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目的范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目的范畴,目的,目的标记,范畴化
目的范畴论文文献综述
韩明珠[1](2016)在《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该说,对目的范畴进行界定并对其进行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目的复句、目的标记本身还存在许多争议,不确定性较大,这些因素对目的范畴的研究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从汉语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目的范畴的研究从传统语言学角度进行解读的较多,且就研究成果而言相对较少。从“目的”本身的特点来看,它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是认知主体主观上的产物,较为适合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探讨。由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建基础就是人类的认知,而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的主观性也属于人类认知方面,因此,本文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的目的范畴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一、目的与目的范畴的界定;二、目的标记的范畴化现象;叁、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四、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五、目的范畴的典型构式;六、目的复句的叁域;七、汉韩目的范畴的对比。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目的范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拟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意义。第二章是目的范畴的界定,这是之后章节研究的基础。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目的”具有未然性、可预测性、意向性、对象性和终点指向性等特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孤立的“目的”虽然在认知中是存在的,但是在语言学的目的范畴中,“目的”一般是与“行为”相连的,因此,在语言的目的范畴中理解“目的”必须与相关的“行为”联系起来。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基于此,语言学中的目的范畴应包括具有“目的—行为”关系的各种语法单位和目的标记。目的标记具有标记目的关系的功能,是目的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目的标记的确定还有一些争议,因此本章拟对目的范畴内标记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对目的标记的成员进行甄别。我们用语言表达“目的”除了可以用目的标记这样的显性标志外,也可以用无标记表达形式。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主要包括表目的的连动结构、表目的的动宾结构、表目的的兼语结构和表目的的紧缩句。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条件范畴、假设范畴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的范畴与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尤其是一些目的标记本身就是多义词,这就使得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我们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以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叁章在之前的基础上对目的标记进行探讨。目的标记虽然具有标记目的关系的功能,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成员的语法化程度还不太高,因此它们的身份也常常存在争议。目的标记范畴内的成员存在着典型和非典型之分。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目的标记成员进行辨别,初步确定目的标记“为了”是该范畴的原型成员,其他目的标记为目的标记范畴的非典型成员。“为了”作为目的标记范畴的典型成员,其句法语义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他非典型成员,由于它们所具有的范畴属性与典型成员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拟从历时角度对它们进入目的标记范畴的过程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其非范畴化过程,试图从认知方面和语用方面揭示其演变规律。第四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内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目的标记的不对称现象主要体现在句法分布、肯定否定形式上以及目的标记性质上。句法分布的不对称,主要是目的标记所引导的目的分句与行为分句的位置关系,主要有前置、后置和前后置均可叁种类型,其中以后置居多。肯定和否定形式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个别目的标记上,“以便”有对应的否定形式“以免”,“为了”却没有对应的语义高度融合的目的标记。目的标记“以免”还有肯定与否定对立消失的特殊现象。目的标记性质的不对称,主要体现在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上,两者在数量上、复句中的位置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认为,句法分布的不对称主要与认知主体的认知机制相关;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则与该目的标记否定形式的语法化程度相关,“以免”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则也与认知机制相关;目的标记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不对称则与认知主体对利害关系的认识有关。第五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的无标记形式。目的范畴中存在着一些固定的无标记表达形式,一般是两个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具有“目的—行为”关系。