户关系与客户资源的竞争 |
2.2.3 进一步的推导 |
2.3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竞争 |
2.3.1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竞争的效应 |
2.3.2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分析 |
2.3.3 零售银行产品质量竞争的理论模型 3. 零售银行市场并购行为的理论分析 |
3.1 有关银行并购行为的研究 |
3.1.1 有关银行并购行为的理论研究 |
3.1.2 银行的“并购悖论”及解析 |
3.2 零售银行市场的进入壁垒与扩张壁垒 |
3.2.1 关于进入壁垒概念的争论与思考 |
3.2.2 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 |
3.2.2 零售银行客户资源劣势 |
3.2.3 绝对成本劣势 |
3.2.5 零售银行市场的扩张壁垒 |
3.3 银行并购:零售银行市场进入与市场扩张的重要手段 |
3.3.1 零售银行市场的进入与扩张方式 |
3.3.2 银行并购:零售银行市场进入与市场扩张的重要手段 |
3.3.3 进入壁垒、银行并购与零售银行市场竞争 4.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条件 |
4.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
4.1.1 零售银行市场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 |
4.1.2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形成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
4.2 转轨时期的社会信用制度环境与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 |
4.2.1 制度及其作用 |
4.2.2 社会信用制度及经济转轨时期的制度“真空” |
4.2.3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基本条件的特殊性 |
4.3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供给条件与特征 |
4.4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需求条件——基于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实证分析 |
4.4.1 我国银行与个人客户的关系特征 |
4.4.2 转换成本的分类与量化 |
4.4.3 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4 结论:中外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对比 5.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及特点 |
5.1 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 |
5.1.1 竞争行为:从过度谨慎到过度冒险的变化 |
5.1.2 评价:竞争行为的特点 |
5.2 小企业贷款市场的竞争 |
5.2.1 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与贷款成本 |
5.2.2 大银行的贷款行为 |
5.2.3 小银行的贷款行为 |
5.3 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竞争 |
5.3.1 竞争行为: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扩张与收缩 |
5.3.2 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的竞争效率 |
5.3.3 评价:零售银行营业网点规模、市场份额与当前的密度 |
5.4 银行卡市场竞争 |
5.4.1 竞争行为:数量、功能与客户资源 |
5.4.2 评价:无序竞争及表现 |
5.4.3 借记卡定价行为 6.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零售银行行为研究 |
6 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对外开放与市场发展潜力 |
6.1.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对外开放 |
6.1.2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的发展潜力 |
6.2 外资银行的进入壁垒 |
6.2.1 法律性进入壁垒 |
6.2.2 经济性进入壁垒 |
6.3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行为:动机与优劣势 |
6.3.1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动机——克服进入壁垒 |
6.3.2 入股中资银行与成立法人银行:外资银行的优劣势及对比 7. 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效率与稳定 |
7.1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经济效率 |
7.1.1 银行效率的衡量标准 |
7.1.2 信贷配给与信息垄断的经济效率 |
7.2 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与稳定 |
7.2.1 有关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竞争程度与市场稳定关系的研究 |
7.2.2 零售银行市场竞争与稳定之间的“倒U 型”关系 |
7.3 规范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思路与建议 |
7.3.1 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
7.3.2 规范中国零售银行市场竞争行为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个人银行客户行为问卷调查表 附录2 2004-2007 年部分银行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基本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银行业国际化动因 |
1.3.2 银行业国际化与效率 |
1.3.3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 |
1.4.1 分析思路 |
1.4.2 主要结构和内容 |
1.4.3 主要创新 |
第2章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理论 |
2.1 银行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
2.1.1 国际贸易理论与银行业国际化 |
2.1.2 资本流动与银行业国际化 |
2.1.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银行业国际化 |
2.1.4 产业组织理论与银行业国际化 |
2.2 银行业国际化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
2.2.1 银行危机理论 |
2.2.2 货币危机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银行业国际化的一般分析 |
3.1 银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特征 |
3.1.1 二战以前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特征 |
3.1.2 1950s-1980s后期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特征 |
3.1.3 1990s以来银行业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和特征 |
3.2 银行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3.2.1 银行业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
3.2.2 银行业国际化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 |
3.2.3 银行业国际化后的扩张途径 |
3.3 跨国银行的经营管理 |
3.3.1 跨国银行的组织架构模式 |
3.3.2 跨国银行营销战略 |
3.4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进程和特征 |
3.4.1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 |
3.4.2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主要进程和特征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的微观稳定机理 |
4.1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微观稳定的关系 |
4.1.1 银行业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
4.1.2 金融服务贸易多边规则与银行业国际化 |
4.1.3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微观稳定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
4.2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业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 |
4.2.1 银行业国际化与效率的关系—SCP角度 |
4.2.2 银行业国际化与效率的作用途径 |
4.2.3 银行业初始市场结构与国际化效率 |
4.2.4 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与银行业效率 |
4.2.5 银行业国际化与效率的经验数据 |
4.3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微观稳定机制 |
4.3.1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体系的稳定 |
4.3.2 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的宏观稳定机理 |
5.1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宏观稳定的关系 |
5.1.1 银行业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流动 |
5.1.2 银行业国际化与发展中国家宏观金融的稳定 |
5.2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一般均衡分析 |
5.2.1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模型 |
5.2.2 利率、汇率和股价的内在均衡关系 |
5.2.3 银行业国际化与宏观金融稳定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
5.3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宏观稳定的收益和风险机制 |
5.3.1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的宏观收益机制 |
5.3.2 银行业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 |
5.3.3 银行业国际化与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形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模型的设计与检验 |
6.1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实证分析 |
6.1.1 银行稳定的衡量指标 |
6.1.2 货币稳定的衡量指标 |
6.1.3 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实证分析框架 |
6.2 银行业国际化与市场效率、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6.2.1 关于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效率变量的关系 |
6.2.2 理论模型 |
6.2.3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与市场效率、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
6.3 本章小节 |
第7章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
7.1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历程 |
7.1.1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
7.1.2 我国银行业开放中的重要举措 |
7.2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对银行市场的影响 |
7.2.1 对我国银行业的总体影响 |
7.2.2 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7.3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对宏观金融稳定的影响 |
7.4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与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7.4.1 模型的建立 |
7.4.2 数据指标 |
7.4.3 实证检验 |
7.4.4 实证的主要结论 |
7.5 本章小节 |
第8章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与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
8.1 银行业国际化与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 |
8.1.1 降低进入壁垒 |
8.1.2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8.1.3 完善国内银行治理结构 |
8.2 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的宏观金融稳定措施 |
8.2.1 正确把握银行业的开放程度 |
8.2.2 夯实我国金融稳定的宏观基础 |
8.3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银行稳定和货币稳定综合指标的相关数据 |
致谢 |
附件 关于对《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一文的修改说明 |
四、四大国有银行是典型的寡头垄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倡导联盟与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系统集成”战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D]. 卢建昊. 北京大学, 2021(09)
- [2]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D]. 戚瀚英.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3]银行集中度与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D]. 何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D]. 刘乃梁.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1)
- [5]产权、竞争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D]. 邢学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5)
- [6]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D]. 张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7]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 郁方.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8]我国银行业结构:竞争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 赵玉龙. 吉林大学, 2009(08)
- [9]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D]. 粟勤.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D]. 谢建敢. 湖南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