我们选择以下几种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表目的的连动结构(“vp1+vp2”)、表目的的动宾结构(“v+o目”)、表目的的兼语结构(“vp1[让/叫/使]+s2+vp2”)和表目的的紧缩句。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与有标记形式不同,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有特殊之处。另外,这些表目的的无标记形式在目的义的强弱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反映的是认知主体的认知特点,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象似性。我们拟从象似性理论和主观性两方面对其探讨,以得出其认知上的深层原因。第六章主要探讨目的范畴中的构式。我们选择了“为x而y‖和―为x起见”两个典型构式作为研究对象。从构成上来看,它们都是由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组成的:不变成分具有稳定性,较大程度上体现其构式义;两种构式对可变成分都是有选择的,即,可变成分进入两种构式都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从语义上来看,两种构式都有超出其组成成分的“言外之意”,由于这种言外之意并非其组成成分所含,可以断定是由构式生成的。从认知上来看,构式义的生成与格式塔原理有密切关系。从这两个构式在交际中的实际作用来看,由于它们的构式义为交流双方所共知,可以节约交流时间,因此也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有一定关系。第七章主要从复句叁域理论的角度对目的复句进行考察。复句叁域,就是行域、知域和言域。从学界对复句叁域的相关研究来看,对目的复句进行探讨的文献不多。由于“目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在目的复句叁域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目的复句叁域与其他复句叁域既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目的复句的叁域之间也存在交叉的现象,主要是行域与知域、行域与言域以及知域与言域的交叉。这种交叉现象客观上也说明了叁域边界具有模糊性。基于目的复句叁域的特殊性,我们主要从主观性和主观化角度对其进行探讨。第八章是汉语、韩语目的范畴的对比研究。我们从收集的汉韩目的语料分析入手,对两种语言表达目的的情况进行区别归类,总结其特点。韩语的目的范畴与汉语相比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先对韩语的目的范畴进行梳理,主要从“目的”的概念及其邻近概念的对比、“目的”的表达方式、目的范畴研究概况等方面分析。韩语目的范畴中,目的标记的作用非常重要,根据目的标记的功能,把它们分为目的连接词尾和准目的连接词尾,并对目的连接词尾和准目的连接词尾的特点进行探讨。汉韩两种语言在目的复句的表达上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我们拟对汉韩两种语言的目的复句作一下深入探讨,并分析这些差别产生的原因。第九章是结语。(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邓娅[2](2015)在《辨析刑罚目的与相关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刑罚目的的问题,一直都是刑法学界绕不开的基本话题。本文中,笔者将就刑罚目的的概念及相关学说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析刑罚目的与刑罚根据、刑法目的之间的区别与关系。(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24期)
王静[3](2015)在《从“柴静事件”看社会范畴化和理性的目的》一文中研究指出"柴静事件"为社会范畴化提供了即时背景,"柴静事件"的关注者迅速范畴化为"捧柴"与"劈柴"两个群体。随着增强原则和自我范畴化的作用,这两个群体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态势。两个群体间充满了客观竞争和社会竞争,两类竞争冲淡了最初的主题。雾霾的"全民公敌"角色在"柴静事件"后出现了转变,人们原本的"理性"思考受到了质疑,社会直觉主义模型认为理性只是为人们作出的判断提供合理化的解释。"捧柴"与"劈柴"之间摆事实讲道理的争论不仅很难改变彼此的最初判断,还会积攒对彼此的负性情绪。客观地认识社会范畴化、充分地认识"理性"的目的性,是我们从容面对当今公共问题讨论的认知准备,做好了这些基础准备才能有效地引导讨论,使其向更有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期刊2015年03期)
罗久[4](2013)在《范畴是主观的吗?——康德先验演绎的目的与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休谟对于因果观念的质疑表明,传统形而上学试图从自明的天赋观念出发,按照理性早已拥有的原则来分析地推导出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由于其来源上的主观性,因果观念的运用不可能像唯理论者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客观的普遍必然性,而只具有主观的有效性。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就在于为经验知识的客观性,即其普遍必然性寻找根据,通过证明概念对于经验的先在性来捍卫理性的权威。由于康德为了避免范畴的跨界使用而导致的幻相,仅仅将自我意识(思维)限制在主观领域,自我意识作为一种反思意识自身却是缺乏反思的,因而没有看到思维与存在所具有的同一性。这表明了康德的整个先验观念论构想所具有的限度与不足,正是由此出发,德国观念论踏上了通往思有统一的道路。(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丁健[5](2012)在《汉语目的范畴及其表达手段》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它语义范畴相比,汉语学界对目的范畴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本文在功能语法学的理论框架下,选取现代汉语目的范畴中的四个专题进行研究。研究目标是对目的范畴研究中的传统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尤其是对前人没有专门探讨过的一些问题加以关注,力图揭示出相关语法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以深化语法学界对汉语目的范畴的认识。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目的范畴的语义基础与语法形式目的范畴建立的语义基础表现为意图性、“行为-目的”关系、事件状态的变化和非现实这四个基本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也是判别一个句子或结构是否为目的小句的基准。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句法表达形式包括目的复句,带有目的标记的单句,无标记目的表达式和“V+目的宾语”结构等四种类型,它们在目的语义表达的原型性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二、目的标记的形成模式及其类型学特征人类语言的语法化既有强烈的共性倾向,也有不同的类型变异。在以历时语言学的视角讨论现代汉语目的小句连接标记的语源概念和演变路径的基础上,对这些目的标记的形成模式加以跨语言的审视,可以看到汉语目的标记的语法化演变所体现出的人类语言的共性特征以及汉语自身的类型特征。叁、目的小句语序模式的认知理据现代汉语中目的小句有前置与后置两种共存的语序模式。已有的研究都难以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基于对“行为-目的”关系心理表征方式的考察,可以看到意图和目的这对概念对汉语目的范畴的研究至关重要。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仅是目的小句语序模式确立的理据,同时也是目的标记系统形成的理据。四、目的小句主语的隐现及其制约因素现代汉语中,目的小句主语的隐现在根本上是语境和句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目的小句的主语是选择性出现的,但有时却是强制性隐去的。主语的选择性出现与语境的滤补功能有关。主语的强制性隐去则受到了句法因素的制约。(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王凤兰[6](2011)在《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明确地提出并建立了现代汉语"目的"这一语义句法范畴,从形式上把目的范畴分为叁大类,确立了每类的表现形式,并指出这叁类在目的表达的典型性上形成一个连续统。同时对目的范畴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揭示了目的范畴与因果范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加清晰地了解目的范畴的性质。(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1年06期)
丁健[7](2011)在《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语义基础与句法表达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范畴建立的语义基础表现为意图性、"行为-目的"关系和事件状态的变化这叁个基本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也是判别一个句子或结构能否划入目的范畴的基准。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句法表达形式包括目的复句,带有目的标记的单句,无标记目的表达式和"V+目的宾语"结构等四种类型,它们在目的语义表达的原型性上形成了一个连续统。(本文来源于《东方语言学》期刊2011年01期)
王英[8](2011)在《今年保障性住房扩容 限价房、危旧房改造被纳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英)昨天,我市召开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我市2011年度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任务。总目标任务为28709套(间),具体为:公共租赁住房17489套(间),廉租住房500套、经济适用住房2220套、限价商品房8500套,危旧(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1-04-03)
熊松涛[9](2011)在《目的解释适用范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说认为适用目的解释有两种进路:主观目的解释与客观目的解释。但对于在审判实践中具体该如何适用该种解释方法以及当法律文本的主、客观目的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并没有定论。从法官的视角出发,探讨法官断案时运用目的解释的方法如何在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之间进行选择,并进一步提出的主客观目的融合说以及二者冲突时优先适用客观目的进行解释的观点。(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1年06期)
高兴亮[10](2010)在《浅析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中的目的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目的因"又是极为独特和重要的一因,然而它也成为后世争论的焦点所在。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目的范畴的分析,大致得出了以下几个涵义,即终点、形式、现实、界限、完满、至善等。另外,本文还就狭义的目的即目的因与其他叁因的关系进行讨论,得出目的因在逻辑和价值上高于其他叁因的结论,同时把目的同偶然性、自发性、必然性等范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试图指明目的因在由于这些原因引发的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目的范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关刑罚目的的问题,一直都是刑法学界绕不开的基本话题。本文中,笔者将就刑罚目的的概念及相关学说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析刑罚目的与刑罚根据、刑法目的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的范畴论文参考文献
[1].韩明珠.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邓娅.辨析刑罚目的与相关范畴[J].法制博览.2015
[3].王静.从“柴静事件”看社会范畴化和理性的目的[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
[4].罗久.范畴是主观的吗?——康德先验演绎的目的与限度[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丁健.汉语目的范畴及其表达手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6].王凤兰.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研究[J].汉语学习.2011
[7].丁健.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语义基础与句法表达形式[J].东方语言学.2011
[8].王英.今年保障性住房扩容限价房、危旧房改造被纳入[N].苏州日报.2011
[9].熊松涛.目的解释适用范畴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
[10].高兴亮.浅析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中的目的范畴[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